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电子化病人影像服务评价分析

2018-05-08 12:45三亚市中医院放射科刘广保
中国医疗设备 2018年4期
关键词:放射科电子化胶片

三亚市中医院 放射科 刘广保

当整个时代都跨入数字化,移动互联网络无处不在,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还要从环保和经济便捷的角度考虑问题。”传统医用胶片是银盐胶片,采用卤化银、显影剂等高污染原料制作。传统塑料胶片存在污染环境、不易保存和影像独占、不便分享的缺点,当前,医用胶片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经基本不再使用。我国一年要消耗超过10亿张胶片,200亿元人民币的医疗费用。无胶片化不仅可以解决传统医用胶片的污染问题,同时节省大量医疗费用,受惠的是全体百姓。医疗系统实现无纸化无胶片化一直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这些年很多医疗单位和卫计委投入大量建设经费,实现了医疗卫生信息的共享和会诊工作平台,却并未能实现医疗流程的无纸化、无胶片化。

以临床信息、病人服务、移动医疗和互联网医疗为主题的医疗信息化大会和研讨会几乎每个月都有在全国各地举办,很多三甲医院的领导和信息管理工作者在讲坛上沾沾自喜,阐述医院建成了多少级的医疗信息系统,如何再造了就医流程,如何方便了病人,从预约挂号到门诊、住院、治疗、结算以及诊前诊后服务。可是一个高效的面向病人和临床的医疗信息化系统,怎么还保留那么多纸张、那么多胶片,这些物理介质明显在电子信息系统之外,是不属于医疗信息网络的内容。

“互联网+”医疗大背景

1 无胶片化服务的背景和意义

2013年以来,互联网发生了质的改变。以往我们只是搜百度、做网站、发帖、聊天、购物。可是2013年之后,互联网似乎已经积聚了足够的力量,以至于不再是一个工具、一个环境、一种方式。互联网成了一个大社会,让我们的生活、工作围绕着互联网为中心来展开。互联网的大数据、自我生产能力、精准投放、个人金融等催生出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的薄发力量。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李克强政府推出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理念。国务院2015年7月1日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从国家层面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

互联网影像的探索已经持续十年以上,早在2006年,宁波鄞州区率先建成区域PACS系统,以鄞州二院为中心,实现全区二十多家卫生院的联网和集中诊断,实现区域质控和患者影像资料共享。从鄞州模式开始,我国先后建成了以福建莆田、浙江舟山、宁波等为代表的近二百个地市及县市级PACS系统。事实证明,区域影像的集中诊断和分享,是互联网+医疗中最实质有效的部分。

全电子化病人影像服务(中国无胶片化运动),正是在李克强互联网+时代理念下,将早已成熟的区域影像系统进一步推向全国、推向生活、推向民众。病人就医过程不需要打印报告,更不需要打印胶片,只要有智能手机,病人可以自行扫描二维码,下载就医过程的所有报告和电子胶片,并浏览全部DICOM影像,彻底进入无纸化无胶片化的就医时代。

2 塑料胶片是反互联网的

医学影像和医用胶片曾经是不可分离的。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发生、发展和凋零、消亡的过程。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数字成像设备,尤其是CT技术的普及应用,医学影像和医用胶片的不可分离特性被打破。数字影像首先存在于磁盘等存储介质中,可以被随时调取和分享。尤其是PACS系统的发展和普及应用,使得影像学专家的影像诊断和浏览更习惯于软阅片,以至于医用胶片作为影像诊断依据这个原本常识性的概念成为伪命题。目前世界范围内,只要稍有规模的医院,医学影像诊断均依据于数字影像本身的软阅片作出。

医用胶片不再是影像学诊断的依据,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随着CT、MR、PET-CT等大型医疗设备的飞速发展,病人每次影像学检查的影像数量几百上千幅,已经不可能用医用胶片来表达。而三维重建等后处理技术又倾向于为临床提供形象逼真的有色彩的可以随时切割剥离的立体影像,这些现象和临床医生的软阅片工作方式使得塑料胶片在医疗过程中没有存在的必要性。更何况塑料胶片的生产和降解过程大量损耗环境资源。

在互联网+时代,一切不属于互联网的,与互联网对冲的、局限的、不便于分享的习性、文化、方式、介质、个体、社群终将被边缘化并日渐灭亡。胶片影像局限于物理介质,不便于分享,并损耗人类宝贵的资源,淘汰是必然的。不仅如此,光盘、U盘等物理介质也一样会被云存储和网络生态淘汰。毫无疑问,云胶片这种全新的电子影像介质将替代一切有形的物理介质!

全电子化病人影像服务评价

1 提升病患满意度

随着“互联网+医疗”新模式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用户接受无胶片化服务模式,“牛皮袋+医用胶片”被“移动端+电子胶片”所取代,病人的检查资料可以随时随地在自己手机上浏览和下载。三亚中医院不断推进医疗服务改革创新,搭建线上线下“互联网+医学影像”服务流程,患者做完X光、CT、核磁等检查,在手机上就能轻松浏览电子胶片及报告,方便、快捷、安全,提升病患满意度。

人们都曾有过美好的想象——手机中藏着一本属于你的“健康护照”,从小到大的就医经历都一一记录在案,医生不需要重复问你的既往病史,甚至可以进行精确的远程诊断。现在,这样的愿望正在一点点的实现。

2 优化病人影像服务流程

传统的打片取片工作流程存在明显的缺陷:护士或技师需要定时到相机上拿胶片,与报告匹配后装袋,并在片袋上标记患者信息;工作内容繁琐,工作量大,且容易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而患者常有不来拿胶片的情况,院方还需要准备空间存放这些胶片,造成资源的浪费,而放射科候诊大厅更是每天喧嚷热闹,人满为患。三亚中医院采用全电子化病人服务后,病患不需要苦等报告,可以第一时间回到医生诊室,服务流程被优化,检查报告会在第一时间短信通知病患,并可以随时用手机浏览。

规范的全电子化病人影像服务流程:

(1)病人检查报告完成后,会第一时间以短信方式通知病人来放射科取报告,病人也可以点击短信中的电子链接直接浏览或下载电子胶片或报告;

(2)在放射科和门诊大厅,放置多套自助打印设备,病人可以随时打印检查报告。扫描报告单上的二维码,一样可以浏览或下载电子胶片和报告;

(3)如果病人确实需要胶片、光盘或U盘,可到病人影像服务中心打印。

3 大量节省塑料胶片消耗

三亚中医院推行全电子化病人影像服务近二年时间,放射科胶片使用量从2016年1月的6000张下降到2017年12月的298张,节省了95%的胶片用量,并且病人对全电子化服务越来越满意。对于一家较多老年病患的医疗机构来说,二年的全电子化病人影像服务实践及成果,是非常宝贵的。

猜你喜欢
放射科电子化胶片
我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天津高速公路通行费电子化票据上线运行
20世纪的摄影胶片如何拍出了美国的偏见 精读
90Sr-90Y敷贴治疗的EBT3胶片剂量验证方法
放射科专业基地入科教育的实践探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放射科应急防控管理方案的探讨
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中电子化档案管理系统
推进外汇窗口服务电子化
胶片相机的维修 当胶片机出现问题了该怎么办
胶片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