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农业“三大体系” 夯实井研乡村振兴发展基础

2018-05-14 11:18邓亚莉张学艺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邓亚莉 张学艺

摘 要:井研县现有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需进一步优化、生产体系需进一步提升、经营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因此,我们要坚持特色导向,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坚持绿色导向,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坚持市场导向,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关键词:三大体系;井研;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F3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18.06.014

文章编号:1009-6922(2018)06-66-04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为如何实现现代农业指明了方向。乐山市井研县政协紧紧围绕井研县委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工作主题,立足农产品主体功能区定位,将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作为重点调研课题,进行专题协商,努力探索绿色转型升级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县建设,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础,并使其切中肯綮。为搞好本次协商工作,近期,井研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县级相关部门到井研县林翔米业专业合作社、乐山市仟和牧业有限公司、乐山市丰润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乐山市顶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镇阳乡“食里八乡”专业合作社进行了调研;到资中县考察了血橙产业;邀请了四川大农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四川省第十三批优秀专家、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吴剑同志就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促进乡村振兴进行了专题讲座,形成该调研报告。

一、井研县“三大体系”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实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新进展

一是发展生态特色种植业。粮食生产突出稳面积、优品种、提单产、增效益,总产量稳定在20万吨以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建设“百里环线”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发展优质晚熟柑橘8.6万亩;环线内集益乡、周坡镇、分全乡、纯复乡基本实现了村村有特色产业、家家有致富门路。二是发展规模高效的养殖业。突出抓好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仟和牧业、怡嘉怡等龙头企业的入驻,推动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产业不断加快转型升级;发展水产养殖,进一步优化水产品种结构,引进、推广养殖鸭嘴鲟、江团等名优品种。三是农产品加工持续向好。建成生猪和肉兔国家级龙头企业各1家,米业加工企业2家,植物油加工企业10余家,竹木制品加工企业1家,面粉加工企业1家。连续两年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总投资1502万元建设储藏窖库59座(处),增加储藏、保鲜能力5720吨。四是产业融合进一步增强。拓展农业功能,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建成省级星级农家乐12家,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3个,规模产业、文化旅游等特色村落7个;磨池镇三青台国家级垂钓观光园、集益乡长山湖度假村、研城镇太阳岛田园综合体、分全乡水产康养观光园初具规模。

(二)以提升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是改善生产条件,推进基础设施改造。整合四川省发改委千亿斤粮食工程项目,四川省国土、省农发办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三年累计投资1.4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8万亩。“百里环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新建30公里产业大道,新建和改造提灌站47座。投资2635万元改造10千伏线路9.45千米,配变24台,低压台区55个,低压线路58千米。加大智慧农业投入力度,2017年投资120万元建成物联网示范基地7个。二是健全服务体系,推进涉农综合平台建设。针对现代农业园区业主对柑橘生产管理技术缺乏、市场经济观念难转变等发展瓶颈,引进乐山思贝尔农资有限公司、乐山顶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美鼎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探索大田托管、代耕代种、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为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资供应、配方施肥、农机作业、统防统治等系列化服务1.8万亩。三是加强生态保护,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井研县禁养区内146户养殖场全部完成拆除搬迁,规范整治限(宜)养区养殖场982个。年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18万吨,综合利用率达86%,化肥使用量保持零增长,农药使用量逐年递减。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目前井研县已建成无公害农产品32个、绿色食品认证23个、有机食品认证10个。

(三)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重点,迈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新步伐

一是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建立乡(镇)村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预流转服务平台,促进土地流转,放活土地经营权,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井研县土地流转面积共计15.8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 39.7 %。二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基础设施、产业项目、补贴、用地、金融保险等方面,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鼓励专业大户发展为家庭农场,支持农民合作社开展股份合作和成立联合社。成立井研县柑橘协会。井研县农民专合社达396个,较2015年增加127个,其中市级示范社22个,省级示范社13个,国家级示范社5个;在工商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312个,其中省级示范场5个。三是加快发展农业信息服务。扶持培育电商企业和微商100余家,建成益农信息社190个,农村电商覆盖率达95.4%。镇阳“食里八乡”专业合作社通过“互联网+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2017年营业额达200余万元。四是加大农产品品牌建设力度。实施“区域+企业”双品牌战略,发展品牌农业,井研县培育中国名牌产品1个,省级名牌产品7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省著名商标5个。打造“井研柑橘”區域公用品牌,唱响“千丘藏一果,一果尝千秋”的品牌口号,推广井研柑橘。

二、当前井研县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结构不优

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与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还不相适应,农业产业同质化、农产品结构性矛盾凸显,销路好、品质高的优质农产品较少,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不紧、衔接不够、循环不畅,一二三产融合不足,农产品加工水平和转化增值率依然偏低,带动农民增收能力较弱等等。迫切需要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二)现代农业生产体系较落后

农业生产基础薄弱,现代设施装备应用不足,科技支撑能力不强, 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不够,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还不能适应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要求。

(三)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市场化水平低

农业经营规模小、主体素质低,千家万户的小农户生产经营方式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竞争要求;新型经营主体扶持政策不健全、培育滞后,社会化服务支撑不足,迫切需要加快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三、加强井研县“三大体系”建设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坚持特色导向,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构建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是建基地强一产,做大特色种养循环产业园。统筹考虑产业发展,练好“粮牧功”、念好“山水经”、唱好“林草戏”、打好“果蔬牌”。大宗农产品要突出“优质专用”,其他农产品要突出“特色优势”。要围绕百里产业大环线,多产业、多业态融合发展。按照“建一个万亩产业园,连片增收过亿元,一个户办产业园,人均增收超万元”目标,积极引导培育建设优势特色产业园区。围绕控产量、定标准、创品牌、拓市场、储新品、精加工,做大做强柑橘产业。加快现有养殖场改造升级,畜禽饲养基本实现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控制生猪发展总量,引导发展肉鸽、肉羊、梅花鹿等特色特种养殖。加大名特优新水产品引进,加快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纯复乡宏图养鸽场养殖20万对种鸽,年出栏500万只乳鸽,按目前价格年纯收入近2000万元,实现了“小鸽子、大产业”,其成功经验就是特色差异发展,值得借鉴。弘春家庭农场种植的蜂糖李今年卖到了60元一斤,就是做到了品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发展特色产业就要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二是深加工兴二产,做强特色产品加工物流园。加快绿色粮油加工生产线、大型柑橘商品化处理中心、柑橘冷链物流园区、柑橘交易中心和县级电商平台建设。让井研特色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好。三是强旅游活三产,做精特色农业文化旅游园。按照 “建一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就是一个特色旅游景区”的思路,高起点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园区。培育发展农家乐、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结合井研深厚的国学文化、耕读文化,培育分享农业、定制农业、创意农业、养生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美景、美村、美宿、美食“四美融合”,建设特色乡村旅游度假区,让井研成为乐山人的家园,成都人的花园,乐山大佛、峨眉山游客的观光园。

(二)坚持绿色导向,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秉持绿色发展,改善生产方式,完善农业基础设施,转变农业要素投入方式,解决农业的发展动力和生产效率。一是推进设施现代化,夯实基础提高农产品产量。加快补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短板,积极争取2.5亿元的粮食项目建设,结合耕地提质、高标准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建设,切实提升耕地地力质效,做到“藏粮于地”;力争“百里环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产业大道全部贯通,环线内水利、电力、通讯等综合改造率达100%,信息进村入户,村级服务站实现全覆盖。二是推进技术集成化,依靠科技提高农产品质量;推进科技创新,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等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建立产业技术联盟;选育适合井研的粮食、水果、畜禽品种,建立柑橘无病毒苗繁育中心;制定柑橘生产和收购标准化体系;研发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及移动终端APP,实现生产全过程可追溯管理;进一步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训与职业农民培训,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推广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乐山市顶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宝五乡流转土地800多亩,种植优质柑橘及特色水果,高标准建园,园区道路联通,水肥一体配套,实现了园区管理的自动化、机械化,值得在井研县推广。三是推进生产标准化,质量追溯确保农产品安全。加快建设一批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全面实施“一控两减三基本”;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和农业投入品监管体系,县、乡(镇)、村、生产基地四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力争实现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全覆盖。

(三)坚持市场导向,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推动生产要素、经营主体、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构建“制度健全、规模适度、主体多元、紧跟市场”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一是培育“新农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大资金、项目、信贷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制定创新创业优惠政策;大力引进培育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法人、新型職业农民、农业科技人员、返乡农民工等领办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社会化服务组织,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特色产业。二是深化土地改革,推进效益农业发展。盘活农民承包地,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成立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量化资产搞股份合作,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以入股的形式参股经营稳健的工商资本或龙头企业,定期按股分红,实现稳定增收;盘活宅基地和四荒地,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通过实施土地整理和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大力开发荒山、荒坡、荒地、荒滩和闲置的农村宅基地,将新增土地流转租赁给新型经营主体或入股龙头企业,所得租金村、组、农民按1:2:7的比例分配,促进农业增效、农民长效增收。三是建立健全机制,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建立准入与退出机制,进一步规范经营主体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进入与退出,保障新型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建立新型职业农民管理机制,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在培训、认证、准入、扶持、社保等方面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建立农民利益联结机制,绝不能“富了老板、丢了老乡”;探索新型主体与农户建立保土地租金、保农户就近务工、保贫困户零投入创业、保产品订单收购等四保和销售利润二次返利分红,农户土地、资金入股企业经营保底分红,果品保鲜存储增值分红等三分红的“四保三分红”利益联结机制。四是加快培育品牌,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当前,百姓消费已进入品牌时代,井研县必须在品牌上下功夫,注重农产品的品相、品质、品级,拓展市场,根据消费者需要打造品牌。要积极发展“井研柑橘”等区域公用品牌,有效提升井研县农产品的附加值。

责任编辑:杨 静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