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国宝”伊势崎淳

2018-05-13 06:24王超鹰文化研究学者
陶瓷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国宝陶艺人间

文/王超鹰 文化研究学者

不少中国人认为,日本的人间国宝相当于中国的工艺美术大师,其实不然。因为这项制度不仅仅重视技艺的超群,或者是作品的超大,以及价格的超贵,而是将人格、品行、精神、原创,以及传承的责任等放在评审的首位,这才是人间国宝的真实价值。

日本的人间国宝制度始于1955年,最初称作“无形态国宝”、“活文物”等,主要目的也和我们中国一样,以保护手工艺传承人为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参评资格的不断地提升,人间国宝从较为复杂的技艺考评,转向了更严格的人性考评,以至于德高望重、品行兼优的尺度,让今天的人间国宝成为日本社会地位最高的群体。别说市长、县长对他们的鞠躬达到九十度,就连安倍总理,也绝对快步相迎,提前献上鞠躬礼。

我见过的人间国宝应该有几十位了,日本朋友们都对此羡慕不已。实际上,因为我曾经也是手工艺师,而且是中国人,这两点让我占了便宜。人间国宝们的共同优点不少,比如:平易近人、善解人意、礼尽情至、天人合一、谈吐自然等等。就说平易近人吧,我还真没见过任性、傲慢、摆谱的,即使是对不愿意接见的人,通常只会说自己的身体不允许之类的话,不会让人特别尴尬。共同的缺点也明显,走在路上就是普通的老头老太一个,拒绝前呼后拥,哪怕我想扶上一把,基本上会被呵斥:别嫌我老!遇见心里不舒服的人,就会闭上眼,不看!

他们经常会让你感到难以相信,居然会在非常细微的地方,避免可能发生让对方不愉快的事情,甚至对方添的麻烦早已够大。就像这次我们拜访伊势崎先生的过程,就足以说明了这一点,因为行程安排有点仓促,习惯于提前几周接受预约的老先生,非但没有把我们这些不速之客拒之门外,还很热情的在家里接见了我们这浩浩荡荡的十几号人。执着的老先生因为谈到了当地古窑的窑址,虽然当时已近黄昏,又下着雨,他还是坚持让自己的侄子伊势崎创先生,陪同我们去现场看一下。显然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凡是最关键的内容,必须强化大家的理解,绝不能来半点马虎。这个细节,让每一位在场的人感慨至深。我觉得,这应该就是人间国宝的人格吧。

当然,人间国宝并不会有永远没有架子,据说伊势崎先生就经常回绝那些不懂装懂的大款,通常的拒绝词是:作品还没有烧好,请不要过来看。他还回绝过中央政府急着要定制的礼品,认为不管时间随便应允,就会助长官员的非礼之举。以相互尊重和不耻下问的态度,让对方了解自己,并仔细地了解对方,是他做人的风格。伊势崎创先生这样介绍他的叔叔。

因为景德镇两位瓷艺大师邱晗和余仰贤的作品到冈山濑户内美术馆展出,我就有了借机拜访伊势崎先生的机缘。联系他之前,我还是非常忐忑的,原想早一点告知两位大师要去拜访,但因为能否顺利取得签证成行,一直到展览开幕的一个星期前才明确。老先生在得知这个原因后,没有任何责怪的口气。他通过美术馆给到我的回复是,景德镇是日本瓷器的领路人,也是世界上所有陶艺家的骄傲,能够迎接他们的来访,是我的荣幸。这,也许就是人间国宝的人品吧。

而我们在拜访伊势崎先生的过程中,一方面感觉到了他所介绍的一切,许多都是来自于对中国文化的真心尊重和感悟,另一方面,他充满哲理的话语,以及匠心创作的经历,也让我们所有的人更加深刻地理解,在人才辈出的备前烧群体中,他为什么能够成为唯一的人间国宝。

备前烧是日本六大古窑之一,属于日本土生土长的自然艺术生态现象,至少有16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一种闲寂幽雅的陶器,其特点在无釉、无彩,完全靠自然的火炎和不经意的技巧来实现,所以每件作品都因为无意、无规、无饰而绝对的不同。尽管一千多年过去了,备前烧的工匠们还是坚持用最传统的「登窑」烧陶,坚持用「赤松木」当燃料。备前烧常常带着稻田山间的泥土粗糙肌理,没有釉色的古朴、简单的造型,再加上赤松木的油脂与落灰自然地残留在陶器表面,形成了备前烧难以言喻的天然窑变之美,也使之直到现在依旧维持着原始出土般的稚拙,并在古朴中有着自然形成的千变万差,从而成为了世界古窑中的另类奇葩。

眼前的伊势崎淳先生(ISEZAKI Jun),1936年出生在日本濑户内海的冈山县备前市,是名震当地的陶艺家伊势崎阳山的次子。他虽然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陶艺,但并没有从内心理解并且喜爱这门技艺。作为次子,他并不需要继承父业,爱好乱涂乱画的他,一直梦想着成为一名画家,于是未经父亲的许可,私自考进了冈山大学特设美术专业。为了可以一直进行艺术绘画的创作,他又参加公务员的考试,并担任了一所高中的美术教师。可是仅仅几个月后,他就发现原来理想很浪漫,现实太骨感,要成为一名负责任的高中教师,企图边干私活边教书是绝对不行的。于是,一年之后他离职并专门从事创作。在当时,纯粹的绘画是根本无法维持生活的,看着依然执着于陶艺创作的父亲,他突然开窍了,并主动提出要重新跟父亲学艺。在意识到自己唯有把备前烧作为生命的一部分之后,他真正意义上的陶艺手工艺生涯开始了,那一年他刚满23岁。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磨练,备前烧的火光照亮了伊势崎的内心,而他也再也无法摆脱备前烧套上的桎梏。2004年,伊势崎淳被日本政府和专业机构任命为备前烧的“人间国宝”。

翻开人间国宝的记录和评语我们可以发现,伊势崎先生确实具备了完全超越其他人的诸多入选条件,首先是传承的系谱,他的父亲是备前烧伊势崎派的掌门人;其次是他的作品有着独特的艺术原创语言,并成为新宗立派的代表,更重要是在历史研究、著述理论、培育后辈等方面独树一帜;拥有众口一致好评的人品与人格,也让他的地位早早列于所有备前烧手工艺师的前位。

我认为,善于讲解的伊势崎淳先生是个艺术理论家,他的思想源于水土风火和共运纯根这八个字。在他的眼中,备前烧这个不使用任何釉彩,以黏土成形后便直接入窑的器物,是一种世所罕见、独门另类的艺术形式。尤其是在备前地区,有些水是带点咸味的,因为海风把内海的盐分吹到了泉、溪、河流之中。而带着海盐的水分与泥土、杂质的混合,则容易造成干湿度的不同,并带来收缩上的差异。

“当泥坯与窑火充分地相互拥抱,窑内的温度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升降变化,产生出各种深邃莫测的视觉效果,这种变化就是所谓的窑变”。伊势崎淳先生还告诉我,不是所有的变化都是好的,只有在容易落灰的炉口附近才会烧出令自己都兴奋不已的窑变效果。他认为:在备前烧的器物表面,可以看到非人力之巧所能及的奇色,那是窑火从深度带来的偶然性和陶艺人的意图所产生的内外结合,这种令人心满意足的作品非常难做,非共运纯根的努力而不可得。

“技艺匠心”与“水土风火”的结合,是天人合一的,上天会让每一件作品都蕴藏着大自然和人类精神的融合。学会自己和泥土沟通很重要,泥土是生活器物的本源,是原始生命的记忆,代表了生命的来处,也是珍藏未来的回忆。

这位几乎烧了一辈子古窑的老工艺师,也从水土风火中悟得了许多人生道理,他说自己非常信奉“共运钝根”的信条。他对我这样解释道:当陶艺人明白了自己与素材是一个命运体的时候,就能自然地实现共生与共荣,这就是共的意义;运是指运气,人生绝对要感恩上天赐予你的运气,成就不是你的,另一半是在于运;所以人要活得纯,不要放弃自己选择的方向,更不应计较一时小利的得失;而所谓的根,就要有根性,面对困难时,必须拥有敢于去面对的意志力与精神力。

临走时,已经眼力不济、年过八旬的伊势崎先生,坚持着站起来目送我们离开,在暖暖的灯光下,我相信,他那雕塑般的身影一定刻在了我们每个人的脑海里。人间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国宝。匠心离不开天意,快乐伴随着苦涩,成为人间国宝的人,应该是一个享受过程的勇士,是热爱世间的丽人,是冒险开拓的行者,当然,一旦进入后他便再也不会放弃,哪怕面对的是熊熊的火焰……

猜你喜欢
国宝陶艺人间
“国宝”竞拍会
春暖人间
人间第一情
漫话国宝
“疯狂”的陶艺
当天使飞过人间
当代陶艺
陈烈汉陶艺
对现代陶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