努力成为全球行业发展的引领者彭 寿 凯盛科技集团总经理、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董事长、总裁

2018-05-07 11:11
中国环境监察 2018年4期
关键词:建材行业中国建材玻璃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23届国际玻璃协会主席,凯盛科技集团总经理、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彭寿

在新的经济形势和发展机遇下,建材行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建材企业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如何下好供给侧改革“先手棋”,成为当前面对的主要问题,必须以更大决心、更大勇气、更大气力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中国建材凯盛集团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打造亮点,踏上了“创新提升、超越引领”的发展道路。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坚持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努力成为在国际资源配置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领导者。

谋大局,把方向,在供给侧改革重点领域实现新突破

供给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面对行业长期存在的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旺、下行压力加大等突出问题,全行业要立足大局,认清方向, 在结构调整上做好文章,在转型升级上下足功夫, 在创新引领上卯足干劲,才能带领行业向更高质量、更加可持续方向发展。

(一)调整产品结构,加速淘汰落后。按照建材联合会攻关水泥、玻璃“两个二代”的工作部署, 新时代建材人凭着超越世界建材工业的胆识和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速发展优势产能,靠着壮士断腕的决心和革故鼎新的进取精神,建材行业在去产能中培育了新动能,不断迸发出新的发展活力。

不回避、不畏难,减少存量、遏制增量。在水泥领域,作为建材行业领军企业,中国建材凯盛集团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领整个行业淘汰7亿吨小型、传统水泥生产线,坚定不移地带头淘汰32.5水泥、带头关闭过剩产能、带头停止新建生产线;在玻璃领域,主动退出普通浮法玻璃,压减传统生产线数10条。

不停步、迈大步,补齐短板、做强长板。在淘汰落后的同时,全行业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一批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的高端产品不断涌现。在水泥领域,产品结构向“高标号化、特种化、商混化和制品化”方向发展,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在玻璃领域,以结构调整实现跨界发展、跨行业发展,集中转向新能源玻璃、信息显示玻璃、特种玻璃,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和创新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研发量产出世界最薄0.12毫米触控玻璃、世界最薄1.5毫米超薄高透光伏玻璃、中国首片0.1 毫米TFT液晶玻璃基板,中国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8.5代TFT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正在建设,中国玻璃的创新成果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肯定。占领全行业供给侧改革的高地,占领这个高地,才能拓展发展空间,赢得发展主动。全行业正是靠着向新兴产业转型,才能保持稳进发展的总基调。

转型升级出竞争力,出凝聚力。行业转型的首要任务是加快传统产业向高端、绿色、产业链、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一方面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另一方面就是补齐新兴产业这块短板。按照“三条曲线”的发展路径,水泥制造实现了与“智能化、大数据、互联网+”的有效结合;玻璃纤维、风电叶片、石膏板等新材料产品成为世界级“隐形冠军”;新玻璃打通上下游产业链,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做精做强:形成了从普通平板玻璃到超薄玻璃基板、触摸屏显示产业链;从太阳能基板玻璃到光伏电池组件、从超白玻璃到现代农业玻璃大棚的产业链。通过转型升级,建材行业由传统产业单项支撑向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双支撑转变,在产能过剩的充分竞争性领域闯出了一条新路。

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

(三)坚持创新引领,全面提升成果转化水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打造高端创新平台。为打破多年来现代玻璃工业的国外技术封锁,中国建材凯盛集团创建成立了玻璃行业首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与美国新泽西理工大学共建新能源材料研究中心,与德国西门子在慕尼黑组建共建新能源技术中心,引进了一批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吸引了一批海归及本土博士,打造“百名博士”创新团队, 发展“项目+人才+基地”相结合的国际科技合作模式,成为科技部首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更加注重成果转化,掌握自主核心技术。通过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有效融合,中国建材凯盛集团创造了行业内多个世界纪录。开发出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全尺寸冠军组件,转化率达18.2%,刷新工业化生产世界纪录,并建成国内首条规模最大的1.5GW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通过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生产出世界首块大面积碲化镉弱光发电玻璃,引领了中国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发展方向和产业应用。

抓机遇,强协同,在供给侧改革关键环节展现新作为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高端产品供给不断增加,新兴产业发展迈向新台阶,创新在引领行业中的作用更加显著。在供给侧改革盘活存量的过程中,资本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供给侧改革也带了诸多资本机遇。

一是联合重组机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联合重组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业集中度。我们的思想要统一到服从这个大趋势上,我们的工作要聚焦到顺应这个大趋势上。

大企业引领,树立行业标杆。建材联合会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行业想出路、开“处方”,明确指出了大企业在推动行业整合优化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去年,影响建材行业的重要里程碑事件, 中国建材集团和中国中材集团完成联合重组,创造了我国建材行业规模最大、资产最雄厚、人才最集中的超大型集团,成为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综合性建材产业集团。在“两材重组”后的一年多时间里,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业务有效整合和协同效应释放, 最终确定将中国建材股份和中国中材股份以吸收合并方式,整合为一家统一的 H 股控股公司。合并后, 公司将利用进一步提升的市场地位,参与全行业格局的重塑,从根本上改善全行业供需关系,推动价格稳定和盈利水平提升。未来,中国建材集团将以技术、产业细分为主体进行联合重组,不断打造更有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的隐形冠军。

大平台搭建,集聚行业优势。通过联合重组后的一系列平台整合、业务整合和管理整合,我国水泥行业集中度从2006年的12%提升到63%,正式进入大企业间重组的新阶段。玻璃行业在整合优化上也迈出实质步伐,长期以来,我国玻璃行业前十强企业产能仅占到全国总产能的38%,与发达国家80% 的产能集中度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作为中国建材集团玻璃平台的核心企业,凯盛集团加大整合优化力度,联合重组了洛玻集团、耀华集团、中国玻璃等一批国内玻璃巨头,搭建了统一的采购、销售、运营平台,优势充分发挥,技术不断提升,效益持续向好。在建材联合会的团结带领下,我们将力争在“十三五”期间,水泥、平板玻璃企业数量减少四分之一以上,前十家企业集中度达到80%。

二是资产证券化机遇。在行业联合重组的大背景下,建材企业的规模更大、实力更强、发展更快, 实施资产证券化,可以进一步扩大国有资产总量, 对企业进一做强做优做大提供重要保障。

进一步聚焦主业,改善资本结构。资产证券化是融资的一种重要手段,国有企业拥有很多好的资产、好的产品,只有通过资本市场,才能进一步创造发展机遇、放大发展优势。资产证券化是做强主业、做优品牌、做大市场的重要途径,也会成为未来国有企业甚至整个建材行业的主体机遇。

进一步盘活资产,提高资产周转率。资产证券化可以将流动性低的资产转变为流动性高的现金, 还能将未来的资产收益转变成当前的现金收入。一方面,通过资产置换,把更多优势资产装进上市公司,可以盘活存量国有资产,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和市场化程度。长期以来,环保节能、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是建材行业面临的主要难题,但同时也是未来资本市场的发展机遇。这不仅为行业转型筑牢了基础,同时也极大支持了新兴产业和新业态的发展。

敢担当,出实效,在供给侧改革绿色发展中开创新局面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要在创新引领、绿色低碳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推进绿色发展。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绿色发展不仅是建材行业转型的大方向、大趋势,更是建材企业的重要责任。

一是加快实现绿色制造与节能减排相结合。国家的绿色发展离不开建材行业的绿色制造,在新发展理念的统领下,全行业大力推进水泥、玻璃等传统建材领域的绿色生产,打造绿色企业。通过提升改造水泥生产线,做到了无烟尘、无污染,打造了“花园中的工厂”“草原上的工厂”;通过升级改造传统玻璃生产线,年节约标准煤 1.7 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 80% 以上。作为国内玻璃行业的领军企业,中国建材凯盛集团的发展思路和方向与国家战略紧密相连,特别是进入了 TFT和太阳能产业, 全氧燃烧、余热发电,为推进玻璃行业的节能减排、结构调整和发展循环经济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是加快实现绿色产品与绿色应用相结合。建材行业的绿色发展,关键在于打通上下游带动的绿色产业链。要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在原材料上, 尽量采用工业和城市固体废弃物。要大力推进绿色建材与绿色建筑的一体化应用,在产品应用中,注重节能环保、舒适健康,通过有效集成 Low-E 玻璃、薄膜太阳能电池、节能门窗等绿色产品,实现了光电、光热、风能、沼气、地热资源的综合利用,中国建材“加能源”5.0 房屋成为继高铁后推向世界的又一中国品牌。

三是加快实现绿色产业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结合。

建材行业的大格局不仅在于促进产业的进步,更在于如何将产业发展与承担社会责任有效结合起来。在党和国家动员全国、全社会力量进行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建材行业挺在了前面,以勇于担当的精神,精心打造了一批绿色扶贫、科技扶贫特色工程,以分布式电站为代表的光伏扶贫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又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党的十九大为我们开启了一个伟大的新时代,供给侧改革为我们做强做优做大描绘了美好蓝图。我们要勇于变革、大胆创新, 团结一心、上下齐心,打造一流品牌、提供一流技术、创造一流业绩。中国建材凯盛集团提出,建材行业的目标是实现从大到伟大,从胜利走向胜利。全体建材人将继续砥砺奋进,继续笃行致远,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努力打造在国际资源配置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领导者,在全球行业发展中具有引领作用的领军者,在全球产业发展中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开拓者,无愧于初心、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未来。

猜你喜欢
建材行业中国建材玻璃
柔性仓储自动化技术在家居建材行业中的应用
浅析新时代提升建材行业社会形象的必要性
补短板 疗内伤 稳增长 把建材业高质量发展引入到结构调整的主线上——访中国建材联合会会长乔龙德
玻璃中的自然之美
玻璃是怎样炼成的
中国建材总院及所属企业再次荣获“2018 中国建材服务业100 强”荣誉
创新为先技术求精踏实肯干做贡献
———访中国建材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首席专家
中国建材成功量产世界最薄光伏玻璃
为什么沾水后的玻璃不宜分开?
以科技创新驱动建材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早日实现“创新提升、超越引领”的战略目标而奋斗——在首届建材行业科学技术创新大会上的报告(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