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罗非班对伴缺血性J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的影响

2018-05-07 03:23张玉东
当代医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罗非室性班组

张玉东

(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药剂科,山东 菏泽 274000)

在心肌梗死的早期,心电图动态演变过程是作为一种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的监测指标而存在。其中,缺血性J波的出现则标志着心肌严重缺血并最终导致复极异常的情况,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在血液当中,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在血小板聚集的最终共同通路,将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结合阻断,进而也就导致聚集受到抑制。而经过临床试验发现,将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应用于早期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可大大改善灌注的治疗效果和预后。为此,本研究选取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伴缺血性J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急诊的PCI患者共50例进行了深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伴缺血性J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急诊的PCI患者共50例。而在缺血性J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过程中,其诊断标准应该符合,急性胸痛发作在12 h内,且心肌标志物在CK-MB≥2倍以上,TnT>0.1 μg/ml以上,并且具有超急性期的心电图特征。诊断标准:①J点抬高,J波形成;②J波和抬高的ST段明显可辨且T波上升支融为一体,并且呈现出弓背向下抬高;③在J波中,存在2个及以上导联;④具有正常的QT间期,即QT间期在350~440 ms之间,包括350 ms和440 ms,在此过程中伴随T波高尖[1]。

1.2 方法 在手术开始前,对替罗非班组和非替罗非班组的患者均口服300 mg的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并通过股动脉穿刺插入6F动脉鞘管,并通过鞘管对患者注射3 000 U的肝素,以常规体位进行冠脉造影,在对靶影确定后对其进行PCI治疗。而在术后完成后,分别对患者注射5 000 U的低分子肝素钠,每12 h注射1次,共注射5 d,并采用常规口服的方式进行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的服用。在冠脉造影以及支架植入前,对替罗非班组患者进行推注肝素,按照药品说明,对患者注射指定的替罗非班剂量,并在术后以及术中持续进行静脉泵入,持续时间为24~48 h[2]。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予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予以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替罗非班对两组患者缺血性J波以及J点和ST段下移幅度的影响。在进行手术后的24 h内,ST段的下移幅度,替罗非班组要明显高于非替罗非班组(P<0.05),并且在术后的2 h内,替罗非班组的回落情况也较为明显(P<0.05)。替罗非班组在术后2 h内J波完全消失,与非替罗非班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替罗非班对两组患者缺血性J波以及J点和ST段下移幅度的影响(±s)Table 1 Effects of tirofiban on ischemic J wave,J point and St segment depression in two groups(±s)

表1 替罗非班对两组患者缺血性J波以及J点和ST段下移幅度的影响(±s)Table 1 Effects of tirofiban on ischemic J wave,J point and St segment depression in two groups(±s)

组别替罗非班组非替罗非班组P值例数25 25 ST段回落情况(mm)2 h 7.35±1.45 5.75±1.37<0.05 6 h 8.42±1.38 6.79±1.28<0.05 12 h 8.98±1.29 7.67±1.33<0.05 24 h 9.95±1.31 8.87±1.19<0.05 48 h 11.01±1.26 10.43±1.20>0.05术后2 h J点的下降情况7.30±1.32 5.67±1.27<0.05术后2 h J波的消失比例23(92.00)17(68.00)<0.05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当患者出现急性缺血时,缺血性J波的出现是心肌严重缺血所导致复杂异常的重要标志,并且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且在此过程中,J波的单独出现、ST段的抬高、T波电交替的同时出现,都是心脏猝死的高危预警指标[3-4]。为此,在采用安全有效的再灌注治疗手段,可以帮助急性心肌缺血顺利的通过早期阶段,并且也可促使J波在早期消失,并可在手术过程中降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5-7]。

临床研究发现,再灌注治疗后体表心电图上ST段的下降幅度可以很好的反应心肌组织的再灌注情况,为此,在临床中对抬高的ST段的下降情况也有异常关注,但也就是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对缺血性J波的改善以及对术前J点的回落对再灌注的影响及意义不够重视[8]。

本研究结果显示,替罗非班组心电图缺血性J波在术后的2小时内完全消失,并且抬高的J点和ST段较非替罗非班组在术后的早期均有明显的回落,而在术中与术后,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有明显降低(P<0.05)。

综上所述,将替罗非班应用于伴缺血性J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中,替罗非班可以对心电图中出现的缺血性J波进行改善,并且可以大大降低术中和术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最终不仅提升了治疗的成功率,而且大大降低了患者术后的死亡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大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1] 吕常智,赵利华.替罗非班对伴缺血性J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2):286-288.

[2] 吕常智.替罗非班对伴缺血性J波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9,31(2):286-288.

[3] 文治勇,刘超,黎玉环.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灌注和临床预后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0,16(5):99-100.

[4] 张长芝.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的影响及近期预后评价[J].健康周刊,2017(3):28-29.

[5] 蒋庆渊,陆铭.替罗非班对畸形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的影响及近期预后评价[J].中国急救医学,2015,35(s2):248-249.

[6] 江守刚.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STEMI伴心律失常急诊PCI治疗心电图影响[J].河北医学,2017,23(8):1335-1337.

[7] 陈青萍,梁驰,尚晓斌,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伴缺血性J波的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3):309-310.

[8] 文治勇,刘超,黎玉环.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灌注和临床预后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0,16(5):7-9.

猜你喜欢
罗非室性班组
“党员进班组”促进班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4+1”班组运行见实效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中的应用
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冠状动脉内与外周静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创建“放心满意班组” 打造精品班组品牌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