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2018-05-09 11:23
中国畜牧业 2018年8期
关键词:生猪养殖

要闻

农业部印发《全国家禽H7N9流感防治指导意见(2018—2020年)》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全国家禽H7N9流感防治指导意见(2018—2020年)》(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介绍了当前家禽H7N9防治形势,提出了2020年防治目标,并对下一步防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指导意见》分析了当前家禽H7N9流感的防治形势,明确了防治目标、防治思路,阐明了主要防治措施和保障措施。《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总体达到稳定控制标准,父母代以上种禽场、具备条件的地区及规模化养禽场(小区)达到免疫无疫或非免疫无疫标准。《指导意见》明确,家禽H7N9流感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强制免疫与扑杀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同时要提升家禽养殖经营场所防疫水平,推进养禽业转型升级,构建长效防治机制。《指导意见》对近年来陆续实施的家禽H7N9流感防治措施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根据当前形势进行了调整,进一步明确了强制免疫、检疫监管、活禽市场管理等措施及要求。

加快推进饲料工业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

3月27~28日,2018年第一次饲料工业标准审查论证会在北京召开。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对《饲料添加剂 L-苏氨酸》等15项国家标准及农业行业标准送审稿进行了审查。起草专家和相关单位代表共计60余人参加了会议。经审查,《饲料添加剂 L-苏氨酸》《饲料添加剂 木聚糖酶》《饲料添加剂 甘氨酸》《饲料添加剂 β-胡萝卜素粉》《饲料中尿素含量的测定》《饲料添加剂 甜菜碱盐酸盐》《饲料添加剂 亚硒酸钠》《饲料添加剂 碘化钾》8项标准送审稿通过审查。

全国农业农村经济质量向优态势明显

2月以来,各级农业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狠抓春管备耕稳生产,强化政策信息引导调结构,农业农村经济稳中有进、稳中育新,转向高质量发展起步较好。

养殖业生产效率明显提高,畜禽产品供给宽松。目前生猪生产布局尚处于调整中,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有所下降,但随着产业集中度、养殖规模化提高,生猪产能有所增加,市场供应相对充足。据农业农村部定点监测,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分别减少1.5%和0.5%,同比分别减少4.7%和5%;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环比下降23.6%,同比上涨37.2%。蛋鸡产能低位恢复,产蛋鸡存栏同比下降6.4%,但产蛋率提高,鸡蛋市场供应有保障。肉牛、肉羊、牛奶生产保持稳定。水产品产量稳中略增,据农业农村部统计,1~2月国内水产品产量867.3万吨,同比增加2.45%。

各地

内蒙古启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计划

今年内蒙古自治区启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力争通过3年努力,20%的旗县达到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标准,50%以上的旗县达到自治区安全县标准;“三品一标”比例达到50%以上,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

针对目前农产品的发展现状,内蒙古自治区提出:力争通过2~3年努力,建立起涵盖种养加全程现代农牧业标准体系,围绕玉米、马铃薯、大豆、小麦、向日葵、肉牛、肉羊、奶牛、生猪等优势产业,制订修订一批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标准,扶持一批规模经营主体,示范一批优质专用品种,推广一批绿色节本增效技术,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培育一批优质特色品牌,打造一批高质量发展典型。

陕西首单政策性鸡蛋“保险+期货”保险落地

3月16日,陕西省首单政策性鸡蛋“保险+期货”保险落地铜川市。该市吉祥春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拿到政策性鸡蛋期货价格保险保单。

政策性鸡蛋“保险+期货”是人保财险陕西省分公司和银河期货公司共同研发的保险扶贫创新险种。2017年12月,铜川市出台《“保险+期货”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将鸡蛋确定为首个试点品种,由财政提供80%保费补贴,投保人承担20%保费。吉祥春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政策性鸡蛋“保险+期货”后,所生产的10万千克鸡蛋在两个月的保险期限内将享受8.57元/千克的兜底价格,以此规避鸡蛋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黑龙江开展畜牧业质量年行动

今年黑龙江省将通过开展畜牧业质量年行动,加快畜牧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质量兴牧。奶业方面持续生产高品质生鲜乳,逐步扩大黑龙江省达到欧盟标准生鲜乳产量比例;生猪产业领域启动实施生猪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项目;肉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在畜牧业质量年行动中,黑龙江省将以标准化生产为突破口,推动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有升,为绿色优质畜产品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青海全面推进牦牛产业振兴发展

日前,青海省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牦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召开推进牦牛产业发展动员部署大会,明确提出力争到2025年成为全国牦牛特色产业优势区、全国重要的牦牛肉生产基地、精深加工基地,并全面确立青海牦牛在全国乃至世界牦牛产业中的中心地位。

据介绍,今后几年,青海省相关部门将围绕建设牦牛饲草料、标准化养殖和仓储加工基地,健全牦牛良种繁育、科技服务、品牌及营销体系,制定牦牛产业生产加工标准,完善推进牦牛产业发展机制等重点工作全面推进牦牛产业振兴发展。目前,青海省级财政已下达牦牛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000万元作为引导性资金,通过撬动社会、金融资本,共同助力牦牛产业振兴发展。

临沂出台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意见

近日,山东省临沂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九方面工作措施,一是修订完善“三区”划定方案;二是深入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三是加快推进规模养殖场区标准化建设;四是实施畜禽养殖“三退一进”工程;五是积极开展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六是加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七是完善养殖废弃物污染监管制度;八是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九是培植壮大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意见》还提出六项保障机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二是加强政策支持;三是加强科技创新;四是加强信息化支持;五是加强宣传引导;六是加强督导考核。

市场

2018年生猪市场预计供需总体平衡偏松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1月中下旬以来,活猪价格持续下降,截至目前下降27.1%。特别是春节假期后,猪价快速下跌。其中,2月第4周活猪价格比前一周下跌6%,创近10年来最大单周跌幅。3月第4周,全国活猪和猪肉价格分别为每千克11.2元和21.71元,同比分别下降31.9%和19.7%。按当前价格水平测算,养殖场户已普遍亏损,每出栏一头商品肥猪亏损200元左右。

综合分析,预计市场供需平衡仍需要一定时间,短期内生猪价格仍将低位震荡。同时,2017年12月以来玉米价格持续小幅上涨,后期每出栏一头商品肥猪饲料成本将增加80元左右。养殖场户可能面临出栏价格下降和成本上涨双碰头,养殖效益将出现阶段性明显亏损。专家提醒,广大养殖场户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顺势出栏,既不盲目压栏,也要避免恐慌出栏,规避市场风险。

国内菜粕供给有保障

今年以来,进口菜籽平均压榨利润为每吨215元(去年同期为每吨157元),较好的压榨利润利于提振国内油厂进口菜籽的积极性。据海关数据显示,1月我国菜籽进口量为37.27万吨,环比增加13.04%,基本处于正常水平;菜粕进口量为12.43万吨,环比增加122%,进口量偏高。另外,市场预计3月我国进口菜籽到港量为39万吨,同比增加32%。总体来看,近期我国菜籽菜粕进口处于正常水平。

近期沿海油厂菜籽库存同比增加,且随着油厂开机的逐步恢复,后期菜粕库存或企稳回升。总体来看,近期国内菜籽菜粕库存维持正常水平,国内菜粕供给有保障。

企业

天兆猪业签约勃利县100万头生猪产业化扶贫项目

近日,天兆猪业和黑龙江省勃利县签订了《勃利县100万头生猪产业扶贫项目招商引资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在勃利县发展生猪产业化开展深度合作,采取“公司+农户”模式,建设扶贫产业小区和“余式家庭猪场”饲养商品肉猪,共同推进勃利县生猪产业化发展进程,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和农民增产增收。

天兆猪业将在勃利县成立勃利天兆猪业有限公司,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安全、开放、共享”的原则,采用获得国家53项实用专利的“余式猪场”模式建设。该项目一期10万头生猪及配套工程将于2018年3月动工,预计2018年10月底前完成土建施工和设施设备安装,2018年11月底前完成种猪引进投入生产。

唐山新好农牧5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开工

3月28日,唐山新好农牧有限公司5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开工奠基典礼在河北省唐山市王兰庄镇举行。

唐山新好农牧有限公司5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由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项目是列入全市2018年第一季度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的重点项目,总投资7.1亿元,其中一期项目将军庄种猪场占地1234亩,包括建设3000头祖代母猪场、300头的种公猪站、21000头父母代母猪繁育场。项目建成后,年出栏50万头商品仔猪,可发展建设400余栋环保养殖基地,带动400户农民养殖致富。同时,对促进唐山市生猪养殖产业结构升级和改良生猪品种起到推动作用。

铁骑力士1.5亿元生猪产业项目落户绥江

3月21日,重庆铁骑力士牧业科技有限公司、重庆猪猪侠农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云南省绥江县人民政府就生猪产业项目举行合作签约仪式。项目的签约,标志着3万头生猪产业项目正式落户绥江。

据悉,签约项目预计总投资约1.525亿元,包括规模化标准养殖示范园区、3万头生猪再造项目、“乌蒙源生”九月龄生猪品牌项目建设等,经过论证选择了15个养殖点,采取养殖大户和集体经济组织“1211”代养模式,实现年出栏生猪3万头,代养户通过收取代养费的方式获取收益,最终实现合作共赢。

首钢京唐利用尾气生产饲料项目投产

4月2日,全球首个利用高炉尾气生产高蛋白饲料项目在河北省唐山市首钢京唐所属的新能源科技公司首钢朗泽公司投产。

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传统钢铁企业的工业尾气一般用来燃烧加热及发电,首钢京唐则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将尾气直接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清洁能源、农业饲料及化工产品,同时有效减少钢铁企业二氧化碳、颗粒物及氮氧化物的排放。项目达产后,一年可以生产蛋白饲料7600吨,燃料乙醇4.6万吨,压缩天然气330万立方米。按照规划,到2025年,首钢朗泽燃料乙醇产能将达到30万吨,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4万吨,颗粒物排放870吨,氮氧化合物排放3270吨。

正邦沾化生态养殖项目投产

3月27日,随着第一批200头种猪运进养殖大棚,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的正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刁家繁育场项目,历时近一年的建设后正式投产。

据悉,该项目预计投资4.5亿元,总占地约8500亩,厂区占地1000亩,同时流转土地7500亩作为种植区。项目建成后将达到年存栏母猪3万头、存栏仔猪6万头、年出栏仔猪70万头的规模。每年增加刁家等7个村集体收入150余万元,解决300余人就业问题,并带动区域内饲料加工、生猪运输等其他行业发展,实现多方增收。

武冈“温氏扶贫鸡”上市

近日,湖南省武冈市司马冲镇双元村温氏扶贫鸡场2.1万羽肉鸡出笼上市,由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按合同价全部收购,实现利润6万余元,直接为当地贫困户增收近万元。

发展“温氏扶贫鸡”,是武冈市招商引资产业扶贫重点项目,旨在“借鸡生蛋”拓宽产业扶贫路。项目采取“温氏公司+扶贫公司+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由温氏公司统一提供鸡苗与技术指导、统一供应饲料疫苗等物资、统一按保护价收购。目前,武冈已建成3个家庭农场式钢管大棚鸡场,养殖肉鸡6.3万羽;正在建设2个示范养鸡小区。到2018年5月底,将建成14个示范养鸡小区,年养鸡500万羽。2018年下半年,全市还将建设家庭农场式鸡场96个,投产后年养殖能力可达1000万羽。

科技

新型疫苗填补我国口蹄疫防控技术空白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与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研发的一类新兽药——猪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正式发布,填补了国家口蹄疫防控的技术空白,有力地支撑了国家口蹄疫的防控工作。

由于O型和A型口蹄疫在猪群中长期、反复流行,因此,猪用口蹄疫疫苗往往只能免疫一种病毒,针对性不强,疫苗稳定性及保护效力欠佳。猪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是国际上首例采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人工定向设计构建制苗种毒制备的全新产品。该疫苗的问世,将很大程度满足国内外猪O型和A型口蹄疫双效防控的需求。

乙型脑炎病毒复制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重要人兽共患病与烈性外来病团队在乙型脑炎病毒复制周期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首次阐明了宿主因子SPCS1参与乙型脑炎病毒组装的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病毒学国际期刊《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

重要人兽共患病与烈性外来病研究团队以乙型脑炎病毒为模型,利用RNA干扰技术与基因敲除细胞系技术验证了宿主因子SPCS1参与了病毒的复制调控。发现SPCS1分子除影响病毒多聚蛋白的剪切加工外,还影响病毒粒子的组装。进一步研究表明,SPCS1与乙脑病毒NS2B蛋白发生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发生在NS2B蛋白的两个跨膜结构域与包含跨膜结构域的SPCS1分子的C端片段。

牧医所新研究为猪肠道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家畜营养与调控科技创新团队利用16s rDNA测序技术,对猪肠道菌群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不仅揭示了肠黏膜与肠腔、不同肠段微生物种属水平及功能组成的异质性,更进一步揭示了肠道中胆汁酸组成、各个生态位上“微生物间的互作关系”与肠道菌群组成的关系。该成果可为靶向性的调控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健康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肠道微生物不仅在调节猪自身健康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直接影响着猪的生产效率。微生物寄居的“生态位”被认为在塑造肠道微生物群体方面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该研究结果表明,猪肠道菌群空间分布的异质性以及共生模式与其所在“生态位”的微环境紧密相关。核心微生物之间的互作对宿主肠道代谢和免疫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底物(营养物质)的供给、氧气浓度、pH以外,胆汁酸组成以及微生物之间的互作关系等因素共同形成了肠道空间分布中各不相同的“生态位”,以支持肠道中不同微生物群体的生长。

国外

日本修改部分农兽药的残留限量

3月30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了《食品、添加剂等的规格基准》的部分修订公告(2018年厚生劳动省告示第153号、生食发0330第6号)。该公告基于《食品卫生法》,修改了13种农药和兽药在食品中的残留限量,并修改了食品中不得检出农药苯胺灵的试验方法。

该公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但是,关于苯胺灵的试验方法及9种农药、兽药在部分食品中的残留限量,自该公告发布日起6个月内可适用以往规定。

瑞士2017年消费鸡蛋超15亿只

3月27日,瑞士联邦网站公布消息,瑞士2017年总消费鸡蛋15.1亿只,比去年上升1%。其中,来自瑞士自产的鸡蛋消费上升1.8%,达9亿只,占总量的61%,比2006—2010年的平均水平上涨了10%左右。

瑞士的人均全年鸡蛋消费约177只,落后于德国的人均每年235只。2016年受来自德国、荷兰进口鸡蛋芬普尼检测过量的丑闻影响,瑞士消费者对外国进口鸡蛋信心下降,导致进口量下跌明显。

猜你喜欢
生猪养殖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生猪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7月份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