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所见唐代竞渡体育文化

2018-05-08 01:10涂显镜贺忠
牡丹 2018年9期
关键词:张说全唐诗开元

涂显镜 贺忠

关于唐宋时期的竞渡活动,很多诗人都有所描述。不过限于体裁,诗歌中的体育运动描写内容比较概括,人们需要对其中的历史事实加以梳理后,才能在解释其用典的基础上,加以体育文化方面的考察。以盛唐时期的宰相张说之竞渡诗为例,《全唐诗》第八十八卷有张说的《岳州观竞渡》:“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土尚三闾俗,江传二女游。齐歌迎孟姥,独舞送阳侯。鼓发南湖溠,标争西驿楼。并驱常诧速,非畏日光遒。”以下就这首诗中引用之典故及其今典,和这些用典之后所体现的作者用意,作一粗浅解释。

一、创作时间

关于竞渡的举行时间,清代学者赵翼早有“竞渡不独午日也”的论断。但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在端午举行。

这首诗应该作于公元716-717年的两个端午之一。郁贤皓根据《新唐书》《旧唐书》张说本传,认为张说在开元四年到开元五年(公元716-717年),担任岳州刺史。《全唐诗》第七零九卷有徐夤《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连》诗:“五月巴陵值积阴,送君千里客于郴。北风吹雨黄梅落,西日过湖青草深。竞渡岸傍人挂锦,采芳城上女遗簪。九嶷云阔苍梧暗,与说重华旧德音。”也就是说,至少可以肯定在唐代岳州地区,端午竞渡的风俗是很盛行的。至少可以证明,张说《岳州观竞渡》作于开元四年端午或开元五年端午,是观竞渡比赛时所作的诗。

二、典故考证

关于“齐歌迎孟姥,独舞送阳侯”一句,可能在唐代竞渡活动之开始,都有以歌舞祭祀船神、波神的传统,这是正式开始比赛之前的前奏。《全唐诗》第一百三十九卷储光羲《官庄池观竞渡》:“落日吹箫管,清池发棹歌。船争先后渡,岸激去来波。水叶藏鱼鸟,林花间绮罗。踟蹰仙女处,犹似望天河。”可以注意,描写竞渡的“船争先后渡,岸激去来波”其实关注的是竞渡中的“船”与“波”,正是船神与波神在唐代竞渡文化中重要地位的体现。

首先,其中的“孟姥”,是指船神。唐段公路《北户录·鸡骨卜》:“南方除夜,及将发船,皆杀鸡择骨为卜,传古法也。占吉,即以肉祀船神,呼为孟公孟姥;其来尚矣。按梁简文帝《船神记》云:‘船神名冯耳。《五行书》云:‘下船三拜三呼其名,除百忌。又呼为孟公孟姥。”

其次,其中的“阳侯”是指波神,相关的用典则比较复杂。“阳侯”为古代传说中的渡神,后因用作咏波浪的典故,常用于咏泛舟。也许称为“渡神”并不十分贴切,称为“波神”更为恰当,恰能和下一句之“孟姥”船神相对应。“阳侯”典出屈原《九章·哀郢》:“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东汉王逸注云:“阳侯,大波之神。”这应该是“阳侯”的典故之最初出处。《艺文类聚》卷九:“广雅曰。阳侯涛。大波也。”而《战国策·韩策二》:“塞漏舟而轻阳侯之波,则舟覆矣。”鲍彪注:“说阳侯多矣。今按《四八目》,伏羲六佐,一曰‘阳侯,为江海。盖因此为波神欤?”也就是说,南宋学者鲍彪十卷本《战国策注》时,已经有诸多关于“阳侯”的阐释,鲍彪在《四八目》中找到了阳侯属于伏羲六佐之一。但笔者认为,屈原《九章·哀郢》“阳侯”之典在《汉书》应劭注中的衍生形态,才是张说诗中所引用“阳侯”之典所据文本。《汉书》卷八十七《扬雄传》上引扬雄《反离骚》云:“凌阳侯之素波兮。”东汉应劭注云:“阳侯,古之诸侯也,有罪自投江,其神为大波。”值得注意的是,阳侯是因为有罪投江的,正与张说被贬岳州符合。

三、竞渡细节

唐代宮中的竞渡情况有所不同,竞渡的主体是宫女,而非民间之男子。王建《宫词》十家宫词本第三十首有云:“竞渡船头掉彩旗,两边泥水湿罗衣。池东争向池西岸,先到先书上字归。”结合张说《岳州观竞渡》中所云“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一句,提示了人们,在唐代的竞渡体育活动中,都是采取一对一的方式,也就是说,一次比赛只有两只船参加,而胜出的船就是胜者。细细品味这几首唐诗,渐觉唐代的竞渡与现在的体制还是有所不同。细细分析,刘禹锡的诗中有“竞脱纹身请书上”一句,可以和王建宫词中的“先到先书上字归”相对应,再结合《全唐诗》第五百四十八卷刘禹锡《观竞渡》(这首诗一作薛逢、一作刘禹锡、一作张建封,刘禹锡本集不载,《文苑英华》第三百四十八卷作刘禹锡《竞渡歌》,但文字微有不同。陶敏据《文苑英华》的编纂惯例推断这首诗乃刘禹锡的作品)。通过诗中“只将标示输赢赏,两岸十舟五来往。须臾戏罢各东西,竟脱文身请书上”的描述,人们可以可总结出,唐代竞渡活动一般都是东西向的,每次只有两只船竞赛,如“两岸十舟五来往”即表示十艘船分五组,每组只在东西打一个来回,在这个来回之间要上岸在船头彩旗上写上“上”字,然后迅速掉头回到对岸,取得胜利的这一队男子欢欣鼓舞,拿着这个写了“上”字的彩标回对岸领赏,胜利的船员甚至会脱下衣服在背上也写上一个“上”字,以表达自己的快乐心情。

四、心境探寻

唐玄宗时期,张说受到了宠臣姚崇的排挤,而这首有关竞渡的诗恰好是这时张说的真实心境反映。《全唐诗》第八百七十三卷萧结《批州符》小传云:“结,庐陵人。五代时为祁阳县令,性不畏强御。方暮萶时,有州符下取竞渡船,刺史将临观。结怒,批其符云云,守为止。秧开五叶,蚕长三眠。人皆忙迫,划甚闲船。末句一作讵任渡船。缺题及注。”至少可以知道,从唐代到五代,刺史有临观竞渡的传统,而张说的竞渡诗,实际上也是一种例行公事,只不过作为一方父母官参加观看竞渡比赛,既是责任,也是一种乐趣。

可惜,这时的张说在政治上失意连连,在竞渡的热烈气氛中都能感受其低落的心境。《新唐书·姚崇传》记载:“(姚崇)始为同州,张说以素憾,讽赵彦昭劾崇。及当国,说惧,潜诣岐王申款。”《资治通鉴》记此事于唐玄宗开元元年十二月,据此,则张说在开元元年之后,又从相州转任偏远之岳州,故其心情不佳自在情理之中。《明皇杂录》卷下云“张说之谪岳州也,常郁郁不乐”就是说的这种心境,这也揭示了他作为刺史观摩竞渡活动时心情低落的原因。

猜你喜欢
张说全唐诗开元
段开元:拥抱健康产业 增进百姓财富
宰相诗人张说与岳阳楼的“款款深情”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和别人无关
《全唐诗》里的中秋节俗(节选)
徐安贞仕途与诗歌初探
为官要读《钱本草》
唐代筝曲的风格及其美学意蕴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
死敌送来平安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