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平均住院日管理及成效研究

2018-05-08 12:45宫习飞
中国医疗设备 2018年4期
关键词:住院日品管圈我院

宫习飞

聊城市人民医院 团委,山东 聊城 252000

引言

平均住院日是衡量医院管理、效率的指标,一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每一出院者的平均住院时间[1],用公式表示为:平均住院日=年出院者总床日数/年出院者总人数。早在20世纪五十年代,平均住院日与平均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率、平均病床工作日作为我国城市医院管理的4大指标之一[2]。平均住院日的管理,从宏观上影响着医疗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率;从微观上,影响医院管理效率和患者的经济负担等。平均住院日受诸多因素影响,有研究者基于某一家医院的平均住院日数据,结合当地的医疗保险政策、支付方式等政策及卫生筹资环境,对制约该指标的因素进行分析归纳[3-4]。国外一些研究中,对支付方式的变化、实施临床路径对缩短平均住院日进行了探讨[5-7];部分研究是针对外科手术患者,除了指标共性的影响因素,着重研究了手术流程、术前、术后管理等手术患者的特殊流程对平均住院日的影响[8-9];部分研究针对特定病种,如某些慢病、单病种等,着重研究影响该病种平均住院日的特殊因素[10-11]。平均住院日共性的影响因素可归纳入4个大的维度:社会因素、医院管理、医护人员、患者因素(图1)。

图1 平均住院日影响因素鱼骨图

缩短平均住院日是大趋势,我院在近五年中强化对平均住院日的管理,引入现代管理理论,逐步细化深入,重视过程管理。

1 平均住院日的管理改进

适宜的缩短平均住院日,不局限于临床工作的改进,是医院管理统筹推进的过程。我院以2013年医院等级评审为契机,完善了规章制度的落实,临床路径管理、加强科室管理和科间协调,开展诊疗新技术、规范出入院流程及围手术期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将平均住院日这一指标的管理作为切入点,推广现代管理手段,升级信息技术,对长平均住院日进行特殊管理。

1.1 推广品管圈活动

近几年,品管圈活动逐步在我院管理领域拓展。品管圈活动是指在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主动组成一个活动团队,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和科学的管理方法,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解决工作现场和管理活动中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12-13]。我院品管圈活动中,各科室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品管圈活动主题,如缩短出院患者等待时间、手术患者接送流程、规范手术室预约等,有效提高参与人员的管理意识和执行力,规范了流程衔接,有效缩短了平均住院日。

1.2 利用信息技术消除传输壁垒,建立闭环管理

信息化与智慧医院的发展在管理平均住院日上主要从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消除信息传输壁垒,缩短等待时间。2012年起,医院通过PACS登记系统、报告系统与HIS系统的融合及LIS向HIS医生站系统、手麻系统、移动护理系统、院感系统、体检中心系统提供数据接口,实现了影像、检验、实验室的信息及报告的即时传送;二是建立闭环管理模型,消除信息孤岛。对平均住院日等指标监控实现闭环管理模式,实时对病区住院天数统计及预警,利用信息流贯穿患者住院医疗、护理服务的全过程,消除医、护、技,人、财、物全环节中的信息孤岛,督促在医疗过程中进行及时干预,预防院内感染、差错的出现。

1.3 长平均住院日的重点管理

在2013年对平均住院日的统计中,干部保健科、风湿免疫科和肿瘤科是我院平均住院日时长最长的3个科室(表1)。在对科室主任、护士长的访谈中,上述科室患者病种的特殊性、高龄患者较多、康复病程较长等是平均住院日时长的主要原因。我院在这些重点科室根据病种制定特殊病种住院日评估标准,对典型病例通过行政查房、病历讨论等方式分析评估住院日时长的合理性,讨论下一步治疗及康复方案,向我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等。

表1 2013年我院平均住院日最长的科室

除了因病情因素外,对因发生纠纷或争议导致长时间住院的情况,医院进行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有效降低了医疗风险处理的争议性,因对医疗过程存在争议而长期住院的情况逐年减少。

2 效果呈现

我院2012~2016五年平均住院日(图2)呈平稳下降的趋势,且低于全国三级医院平均住院日水平。在2012~2016年中,随着平均住院日的缩短,同期我院病床使用率及出院患者满意度持续提高(表2)。有研究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表明医院运行效率与平均住院日存在负相关关系[14-15]。由此可见,近5年对平均住院日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效率改善和出院患者满意度提升。

图2 我院及全国三级医院2012~2016年平均住院日变化

表2 我院2012~2016年病床使用率及出院患者满意度(%)

3 讨论

3.1 平均住院日管理以医疗质量和技术发展为基础,管理改进为支撑

时至今日,平均住院日作为医院管理和效率的评价指标,依然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普遍关注。适宜的缩短平均住院日,必须以完善规章制度的落实,临床路径管理、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为基础。近几年我院儿科、骨科开展新技术项目和危重症治疗,如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血液灌流、血浆置换、电子支气管镜在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脊柱椎间孔镜手术等,提升了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在此基础上,推进现代管理手段如品管圈,运用信息技术缩短等待时间,监控医疗全过程数据并即时反馈,对某些较长平均住院日的特例细化管理,提升管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3.2 数据应用与医院管理

在平均住院日管理实践中,数据收集与分析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美国EI Camino hospital针对平均住院日的管理,建立专门的数据仓储与分析平台,整合临床应用、医疗质量及费用控制在内的数据,将分析结果转化成管理要点反馈给医护人员,对患者、流程进行干预和影响[16]。未来我院将平均住院日管理纳入以数据为中心的三层信息化框架,底层是数据中心,中层是知识中心,建立平均住院日管理的规则库、属性库、知识库;上层是决策中心,建立以平均住院日为中心的效率指标库,服务于回顾性研究及前瞻性管理决策。

3.3 从调整医疗资源配置的视角管理平均住院日

国内外很多研究中表明,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是管理平均住院日中的掣肘。美国EI Camino hospital 在“以患者为中心缩短平均住院日”的管理改进中,查找了该医院在制约平均住院日管理中的资源缺口,通过临时或长期调整,补充了包括临时管理人员、医生、记账人员等,提高了卫生人力资源的可及性[16]。在今后医院的管理实践中,我院应重视卫生人力资源的调整与配置,不断寻求改进医院运行效率和医疗质量的最佳资源配置方案。

[参考文献]

[1] 赖伟.国内外平均住院日比较与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17(2):21-24.

[2] 徐藩兰,余叔达,储风,等.关于某些医疗统计指标的商榷与建议[J].医院管理,1982,2(12):4-10.

[3] 李会玲,卜玮,张秀云,等.三级综合性医院平均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4):41-43.

[4] 杨扬.医院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分析及相关性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09.

[5] Health at A Glance[R].Paris:OECD Publishing,2015.

[6] Fujino Y,Kubo T,Muramatsu K,et al.Impact of regional clinical pathways on the length of stay in hospital among stroke patients in Japan[J].Med Care,2014,52(7):634-640.

[7] Rodney PJ.Factors responsible for differences in length of stay in US hospitals[J].Brit J Health Manage,2015,19(4):186-191.

[8] 薛丽.某三甲医院外科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3.

[9] 朱泓哲.新疆某三甲医院小儿外科常见疾病术前平均住院日影响因素的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16.

[10] 钟绮玉,黄洁平.心血管病患者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 2015,23(5):134-135.

[11] 李强.某综合医院三种慢性病患者平均住院费用及住院日影响因素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12] 刘庭芳.我国医院品管圈活动综述[J].中国医院,2015,19(7):1-3.

[13] 廖碧玉.应用品管圈活动缩短医保患者平均住院日[J].现代医院管理,2015,13(4):78-80.

[14] 刘茜,王耀刚.我国区域平均住院日与医院运行效率相关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11):1971-1975.

[15] 石应康,杨天桂,莫春梅.缩短平均住院日提升医院效率研究[J].中国医院,2008,12(10):23-25.

[16] Cheryl R.Patient-centred LOS reduction initiative improve outcomes, lowers costs[J].Health Catalyst,2017:2-10.

猜你喜欢
住院日品管圈我院
多举措缩短平均住院日效果分析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某三甲医院超长住院日患者回顾性分析
某院1740例超长住院日患者影响因素分析
上海某三甲专科医院心内科代表性病种入院及住院日无效性研究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