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有奇招

2018-05-14 04:48姜弈帆
神州民俗 2018年2期
关键词:卡子网线两江

姜弈帆

昔日,北方的松嫩平原,松嫩两江纵贯南北,横贯东西。适逢汛期,两江洪水不受人拘,不服天管,咆哮嘶鸣,肆意发威,在把松嫩大地冲击成一块块大草原的同时,也留下了数不尽的草原湿地。那时的江河湖泊,鱼虾满堂,数不胜数,“三花五罗七十二杂鱼”比比皆是。于是鱼类就成了早期汉民和少数各民族共同的主食,打鱼也就成了人们获取生活资源的主要劳动。

松嫩两江鱼类多

据悉,昔日老北方人们捕鱼的工具种类繁多,有水中张网的,也有岸边垂钓的。至于用哪种工具捕鱼,那完全是渔民们根据不同季节鱼的种类大小和捕鱼人习惯决定的。而在诸多的渔具中,有一种“卡(qia)子钓”尤其使我感兴趣。

那还是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我在肇源码头接收水运物资,每天黄昏都能看到嫩江湾满载而归大小捕鱼的船只。那时松嫩两江鱼的种类繁多,最具特色的美食当属江水炖江鱼,好吃得让人吃了上顿想下顿,以至于多少年后我还念念不忘。

记得有一次,我所在的单位领导来码头慰问一线工人。出于对领导的感激,我们几个决定弄几尾重达十斤左右的金色大鲤鱼做凉拌生鱼和“一鱼三吃”来招待领导。于是我们便搭乘一辆狗子车来到了肇源八家河渔场。和渔工说明来意后,渔工很爽快地就答应了我们的要求。获得渔工的允许,我们几个和渔工同时上船去江里看捕鱼。本来在江边生活过的我们对张网捕鱼都不陌生,可今天那位瘦小的渔工竟然不带任何渔具,反而还胸有成竹地告诉我们,今天准能吃到新鲜的金色大鲤鱼。船行过程中,我突然发现附近的江面有些异常,船工也不由得兴奋和紧张起来。此时我才注意到船工不知什么时候手里竟还拉着一条网线。伴随船儿徐徐前行,一条足有十斤多的赤色大鲤鱼竟被网线慢慢地拉出了水面。顷刻间水花四溅,鲤鱼在不停地挣扎。小船工不敢怠慢,顺手抄起一把抄捞子把鲤鱼装进了抄捞子里后,双手同时用力,翻滚的鲤鱼就这样子被鱼工拖出水面放在船舱里去自我“消遣”了。有趣的是船工并没有从鱼的嘴里摘取金属鱼钩一类的东西,而是很随便地就从鱼嘴里掏出了一根“U”型卡棍。我大惑不解,惊问其详,方知这种“U”型卡棍其实就是卡钩,这种垂钓的俗称叫“卡子钓”。它是老嫩江人最常用的一种传统的捕鱼工具。只不过是后来伴随人们的滥捕滥杀,松嫩两江里的鱼类几乎绝种,“卡子钓”才离人们渐行渐远,成了老渔工们永远挥之不去的乡愁。

鱼儿按嘴大小“对号入座”

那么“卡子”究竟是什么呢?它其实是有着和鱼钩一样性能的钓具。所以我才把它称为“卡钩”。其样子倒是与鱼钩没有半点儿相干。可当渔人们把一条拴着卡子的长长钓绳撒入江中时,水中各种鱼儿就会根据自己嘴巴的大小“对号入座”,也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因为鱼小了,“卡子”吞不进,鱼大了“卡子”虽被吞进但由于“卡子”太小很轻易地就能被大鱼吐出,白搭鱼食不说还容易把网线搞乱套。至于那些对号入座的大鱼,估计一旦咬钩被卡住,闭不拢的鱼嘴被大大地撑开后,也是很难脱逃的。

那究竟什么是“卡钩”呢?它其实是一种最简单不过的捕鱼工具。不但简单易做,也好用。所谓“卡子”,其實是用细竹枝削成的小签子,两头尖尖,一面带青皮,大小长度约为火柴棒的一半左右。如果有人见过用竹枝扎成的大扫帚,其头上的枝丫就是削卡子的原材料了。光有卡棍也不行,还要有芦筒。它取材于芦苇。选择那些粗细和圆珠笔芯差不多的初长成的芦竿,剥掉叶子,或用烟熏火燎,或用沸水烫,然后扎成把,阴干备用。经过这些工序的芦筒,有一个很好的特性:干的时候很有韧性,一旦泡湿了却是一碰就破裂。用时,剪成半粒米长的小段,这就是芦筒。接着将竹棍弯成 U 字形,然后用芦筒套在头上,有点像扣上的别针。弯成这种形状的卡钩如同绷紧的弓。下边则是一粒或蒸或煮的小麦粒、玉米粒、一条鲜活的小鱼、小虾什么的插在芦筒里做诱饵。要制作一盘“卡子钓”,事先得去市场买一千米左右的长的网绳子。网绳一般是白色,为了防止网绳在水里过分显眼吓跑鱼儿,要用猪血把网绳染成褐色。此外还得买些细网线,剪成20厘米左右一根,一头系在网绳上,一头拴牢“卡子钓”的中心,注意不能一边长一边短。每隔一米左右系一个,一盘卡子一般有一千口钓。

一切工作都就绪后,就把细网线和长长的网绳并连在一起摆在竹篓中。到傍晚时分,一个荡桨,另一个则配合默契地把卡子一段段松弛地放进水里。放钓有时还会把一些发过芽的玉米、麦子或稻谷等洒入水中,目的是吸引鱼儿沿途找食,直至最后咬钩。放“卡子钓”前,要把绳子绑在一根插在水中的竹竿子上,作为第二天开始收线的标记。晚上是渔民捕鱼的最佳时间,所以一般都是在日落前将“卡子钓”撒完。人们把这么一个三件套全部放在水中后,让其随波荡漾,渔家人就可以“守株待兔”,坐等收鱼了。

一般说来,卡子大小,都是由竹签儿长度决定的,制作时由渔人来定夺。平平常常要一二寸,最大不过三。它之所以能钓得鱼来,那都是鱼饵的功劳,演出的都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悲剧。鱼饵有香味,在水中觅食的鱼儿一旦路过这里,就会被鱼饵芳香诱惑赶过来寻找美味。一旦循着饵香找到鱼饵子后,就会迫不及待地赶过来咬钩。吃得津津有味时,卡子在弹力的作用下,泡得发软的芦筒在鱼嘴里突然破裂,一寸长的小竹签立即弹直,牢牢地扎进贪吃鱼的嘴里卡住鱼喉或鱼的鳃中,将鱼死死卡住,鱼一旦中招就很难脱身了。我估计“卡子钓”大约就是因此而得名的吧。

有关“卡子钓”的故事

渔工们也果然是辛苦,第二天天不亮就得起床,摸黑找到标记,然后坐在缓缓行进中的船上,两手交替把绳子轻扯进面前的竹篓里,顺手把鱼儿也捋进了船舱。其实用“卡子钓”钓哪种鱼,完全是根据卡棍大小和鱼饵决定的。比如玉米和麦粒就只能钓鲤鱼和草鱼等,鱼虾做诱饵才能钓到鲶鱼和鳌花一类的肉食鱼类。这虽然都是常例,但有时也有意外情况发生。渔工就给我们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

那是几天前,他们用“卡子钓”钓鲫鱼。昔日,松嫩两江虽然鲫鱼很多,但重量超一斤的却不多,二斤以上的更是少见。听渔工说,他们每天捕鱼多少很大成分是取决于人的运气。那天早晨他们去收网线,长长的网线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鲫鱼,受到人们收线的惊吓,都不停地在水里挣扎。正在收线的鱼工突然发现手里的网线被一种巨大的拉力牵引,瞬间就被拉入水里好几十米。钓到“个子鱼”了!渔工立即兴奋起来。原来是几个个头较大的鲫鱼在水中挣扎泛起的水花惊动了一条过路的大个子怀头鱼,大约是饥饿难耐的它发现水中有了可口的食物后,就急不可耐冒冒失失地一口就把那条硕大的鲫鱼吞进到了肚子里。饥饿的问题是解决了,可“卡子钓”却被他吞到了肚子里再也无法挣脱。那条鲫鱼顷刻间便在这个世界消失,但同时也留下了一尾在水里挣扎的大个子怀头鱼。鱼在水里的力气实在是大的吓人,渔工此时只能顺劲不紧不慢地拉动手中的钓线,既不能用力过猛把网线拉断或是把卡钩从鱼的嘴里拉出来,也还需提防大鱼一旦发威把船儿掀翻;同时也不能轻易松手,防止因大鱼肆无忌惮的挣扎导致其顺势挣脱跑掉。鱼带着卡线拼命地在水中跑,人也只好卯足劲划动渔船,拼命跟鱼赛跑才能逐渐缩短船与鱼之间的距离。这种耗时费力的力气活其实也是在考验渔工捕鱼和拿船(划船)的技巧、体力和耐心。就这样,渔工和他的媳妇、妹妹在水中与这条大鱼足足折腾了两三个钟点,大鱼被累得疲惫不堪行动迟缓,渔船终于慢慢靠近了大鱼。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渔工接过媳妇递过来的一把重磅锤子,向大鱼的头部连击数下,大鱼被砸昏后肚皮朝上泛白。三个人用足力气才把大鱼拖上渔船,在拖拉到一半时,大鱼把船都压歪了。回到家一过磅,你猜有多重,呵呵!足足三十多斤呢!这种卡子卡住小鱼,小鱼卡住大鱼和野鸭子的事情在松嫩两江时有发生,它带给人们的都是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惊喜。

渔工还告诉我们,“卡子钓”要掌握好几个关键点。首先是防止线乱:那么长的线,稍有不慎,便会变得杂乱无章再也抖不开而作废;穿麦子时,要不急不躁,耐心细致;麦子不能煮大劲,否则,经受不住卡子的张力,在芦筒里不但会开花,而且很容易扰乱卡线而前功尽弃。其次是控制划船:有时候船在水中不大听人使唤,而下“卡子钓”时,小船还必须匀速前行。没有划船经验和多年功力的人是很难掌握技巧的。第三是起鱼:卡住鱼时,鱼不会束手就擒,人也不能用卡线把鱼强硬地提出水面。如果那样,卡子的弹力经受不住鱼的重力,鱼在半空中就可能脱钩逃走。当然,掌握了决窍,人鱼相斗的过程其实也是充满了乐趣和喜悦的过程。

只可惜自那次离开八家河后,我再没有见过“卡子钓”。其主要原因,一是人们野蛮捕捞,伴随捕鱼工具的日益“现代化”,人们对鱼儿的捕杀越来越野蛮。二是大肆开垦江滩地,使所有江湾都失去了原有的颜色与风采,昔日的滩涂变成了水田和大田。在江岸水草陆续绝迹的同时,伴随大量农药的使用,水中的浮游生物也都不复存在。鱼儿没有了食物,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空间。三是两江沿岸大量生活和工业废水的排放,昔日的两江清水曾一度变成了污水甚至是臭水,估计在此恶劣的环境里,你就是摆上一桌丰盛的美餐,估计鱼儿们也不会舍命来此赴宴。所以鱼儿最倒霉的时候也同时是这里人们生活最贫困的时节。据说最近两江的水质已经明显好转。但要恢复原生态还是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卡子网线两江
立管在位状态下立管卡子创新设计
“重庆.两江之星”新型智能亚轨道火箭成功发射
医者颂
关于如何降低配网线损的研究
汽车门内饰板塑料紧固件概述
桂林市两江四湖规划布局研究与探讨
加强配网线损管理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我的小巧手
汽车连接器TPA的设计和应用分类
网线与网线头区别以及网线的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