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家的生命与古书画同在

2018-05-11 08:49丁云
现代苏州 2018年9期
关键词:吴湖帆沈周真迹

记者 丁云

苏州。双林巷吴氏故居前往来的人和车并不多。老宅也未因是名人故居而显得有什么特别,依旧是七十二家房客搭伙过日子的模样。

距离苏州博物馆《梅景传家》清代苏州吴氏收藏展落幕已有段时间,但余音却绕梁不止。1924年吴湖帆离开苏州,人生大部分艺术时光在上海度过。天时、地利、人和的境遇下,出了这样一位天纵奇才的百年中国书画鉴定史上的重要人物。百年后,竟能将如此之多的海内外中国重要古书画链接起来。兼具,他还培养了张葱玉、徐邦达、王季迁等数位近百年来中国书画重要的鉴定家。此外,直至今天,他依旧留给研究人员尚待寻找答案的未解之题。

既未留下印迹,又留下了印迹

吴湖帆见过的重要的中国书画作品情况,远超人们的意料。有些上面既没有他的题跋,也没有他的鉴赏印。

美国弗利尔-赛克勒美术馆藏有唐寅《梦仙草堂图》卷,上面的款,以唐伯虎的书法水平来看,比较糟糕。没有学者认为是唐寅的作品,认为出自周臣的可能性更大。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主任凌利中做了考证,发现一处题跋里提及,画的主人叫东园先生。经考证,东园先生跟唐伯虎所处时代有时间差,作者为唐伯虎的结论站不住脚。后来整理吴湖帆的资料时发现,先生早已说过,1933年2月,王选青去庞莱臣家里看到唐寅《梦仙草堂图》卷,非真迹。”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一张吴镇《渔夫图》卷。另有一张现藏于美国弗利尔-赛克勒美术馆。无论从构图、用笔、题诗、内容,两张画都很像,只是顺序、结构略有不同,是非常有名的双胞案。美国那张画上,看不到吴湖帆的任何痕迹。但吴湖帆太熟悉了,曾反复鉴定,指明具体问题出在哪里。比如其中的“余”字该用繁体字,而非简体字写法。对比吴镇真迹,说“梅花道人”几个字疏不成字。手稿《烛奸录》里明确写道是“明朝人伪本。赝品。”且写着,“珍藏湖兴庞家”。

庞莱臣的庞大收藏,吴湖帆曾自言,他见过十分之七八,他未留下任何印记。但他的意见非常明确,也有充分理由。

在提到吴镇《渔夫图》的鉴定意见的右边,吴湖帆又谈到了《宋人画册》。而这本《宋人画册》,展出时名为“明代仇英人物图册”,上有项子京的印章。

这么标,有缘由。仇英曾住项子京家,为其临摹过一套《宋人画册》。解放前,吴湖帆在民间看到这套《宋人画册》,并没有仇英的款、印,但他通过与在故宫看到的宋人画作、仇英画作做了综合比对,得出流落民间的《宋人画册》为仇英真迹的结论。

美国辛辛那提博物馆有元代雕塑家刘元的画作孤本《司马槱梦苏小小图》卷,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颜辉《钟馗出猎图》等,他都记述曾见过。美国弗利尔-赛克勒美术馆藏的元代《耕织图》双卷,在他题现藏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美术馆刘贯道《消夏图》时提及,某天叶恭绰带来了现存北京故宫的王诜的《蝶恋花词》卷书法,而蒋祖诒则带来了元人《耕织图》双卷。”

找不到的鉴藏意见,究竟写在哪儿

经凌利中整理,现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原王季迁带过去的一批作品;现北京故宫博物馆,原叶恭绰收藏的很多作品;现大英博物馆,由吴湖帆朋友原藏的作品,都已发现被吴湖帆非常明确地提及过。尽管他没看过《女史箴图》原作,但他根据照片当时认为不是顾恺之原作,断代是北宋以前。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强身健体实效性不强和全面育人价值提升不足的根源在于高职院校体育的价值导向、体育课程的内容和教学出现了偏差。为了全面发挥体育教育在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等方面的作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可以采取以下基本策略,整体设计和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根据上博凌利中的搜集,仅吴湖帆写有题跋的作品就有800件。如果将那些意见散落各处的作品,看到照片有鉴定结论的等都算入其中,大概有1500-2000件之多。

鉴定家如张葱玉、徐邦达,都有一套完整的鉴定理论和结论,就某张画给出什么样鉴定意见。但吴湖帆没有。他的鉴定意见,最直接的是写在该画的题跋里;不直接的就散落在其他书画的提拔里,他的手稿、日记中,极其分散。

在他的《水中居》《水竹居》卷题跋里透露了一些他看过的东西。“松雪翁书画为近唐以来第一,余就所见其山水人物花卉……如青绿山水有《谢幼舆丘壑图》、《百尺梧桐图》……”其中涉及了赵孟頫的另外两张画,现存于上海博物馆的元代青绿精品《百尺梧桐图》,及美国普林斯顿的镇馆之宝《谢幼舆丘壑图》。《谢幼舆丘壑图》这么重要的作品,吴湖帆竟然见过,且意见充分,认为是赵孟頫早年精进之作。若不是顺带几笔,无人知晓。诸如此类,他过目过的东西实在很多,且都意想不到。

现存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米芾《虹县诗》卷,上面也没有吴湖帆的题跋。但在吴湖帆的日记里写到,1933年12月他去庞莱臣家,看过董其昌的《秋兴八景图》册,钱选的《浮玉山居图》,现存于北京故宫的黄公望《快雪时晴图》,赵孟頫的《楷书张总管墓志铭》主卷,现存于北京故宫的米芾《行书向太后诗》页,以及成亲王旧藏米南宫《虹县诗》卷。这些原作上也没有留下他的任何痕迹,图章、题跋等都没有。

仅吴湖帆写有题跋的作品就有800件,看到照片有鉴定结论的等都算入其中,大概有1500-2000件之多

但他对1933年见到的这些作品的真伪意见,都有说法,且不止一条。今天在日记里谈到《虹县诗》卷,明天又在另外一张古画的题跋中再次谈到。正因如此,吴湖帆的鉴定历史真相仍不可莫辩。他到底看过多少,研究员仍在整理之中。

先生的鉴定意见,也未必表面所言

据凌利中提及,吴湖帆的鉴定意见,不一定全对。有的是真不对,有的“故意”不对,因此埋下了诸多伏笔、陷阱,要想知道吴湖帆的真实看法或完整意见,还得继续寻找散落的“碎片”。

鉴定错了的,也是有的。作品本身水平太高,放到今天也很难一下定真伪。如《百尺梧桐图》,本就是元代高手所绘,又被割去了款,吴湖帆认为是赵孟頫真迹,是依据作品的珍贵的艺术性,他没有解决作者问题。

但也有时候,情况不同,吴湖帆心知其伪,推脱不掉。1938年有朋友拿来马守真的一幅画,吴湖帆题了。晚上他就在日记里写道,假的。再比如,有人拿来吴镇的画,他也不死脑筋,题了首《清平乐》。日记里备注,画是伪的;题《清平乐》,就是写些不着边际的内容。

再有,伪画水平非常之高,他也题。

曾由比利时尤伦斯夫妇收藏的董其昌《仿巨然山水图》卷,上有吴湖帆题跋,前题,后题,表面看,吴湖帆肯定了这幅画是董其昌的真迹。1996年,徐邦达到比利时观摩,单国霖陪同,说徐先生观后,认为题诗书法是董其昌真迹,但画风接近王鉴,应是王鉴代笔之作。

《梅景传家》展

2002年,尤伦斯夫妇藏品在北京故宫展出,同时出版了画册,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员铭文指出,该作品是王鉴代笔画,与徐邦达意见一致。

但吴湖帆究竟怎么认为?

凌利中后来发现,吴湖帆在另一幅画的题跋中提到《仿巨然山水图》卷,说董文敏笔甚健,书画皆行,但不耐长卷。就是说董其昌一般不画长卷,往往零星四页、六页最佳,巨制大幅作品,一般都是捉包,由人代笔,“乃王元照代笔。”

也就是说,吴湖帆那天在给另一幅画上,顾左而言他,谈了董其昌,没谈那张画。而在《仿巨然山水图》卷上,表面以为他认同了是董其昌真迹,实则不然。吴湖帆也认为是王鉴代笔了。那张画从头到尾就没人认为是董其昌真迹。

当然,上博的凌利中和他的老师认为画是王鉴画的,但不是代笔。“只是王鉴画了一张仿董其昌风格的画,被后人作假,割掉了王鉴的本款,冒充了董其昌的。以及弗利尔-赛克勒美术馆的那张吴镇《渔夫图》,吴湖帆认为是明代的摹本,凌利中更倾向于认为是明代吴镇的一位粉丝所画,而不是摹本。

依照吴湖帆的个性,没有把握他是不是还会在其他未发现的资料里,埋下他有关于《仿巨然山水图》卷的再述。

纵有艺术才情,依旧勤奋如学究

吴湖帆对一张画的题跋,有时如论文,下的功夫十分了得

不似传统鉴定家意见抽象,纯感悟式的,吴湖帆对一张画的题跋,有时如论文,下的功夫十分了得。

台北故宫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和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均为一真一假。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已经由吴湖帆等人鉴定出结论。对此,他不仅在多处写有对两幅画的鉴定,还写下长篇大论。

对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考,手稿达七八页纸,有圆珠笔,也有毛笔,几易其稿,从笔墨、画风、流转,到骑缝印,都做了论证。但画作到台湾后,因鉴定历史中断,再由台湾专家重新鉴定,得出相同结论。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结论吴湖帆也早说过,指明由王烟客题跋的那张是王翚画的,后台北故宫给出的结论也定的是王翚。

今天,曾经经由吴湖帆鉴藏过的东西,分布于海内外各大博物馆。人们常常惊讶于他在八九十年前的眼光已非常精准。实际他不仅鉴定了大量中国艺术史上伟大的经典作品,他对一些并不受大家关注的元明清时期的名家,也下了极深的功夫。

明代王建章在画史上不太为人所知,但其作品在日本被奉为至宝。一些中国人为了牟利,专门收集其他名家的扇面,把上面的款割掉,然后模仿王建章的款,流到日本,以至于在日本出现的王建章风格多面,迷惑了很多收藏家和研究员。吴湖帆后来点出了背后的故事。他通过比较画作,考证画家生平,考证印章等多种方法,明确,“此海内王仲初真迹孤本。”王仲初即王建章,他的真迹是怎样的风格,吴湖帆给出了独树一帜的观点。

有唐伯虎的一幅画,当时在断代上吃不准。但后面有沈周的书法。吴湖帆认为书法是沈周真迹无疑,且非常肯定是沈周80岁或者81岁时写的。

这个怎么知道的?他拿出一张沈周的另一幅作品,两幅书法字迹确定出自于同一人同一阶段之手,而那幅上有沈周落款年份,81岁。沈周与唐伯虎相差37岁,沈周年龄确定,唐伯虎的年龄就确定了。用同时期的一位确定年代的画家作品实物作比较,也是现代常用手法。此断代结论,迄今被学术界认可。

猜你喜欢
吴湖帆沈周真迹
吴湖帆《谢朓青山李白楼》
《写生翎毛图》全幅现身,99%是徽宗真迹?
沈周&唐寅:佛系老师与跳脱徒弟
沈周油画作品
富春山居图
沈周的气度
吴湖帆鉴藏古代书画专题(下)
吴湖帆黄宾虹两大山水巨匠力作领衔诚轩春拍
吴昌硕真迹换“真迹”
画错的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