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置入术后择期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伴肠梗阻的疗效分析

2018-05-11 07:57广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肠梗阻直肠癌支架

赵 广 龙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普外二科 佳木斯 154000)

结直肠癌是发生于大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40~50岁年龄段患者发生率最高。近年来,腹腔镜手术由于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治疗中。但多数结直肠癌患者中晚期时,都伴有肠梗阻,易导致结直肠不畅,内容物淤积,大量细菌滋生,增加了手术的难度、感染等风险[1]。据报道[2],肠镜下先对梗阻的肠道进行支架置入,再择期腹腔镜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结直肠癌伴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支架置入术后择期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伴肠梗阻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结直肠癌伴肠梗阻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每组45例。观察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54~74岁,平均(65.25±3.58)岁;病灶部位:直肠20例,乙状结肠15例,降结肠10例。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55~73岁,平均(64.80±4.02)岁;病灶部位:直肠19例,乙状结肠18例,降结肠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距,具有可对比性(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经CT扫描确认为结直肠癌伴肠梗阻;(2)无腹部手术史;(3)患者或家属签订同意书。排除标准:(1)病灶难以姑息切除;(2)具有肝、肾等功能障碍;(3)无法行结直肠癌根治手术;(4)哺乳期、孕期。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急诊腹腔镜治疗。患者全身麻醉,于正中腹部建立观察孔,探查病灶,根据病灶部位,行相应的手术,包括乙状结肠切除术、直肠癌根治术等,结扎周围游离的血管、清除淋巴组织,确认病灶部位处理完后,经耻骨联合上方操作孔切4cm横行切口,经切口取出病灶,常规关腹。

观察组先行结肠镜下支架治疗,再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前给予患者0.6μg/kg右美托咪定以稳定情绪,行常规清洁灌肠,将结肠镜置入肠镜至狭窄处,于X线辅助下,将超滑导丝及双腔造影管穿过狭窄段或梗阻部位,采用三腔针状切开刀协助调整导丝方向,待导丝至近端结肠,置入造影剂,退出造影管,确认狭窄段长度,置入恰当金属支架,根据肠道通畅情况判断是否置入成功。腹腔镜手术方法同对照组。

1.4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2)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期及术后相关指标情况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组别例数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d)住院时间(d)淋巴结清扫数目(枚)观察组45181.53±18.8095.33±8.913.05±0.418.68±1.0216.55±1.65对照组45221.75±16.37162.54±14.554.85±0.6512.36±1.7512.24±1.23t10.8226.4315.7112.1914.05P<0.05<0.05<0.05<0.05<0.05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2%(1/45)明显低于对照组17.78%(8/45)(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组别例数切口感染切口出血吻合口漏穿孔合计[n(%)]观察组4510001(2.22)对照组4533118(17.78)χ24.30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结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占我国恶性肿瘤第4位[3]。结直肠癌临床症状早期不明显,后期会出现便血、腹泻、腹泻与便秘交替、贫血、体重减轻等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而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常伴有肠梗阻,治疗难度及并发症相对增加。

传统治疗结直肠癌主要方法是开腹手术切除法。腹腔镜是一种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其手术切除范围、游离血管结扎、淋巴组织清除、肿瘤根治性、术后近期疗效与传统开腹手术无明显差异,且具有安全、痛苦少、并发症少等优势[4]。而结直肠癌常伴肠梗阻,引发结直肠扩张剂或局部炎症,给患者治疗带来困难,目前外科对其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1)行梗阻近端造口,再行二次手术,该方法安全,但需要行两次手术,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2)术中结肠灌洗合并切除同期吻合术,该手术易导致腹腔污染,增加后期吻合口瘘、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经结肠镜置入支架可解除患者梗阻,疏通肠道。置入后肠道清洁,炎症发生降低,腹腔组织水肿改善,再行腹腔镜治疗,不但可降低手术难度且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17.78%)(P<0.05),说明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治疗法效果显著,能降低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支架置入术后择期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伴肠梗阻效果明显,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可靠,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谢德金,王小忠,彭云恒,等.经内镜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左侧大肠癌性梗阻的临床价值.腹腔镜外科杂志,2016,21(11):832~836.

2 姜冰.腹腔镜联合肠镜治疗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6,19(1):47~49.

3 陆凤勇,唐浩,莫岳忠,等.支架置入术后择期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并肠梗阻的时机选择.西南国防医药,2015,25(6):643~645.

4 陈先达,黄锦荣,郑赟.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和术后肠梗阻发生率的比较.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22(11):1367~1369.

5 赵勇,李建华.腹腔镜并支架置入治疗结直肠癌并肠梗阻的临床研究.新医学,2016,47(12):843~847.

猜你喜欢
肠梗阻直肠癌支架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星敏感器支架的改进设计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