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班幼儿心理分享行为的培养与策略

2018-05-10 09:49高盼
关键词:玩具小朋友儿童

高盼

摘要:4-5岁幼儿已初步学会分享,从小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分享行为有利于其健全人格和人际关系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对幼儿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提出了儿童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以增进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分享的品质。善于与他人合作分享是时代的要求,是孩子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品质。《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在生活、学习、游戏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由此可见,培养幼儿分享的品质已是当前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影响幼儿分享品质的不只考幼儿年龄特点的本身,幼儿园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也尤为重要。在幼儿园中曾出现:

案例1:某一小朋友过生日,爸爸妈妈准备了生日蛋糕带到幼儿园中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和他过生日,并分享蛋糕留下美好的画面。其他小朋友也纷纷效仿,过生日的时候也带蛋糕来给小朋友一起吃。

案例2:班里设置了图书分享区,都是幼儿自己从家中带来的喜欢的图书。但是幼儿在看书时只是拿自己的,别人想看的时候不愿意把自己的书给别人看。

案例3:两个小朋友在拼插区玩玩具,突然两个小朋友争抢起玩具来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最后有一个小朋友没抢到大声的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说:“那个玩具是我的,在家里玩具都是我玩,在幼儿园也是我玩。”

案例4:小A会拿着自己的小皮球去拍皮球,其他小朋友在玩别的,当别的小朋友想去玩他的皮球他就是不愿意,任凭你怎么讲他就是不愿意,自己玩自己的。

幼儿从3-6岁期间,大部分生活的时间是在幼儿园中度过的,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都会出现种種分享行为。作为教师能与幼儿近距离的接触,了解幼儿分享性行为的本身,无疑对以后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品质,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综述

在《纲要》的“总则”中指出:“环境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社会、心理条件的综合,是儿童发展的资源。幼儿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成并开展活动。”显然,良好的环境是幼儿合作与分享品质形成的有效资源。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现今社会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日趋成为热点。良好的心理健康它表现为:有良好的意志;积极的情绪;对现实的态度(如分享、谦让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其中"分享"不仅仅属于社会教育,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它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享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对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意义重大。国外的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问题也特别重视,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曾提出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创始人马斯洛也提出注重友谊和爱心。

一、概念界定

(一)分享的涵义

所谓分享,即与别人共同享用,不为个体所独自占有。我们从道德层面上来理解分享,那就是奉献。现实社会中,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一个个体实际上都是在为别人劳动,而每个社会成员又无时无刻不在分享别人的劳动成果,“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就是分享的真实内涵。如果我们进一步用儒家的观点来诠释,那么分享就是“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因此,懂得分享、乐于分享,这是一个人人格构成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个体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价值标准的选取都起着积极的引导和指向作用。

在本文中,分享是指幼儿将自己所拥有物质或所支配的物质或者事件、欢乐、幸福、好处、机会等与别人一起使用、体验的行为,如图书、玩具、食品、一件好事等。

(二)分享行为的涵义

分享行为是人类行为发展的重要方面,它保证了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通常被赋予很高的道德价值分享行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通过运用一些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方法促进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必要的。

二、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4—5岁幼儿的心理特征

4—5岁是学前中期,也是幼儿园4-5的年龄,4岁前儿童还带有先学前期的特点,4岁以后心理发展出现较大的飞跃。许多研究材料都说明,4—5岁的心理发展比3—4岁迅速的多。4—5岁儿童心理发展的质变,主要在于认识活动的概括性和行为的有意性明显地开始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1.活泼好动

4岁多的儿童明显地比3岁多的儿童更加活泼好动,因为他们身体长得更结实了,动作能力更强了。儿童对周围生活也更熟悉了,也积累了一定经验。因而主意也多了起来,所以更爱活动,活动起来很灵活,也能坚持较长时间的活动。

2.思维具体形象

具体形象性是学前儿童思维的特点。这种特点在幼儿中期最为典型。小班幼儿主要依靠行动进行思维,4-5主要依靠表象(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进行思维)。

3.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

3岁儿童的行为多受情绪支配,4岁儿童则可以听得进成人向他提出的要求,听懂一些道理,他们可以接受成人给的一些任务。有意性的增强还表现在4岁儿童游戏时已经可以先想一想玩什么,拿什么玩,也更愿意和小朋友一同做游戏,有着简单的角色分配,也可以发展游戏的情节。

4—5岁幼儿有意注意、有意记忆、有意想象等等过程都比3岁幼儿有较大发展,我们也会看到,4—5岁的坚持性行为发展最为迅速,其增长程度比3—4岁和5—6岁都大。

(二)认知因素

感知在3—6岁儿童的认知活动中仍占优势。可以说,幼儿是借助于形状、颜色、声音来认识世界,而不是依靠语言交流所获得的知识来认识的。与此同时,幼儿感知活动的目的性也逐渐提高,形成了观察的能力,4—5岁,能够逐渐有意识的支配自己的感知活动,掌握了观察方法。

儿童的角色游戏对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儿童的角色游戏中对以关注他人为动机的分享行为的发展具有促进用这些儿童与没有接受角色技能训练的同龄伙伴相比,参与角色游戏的儿童和青少年随后会更富有宽恕心,更具有合作性,也更关心他人的需要。

(三)情绪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情绪对学前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作用非常明显。情绪直接指导着学前儿童的行为。4—5岁的幼儿活泼好动,对周围的小朋友已经熟悉起来。在我的实习观察中发现:愉快的情绪往往使他们愿意学习,更能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而一个生气的孩子也许会打人或霸占玩具。

精神分析学派是各心理学派之中最重视情绪研究的。他们认为,情绪是人类本能的内驱力的满足。不少心理学家都承认情绪在儿童心理活动中的动机作用。它是人的认识和行为的唤起者和组织者。可见,情绪因素对4—5岁儿童的分享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榜样的影响

行为榜样能有效地引起儿童的分享行为。在4-5幼儿的活动课时,我会给幼儿发放些玩具,但是并不是每个儿童都有一样玩具。

三、4—5岁儿童分享行为的特点

4岁儿童缺乏分享意识与分享行为,可能是由儿童自身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年龄较小的儿童还未形成稳定的分享观念,其分享行为也未能很好地表现出来,此外,他们还不具备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在与同伴交往时,还不能理解他人的需求,缺乏分享技能。这也有可能与大部分儿童是独生子女有关,父母对独生子女过分溺爱而忽视了对其分享意识及分享行为的培养。儿童的分享行为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这与幼儿的认知、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是一致的。

4岁的儿童年龄较小,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够成熟,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还不能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情感、态度,也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的思想、情感,而5岁儿童的认知和情感水平与4岁儿童相比有了進一步发展。此外,年龄较大的儿童相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有更多的人际交往机会,就有更多与他人相处的经验,这对于他们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及情绪情感有极大的帮助,因此会表现出更多的分享行为。综上所诉,儿童最不愿意与人分享的是食品,特别是他们喜欢的食品,可见食品这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对儿童来说更具吸引力。而大多数的儿童对奖品的分享要比食品和玩具多,这可能是因为幼儿园的孩子年龄较小,对荣誉概念的理解还不深刻,把得到的奖品视为了一般物品。

研究问题

一、相关研究分析与问题的提出

据调查表明,我国的学龄前儿童是缺乏分享行为的,4—5岁的幼儿在考虑问题时总是从自己的感觉、观点出发,而不知道别人观点的存在及不同,更不能自觉地从别人的立场或角度上考虑问题。这使他们只知道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快乐,而不能想到或理解别人的渴望心情。4-5年龄阶段的幼儿表现尤为鲜明、突出,独占(玩具、食物等)行为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多项活动之中。”因此本研究对已有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以4-5岁儿童的分享行为为切入点,进一步确定一下问题,以期为幼儿更好的社会性提供可见的依据:4-5岁幼儿分享性行为的特点;4-5岁幼儿分享性行为的影响因素;4-5岁幼儿分享性行为的培养策略。

二、研究目标

对于4-5的幼儿来说,确立分享的目标是:

在幼儿了解并学会分享实物的基础上,初步体验精神分享带来的快乐。培养幼儿进一步的分享意识。

在游戏、学习、生活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并能在活动中学会关心他人,与他人分享物品、情感体验等,养成分享的良好习惯。

通过家园配合了解幼儿在家中分享性行为的情况。

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本研究打算针对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通过学校和家庭两方面的努力培养幼儿关心他人,学会分享。帮助幼儿成为一个社会人,促进孩子社会化的发展,让他们能够健康的成长。

研究方法

一、研究主要内容

本研究是通过研究对象的实地观察,分析讨论幼儿分享性行为的表现、类型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找出幼儿分享行为的因素,提出预防幼儿不当行为的具体教育建议及策略,从而为幼儿教师指导幼儿分享性行为的理论支持和实际参考。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选取本某幼儿园中二班,班中共有幼儿36名(其中男孩20名,女孩16名),研究对象即为本班这36名幼儿,对幼儿身上发生的事件进行自然观察,并对搜集的事件进行分析研究。

三、研究方法

教育调查法:通过访谈、观察幼儿对分享的理解及交往过程中存在的分享问题,根据幼儿现状采取具体的行动实践研究。

文献研究法:查阅书籍资料学习引导幼儿分享的经验。对近几年来发表的关于幼儿分享的文章,培养幼儿分享意识的文献资料,特别是介绍幼儿分享意识幼儿分享品质的形成是一个从认识到行为,并且逐渐内化的成功经验的文章进行系统归类,并作比较性研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有效经验由本课题借鉴。

四、研究过程

首先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了解幼儿在家中分享性情况做了有关的调查,并收集整理对其进行分析。

通过问卷我们了解到,幼儿在家中的分享行为一般存在的主要是由于幼儿在家中是独生子女,家里面都是比较娇惯、宠爱,什么都依着孩子的想法。导致孩子只知道一味的索取,而不懂得或者不愿意与家长分享自己的东西。还有就是由于居住环境影响,导致孩子的同伴比较少,与同伴的交流机会少,导致孩子在与同伴交往时不会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由于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园“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居多,孩子很少参加社会公共活动。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经常组织一些适合幼儿园孩子参加的社会活动。结合重阳节,我们的孩子自带礼物走进敬老院去慰问孤老,并为老人做一些捶捶腿、敲敲背等力所能及的事,看着孤老们一张张欣慰的笑脸,孩子们也露出了天真灿烂的微笑,和孤老们一起快乐地分享着“关心人与被人关心”的幸福滋味。

其次我们通过对幼儿进行观察,收集幼儿在园活动时的一些分享性行为的原因。

我们虽然意识到幼儿分享的重要性,但对其的含义了解不够,对幼儿的指导也显欠缺。因此,我不断学习有关理论文章,如《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注重幼儿在分享活动中的体验》等内容。不断地丰富有关幼儿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幼儿如何学会合作,如何学会分享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已有经验。

在图书区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两个小朋友都想同时看一本书,于是就出现了因为想看书引起的吵架、抢书、哭闹等现象。还会有小朋友在建筑区或是拼插区玩玩具的时候,发生争抢玩具的现象也非常多。针对这些现象我们也分析出原因,寻找对策,从而解决4-5岁幼儿不当行为的分享策略。

在《纲要》的“总则”中指出:“环境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社会、心理条件的综合,是儿童发展的资源。幼儿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成并开展活动。”显然,良好的环境是幼儿合作与分享品质形成的有效资源。所以我们在班级环境中做了一些调整:

1.物质环境的创设,让墙壁也会说话

我们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无论在内容、色彩、形象还是情趣方面都有了显著地变化,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我们的班级图书分享区内陈列的图书,都是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自己喜欢的图书放到一起供大家一起分享。小朋友分非常喜欢把自己带来的图书讲给大家听,也愿意把自己的书给其他小朋友看,如果遇到两个人都想看同一本书的话,两个人还愿意一起看。美工区投放的废旧材料大多数也是孩子们自己收集起来,放到区域中大家一起使用的,孩子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仅体会到了创作的快乐,还充分的感受到分享给大家带来的快乐。班级中的墙面环境中也结合分享与合作的主题内容,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师生合作共同布置。如:墙面布置中的“爱心树”,孩子通过画画、贴贴、剪剪,共同创作完成了一棵普通的心形叶子的树。这棵爱心树的意义就是大家不管在哪一方面取得了进步,或是帮助别人做了事情,都以孩子们看得懂的方式,如;照片、图片、书、绘画等方式等挂在“树”上,和同伴一起说说看看,一棵“普通树”由此就变成了“分享树”。孩子们从中感受了合作与分享的快乐。又如“我们一起过生日”、“心情小屋”等系列主题,使孩子们在参与制作、欣赏富有童趣的画面的同时,与同伴合作分享的愿望更被激发了出来。

2.心理环境的创设

心理环境是一种隐性的环境,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气氛,一种感觉。其中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a.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因此,建立一个轻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平时的各个活动中,我们总能以理解、分析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心事,引导孩子去倾听同伴的叙述。我们教师经常会说一些这样的话:

“老师有件高兴的事,真想告诉你们,让你们和我一起开心!”

“你有什么不快乐的事就说出来吧!让大家一起替你想个好办法!”

“你们能商量着,合作搭积木,真好!”

教师引导的话语、赞许的目光、微笑的面容、亲切地点头等,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舞,因而进一步强化合作与分享的动作,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合作与分享的行为。

b.温馨的家庭氛围

温馨的家庭生活是幼儿形成良好情感品质的摇篮。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情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于是,我们把转换家教观念,改进家教方式放在家教工作的首位。通过各种形式向家长宣传在孩子面前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家庭成员之间要有互相合作的精神,有了好东西不仅要与孩子分享,更要与老人分享。

最后我们收集整理分享行为的策略。

事先收集与专题相关的资料与教育内容。根据4-5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4-5幼儿身心特点的目标,将专题的年目标、学期目标、月目标、周计划与日计划层层相扣、紧密结合。选择的教育內容与目标相对应、相匹配。如:把分享目标划分成物质分享和精神分享,又把精神分享划分成分享快乐与共担忧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安排相关的教学内容,在第一学期主要安排物质分享方面的内容,如:语言活动《金色的房子》让孩子们懂得“我把好东西分给你,你快乐,我也很快乐”的道理。在第二学期则安排精神分享的内容,如故事《忧伤鸟》,意在让孩子们知道分担别人忧愁,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原来也是件快乐的事。

《纲要》中明确地告诉我们:教育方法运用要恰当、灵活、多样,充分体现幼儿是教育过程的主体的原则。合理运用集体、小组、个别等多种方式,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能有效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为每个幼儿提供充分活动和发展的条件。

正式教育活动包括语言、音乐、常识、美术、计算、体育等内容。采用的教学手段通常有:欣赏歌曲、故事、儿歌、情境表演、观看图片、幻灯片、VCD等。如:故事《蚂蚁与西瓜》,幼儿被“看小电影似的”这样一种形式给深深地吸引住了,唤起了幼儿参与讨论与交流的激情,从而得出了“弱小的力量合作起来也能产生强大的力量”的道理。

非正式教育活动所涉及的范围就更广泛了,区域活动、角色游戏、自由活动、散步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一同游戏,合作分享的机会是很多的。如:在结构游戏中、角色游戏中幼儿间必须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分享共同游戏的快乐。又如:带孩子到户外散步时,看见蚂蚁运粮食,孩子们会蹲在一边饶有趣味地看着。抓住这一机会,就引导孩子讨论: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的蚂蚁来搬这块食物呢?把食物搬进洞后,蚂蚁们又会做什么事呢?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在这些活生生的实例中,孩子们合作与分享的意识又得以进一步的巩固与深化了。

集体教育的作用:幼儿在没有进入幼儿园之前,生活在家庭的小天地中,是被关爱、被满足的重要对象,因而没有分享、合作等方面的意识。而进入幼儿园后,集体教育使幼儿有机会与同龄人游戏和交流,促进其社会化的萌芽。如:在主题游戏“大家一起真开心”中,通过系列的集体活动“大家一起过生日”、“我们动手做果汁”、“招待小客人”等,让幼儿充分地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与同伴共同合作与分享原来是如此的快乐!

每位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的有效途径。众所周知的“水桶”理论告诉我们,幼儿的发展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由此,个别教育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了。在实施个别教育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原则。

观察在先:个别教育应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只有进行细致的观察,真实的记录和客观的分析,才能掌握幼儿的特点。例如:有位叫康康的小朋友,虽能说会道,却有攻击性行为,不会合作、不爱分享,没有自己的朋友,显得比较孤立。

因人施教:幼儿的发展状况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教育要求、方法也应该是有针对性的,与幼儿发展状况相适应的。例如:根据对文的观察,发现孩子有交朋友的愿望,由于方式的不正确,导致他没有朋友。因此,我们把培养文的重点放在“学习正确的交往方式,建立与同伴合作与分享的良好关系”这一层次上。

循序渐进与持之以恒:心理品质的发展有明显的变化性与反复,幼儿常常会出现反复甚至倒退现象。反复的指导和强化,对幼儿巩固积极的行为,并逐渐内化成良好的品质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常常帮助文展示自己会讲故事的优点,以确立他在同伴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同时,又帮助他学习正确的交往方式。一方面鼓励他带书、玩具来和大家一起看、一起玩;一方面表扬他的分享行为。久而久之,他也能与同伴建立起良好的合作与分享关系。

坚持一致性的教育原则,这既包括教师间的一致性教育,也包括家园间的一致性教育。同时,还争取到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父母为了培养孩子的合作与分享能力,经常把孩子的同伴邀请到家中来,引导他们做一些合作性的游戏;也十分支持孩子将书和玩具带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

结果与分析

一、结果与分析

从以上案例中可以发现,幼儿的分享行为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家庭是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一些家长把自己的孩子视为“掌上明珠”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又怕化了。家庭生活的核心化、小型化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儿童生活环境的优化,但没有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及互爱互让的经验和相应的训练。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父母的迁就与忍让及不良的教养态度,都对分享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如:一些父母给孩子买了较贵的玩具,就叮嘱孩子不要给别人玩。对幼儿出现的独占行为,部分父母还很得意,认为自己的孩子机灵、“门槛精”,看到孩子占便宜就高兴,总担心孩子会吃亏。不管幼儿提出怎样的要求家长都会答应,有一幼儿说:“奶奶说不让借。”家长也许是对幼儿好,为了不让幼儿吃亏,可能不把水彩笔借给别的小朋友的原因不一定是出于自私的心理,但这无形中把幼儿养成了一个行为自私的人。在幼儿园发生矛盾并在脸上留下抓痕后,家长并没有问及原因及过程。

家长的偏袒,更助长了幼儿自私自大的心理,而老师做的更不对,做为老师,应该从公平的角度来看待事情,一名幼儿的说词并不能说明全部过程,老师随便一句:“我明天好好批评他。”怎么能令家长心服,而且这样可能更助长了幼儿的脾气,而且老师并不了解全过程,就不应该把错误随便带给哪一个幼儿。同时,教师的一些行为上也的确有偏袒某些幼儿的倾向,这种方式也许可以起到一定的榜样作用,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它的反作用----就是容易使幼儿形成好胜和自大的心理,同时为了这个“最”而不愿意帮助别人或产生故意影响别人的行动等。

分享意识的建立是缓慢的,循序渐进的,家长要时刻牢记住,只有孩子从一个分享行为里感受到自己带给他人的快乐以及因他人快乐而带给自己的快乐,这个分享行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享行为,孩子才能真正意义上建立起健康的分享意识。

有很多孩子在玩同一玩具及交换时发生争吵,往往是因为不懂得恰当的商议、沟通及分享的方法。大家都希望玩,也明白别人也想玩,但矛盾在于怎样选择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同时,作为教师,虽然意识到了分享的重要意义,但由于对其含义理解不够深刻,欠缺了对幼儿的指导。

孩子总喜欢老师的表扬。因此,不管是物质享受还是情感享受,当他以旦有了分享行为时,我们就及时鼓励、赞许、奖励等外部激励的方法来强化孩子的分享行為,幼儿就会愉快、自尊、满足,从而加强和维持自己的行为,逐步内化为幼儿自身的意识。要形成分享意识,首先便应信任对方,关爱对方,必须在幼儿之间、师生之间建立信赖和亲密的感情,这是基础。从小班入园一开始,我便注意培养这一氛围,无微不至地关爱孩子们的生活与活动。通过多种游戏贴近幼儿,从最简单的游戏《猜猜我是谁》到《扫落叶》、《占圈》,孩子们互相从陌生到熟悉,直到互相合作,亲密无间。从看图讲述《我们一起玩》到讨论安徒生童话《快乐王子》,孩子们从只关心自身的利益逐步认识到理解他人的困难,自己也该为别人做些什么。在日常生活、游戏和学习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意识。孩子们的心灵始终是纯净的,在老师的引导之下,他们相互亲近,相互友爱,彼此信赖,开始逐渐形成关心他人、同情他人和帮助他人的意识。

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会对幼儿产生直接的影响。如两位教师制作教具,共用一把剪刀,两人使用同一份教材时的表现等等。两人之间的亲密、信任,这在无形中都为幼儿提供了积极的行为榜样。相反,教师间的某些独占、独享行为也会对幼儿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我们应注意自身行为,为幼儿树立正面的榜样。当然,同伴也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教师对有分享行为的幼儿的积极评价和鼓励,会激发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的动机。同时,在游戏时,幼儿也会不自觉地通过观察、模仿学习其他幼儿的分享行为,当我们引导那些具备分享意识能力强的幼儿与能力弱的幼儿一起游戏,也不失为一种树立榜样的好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一同游戏、学习的机会是很多的,如在一起操作、绘画、玩娃娃家、搭积木、看图书等。我也想办法为幼儿创造、提供幼儿与同伴分享物品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分享。比如在晨间为每组提供一筐不同品种的积木,在游戏当中,该组成员必须学会相互协商、共同享用,这样一组幼儿才能愉快地游戏。同样,组与组之间也必须学会共享,才能保证大家都能玩到各种类型的积木。在娃娃家中,提供的玩具数量不足,幼儿之间必须学会共享玩具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体育活动中的各种竞赛,区域活动中色彩缤纷的玩具等等,都可以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学习与实践合作的机会。我们既不要放过每一次让幼儿合作的机会,同时还要有意识地为幼儿创造、提供分享的机会。

幼儿可能不会在需要分享的情景中自发地表现出分享行为,也可能不知如何选择恰当的分享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教给幼儿分享的方法,指导幼儿怎样进行分享。如针对物质分享,我设计了两个情境,请幼儿相互观察、讨论并实践。第一个情境是:我给××小朋友一只漂亮的铃鼓,并讨论:你们想玩这只漂亮铃鼓吗?如果想,该怎么办?经讨论孩子们了解了,应该有礼貌地向他借,并且玩时应爱惜物品,及时归还,对那些不守信用、不爱惜物品的幼儿可以拒绝分享。第二个情境是:孩子们都想要玩对方的玩具该怎么办?孩子们通过讨论后了解了可以互相商议,互相交换。针对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建议。如:“你们商量着玩吗?”“一本书如果两个人一起看会怎样?”“你有礼貌地说,我们一起搭试试。”

在以后类似的活动中,孩子们多次实践,逐渐许多幼儿掌握了正确而恰当的方法,也学着用礼貌用语,亲密团结了许多。 与物质分享相对应的还有精神分享。我用欣喜的口吻赞扬孩子的进步。请孩子们讲述自己的快乐、悲伤与愤怒,使孩子们初步了解感受了分享快乐与悲伤等精神及情感。正如一个哲人所说:“你若有一个苹果,给了朋友,你便没有苹果;你若有一份快乐,告诉朋友,你便拥有了两份快乐;你若有一份悲伤,告诉朋友,你的悲伤很快便会消逝。”

二、分享的方法

幼儿可能不会在需要分享的情景中自发地表现出分享行为,也可能不知如何选择恰当的分享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教给幼儿分享的方法,指导幼儿怎样进行分享。

如针对物质分享,我设计了两个情境,请幼儿相互观察、讨论并实践。第一个情境是:我给××小朋友一只漂亮的铃鼓,并讨论:你们想玩这只漂亮铃鼓吗?如果想,该怎么办?经讨论孩子们了解了,应该有礼貌地向他借,并且玩时应爱惜物品,及时归还,对那些不守信用、不爱惜物品的幼儿可以拒绝分享

第二个情境是:孩子们都想要对方的玩具该怎么办?孩子们通过讨论后了解了可以互相商议,互相交换。针对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建议。如:“你们商量着玩吗?”“一本书如果两个人一起看会怎样?”“你有礼貌地说,我们一起搭试试。”

在以后类似的活动中,孩子们多次实践,逐渐许多幼儿掌握了正确而恰当的方法,也学着用礼貌用语,亲密团结了许多。

与物质分享相对应的还有精神分享。我用欣喜的口吻赞扬孩子的进步。请孩子们讲述自己的快乐、悲伤与愤怒,使孩子们初步了解感受了分享快乐与悲伤等精神及情感。正如一个哲人所说:“你若有一个苹果,给了朋友,你便没有苹果;你若有一份快乐,告诉朋友,你便拥有了两份快乐;你若有一份悲伤,告诉朋友,你的悲伤很快便会消逝。”

分享是幼儿获取快乐的一种较高层次的行为。通过多种具体的实践,帮助孩子们逐渐学到了分享的恰当策略,在活动中学会了分享,使幼儿懂得将自己喜欢的东西与别人一起分享,從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

结论

对于4-5岁幼儿的分享性行为,教师应抓住其年龄特点及分享性行为的特点对幼儿进行教育,使幼儿的分享品质更好地发展。

对4-5岁幼儿进行分享教育的方法应该多样化。针对4-5幼儿知行不统一特点,注重分享情感的熏陶和移情教育;为幼儿创造分享练习的机会,进行行为的训练,体验分享的快乐。

分享教育中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以及教师保育员的为人师表、正面教育也很重要,起到隐形影响幼儿的作用。另外,家庭配合幼儿园也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应加强指导家教的工作,避免幼儿产生两面现象。

分享性行为的培养需要家园配合才能使幼儿具有更好的分享品质。

参考文献

[1]陈帼眉编著.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2]周念丽.张春霞编著.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8

[3]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编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实施细则.同心出版社,2006.6

[4]李幼穗,赵莹著.4--6岁儿童分享行为的特点及培养策略.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2008.3

[5]梁志燊编著.学前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5

[6]王明、范玉娥.浅谈幼儿分享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社会教育.山东学前教育网,2004.3

[7]邢雯吉.玩具所属性对4~6岁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12

猜你喜欢
玩具小朋友儿童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找茬儿
留守儿童
海边玩一夏
六一儿童
Let’s DIY Poster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