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相关因素及治疗结局分析

2018-05-11 07:58凌文珊侯宪云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性肺炎呼吸机抗菌

凌文珊 侯宪云

(广州市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广州 511470)

机械通气是临床抢救危重患者生命的常用手段,可为临床治疗原发疾病争取宝贵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1]。但与此同时也会增加通气并发症发生率,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最为常见。VAP具有易感染、预后差、死亡率高等特点,一旦发病不仅会使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延长,也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2]。对于老年患者而言,生理机能逐渐衰退,自身免疫力低下,机械通气期间出现VAP会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可能会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3]。为改善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治疗预后,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收治的98例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收治的98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检查资料完整,ICU住院过程中呼吸机使用时间在48h以上。98例患者中男63例,女35例;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74.7±4.3)岁。

1.2 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的方式仔细查阅本次所有选取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慢性疾病病史、留置胃管、机械通气时间、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等。参照相关标准判断患者是否出现VAP,对比分析老年VAP患者以及非VAP患者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导致老年患者发生VAP的相关危险因素,同时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老年患者发生VAP的重要危险因素。

1.3 VAP判定标准

患者应用呼吸机时间超过48h后发病,相对于机械通气治疗前患者胸片发现新的炎性病变或者发现肺内浸润阴影,可观察到肺部实变体征,或者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其次,满足下列任一条件:(1)发病后采集气管分泌物做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可分离得出新病原菌;(2)患者体温超过37.5℃;(3)血细胞计数低于4.0×109/L或者超过10.0×109/L。

1.4 统计学处理分析

2 结果

2.1 老年患者发生VAP单因素分析

本次98例患者共36例患者发生VAP,发生率为36.7%。根据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非感染性肺疾病、意识状态、机械通气时间、联用抗菌药物、住院时间、抗菌药物持续治疗时间以及合并慢性疾病等是影响老年患者发生VAP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见表1。

2.2 老年患者发生VAP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患者有非感染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时间>5d、联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持续治疗时间>7d等是导致老年患者发生VAP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1 老年患者发生VAP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相关因素例数VAP[n(%)]χ2P性别男6322(34.9)女3514(40.0)0.91>0.05外科手术是3312(36.4)否6524(36.9)0.02>0.05非感染性肺疾病有4212(28.6)无5624(42.9)10.01<0.05意识状态清醒308(26.7)昏迷6828(41.2)12.41<0.05机械通气时间(d)≤53310(30.3)>56526(40.0)8.32<0.05联用抗菌药物是6729(32.8)否317(45.2)9.81<0.05留置胃管是5820(34.5)否4016(40.0)1.14>0.05住院时间(d)≤153912(30.8)>155924(40.7)4.81<0.05抗菌药物持续治疗时间(d)≤75818(31.0)>74018(45.0)10.92<0.05合并慢性疾病是5417(31.5)否4419(43.2)9.47<0.05

表2 老年患者发生VAP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相关危险因素OR值95%ClP有非感染性肺疾病3.312.12~5.82<0.05机械通气时间>5d2.421.75~3.52<0.05联用抗菌药物2.950.94~7.63<0.05抗菌药物持续治疗时间>7d3.722.53~8.88<0.05

2.3 老年患者发生VAP的治疗结局

本次36例老年VAP患者经治疗后13例死亡,非VAP患者死亡7例,老年VAP患者死亡率(36.1%)显著高于非VAP患者(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VAP与病原菌的来源、传播途径、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密切关系,由于长时间机械辅助通气,患者的支气管黏膜防护功能被破坏,且气体未经上呼吸道屏障直接和下呼吸道联通,导致病原菌更易进入下呼吸道,更容易导致VAP[4]。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5],采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老年患者VAP发病率高达10%~72%,死亡率较高;若达到30%~92%,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老年患者发生VAP的相关危险因素较多,经本次调查研究表明,老年患者VAP相关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生理年龄: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较差,而且大部分伴有基础疾病,加上长期卧床,难以有效排出痰液,大大增加感染风险;(2)伴有非感染性肺疾病:这类患者的肺功能低下,对于患者恢复呼吸功能不利;(3)机械通气时间>5d:呼吸机使用时间越长,吸痰、插管等侵入性操作也会随之增加,这样容易损伤患者气道黏膜,而且通气、插管时间越长,患者咳嗽反射能力、排痰能力会随之下降,严重的话可能会丧失,呼吸道直接和外界接触,上呼吸道无法净化气道,也起不到湿润的能力,极易导致肺部感染[6];(4)联用抗菌药物,且抗菌药物治疗时间持续1周以上:长时间大剂量采用抗菌药物,很容易出现细菌耐药现象,导致肺部二度感染。

为降低VAP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积极预防VAP发生的高危因素:(1)加强病房管理: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每项操作一定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执行,尤其应确保手卫生;治疗过程中湿化器、呼吸机管路以及呼吸机应单独使用,不可共用,严格消毒、灭菌医疗物品[7];合理控制患者病房内温湿度,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确保病房内的整洁、卫生;严格限制每天病房探视人数和次数,杜绝患者家属陪护;(2)口腔护理:长期卧床患者往往口腔黏膜防御能力低下,因此每天应注意患者的口腔卫生,一旦发现患者口腔内存在血液或其他分泌物,一定要及时处理;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口腔洗漱液;每天还应注意观察患者口腔黏膜变化情况,必要的情况下应采集口腔黏膜进行标本培养[8];(3)及时撤机拔管:每天应仔细观察患者血氧指标以及患者实际病情,观察患者是否可自主呼吸,评估患者咳嗽、排痰能力以及各项撤机通气呼吸生理指标,若发现患者具备撤机条件及早拔管撤机[9];(4)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患者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先进行细菌培养,结合药敏试验结果采用针对性较强的抗菌药物,给药时还应注意给药浓度及方式[10]。

综上所述,老年患者发生VAP的相关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加强病房管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积极预防高危因素,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预后。

参 考 文 献

1 陆朝强.重症医学科老年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重庆医学,2014,43(17):2213~2214.

2 尹汉明.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9):4303~4304.

3 朱平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特征观察.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7):1358~1359.

4 李红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临床分析.临床肺科杂志,2012,17(9):1584~1585.

5 周瑞清,吕俊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安徽医学,2012,33(10):1293~1294.

6 李颖霞,王书会,邓钰.ICU 应用呼吸机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4):696~697.

7 余威英,徐小娟,魏凌云,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112~113.

8 陈洁,余丹阳,梁志欣,等.52例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6):1173~1175.

9 唐佳,陈绍英,邓佳林.口腔冲洗法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7):4119~4121.

10 黄秀琴,张鸣华,叶瑞海,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1):2542~2544.

猜你喜欢
性肺炎呼吸机抗菌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