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中性化”普遍存在的原因初探

2018-05-09 10:55刘泓吟
卷宗 2018年6期
关键词:中性化调查分析

摘 要:作者以观察现实社会、查阅文献资料为起点,在当前已有的“中性化”现象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设计调查问卷、随机问卷调查,对现代社会中“中性化”现象的普遍存在进行了验证,重点对“中性化”的被接纳程度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探究了人们对“中性化”采取积极与中立态度的原因,研究了“中性化”所呈现出的积极因素,也提出了避免“中性化”发展为“异性化”的对策。

关键词:中性化,接纳程度,调查,分析

注:本文系刘泓吟、吴琬、罗羽洁、王晴、雷碧涵五位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课题《探究“中性化”在社会中的被接纳程度》的研究成果之一,由刘泓吟执笔完成。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社会发展也随之呈现出多样性。一波又一波现代化流行思潮的冲击促使人们的观念渐渐打破传统常规。近年来在我们身边的“中性化”现象越来越普遍,人们能亲身感受到身边“中性化”个体的数量在不断增长,有学者经过问卷调查,“较少、有时会、经常”穿衣有中性化倾向的青少年占比分别为19.1%、13.8%、3.1%,合计为36%。而在流行文艺界,具有中性风格的艺人不断涌现及走红,使得这种现象显得尤为突出。

“中性化”是指个体具有一些异性特质(如女生穿男装、男生穿女装、言行举止像异性等),但又保留其本身特质,使我们能分辨其性别。探究中性化现象的研究及文献很早就出现了,比较著名的有阿尔文·托夫勒(AlvinToffler)的“性别中性化”已成为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的预言、桑德拉·贝姆(SandraBem)的“贝姆性别角色度量表”(BSRI)对人的性度进行划分等。

一般而言,对异性性别的认同和趋向,会在外表、心理、取向三个层次发生。而人们对“中性化”最为直接的感受是外表装扮及言行。“中性化”现象的大量出现,在初期给许多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但随着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中性化”从何处来、往何处去的问题就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现代社会是如何催生出“中性化”现象的?这种现象的普遍性如何?社会大众对其看法怎样?产生各种看法的原因何在?“中性化”现象向人类社会传递着怎样的信息?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及同学开展了以下调查和研究。

二、研究方法和问卷设计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法、调查法、分析法。笔者在阅读了前辈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之上,通过调查周围人群对“中性化”现象的看法,了解社会人群对于“中性化”现象的接纳程度,尝试分析中性化现象普遍存在的成因及利弊,让更多人们能正确、辨正看待社会中的“中性化”现象,引导社会“中性化”向正确趋势发展。

调查问卷的设计主要考虑了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从调查目的出发,科學设置调查问题;二是从被调查者心理出发,问卷题目简洁易懂,让被调查对象消除防备心理,在一个轻松环境下快速而真实的完成作答。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基本信息、被调查者周围是否普遍存在“中性化”现象、不同性别对“中性化”个体的着装态度、与“中性化”个体做朋友的接纳程度等四个方面。调查方式主要采取由调研小组走访各大商场、街道、学校等地点进行偶遇式抽样调查。

三、调查结果和数据解读

在接受调查的130份样本中,青少年(12~18岁)69人,青年人(19~30)岁34人,中年老年人(30岁以上)27人。其中男女比例为44.6%,55.4%。经过数据统计、制成图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剖析原因,得出以下结果。

1、社会“中性化”现象普遍,女性“中性化”比男性“中性化”更普遍。

据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参与调查的130人中,有92%的人认为身边有许多“中性化”的人。有88人认为身边的“女汉子”比起“娘炮”更多,有42人认为身边的“娘炮”比起女汉子更多。如下表所示比例,我们可以得出,社会“中性化”现象普遍,女性的“中性化”比起男性更为常见。

出现这一现象,我们分析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从社会层面上看,传统意义上的男人应该是社会主要劳动力,家庭经济收入的支柱。但随着当今世界逐渐向现代化、科技化、智能化发展,机器逐渐代替人力,脑力逐渐代替体力,男性能干的活女性也大多能干。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女权得到更大的解放,女性不再只是柔弱的家庭主妇,她们在社会工作中也占有一席之地,相反,男性的权威却越来越少有机会施展,因此,男女双方的社会地位趋于平衡。为了适应社会,大量的男性女性需要做些改变去扮演相应的角色,因而导致部分 “女汉子”和“食草男”的出现,让社会呈现出中性化倾向,且女性“中性化”比男性“中性化”更普遍。

从家庭层面上看,80、90年乃至00年出生的孩子均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所有期望都集中在他(她)身上,对他们的教育很可能会出现对女儿“趋同男性”,对儿子“趋同女性”的现象,如在儿女的穿着打扮、交往选择、情感交流和人格塑造等方面出现无差别教育和引导,无形让子女趋于“中性化”发展。

2、大部分人对社会中“中性化”现象持积极或中立的态度。

人们普遍能接受现代社会中的中性化现象。正是因为科技文化的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条件不断提高,思想观念逐步开放,允许个体多元化的存在,社会性别歧视现象逐渐减少,加上独生子女家庭中存在男女孩无差别教育等,这都为“中性化”提供便捷,人们对“中性化”现象逐渐认可,大多持积极、中立态度。

3、女性“中性化”比男性“中性化”更易被接受。

据调查问卷样本中对男女“中性化”着装的接纳程度的数据统计,我们发现:不管是男是女,都普遍能接受女生穿男装;女生比起男生更易接受男生穿女装,而男生几乎不能接受男生穿女装。

我们认为,正因为女性“中性化”较为普遍,所以女性对于“中性化”的接受力更强;男性“中性化”相对女性不那么普遍,因此男性接受“中性化”的程度更低,特别是对于男性穿女装,几乎不能接受,也说明某种程度上男性的性别意识较强,维护性别角色更明显。

4、和“中性化”人群做朋友很容易被接收,但做男女伴侣就很难被接受。

据调查数据统计,我们发现,有89.28%的人能够接受与“中性化”人群做朋友,但只有0.89%的人能接受与其做男女伴侣并与其一起生活。

我们认为这是男女的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共同决定的。生理性别是指区别于男女的生物特征,即性差异,它是普遍的、客观存在的,不会因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发生变化。社会性别是指通过后天学习得来的,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被认定为恰当的男性和女性的行为模式。这种性别的社会化在出生伊始就已经开始了。因此,男女的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共同决定男女性别意识很强,在他们挑选其结婚对象时,大多会选择异性特质较明显的人群,不易接受“中性化”人群。

四、几点思考

从前面的调查结果和数据解读我们可以得出至少三个结论:一是“中性化”普遍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人们对其接受程度也出乎意料地高;二是人们普遍对女性的“中性化”倾向给予了比男性更高的接受度;三是在选择伴侣的时候,人们仍能守住生理性向的基本面。这样的结论非常有意思,所蕴含的社会意义也非常丰富,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1、“中性化”的存在并非洪水猛兽,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目前在很多研究文献中,都建议加强引导和教育,避免“中性化”现象的扩大和蔓延。但在这些文献中,除了“中性化”存在导向异性化的可能外,不利于个人和社会的有力证据却相当缺乏。相反,“中性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社会多元化和性别公平化的趋向。比如,“中性化”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的“男女大防”,使得异性之间的正常相处更加和谐、沟通更加自然、合作更加有效,性别公平能得到比以往更好的实现。再比如,我们可以感受到周围人群中的“女汉子”身上更加自信、勇敢、主动、理性,在她们步入社会时,能尽快适应社会需求和职业岗位;而我们俗称的“暖男”身上也表现出原只属于女性的温柔与细腻,少了一点冲动和鲁莽,让社会人际关系更加融洽和谐。因此,我们认为,“中性化”使得男女性别角色更加丰满,促进了人格发展的不断完善,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

2、中性化现象中应注意引导不同性别优势的互溶相长,避免男女异性化。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个体最理想的社会性别角色是男女双性化,即男女个体在保持各自原有性别特征的前提下,吸收异性的长处和优点,扬长避短,健全人格,更好的适应社会。面对社会发展中的“中性化”,应积极引导个体性别角色向有益于个人健康成长和社会进步的方向发展。适当的中性化更能发掘人类的潜能,更能形成良性的社会秩序。而过度的中性化,即男女异性化(例如极度的“汉子”和极度的“娘炮”),会导致社会中男女个体性别混淆,甚至打破自然性别生态,既不利于个人家庭的生活,也不利于社会结构的稳定。因此,我们要在辨正地看待男女中性化现象基础上,理性判断中性化程度,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中性化的良性发展。

3、建立性别皆平等、性格无优劣的观念,加强正确性别角色教育。

无论今后科技如何发达、社会如何发展,我们应当注意: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既要树立男女平等观念,又要避免男女性别角色模糊教育,应主动引导孩子养成正确的性别差异认知;在学校教育中,应把性别角色教育纳入到课程体系中,通过设置男女典型性别角色特征认知训练、心理辅导等课程来引导学生,悦纳真实自我;在社会教育中,应更多利用大众传媒正面宣传关于性别的主流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只有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正确的性别角色教育,促进男女人格健康发展,我们人类社会才能平稳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彤儒,崔津泉《青少年对“中性化”接受程度的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5(07):50-53

[2]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M](第16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10):316-317

[3]邓力铭《“中性化”还是“双性化”——从流行文化看性别角色的确立》[J].理论界,2012(08):113-115

[4]毛梅清《当代流行文化中性别中性化现象初探》[J].安徽文学,2011(08):276-277

[5]曾雷、颜兰、舒亚玲《大学生中性化的成因、影响及教育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2(19):47-49

[6]《为什么在文明社会中,人们会渐渐偏向中性化》[Z].http://www.zhihu.com/question/26116120

注释

①数据来源:魏彤儒,崔津泉《青少年对“中性化”接受程度的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3(07)52页,表1。

②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10):第317页

猜你喜欢
中性化调查分析
近现代中外女装中性化发展的研究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中性化服装与女性独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浅析女装中性化的服装设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