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教研室建设与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8-05-09 02:31张玉林刘娟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24期
关键词:教研室科研项目师资队伍

◆张玉林 刘娟

1 前言

民办大学教研室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建设与管理结果的好坏,将大大影响民办高校的教学与科研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甚至影响学校的长远发展[1]。为深入了解民办高校教研室的现状,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对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燕京理工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等15 所民办高校做了问卷调查。通过整理调查结果发现,目前教研室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研室开展工作不顺畅;教师完成任务不理想;教师与学生交流少;教研室主任作用发挥不充分;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师合作意识不强;教研室专业能力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教研室教师普遍存在参与非日常教学工作积极性低的问题,如图1 所示。

图1 教研室存在的主要问题问卷结果

由调查结果可以发现,认为存在以上问题的比例都超过60%,从数据可以看出,上述问题是目前民办高校教研室存在的比较常见的共同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更好开展,不利于提升民办高校的整体质量。因此,研究民办高校教研室的建设与管理,对发挥教研室功能,激发教师潜能,提高教育质量及促进学校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民办高校教研室的定位

民办高校教研室职能与职责民办高校教研室作为教学基层单位,其主要职能是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及其他环节的教学任务;组织教研活动,开展教学与科学研究;对师资储备、调整、进修提出建议,组织师生参与创新和社会实践;加强特色专业建设;积极主动参与双师型教师培养和实验室的基本建设等。总之,教研室承担着教学科研、师资培养、学生管理及与之相关的行政事务[2]。除此之外,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教研室还应该承担起表1 所示具体职责与事务。

民办高校教研室制度建设通过调查发现,民办高校教研室仍然存在管理制度流于形式的问题,如图2 所示。若要促进教研室的建设与发展,制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表1 教研室还应承担的具体职责与事务调查情况表

图2 教研室管理制度相关调查结果

1)制度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最近几年,民办高校生源不断增长,这使得教师需要完成大量的教学任务。民办高校教师大部分精力集中在教学上,对于科研往往投入不够,然而职称评定时又需要科研支撑,因此在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管理上难以明确其职能。由于教研时间不易保证,民办高校教师面临顾此失彼的窘境,参加教研活动只是消极地完成工作安排,教研活动达不到预期效果。为应对这一现象,教研室工作的实施应将制度化与人性化相结合。良好的人性化管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教师较大的心理需求和情感依托,能让其积极投入教研工作中,也能较积极主动地与同事进行合作研究,达到提高研究效率的目的[3]。

2)以制度建设促进学习型教研室的建设。以学习为导向的教研室是一支具有创新、开放、互动和强凝聚力的学习团队。在建立学习型教研室的过程中应建立明确的制度,鼓励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和讨论,一起开展教学研究,在学习和交流中擦出创新的火花,形成集体探究的氛围。在制度保障下构建学习型教研室,能充分发挥民办高校教研室职能,促进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的建设,进而提升民办高校的竞争力。

3)制度保障之明确定位教研室主任角色。作为教研室的负责人,应该是学术组织者和领导者。

首先,教研室主任必须是个好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个性魅力带领教师开展工作;应具有良好的师德,热爱教育,敢于奉献,勤奋严谨;要善于学习,精通业务。教研室主任还应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建立业务能力和威信,以影响和引导教研室成员的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

其次,教研室主任必须是个好领导,应该熟悉政策,乐于奉献;要严格自律,从大局出发,做事公平;应熟悉教研室的职责、职能和流程,并充分了解每位教师的特点;善于观察教师的思想、工作动态,善于激励每个成员;实现公平均衡的人员配置和利益共享,创造一个和谐的教学和研究氛围。

除了自身的人格魅力外还需要相应的制度保障,通过制度保障明确教研室主任角色。教研室主任的职责还在于改变传统的“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拽”的理念,要像中国高铁一样,节节都是动力。

民办高校教研室科研管理民办高校在科研项目上一般均投入乏力,但是作为学校的品牌建设阵地,学科体系深入研究的有效渠道,教研室要依据高校对于科研项目的政策导向,积极落实学校关于科研项目的相关政策,严格把关做好资源管理及激励落实。

1)做好科研项目的资源匹配。教研室往往容易比较内向地看待问题,认为教研室层面缺少资源,缺少支持,很难在资源上拓展和整合。科研项目的开展不仅可以利用科研资金和配套资金的直接资源,其实学校内部资源、合作院校的资源都是可以整合的有利条件。如北方国际大学联盟下的十几所大学间的相似学科可以无障碍地互通有无、彼此支持,能够有效地拓展资源。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社会关系横向联系企业资源,这样便可为项目的有力执行提供更广阔的资源平台。有了广泛的资源,就为项目的结项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做好科研项目的激励匹配。民办高校虽然制定了一些保障科研项目顺利实施的制度,但是民办高校发展阶段不同,对科研的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于教研室这样的科研阵地,不仅要执行有限的制度,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更是可以在没有明确的制度保障的条件下,向学校提出条件和期望,促使学校制定出需要的保障性制度。民办高校教研室的科研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客观上存在差距是在情理之中的,因此产生问题也是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只是这个阶段需要学校和教师双方不断磨合,促进民办高校教研室的科研管理越来越完善,运行越来越顺畅。

3 民办高校教研室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教研室师资队伍现状及问题民办高校常见的师资队伍可由四部分构成:一是公办院校退休教师;二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或研究生,占大部分比例;三是小部分具有较高学历和职称的骨干中青年专职教师;四是兼职教师。在教师的职称、学历、年龄构成上,呈现出明显的“沙漏形”,年龄过大、过小的教师较多,高学历、高职称的青年骨干教师较少,师资分布不均衡[4]。

1)民办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现状。

首先,事业心有待加强。部分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把教师工作当作自己的短期谋生手段,对于教育内容、教学效果及学生教育都缺乏长远规划,更多是从属于民办院校节约办学成本和教学资源的目标而设计教学。

其次,育人意识有待提高。一部分青年教师开始崇尚个人主义,追求经济利益,不注意因材施教,不经常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而把大量的精力用于社会兼职和一些商业营利性活动上。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5]。

最后,学术水平有待提升。部分教师在学术研究中比较浮躁,急功近利,不能静下心来专心做研究,缺乏应有的治学态度和科研精神。

2)民办高校教师职业规划欠缺。如图3 所示,根据调研,一些民办高校师资结构参差不齐,其师资队伍所能提升的空间不足。制约民办高校师资队伍提升的因素不仅有民办高校内部的环境因素,还有民办高校对师资队伍建设在制度上的不完善。

图3 师资结构

首先,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做研究项目、提高职称或参加除教学以外的专业实践活动。

其次,民办高校的用人机制是根据岗位设定来确定行政岗教师工资,而导致这种职位的教师水平一直徘徊不前。

最后,由于民办高校没有具体的环境激励措施,少数教师的职业发展有限,而这些人才倾向于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单位,因此导致人才流失,不利于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

民办高校教研室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不可能完全照搬公办高校的方式,而是应结合民办高校自身的优点,根据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发展建设师资队伍。

1)强化引进高层次人才,建立稳定的教师队伍。在目前高级职称评定工作下放至高校的背景下,民办高校要充分利用机会发展和培养高职称人才,为青年教师评定高级职称创造有利条件,进而改善师资中的职称结构。

2)坚持专兼职教师相结合。在培养专职教师的同时,聘请一批高职称、高学历的兼职教师,有助于民办高校融合不同大学文化,促进多元化发展。

3)建立相关培训制度,鼓励青年教师外出进行业务培训,尤其要大力支持承担新专业、新课程的教师的业务学习。除此之外,还应建立灵活、开放的教师培训模式。

4 结语

教研室的建设和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往往投入期长、见效慢。激活教研室单位作战能力,能够提升一个学科的整体素质。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加强制度建设以促进教研室的建设与管理具体可将制度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以制度建设促进学习型教研室的建设,以制度建设来保障教研室主任角色。针对教研室日常管理中一些具体事项制定制度,有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制定选课制度,使教师的选课工作能顺利开展,保证教学计划执行的同时要保证相对公平,这样教师也不会有意见;制定教研室经费管理制度,有利于保障经费的合理使用,促进教研活动更好地开展。

完善科研管理以促进教研室的建设与管理具体要做好科研项目的资源匹配,做好科研项目的激励匹配。例如:与企业合作申报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发挥企业与学校各自的优势,资源共享,达到促进教学改革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学校发挥技术优势,而企业可以提供设备支撑。在这样的思想的指导下,能很好地解决民办高校本身科研资源不足的问题,而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促进教研室的建设与管理具体为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力度,建立必要且稳定的专职教师队伍;坚持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发展方向;建立教师业务提高的保障机制。例如:建立合理并具一定吸引力的薪酬体系,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加入;聘请企业的工程师作为兼职任课教师,让工程实际与理论相结合,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同时丰富师资队伍结构;建立教职式长期及短期培训制度,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个人提升的同时能更好地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教研室科研项目师资队伍
我校横向科研项目再创佳绩
海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高职教研室教研活动高效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论科研项目档案管理
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