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35:实现有质量效益的精明增长深圳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初探

2018-05-08 02:38罗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总规划师高级规划师
中华建设 2018年4期
关键词:总体规划深圳规划

罗彦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总规划师、高级规划师

总体规划的地位和改革趋势

建国以来,城市总体规划在各个时期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大体分为四个阶段。计划经济时代,城市规划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基本上起到了计划建设大纲的作用;改革开放前20年,城市规划成为城市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2000年以来,城市规划上升到宏观调控的发展蓝图与公共政策层面;2010年,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城市规划更多地成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综合工具。这一系列变化鲜明体现了总体规划的地位与作用演变过程。

总体规划存在的问题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管理问题,核心上还是体制机制问题。例如无法适应多样性与地域差异性;对市域管控与指导不足、以城市为核心;缺乏对农村建设的必要关注、以经济建设为导向;对社会及人的发展缺乏关注;缺乏有效的规划监督机制;强制性内容难以落实和监督;刚弹不分、事权不清晰;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缺乏;政策性不足、不适应实际管理需求;静态蓝图、缺乏动态实施机制;偏重技术性表达、规划管理法制不健全;编制内容过多、成果体系繁杂;审批周期长、刚刚批准就要变等。

2000年左右,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改革兴起,如1991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出台,当时关注的重点在城镇体系、近期建设、强制性内容等方面。2005年城乡统筹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关注点在区域统筹、城乡统筹、环境容量方面。2007年总体规划评估、总体规划修改,关注重点在规划评估、规划修改、两规合一和公共政策。2017年总体规划改革创新、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关注重点变为全域管控、精简瘦身、事权法理、编审分离。这也预示着第四轮总体规划开始启动。

深圳的规划探索和价值

与特区共同成长的深圳规划,总是先于全国其他城市遭遇发展的新矛盾、新问题,逼迫率先探索编制的新方法、新模式。深圳是体现我国“四个自信”的践行案例,城市规划引领了深圳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的奇迹,成为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标杆。

1.创新思维和创新理念

86版总规提出的带状组团结构适应不确定性的高速增长,超前布置基础设施标准,称之为弹性规划;96版总规则强调了实现全域规划,推动两规融合,四大新城组建功能区,前瞻性地预判战略节点,称之为全域规划;10版总规提出实现非用地扩张规划,采取底线管控和存量发展;提出管理服务人口和公共政策引领,称之为转型规划。虽然在三版总规实施效果上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不足,但总体而言,深圳在规划思路的探索中进行了创新式实践和探索,起到了标杆作用。

2.创新管理和规划手段

结合规划编制思维和理念的创新,深圳的规划管理和手段也相应得到了改革,主要体现在:

(1)法定图则和标准准则制定,搭建 “一张图”管理平台,实现规划和国土的机构合一。

(2)较早探索发展策略-总体规划的编制方法。

(3)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与颁布管理办法。

(4)通过制定密度分区规划,迈向城市的精细化管理。

(5)开展城市更新规划和城市发展单元规划。

3.创新规划实施机制

为了加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协同,深圳建立了“双平台”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项目建设投资和规划空间引导的协同效益。

4.深圳新一轮总体规划面临的现实条件

(1)发展理念发生变化。习总书记多次对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提出了新要求、新理念和新思路,各城市也都在落实生态文明和五大发展理念,城市工作上升新高度。

(2)发展动力发生变化。大多数城市实现从投资驱动放缓向创新驱动跨越、财富驱动增速的转变。

(3)发展阶段发生变化。城市发展规律面临到工业化向国际化和区域化转变,存量发展进入攻坚期。

(4)规划地位发生变化。总规的龙头引领地位受到挑战,守门员角色日益凸显,游戏规则面临挑战。

(5)技术路线面临调整。单纯的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容易导致战略路径错误,要依靠价值导向。

深圳本轮总规编制的思路转变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以来,国内关于城市发展和规划新理念讨论层出不穷。对于深圳而言,我们应该更加关注深圳实际,侧重务实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实现有质量效益的精明增长,以国际视野谋求发展新高度,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为目标,打造深圳质量和深圳标准,以国际化和区域化为主线,以生态、创新和文化为引领,不断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高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和宜居家园水平。因此,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就是质量规划,通过精明供给,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具体从以下5个方面来实现。

1.新的资源观:从土地供给走向共建共享

深圳面临的一个严峻现状是,土地资源日益紧张,2014年底城市建设用地已达到市域陆地面积的46%。自2007年以来,深圳通过适度填海、在原特区外和临生态控制线地区寻求发展空间,总的建设用地面积已经接近2020年土规建设用地指标。

与此同时,深圳的区域投资能力和范围扩大,城市要素正在进行区域化布局,合力参与全球竞争,尤其是国家倡导的 “一带一路”沿线投资:华为等深圳企业谋划区域布局和全球收购,产业转移园区分布在“3+2”地区;港莞惠临深地区通勤客流也超过百万人次/日,并逐年增长;居住、旅游配套功能区域化布局,居住在莞、惠临深地区的深圳就业者规模约为6-8万,2016年深圳人贡献了惠州、东莞房产销量一半,周边房价持续拉高;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干部)输出效益显现,特区模式开始输出。

因此,深圳新一轮的总体规划思路,必须确立全新的资源观,从土地供应走向共建共享:

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丝路城。市以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为责任,深化深港在服务和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服务枢纽和科技创新中心;依托“一带一路”,联合香港积极走出去;建设港口联盟、工业园区和新城,稳步推动资本输出和模式输出等,在参与全球治理新格局中发挥先锋作用。

构建深圳大都市圈,强化核心职能。对标国际一流大都市圈高端化、区域化、国际化职能,强化深圳的文化创意、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总部经济等核心职能,衍生职能、支撑职能应该在区域中进行布局。以构建港-深-莞-惠共同市场为重点,共建集合发展单元;改革区域协作机制和区域基础设施的供给侧改革,实现一体化发展和共赢。同时,从区域的角度重构深圳城市空间布局,实现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空间结构。

社会住房的共享,实现价值增值。积极推进集体住宅合法确权,纳入社会住房和保障体系,实现使用权的可持续利用,使业主、政府、公众可以共享城市增值,降低城市宜居门槛。如深圳已经推行的两个案例,一个是企业主导的“爆改”实践——对城中村农民楼的个性化改造后出租,例如“岗厦1980”等项目,形成可行的商业模式和独特的产品形态。第二个是政府主导城中村改造为人才公寓——水围国际社区,改造35栋城中村住宅,改造建筑规模约4万平方米,提供约600余套人才公寓,每套面积约67平方米。

工业空间的共享,服务创新经济。放松工业用地的价格管理和用途管制,加强工业用地的混合利用和工业建筑的功能兼容,进一步盘活和提质低效工业用地,服务创新经济发展。

2.新的生态观:从刚性管控走向功能引领

深圳于2005年率先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开创了底线控制新思维,2013年基本生态控制线得到了进一步优化调整。但近年来,受到发展的压力,基本生态控制线面临侵占。

首先,在坚持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前提下,合理加强生态空间的精细化管理,细划一、二级管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安全底线,实现功能引领。具体来说,按照政策要求,允许与环境保护相适宜的重大交通、市政设施、旅游设施、公园、现代农业、教育科研等六类设施;深度嵌入市民生活和城市体验,重视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和共存关系,将生态系统改善和宜居环境建设相结合,建构亲近自然的活力游憩系统,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创意文化等活动空间。促进生态+,实现有风景的地方就有新经济,发展生态经济和文化创意。

其次,实施海陆统筹,建设世界海洋城市,加强海域和海岸带利用,促进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发展,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参与国际海权治理。打造国际一流的滨海地区,提升滨海城市魅力。严格划定海洋生态保护区域,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确定海域主导开发利用功能及兼容功能,分类保护和利用海岛,成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要选择。

3.新的创新观:从加法供给到乘法联动

创新从 “跟跑”向“领跑”转变。主要表现为创新能级跻身全球前列,企业创新实力强大,技术型创新主导,创新氛围浓郁和自主创新创业群体活跃。

未来在高成本挤压下,深圳的创新能否持续?首先,全球创新竞争力仍待提升。未来全球经济依赖科技创新驱动,深圳与全球创新中心“硅谷”仍有较大差距。其次,创新生态尚不完整,存在破碎化风险。缺乏基础创新和源头创新;本土培育科技和专业人才的能力不足;更新改造后的成本上涨瓦解现有低成本创新生态。另外,创新门槛提高,城中村等低成本“落脚” 空间逐渐消失;制造业企业外迁,产业“空心化”;高房价使外来人口无处安身,“挤出”人才,产业工人难以实现身份转变。并且空间、设施和环境尚无法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对高品质的需求。

因此,首先需要加大供给“创新+文化”的软硬环境,提高创新效率,培育创新生态。要坚持优长板和补短板相结合。提高技术和应用型创新能级,提升创新企业竞争力,融入国际创新网络;加强高端制造业发展,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完善创新服务,加强产权保护;保障创新活力,加强文化精神。补齐的地方在于引进科研机构,建设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适度引进国内外高校,大力吸引创新人才,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

其次,要加强创新链空间供给,促进创新要素乘法联动,助推创新实现“倍增效应”。如建设创新城区,在一个典型创新城区中,知识教育、研发是核心功能,由此展开其他社会、产业、文化功能设计。强调无论在产业、社会和文化功能方面,知识教育和研发的前后向链条都长,创新城区带动能力更足,这是科学园区远远不能比拟的。营造孕育创新的软硬环境、建设国际社区、融入国际文化、保障低成本创新空间。最后,构建创新链体系,促进创新要素乘法联动,助推创新实现“倍增效应”。构建创新走廊,串联城市服务、设计、研发、创业、生产节点,与区域生产和创新节点互动。

4.新的更新观:从资本导向走向人文导向

资本主导的城市更新呈现出高需求、高强度、高成本和高冲击特点。过去资本导向导致建筑规模激增(“再造一个南山”等),对公共设施和服务带来巨大压力;M0产业用地政策使 “去制造业化”趋势明显,低成本空间逐步消失,高租金商务、商业空间存在过剩风险;文化断层,国际风貌导向,本土文化个性特色消失;社会文化生态破坏,短期逐利,原住民、弱势生活主体(外来租客)和小微企业的“落脚”之地被拆除。

城市更新也带来了一些积极作用,包括建立了成熟的更新政策体系和实施机制,基本达成相对稳定的社会预期共识;提高了空间容量,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填补公服欠账,解决了部分历史遗留问题,保障了一定的产业空间;功能改变和拆除重建的政策灵活,但对复合再生的政策还不足。

下一步应该首先坚持有机更新。通过有机更新,给国际化供给空间。探索复合、活化、可再生的更新方式,关注社会影响,保障低成本和原生态空间,培育创新、产业活力空间,塑造地域特色和现代文化,促进国际化发展。

二是以人民为中心,从功能建设到活力营造。打造各阶层友好型城市。儿童友好型城市应该重视儿童服务设施和活动空间建设,提供优质的学校教育;打造儿童友好、独立安全的街道、社区、公园、住区环境,构建5分钟安全成长圈。精英友好型城市应该关注高标准的消费空间和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如活力场所、运动场所、创意文化街区、无所不在的社交空间;为初期创新型人才提供廉租住房或低成本的人才公寓、低成本的创业空间场所、基本的公共服务保障;为成功创新型人才提供可支付的高品质居住区、高端的教育设施、高端的医疗设施等。老年友好型城市要实现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乐,将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活动中心、医疗服务中心、康体健身区有机结合,实现15分钟健康圈。

5.新的治理观:从蓝图描绘走向过程管理

1996年版总规率先实现了全域蓝图的目标,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一些偏差,蓝图描绘的实施更加重要。但是治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深圳全域治理尺度不断细化,下层次细分区级和街道尺度,解决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资源配置与政府事权不匹配的问题。深圳的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较好,全市建筑普查支撑真正从二维到三维认识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进一步提升。

应按照“五个一”的要求,完善过程管理,实际上需要处理三种关系:

一是中央和地方的分权关系,实现分级管理、分类管控、层级督察和规划传导。深圳具有精细化全域管控的良好基础,下一步要建立城市设计对多层级的形态管控体系和机制。

二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发挥规划引领和过程管理作用。建立发展指标一张表,完善多层级实施管控机制;建立空间政策和要素管控一张图,体现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搭建重大平台和重点实施行动,建立留白用地;完善近期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实现多规合一。特别是针对未来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政府应该提前谋划和应对,建立应对的治理机制。

三是精英和社会的互动关系,协作规划,多元参与。从孤岛模式到云模式,建立总体规划云平台探索;建设智慧城市,信息可查,方案互动、协同编制和全过程参与,实现规划进社区、规划进企业、规划进相邻地区的目标。

深圳的成功,过去体现在发展速度和效益上。未来深圳要实现伟大的城市则应该体现深圳的质量和标准——以人民为中心,将生态的功能化、空间的精细度、文化的先进性、环境的宜居性、创新的独特性和治理的现代化树立为衡量城市质量的新标准。对于规划工作而言有如下三点体会∶

坚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的价值导向,能有序破解发展问题,实现发展目标;

坚持技术理想和理性的结合,应该高度关注土地政策,存量时代的土地制度改革,将重塑规划理论、对象、客户、规则和方法;

从经济思维转向城市思维,在未来不确定性情况下,以城市质量引领各项发展。

猜你喜欢
总体规划深圳规划
黄骅市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思考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让城市总体规划的“龙头”舞起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论沈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