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与践行

2018-05-09 09:55欧阳健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6期

欧阳健

【摘要】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持续下降,我校响应国家政策,开展了阳光体育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受到人的本质属性影响,团队合作是当代人必备的一种能力,具体体现在人际交往方面。学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根据个体差异性,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要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而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同时也是有效的能力培养途径。

【关键词】小学体育活动;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与践行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135-02

体育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还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和态度,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较为活泼,学校要选择与学生身心特点相适應的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体育活动和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之间的关系分析

团队合作能力基于团队的共同目标,团队成员达成共识,为了实现目标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队员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交流、形成信任关系,双方共同努力探索,并不断积累团队所得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有赖于团队活动或团队任务,该项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团队建设。在开展体育活动之前,首先要明确活动目标,制定活动形式和流程。每个学生个体都是体育活动的一部分,这就要求学生要对团队目标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并达成共识,同时建立团队的整体任务,每个队员都要朝这个这个方向而努力。团队成员的努力和互动与体育活动团队任务的完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个体必须按照体育活动的规则行事,规范自身行为,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不影响其他团队成员的前提下,不断优化个人行为,与其它成员相互合作,共同推动体育活动目标的实现,这就是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的具体体现。

二、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途径分析

(一)清晰的团队分配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需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要想将效果最大化,就必须进行团队划分,按照具体的体育活动形式来划分活动标准,例如以级部为单位,以班级为单位、以特长为单位划分等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每个学生均有明确的团队所属。学生处于团队之中,就会以团队的目标作为依据开展行为实践,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在进行团队划分时,要确保团队成员在团队特性方面的一致性或相似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例如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体育活动,学生是班级的一份子,在活动中会潜意识的进行自我约束,这是班集体荣誉感在发挥作用。如果随机抽取不同班级的学生组成团队,成员间无法形成有效的团体意识,还会影响到体育活动成绩。

(二)明确具体的团队任务

在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校可以提前进行活动宣传,使每个参与体育活动的成员都明确认识到团队任务,在团队目标的引导下,学生个体会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其行为取向也会自主选择有利于团队目标实现的部分,每个学生发挥自身潜能,为团队创造有利条件,这就是团队合作行为的由来。但在安排体育活动任务时,要根据各团队的特点来制定任务和目标,确保任务的可行性。如以身高为范围进行团队划分,如果将团队任务设置为篮球,则会打击到平均身高较低的团队成员,不利于团队合作,完成任务自然也无从谈起。

(三)渲染团队之间的竞争性

团队的合作力量往往体现在竞争过程中,学校利用体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就要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在进行体育活动团队划分时,规定一种体育活动形式可以有多个活动团队参加,其后根据参与数量制定活动规则,在恰当的时机应用“口号”等能够激发学生竞争意识的语言,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团队竞争的氛围。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更有利于团队成员发挥自身潜能,为了团队的整体荣誉而努力,通过合作的形式优势互补,提高团队的整体能力,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

(四)制定明确的团队评价机制

由于体育活动本就具有竞争性,因此学校在开展体育活动时,要结合各项体育活动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团队评价机制,每个团队的待遇相同,保证活动评价机制的公平、公正,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仅有利于提升体育活动的整体效果,学生在活动中也能够体会到整体协作的重要性,对于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大有助益。

三、教师在团队合作中应避免出现的问题

团队合作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组织学生进行团体练习,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持续推进,形成了多样化的分组方式:一是合作型分组,根据学生的整体水平,将其几个水平相当的团队;二是友伴型分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同伴,既有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还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三是帮教性分组,指的是每个团队都有一个体育素质较好的学生,该学生充当了团队的“领导”,安排整体练习,这几种方法对于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在体育活动中,应当打破陈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这是开展团队合作学习的首要原则。在分组前,要明确各组的职责和目标,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辅导作用,将“放”与“帮”结合在一起,真正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团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正确的动作要领,还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做好各组的辅导工作,协调组员之间的关系,促进体育活动顺利开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学校要以此为主旨开展体育活动,在提高学生自身能力的同时,培养其与他人合作的协作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度的责任意识,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学习与生活。

参考文献

[1]李小龙.众人拾柴火焰高,团队合作愉悦小学体育课堂[J].田径,2017(06):18-19.

[2]曹康丽.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研[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03):112+41.

[3]郑志军.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有效性研究[J].广东科技,2013,22(16):240-241.

[4]周勤慧,尹建秋,王兰波.学生合作能力的缺失与培养[J].运动,2012(06):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