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书交流法则

2018-05-14 11:55
生活PLUS 2018年6期
关键词:二手书书迷旧书

曾在知乎、阿里等多个著名互联网公司任职过的猫助为书迷们开了一家线上旧书书店。猫助赶上了共享经济的热潮,在老牌二手书平台“老夫子旧书网”、门户头部“转转”“咸鱼”的夹击之下,多抓鱼在2017年5月正式上线,不久,便在知识青年和文艺青年群体中建立了良好口碑。迄今为止,多抓鱼已经完成腾讯的又一轮融资,网传估值超1亿美元,累计卖出超过 100 万本书。

BOOKOFF+豆瓣+知乎

猫助曾在传媒大学和同学摆了4年摊,熟谙利用“循环经济”来丰富大学物质生活的模式,把自己穿完了、看完了、用完了的商品在跳蚤市场卖掉,又可以重新购买喜欢的東西。对“循环经济”的个人体验,或许是多年前猫助为多抓鱼埋下的一颗种子。

“多抓鱼”的商业模式效仿了日本书店BOOKOFF的成功经验,又做了本土化的革新。

日本目前规模最大的实体二手书店BOOKOFF成立于90年代日本经济衰退期,以一折收书、三折卖书的标准化流程,使二手书得到了与新书同等的待遇。它们经过整理、翻新之后,再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之上,彻底改变了大众对于古董书店杂乱无章的刻板印象。

更年轻的多抓鱼则依托于社交平台,使其客户群体更加垂直,“我们针对的用户群,其实就是豆瓣加知乎。”这样看似狭小的市场选择实为一种机智的策略,旗帜鲜明的文艺气息和审美取向使这只猫能快速抓取到它们的目标鱼。

多抓鱼的主创多来自豆瓣和知乎,这是他们最了解的客户。为了保持良好的品位,不想卖烂书、不想什么书都卖的多抓鱼拒绝了那类“流量”书籍,中医、养生、鸡汤、教辅书、2004 年之前出版的书目、明显过时的理论书等等。打开首页,会看到“豆瓣8.5”“喝茶和睡前都可以看的小书”“读点正经中国史”等书单,明显是在“讨好”热爱深度阅读的人群,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客户对平台品质感的认同。

多抓鱼把二手交易市场变成了一种脱离赚钱为最终导向的存在,增添“文艺”作料之后,更接近“循环经济”的本质。多抓鱼用户ELLE说,二手书以三折以下的价格卖掉,根本不剩什么钱,只不过想把好书传播到需要的人手上。

像猫咪一样妥帖的服务

如果你正好是爱书之人,便能体会实体书籍不可代替的阅读体验同时带来的弊端,占地儿、难以移动和处置。如果当废纸卖掉,虽然省事,却心有不甘。多抓鱼的出现切实解决了这个问题。

整个平台没有单独的网站或是APP,书迷只需要关注公众号,就可以完成交易中的所有操作。卖书时扫描书后的ISBN条码,会得到一个衡量库存和市场状况后的报价,达到8本或者40元,便可以立即下单。快递会在指定时间上门收书,运费由平台承担。整个过程完全不需要和任何人交流,就像猫助所说:“这是一个社交恐惧症做的二手交易平台。”

偶尔,多抓鱼会为100本以上的大单提供上门服务。一次,作家蒋方舟在微博上发了求助信,她想处理掉不再需要的书籍,结果被人安利了多抓鱼。那天公司全员放假,只有两名员工留守北京,他们持续到半夜两点。之后,多抓鱼常常像家政服务人员一样出没在那些即将搬家、出国的人家里,清理旧书,然后再放在平台上,等着新的主人把它们带走。

藏在旧书中的故事

今年5月,多抓鱼依靠在二手书中的发现做了一个主题为“人与书”的特别展览。在《投资最重要的事》一书中找到了折得整整齐齐的 LV购物单据;《算法导论》中夹着新的两千元压岁红包;有人把与恋人的合影当作书签;《蔷薇岛屿》中找到一张高考答题卡,背面写着一封信,信中提到“感谢你借给我的书,但是比较可惜,看完了我也没有能沾染一丝文艺的气息”。

一本旧书里夹杂着看书人的心情和状态,或许就是因为这种感情我们没那么容易就扔掉一本书。

猫助曾在社交网络上写下这种心情:“我希望有一家循环商店,可以把那些曾经对我很重要的物品通通收下,然后转交给需要它们的人。像无奈走向人生岔路的旧友,也许再也无法合拍,甚至也许再也不会相遇,但我希望你日后仍有好前程……若人生的一切附属品能装满一个登机箱,那我将有勇气去往任何的未来。”

猜你喜欢
二手书书迷旧书
基于云开发的二手书交易小程序
逛书市
小书迷
校园二手书市场价值分析与研究
旧书报为什么会发黄
旧书
这下我就放心了
这下我就放心了
旧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