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小失大,咎由自取

2018-05-14 09:12乔国政
杂文月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神牛汤斌秦军

乔国政

战国时,秦欲先吞蜀再伐楚,可秦军入蜀需先修栈道,为避免秦修栈道引起蜀的警觉和防备,秦相张仪设计对蜀君说,秦有屙黄金的“神牛”欲赠蜀,但需蜀先修好栈道,体型庞大的“神牛”才能送去。蜀君信以为真,可栈道修好后迎来的不是“神牛”,而是秦几十万大军。巴蜀鱼米之乡成了秦伐楚时秦军的粮仓。

康熙时,书生范晓杰到书肆看书,见一枚铜钱滚来,便踩在脚下,等丢钱人走后装进腰包。此举被一老翁看到,询其姓名、身份后冷笑着走开。次年,范生通過了吏部考试,被委派到江苏常熟当县尉。上任前需拜谒江宁巡抚汤斌,汤收了名片十日后方接见,汤曰:“书肆中一钱滚过脚尚昧”让范生作答。范生看汤公正是书肆所遇老翁,吓得无言以对,书吏以嘲讽的口吻替范生答曰:“官场上千金送来尔必贪。”范生更是无地自容,跪地求饶。汤公正色宣布:“范晓杰已被革职,不必到常熟上任!”范生因一枚铜钱丢了官职。

这两个历史典故说的都是当事人贪图眼前微不足道的小利,损失了自己最根本的大利益。可谓“因小失大,咎由自取”。因为,吃大亏的原因是想占小便宜。

先说蜀君,对一个封建君主来说,他最根本的利益是边防安全、政权稳固、国泰民安。可他对此并不重视,只想着人家的“神牛”。明眼人一看便知是一场“骗局”,他却没有看穿,即“利令智昏”也。他忘了秦对蜀的鱼米之乡早就垂涎欲滴,竟自毁防御秦军入侵的天然屏障,主动替人家修好栈道。结果“牛”没得到却亡了国。用唯物史观析之,秦统一中国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蜀亡实乃咎由自取。

谈古旨在论今,从蜀君身上可看到当今落马贪官的身影。这是因为,我国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民主法治建设尚不完善,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仍有不法商人的存在。为官者要搞经济建设,就不可避免的要与商人打交道。商场如战场,不法商人总想着通过官员的手中权,来侵吞巨额国有资产和人民的利益,使他的收益最大化。因此,像蜀君那样因私废公的官员就成了不法商人的“猎物”,只要投其所好,或者说把他“搞定”,这个人就会慷国家之慨,按着不法商人的指令,像蜀君那样为其搭桥铺路,并带着巨额国有资产,连同他自己的身家性命,一并投进不法商人预设的“陷阱”。当前反腐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完善我们民主法治建设,大力加强反腐力度,“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才能防止巨额国有资产遭受重大损失悲剧的发生。

再说那个范生。作为一名“国子监”的书生,一旦通过吏部考试就可圆其当官的“梦”。但要实现这个“梦”,不仅要通过文化考试,更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名声。因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有作为的国家政权对贪官都不会宽容。可范生在“书肆中一钱滚过脚尚昧”的“录像”,预演的正是“官场上千金送来尔必贪”的场景。汤斌对范生的处分可谓客观公正。

我们高兴地看到当前我国干部聘任制度的改革“升前必审”、“任前公示”制度,又让我们看到新版“汤斌们”的身影,不仅纪委介入,还看群众口碑,若举报属实“人品不正,一票否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带病提拔”现象。发挥人民群众对官员的监督作用。同时,也有利于人们“慎独”精神的养成,更有利于整个民族社会文明水平的提升。

总之,防止“因小失大”,就必须戒除贪欲,不义之财分文不取。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常常有陷阱”。只要不贪小便宜就不会吃大亏!同时,还需强调的一个问题,就是权衡利弊的大小,不能仅仅围绕个人利益患得患失。“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枯”,个人利益只有和国家、集体、社会、他人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才有保证。因为,损害了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严重的要受国法制裁;即使够不上制裁的也直接影响到个人利益中最重要的因素,即个人的名誉。如果不顾及名誉,俗云“不要脸了”,那么他“因小失大”的悲剧必然发生!

猜你喜欢
神牛汤斌秦军
看,秦军的炫酷装备
中国绘画史上的“神牛”
“秦军”是如何炼成的
趁火打劫(下)
“牛医生”(大家拍世界)
潼关城计“送”赖兵
孟加拉国从印度走私“神牛”
一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