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贺岁祈福顺德人这样过年

2018-05-14 04:48白宪波
神州民俗 2018年2期
关键词:贺岁顺德舞狮

白宪波

顺德春节习俗,按表现形式和时间不同可分为:腊月迎春、新年贺岁和酬神祈福三大类。腊月迎春包括谢灶、扫屋、上挥春、开油镬、行花街、卖懒、除夕点灯照耗、责年(“责”为“压”之意)等;新年贺岁包括燃鞭炮贺新岁、接财神、拜年贺岁、演大戏、舞龙、舞狮、游龙等;酬神祈福包括拜庙、游神祈福、挂花灯、出会景、观音开库等。

顺德春节习俗系统、集中地展示了顺德民俗的基本特征,体现了岭南历史和时代风貌。2009年3月24日,顺德的春节习俗被列入佛山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腊月迎春

腊月迎春寓意除旧迎新。在顺德,腊月迎春与许多地方一样都是从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的谢灶开始的,同时举行扫屋、上挥春等活动。谢灶即祭祀灶君,相传腊月二十三,是灶君上天向玉皇大帝会报人间灶事的日子。为了灶君在向玉皇大帝匯报工作时讲好话,人们一般选在这一天祭祀灶君,同时祈求保佑五谷丰登、丰衣足食。谢灶仪式需事事周到,祭品有白米、糖、利是、鸡、烧酒、烧肉、桔果及清水一碗,还有谢灶鲤鱼一条(鲤鱼需肚大多春——即有鱼卵),寓意五谷丰登、年年有余。同时写“谢灶疏”一张,内容都是感谢灶君、保佑自身之类的话,并备纸马一匹(剪纸制品),以便灶君乘马上天。

扫屋即打扫卫生。每当踏入农历十二月下旬,顺德的家家户户尤其是在乡下,人们就已经开始扫屋抹尘,清洗蚊帐被席,用碱水或柚叶、黄皮叶煎水洗涤生活用具,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春节了。顺德坊间广为流传的《迎春扫尘歌》:“腊月二十三,晒被洗衣衫;腊月二十四,清洁房边地;腊月二十五,扫房掸尘土;腊月二十六,洗净养猪屋;腊月二十七,里外洗归一;腊月二十八,杂物抹一抹;腊月二十九,烂嘢都搬走。”即是扫屋习俗的真实写照。

上挥春即贴对联、门神,谢灶之后,人们选定吉日将旧春联、门神换下来,贴上新的。许多替人写挥春的小档摊,用大红纸写上“挥春”两个大字,四乡及镇内居民就会请档主按自己的意思写挥春。

在顺德,比较特别的迎春活动是开油镬(huo)、行花街、卖懒和责年。年晚开油镬,是珠江三角洲广府民俗必循的年俗。俗话“年晚炸煎堆,人有我有”。除煎堆外,还炸油角、茶泡、芋虾、糖环、笑口枣等年宵品。现时,不少人家的油炸食品多到市场选购,但开油镬的俗例仍沿习,重在取开油镬的好意头——“油滚如花”,象征花开富贵、兴旺发达。相传,顺德著名小吃——“龙江煎堆”即与这一习俗有关。

岭南气候温和,四季如春,严冬季节,仍是绿叶红花,郁郁葱葱。年前行花街是顺德人重要的年俗之一。花街,就是专卖迎春花的花市,选一条较宽阔的马路,在年二十七、八出来,花期三天,除夕晚达到高潮。两旁摆卖各种桃花、吊钟、菊花、鸡冠花、剑兰、大丽(芍药)等,还有大年桔、四季桔、金橘、硃砂桔。人们拖男带女,三五成群,结伴行花街。花街之上,花团锦簇、人声鼎沸、欢声笑语、热闹非常。如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花市场加了不少名贵品种,日本的樱花、荷兰的郁金香、台湾的钻石玫瑰、海南的观音坐莲……除插花取意头外,赏花的习俗逐渐形成开来。

团年饭后,是顺德小孩子们上街卖懒的时候。掌灯时分,家长给小孩一人一个煮熟的红鸡蛋、一个茨菇,一支香火或一个腰形竹织灯笼,穿上新鞋子,由父母或兄长带领,结队走到街上,边走边唱卖懒歌:“卖懒、卖懒、卖到年三十晚,人懒我唔懒。”“卖懒仔、卖懒儿,卖得早,卖俾广西王大嫂,卖得迟,卖俾广西王大姨。”卖懒的孩子们或到附近的土地庙,把香插到香案,或走到大街的井头,把香火插在井沿,然后沿来路返回家,边走边吃红鸡蛋,吃完了鸡蛋,也就象征把懒卖完;也有些地方卖懒的小孩不吃鸡蛋,回家剥开分给大人吃,吃的人越多,懒就卖得越干净。

每年年三十,顺德家家户户例行“责年”(“责”,压之意),即用好意头的物品留在米缸或用盆子盛放过新年。责米缸内有白米一满碗、片糖两砖(两块完整的黄片糖),年桔一对、茨菇两个,腊肠一孖,(或用煎鲮鱼两条)。年三十晚前放在米缸内,用红纸写“常满”二字贴在米缸外,寓意丰衣足食、甜甜蜜蜜、大吉大利、团团圆圆、长长久久、年年有余。责年物品还有连头生菜、芹菜、韭菜、青葱、青蒜,用盆放水养着留过隔年。此外还有猪大脷一条(大脷,即舌头),猪手一只(只要右手,不能用左手,否则有“左手左脚”之嫌。“左手左脚”在广东地区意为碍手碍脚),寓意生财、勤快、长久、聪明、会算、吉利、横财就手等。责年物品要到开年后才能食用。

新年贺岁

新年贺岁之俗,全国各地皆有。鞭炮贺新岁、接财神、买发财大蚬、拜年贺岁、演大戏、舞龙、舞狮、游龙等都是顺德新年贺岁的重要习俗。

正月初一交子时之际,家家燃放炮竹,俗称“开门炮”。主人打开大门,口呼“开门大吉”,即燃响炮竹。家家争先烧头炮,故燃竹之声此起彼落,通宵达旦直至天明。贺岁燃炮竹习俗至今仍沿习,近年政府明令禁止在城区燃放炮竹才基本停止,而在郊区农村,依然沿习。贺岁炮竹声响过,天刚黎明,街上便有手拿一大叠用红纸写着“财神”二字的送财神者,走街串巷,到各家各户“送财神”,口呼“财神到”,主人便开门“接财神”,给送财神者递上利是一封,把“财神”贴在大门门头或供于神案。噼噼啪啪的炮竹声和“财神到”的呼叫声此起彼落,新春气息浓烈。此时小贩走乡串街,挑着蚬子叫卖,连声高喊:“发财大蚬,发财大蚬!”。“大蚬”即大个的河蚌,因“蚬”与“显”同音,世人认为有显灵之意,预示“财神”驾临,故人们争相购买。

拜年是民间最普通、最广泛的贺岁习俗。在新年的一年之始,互相道贺,拜访祝福,一则取个好意头,二则可维系亲情、人情,是值得提倡的良风淳俗。初一子时开始,人们便拜神、祭祖,然后儿孙辈给祖辈、父母拜年、行跪拜礼,祝长辈健康长寿,长辈也给晚辈祝福快高长大、前程无量之类的祝词,并给一封新正利是。年初二,外嫁女儿回娘家向父母、哥嫂拜年。亲戚朋友也多在初二、初四至初九拜年。家家备煎堆、松糕、茶果,并以“八宝果盆”招待来客,八宝盆内盛满红瓜子、糖莲藕、糖莲子、糖甘笋、糖马蹄、糖冬瓜、花生之类,大家互品年宵品,称赞主人家手势好。。

初三俗称赤口,赤口亦为“赤狗日”,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民间传说中赤狗是“熛怒之神”,主斗讼之事。每年农历正月初三,根据传统习俗,当日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为防招惹口舌是非,各人均不出外向亲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故赤口日亦称为小年朝。另外,“赤”字含“赤贫”之意,外出冲犯赤狗会带来贫穷。如一定要外出拜年,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于身上,以化解口舌。如今这一习俗已经淡化。

初四俗称“行银路”,是新出嫁姑娘首次春节返外家拜年的日子。是日一早,婆婆便用全盒备煎堆、松糕、油角,及女婿孝敬岳父母的礼物。午饭后,小夫妻双双回外家,给长辈拜过年,晚饭后才返男家。父母给女儿女婿回礼,除利是外,必备有头生菜两棵,以及葱、蒜、芹菜,用红纸盖面,并需有大桔、茨菇各一对,有头有尾原条风蔗两条,取其大吉大利、添丁发财、相亲相爱、甜甜蜜蜜之意。

派“利是”是必不可少的。“利是”又称“利事”或“利市”,亦即红包,寓意来年万事如意、富贵吉祥。根据《易杂注》所载:“营商利市,营达利事”,生意人派的叫利市,取其有利于做任何事情之意。 由于“事”和“是”两个字读音相通,因此很多人都把“利事”写成“利是”。另有咸丰《顺德县志》载:旧时顺德,长辈有“相遗以物,曰馈岁”的习俗。其中包括压岁钱。“压岁钱”本质是“厌岁钱”。“厌”即“魇”,“厌胜”就是“战胜妖邪”。故老相传,一年中小孩可能会碰到各种病灾,此钱傍身,可除病灾。后来音义讹传,便成为今天的“压岁钱”,即今天的利是。尚未婚娶的青年男女,亦可被赠与利是。

从初一至初七,俗称新正头,龙舟艺人肩托木雕龙舟或鲤鱼,到各家各户或店铺唱贺正龙舟或鲤鱼歌。龙舟说唱是顺德特有的一种曲艺形式,为与端午节的龙舟竞渡相区别,民间称之为唱龙舟或龙舟歌,在特定语境中,也可简称龙舟,始于清代。相传乾隆年间,顺德龙江有个平时能说会唱的破落户子弟,因生活无着,便在木鱼歌的基础上,改革唱腔,手提木雕龙舟,胸前挂一副小锣鼓,边敲边唱卖艺度日。由于他的演唱别具一格,明快悦耳,通俗易懂,很受群众欢迎。于是不少人竞相仿效,很快便传开来。一向以来,凡以演唱龙舟为生,十有八九是顺德人,故行内公认顺德话为正宗。外地艺人要得到群众认可,必须熟习顺德乡音。

龙舟说唱有两种演唱方式,一种是沿门卖唱,一种是说唱故事。沿门卖唱即逢年过节,挨家串户演唱吉利词,博取住户打赏零钱、食物,故又称吉利龙舟。由于同北方的“莲花落”相似,又有人称之为“乞儿歌”。贺正龙舟是吉利龙舟的一种,主要在春节期间传唱,其内容多以“平安”、“长寿”、“发财”、“和睦”为主,如“真高兴,贺新正,贺到你门前多吉庆,一年四季个个福寿康宁。老爷生意财源盛,少爷本事好名声;奶奶乐善好施心地正,少奶有喜又添丁。细纹仔(小孩子)快高长大兼生性,读书伶俐又聪明;子孝孙贤代代醒(精明,有作为),兰桂腾芳喜气盈。荣华富贵天赐定,门阑霭瑞有吉星;买下良田足有万顷,收租收到去省城。出入平安万事胜,东成西就百业兴;龙舟唱过人人高兴,老爷奶奶大把利是派俾我拧(拿)。”

舞狮又名醒狮贺岁。早在明代,舞狮就是民间驱邪纳福、节日喜庆的重要活动形式。数百年以来,春节舞狮贺新岁的习俗从未间断。从正月初一至初八,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各个武馆的狮会,以及工厂、乡村的狮队就敲锣打鼓上街贺岁采青,许多商店门前挂出青(生菜、利是)就有狮子前来表演。一般贺岁采青是采高青、盆青、水青、桥青和板凳青,以高难的采青技艺吸引无数群众观看。

酬神祈福

酬神祈福是顺德春节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村居因历史和条件的不同,其内容和形式也不尽相同,甚至同一村落每年的习俗也略有差异。这些习俗与民间信仰、日常民间习俗交织在一起构成顺德独具特色的春节习俗。总体来说顺德春节期间的酬神祈福习俗包括拜庙、开灯、出会景和观音开库等,而期间的舞龙、舞狮、唱大戏、聚餐等也是顺德春节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年钟声敲响之时,烧上新年里的第一炷香是顺德信男信女们的共同愿望,所以每到除夕夜顺德的许多古庙都会迎来大批信众烧香、拜庙和祈福,他们是最虔诚的信徒。

过去,一过初七“人日”,县人便陆续挂花灯、出会景、燃放烟花爆竹庆贺,至十五日达于高潮。生子添丁历来是顺德人最重视的喜事之一,因添丁与添灯谐音,故凡生有子嗣的人家,一般都免不了在下一年的正月初十,在自家门前、本族祠堂门口和本村神庙门前悬挂用树仔头制作的简朴花灯。其制作方法是选取形态较好的树仔头,剪去浮枝和叶片,再将彩色纸花错落有致地扎在树枝上,树头正中放一个小油碗,插灯芯点燃,以示添丁,俗称“开灯”。同时宴请亲朋、乡亲,共同庆祝一番。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一习俗逐渐演化为民间宴会上的“竞灯”。

“出会景”通常由大乡大族举行,在初十日至十五日上街舞狮、舞龙,抬村庙菩萨出游,并选派男童化妆成戏剧人物置身其间,与别乡别族其他队伍争奇竞逐。观众万人空巷,通宵达旦,热闹非凡。清末民国年间,顺德大良依旧流行的“大良鱼灯会”就是这一习俗的真实写照。民国初年这一习俗逐渐消歇,其中的鱼灯会景及水仙会景延续至抗日战争前夕。现在这一习俗已退化为出色,仅在杏坛北水等村居有所保留。

传说在农历正月二十六日当日,观音菩萨会查点钱库一次,并于子时大开金库,贷款助民。每年的这个时候,顺德信众就会来到观音庙“借库银”、“还库银”、“啖生菜” 、“烧大炮”,以求风调雨顺、国运安宁、身体健康、事业有成、财运亨通,俗称“观音开库”。

“观音开库”是顺德特有的民间信俗,主要流行于顺德的容桂观音堂、勒流连杜村、龙江紫云阁、观音阁等地区。

在容桂观音堂,人们的活动以借库、还库为主。借库时在观音坛前燃点蜡烛及三支大香并插在大炉中,然后跪下诚心祷告。之后可把衣宝在香上顺绕三圈,然后化宝(由于当日观音堂内人数较多,故堂内设有专人代为化宝)。据说在观音开始开库时辰之内,能点上头炷香的人就能得到观音所送出的一年中最好的运气。随后来到金银库房中抽取“库钱”(写上银码的纸包)和“寿金”(纸锭),“库钱”有多有少。借库完后把“库钱”放在银包或手袋内,妥善保存。还库时连同寿金还回库房。

还库时需准备观音衣宝、香烛各一份、寿金、金、银各三百或一条、金花一对、五个利是封,其中四个利是封内分别用红纸写上下列四句字:1、寿金为本,金、银为利;2、有本有利;3、有借不难;4、本利归还。而第五封是利是钱,用作添香油或送与庙祝。 一切准备妥当后,先上香烛,然后心中祈求,跟着将四封利是及衣纸一同火化,然后重新再向观世音菩萨借库。

而勒流连杜村以举办生菜会为主。生菜会是“观音开库”最重要的环节。生菜包的主要原料是蚬肉、生菜、韭菜。这三样菜各有各的含义:蚬肉是吉祥食物,蚬肥年丰,俗称“发财蚬肉”,或“蚬肉大发”;生菜则取其“生”字,即生生猛猛,生财有路;韭菜,是取其“韭”与“久”的谐音,意谓“长长久久”。吃生菜包希冀人财两旺,长久发达。清末民初时,生菜会盛极一时。谚语云:“正月生菜会,五月龙母诞。”《顺德美食竹枝词》咏生菜会曰:“千席齐开笑语喧,包包青绿为儿缘。观音庙内生财会,功利情深商意玄。”过去顺德乡间,每年都有许多“生菜(财)会”的民间储金组织,会员按月交纳少数银两,到第二年农历正月廿六零时收回本息,并美其名曰“观音开库”。

在龙江,人们的活动以烧大炮为主。前日,人们搭起高高的竹架,以村小组为单位大放鞭炮,以示庆贺。许多村民还自发组成舞龙、舞狮的队伍,参与其中。届时炮声连绵不断、震耳欲聋、旗幡招展、锣鼓喧天,好不热闹。

顺德的春节习俗是岭南地区,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典型代表。与北方地区相比,这里不流行吃饺子,而是流行一些寓意吉祥的美食,如生菜(生财)、发菜(发财)、蚝豉(好事)、腐竹(富足)等等。此外,平时难得一见的一些民俗,如舞龙、舞狮、龙舟说唱、唱大戏、出色等也会纷纷上演。行花市、拜庙、灯酒、各种神诞活动等是顺德春节习俗特有的组成部分。虽然许多人认为神诞活动不是春节习俗的组成部分,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许多村居都纷纷将神诞活动,尤其是出游類神诞活动改在春节期间举行,以适应现代生活。在物质、金钱日益丰富的今天,顺德的红包利是依旧保留五元、十元的传统,这是值得称赞的!

猜你喜欢
贺岁顺德舞狮
7.1声道定制影院+KTV案例 顺德华侨城
新春贺岁,迎接挑战
世界美食之都——顺德
舞龙舞狮进校园
春天来了
——新年贺岁歌
舞狮
顺德糖厂改造策略研究
如何上好会计岗位实践课
更牛的贺岁攻略 新网吧宝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