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apex糊剂治疗乳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8-05-11 07:58苏娟娟张文玲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窦道根尖周炎糊剂

苏娟娟 张文玲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 开封 475000)

乳牙作为儿童人生的第一副牙齿,在咀嚼、发音及外观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儿童乳牙由于钙化程度低,组织结构疏松,牙髓易受外界环境感染而形成根尖周炎,若不及时治疗,根尖组织持续肿胀,最终发展成慢性瘘管,形成窦道,不仅阻碍了儿童正常进食,还会导致后继恒牙不易萌出,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1]。针对乳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根管填充术以保存患牙,但有文献表明,根管填充材料的优劣对根管填充的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2,3]。本研究对2014年9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乳牙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儿童采用新型的根管填充材料Vitapex糊剂进行治疗,并与传统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疗效进行对比,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9月~2016年8月在我科就诊的乳牙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患儿104例,共计122颗患牙,其中乳前牙25颗,乳磨牙97颗。所有患儿经X线检查符合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诊断标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观察组男27例(患牙31颗),女25例(患牙29颗),平均年龄(5.1±2.4)岁;对照组男29例(患牙34颗),女23例(患牙28颗),平均年龄(5.4±2.5)岁。两组患儿年龄、性别、患牙数目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术前均采用X线检查,了解患牙根尖周及根分叉病变情况,并估计预测根管长度。患牙龋坏去净后,常规开髓,揭髓顶并清理髓室及根管内残留组织,常规法预备根管35~40号,用3%的双氧水和0.9%的生理盐水反复交替冲洗根管及窦道,棉捻试干根管,消毒,内封药1周后复诊。复诊时了解患者有无明显症状及不适,待患牙处无叩痛,根管干燥无异味即可进行根管填充。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Vitapex糊剂填充根管:将糊剂注射器尖端插入根管至根尖1/3处,适量加压,边注入边缓慢退出,待糊剂充盈根管且窦道口有糊剂溢出,停止注入,棉球擦去多余糊剂,磷酸锌水门汀垫底,永久充填;对照组采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填充根管,充填修复方法同观察组。

1.3 评价标准

术后1周复诊,观察患者根尖区情况,采用四个等级对急性临床反应进行评价。具体评价标准:重度反应(+++):术后患者患牙处出现自发痛现象,根尖区肿胀明显,叩痛剧烈;中度反应(++):患牙处出现疼痛,有叩痛,根尖区无肿胀,口服抗生素可缓解;轻度反应(+):患牙处疼痛不明显,咬合或叩诊稍有不适,无需治疗即可消除;无反应(-):感官填充后无任何不适症状。

术后1年对两组患儿进行随访,临床疗效采用王正义等[4]建立的根管治疗标准进行评定。治愈:没有明显症状,无叩痛,无松动,牙龈愈合良好,咀嚼功能正常,X线检查显示根尖周无阴影或阴影缩小;无效:术后仍有自觉症状,患牙存在松动,叩痛现象,咀嚼无力或有窦道,X线检查根尖周阴影无变化或扩大。

1.4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行χ2检验,定义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1周急性临床反应情况比较

术后1周复诊,观察组患者中有4颗患牙出现中、重度反应,对照组患者中12颗患牙出现中、重度反应,观察组急性临床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1周急性临床反应情况比较

组别患牙(颗)临床反应-++++++急性反应率(%)观察组603818314(6.7)对照组6228228412(19.4)χ2值4.308P值0.038

2.2 两组患者术后1年临床疗效比较

术后1年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发现观察组中58颗患牙均已治愈,治愈率为96.7%;对照组中有53例患牙得到治愈,治愈率为85.5%。观察组1年后临床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1年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患牙(颗)治愈无效治愈率(%)观察组6058296.7对照组6253985.5χ2值4.648P值0.031

3 讨论

乳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是儿童口腔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该病主要起源于乳牙中的牙髓感染,由于儿童乳牙多存在矿化度低,牙髓较大,髓室底薄,根管粗大,牙髓组织血运丰富,在外界环境侵蚀下容易发生感染,并随时间的持续不断向髓室底、根尖区扩散,最终导致乳牙过早松动、脱落,严重影响后期恒牙的萌出与发育。目前,根尖周炎的治疗主要以根管治疗为主,手术过程中通过封闭根尖,杜绝死腔的存在,并保持根管处于无菌状态,以便促进根尖周组织病变的愈合,间接保存乳牙列的完整和维持乳、恒牙的正常替换[5]。

Vitapex糊剂是一种碘仿氢氧化钙糊剂,治疗过程中可通过注射的方式将糊剂填充至根管处,以达到封闭根管的目的[6]。作为一种新型的根管填充材料,其成分主要包括碘仿、氢氧化钙、聚硅氧烷油等物质,其中氢氧化钙具有强碱性,可抑制细菌的生长,中和炎症所产生的酸性物质,减轻疼痛,并能诱导组织矿化物的修复;碘仿能缓慢释放游离碘,填充过程中可起到长效抗菌的作用,对组织无刺激,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聚硅氧烷油可以改善糊剂的流动性和渗透性,在加压注射过程中帮助糊剂充分填充至弯曲根管及根管侧支中[7]。当根管填充Vitapex糊剂后,乳牙牙根的生理性吸收将与糊剂吸收保持一致,并保证尖周组织不受刺激,使病灶能在短期内迅速愈合。

本研究采用新型的Vitapex糊剂对乳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进行根管填充,与传统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相比,患儿1周急性临床反应显著降低,1年后的临床效果显著升高,因此采用Vitapex糊剂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术后副作用及患儿复诊次数,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 考 文 献

1 杨卫红.Metapex糊剂治疗乳牙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观察.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6,32(6):348~349.

2 杨云凌,檀奕玲,曹保付,等.Metapex糊剂治疗儿童乳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观察.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2):129~130.

3 崔玉华,侯淑君,马华航,等.Vitapex用于乳牙窦道型根尖周炎根管内封药的疗效观察.河北医学,2012,18(8):1165~1166.

4 王正义.Vitapex糊剂用于一次性根管治疗乳磨牙窦道型根尖周炎效果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2,7(36):99~100.

5 王一敏.Vitapex糊剂一次性根充治疗乳牙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观察.中国医药导报,2012,9(10):191~192.

6 朱宗刚.Vitapex在乳牙根尖周炎中的临床效果分析.安徽医药,2013,17(8):1344~1345.

7 孙力,吉凯,路荣建,等.两种根管糊剂治疗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的比较观察.人民军医,2012,55(4):324~327.

猜你喜欢
窦道根尖周炎糊剂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感染的效果探讨
右胫骨Brodie脓肿急性发作伴软组织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腹部手术后腹壁窦道形成原因及处理
Metapex根充糊剂对瘘道型根尖周炎患儿的治疗效果
慢性窦道的诊治
氯锌糊剂合清暑汤治疗黄水疮的临床体会
根管治疗联合瘘道刮治治疗慢性瘘道型根尖周炎的疗效探讨
不同根管充填糊剂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效果观察
经窦道造影判断螺旋CT 观察胆道引流术后T 管窦道的可行性研究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