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管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8-05-14 15:20杨红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9期
关键词:分层管理儿科护理应用效果

杨红

[摘要] 伴随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升,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为了进一步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各种新型的护理干预方式和管理手段,也开始在医院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儿科作为对临床护理工作要求较高的科室之一,其护理干预水平和管理质量,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分层管理作为新型管理方案,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服务质量,使其人力资源结构、功能,都能够满足该科室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该文以儿科护理工作为立足点,通过对分层管理的简单概述,从而就分层管理在儿科护理中实际应用效果展开探讨。

[关键词] 分层管理;儿科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3(c)-0055-02

受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影响,护理在国际上的交流合作领域也处于不断拓展的发展状态,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建设护理工作队伍、开展护理教育管理、优化调整护理服务模式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医院护理工作来讲,其人员结构配置是否合理、工作安排是否得当等,都会对护理工作整体效率、各项决策质量的高低等,产生直接影响。对儿科科室来讲,如何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配置、有效管理各岗位工作人员等,都将影响儿科护理工作满意度的高低。而分层管理的出现,则能够很好的解决护理管理工作存在的各类问题,提升其整体工作质量。

1 分层管理具体方案

1.1 构建分层管理机制

护理管理者,可以按照每个护理人员业务水平、能力优势、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等因素,进行以此综合性的考核评价,并按照评价结果,将其分为不同的层次,为分层管理的展开,奠定基础。在完成层次化划分后,护理人员则需要按照规培护士、责任护士、教学护士、质控护士,沟通护士五个不同的层级,制定相应的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进行针对性的管理。此外,每项管理制度都必须要保证责任落实到个人,并以质控护士为核心,对其他各级护士日常护理工作,展开有效的监督、管理。

1.2 明确各岗位护士工作职责

现阶段,儿科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主要包括沟通、质控、教学、责任、规培五种护士工作岗位。為了保障各级相关岗位护士人员,实际工作职责能够被落实到个人,做好责任划分非常必要。具体来讲:①沟通护士:主要由40岁以上高年资的护士担任,负责处理科内各种矛盾,年轻护士发现纠纷苗头,主动向她们汇报,沟通护士利用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学理论和言语表达能力,以及患儿家属对她们的信任和自身的威望;及时与患儿家属从技术层面和情感层面进行沟通,化解矛盾,必要时护士长参与沟通。②质控护士:工作3~5年的骨干护士担任,属于病房内核心人物,协助护士长管理,负责管理病房内的所有工作,主要为监督管理基层护士的实际工作情况,协助其解决在护理期间遇到的各类疑难问题;学习和掌握各种管理质量评价标准,对照标准指导科内护士落实,并和护士长一起做好每周重点质量监控,让质量管理成为一种常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优质护理。并在工作期间,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将科研和临床护理工作有机结合。③教学护士:工作2~3年,掌握基本技能和儿科专科技能,负责儿科实习生带教,指导刚入职或他科转入的护士,负责业务带教和育人教育,定期培训和考核。④责任护士:需要大专以上学历,有三年以上从事儿科护理工作的经验,负责同规培护士一起管理病人,完成所管患儿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体护理,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落实分级护理,组织并参与分管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协助护士长组织护理查房、护理病例讨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好质量关。监督管理规培护士的工作状态,对患儿家属给予相应的健康知识教育、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书写护理记录等;并实时关注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定期考核基层护士,对各阶段工作进行总结。⑤规培护士:刚毕业两年内的护士,接受岗前培训,完成护理部制定培训方案中各项理论、操作考试及考核。按规定时间掌握核心制度,在上级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临床护理和治疗工作。因为其主要由临床护士,所以,需要熟悉临床护理知识,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此类护士负责患儿的基础护理工作,辅助助理护士,完成相关护理干预操作。

2 分层管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1 提升护理质量

就儿科护理工作来看,人力资源配备合理与否、人员管理科学与否,将会对护理质量、效果、患者满意度等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一些护理人员数量不足的医院中,表现更加明显。基于此,如何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同时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和效果,也成为近些年社会各界人士和医院管理层共同关注的话题。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分层管理的施行,可以通过对现有护理人员中,“新”“老”“强”“弱”不同类型护理人员的搭配,以“老”带“新”,“强”带“弱”,使人力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并且,这种分组模式,可以使年资较低的护理人员,获得更多锻炼自身实践能力、学习新知识的机会,加快其对于岗位、工作内容、职责的适应性,减轻了低年资护士的工作压力,工作质量得到保障,年资较高的护理人员,则可以借此发挥传授技能、帮助新成员的作用,指导其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难题,以便能够在抢救和护理患儿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提高护理质量。

2.2 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当儿科护理工作中,正式采用分层管理后,各级护理人员便可以在这种相对较为宽松的工作环境中,展现自己的特长。作为每个护理小组的组长,也能够通过日常护理工作中,收集到的各类资料,对患者病情变化,做出及时、准确的评价和预估,并在医生制定相关的治疗方案时,也可以给出建设性意见,起到把关作用。与此同时,责任护士人员可以全面跟踪患儿整个治疗过程,对整个过程的护理工作。并且,在护士长和各组组长的监督、抽查下,及时解决护理期间存在的各类问题,提升护理工作效率,使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能够有所提高。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将每位基层护理人员在管理方面的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保证护理工作的秩序,还可以为护士长、护理小组组长等,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使其能够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对护理管理、相关业务管理工作中,提升儿科护理工作的标准性、指导性、严谨性。

2.3 保障护理管理连续性

对儿科护理工作来讲,在施行分层管理之后,可以进一步拓宽、丰富护理工作的管理思想,使得各项护理工作可以得到更加充分的授权。在实际工作期间,当基层的护理人员,获得上级提出的合理性授权之后,在执行相关护理任务时,就会更加的连贯、顺利[1]。例如,护士长将权力授予组长,组长直接对护士长负责。就这样,层层落实,逐级负责,就可以确保每位责任护士,都能够获得来自于各层级护理治疗组,组长给予的有关业务水平、临床护理技能等,多個方面的专业性、针对性指导,以便确保各个层级的护理工作从业者,其专业水平、业务能力、工作优势等,得到全面激发,提高护理管理工作的系统性,使其能够更加深入地为患者服务[2]。此外,在施行分层管理之后,还可以对儿科护理部门,各个阶段护理治疗考评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通过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应用了分层管理的儿科科室,其护理工作的质量、满意度等,相关质量控制指标,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并且,病房护理管理工作、消毒隔离、管理护理文件等工作的质量评分,都得到了显著提高[3]。

2.4 培养护理人员团结协作精神

在分层管理模式影响下,护理管理者在依照原计划形成相应的护理小组后,小组中人员相对来讲比较固定,这使得每个小组的护理人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配合后,相互间工作的默契度也会有所提升。与此同时,小组成员中既互相分工,在工作期间又充分地发挥协作作用,不仅能够提高日常护理工作整体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还可以更好地完成一些难度相对较高的护理任务[4]。并且,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还可以起到培养护理人员团队协作精神的目的。此外,在儿科护理工作中,采用分层管理手段,不仅具有改善护理工作水平、提升护理效率的作用,还因为自身操作方法非常简便、具有较高的科学性,非常值得在儿科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5]。

3 总结

综上所述,在护理事业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护理满意度的要求也在随之提升,且国内外新型的护理理论、方法、模式等,也都被广泛应用于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同传统管理方式相比,分层管理模式能够对儿科护理工作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与管理,有效提升儿科科室整体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在儿科科室中利用分层管理,可以帮助护理管理者在了解人力成本、护理工作性质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管理方案,提升护理工作的效率和效益,更好地为儿科治疗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 崔蓓蓓.分层管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医药,2016(5):88.

[2] 楼乐清.护士分层管理在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71-72.

[3] 胡华平.分层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7(s1):70-71.

[4] 黄毅.探讨分层次管理在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J].保健文汇,2016(6):208.

[5] 黎东.护士分层管理在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7(15):107-108.

(收稿日期:2017-12-21)

猜你喜欢
分层管理儿科护理应用效果
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高中班主任分层管理模式及应用实践探究
分层管理在教育实习中的实践探索
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儿科临床护理常见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
中职学校“分层管理、培优辅困”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