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8-05-14 15:20郭玲程振莲魏红艳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9期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管理风险管理

郭玲 程振莲 魏红艳

[摘要] 目的 探讨与分析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该院2016年8月—2017年12月期间内接收的妇产科患者中,随机抽取112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进行风险管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总满意率,观察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操作能力、沟通能力、书写能力及服务态度評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制度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有效的减少护理工作中的纠纷事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较高,值得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风险管理;妇产科;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3(c)-0063-02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护理工作较为繁杂和琐碎,导致一系列纠纷事件难以避免,对患者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对医院的形象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的预防风险,是妇产科临床护理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工作[1]。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护理人员可能造成的潜在危险进行识别和预防,通过对危险进行分析,制定适合的解决措施,从而减少医疗事件和纠纷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风险管理主要从培养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开始着手,并建立风险管理制度,规范护理人员的工作,将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降到最低,为医院和患者带来双赢[2]。基于此,2016年8月—2017年12月期间该研究主要探讨与分析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接收的妇产科患者中,随机抽取112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56例。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该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承诺书,该研究已获该院批准。观察组患者中,年龄26~29岁,平均年龄(27.5±1.5)岁;对照组患者中,年龄24~27岁,平均年龄(25.5±1.5)岁。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管理方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为患者做好血压测量等工作,告知患者注意事项等。观察组患者进行风险管理方法,包括:①制定风险管理制度,使每位护理人员能够明白自身职责,做到对工作负责、对患者负责;②制定妇产科风险事件应急方案,培养护理人员对于紧急状况的处理能力,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③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对护理的步骤、流程、重点等进行科学性的学习,并设立相关的考核制度;④提高护理人员对于法律相关知识的学习,例如《护士条例》《护理工作中法律问题》等,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身利益,并以法律为工作的基本规范;⑤规范护理工作,严格按照护理工作中的相关规定和条例来进行工作,并做好护理工作的文献整理工作,公正客观地记录医疗,能够在发生纠纷时候起到很好的作用;⑥护理人员应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不仅对工作要认真严谨,同时对患者要保持良好的态度,尊重和体谅患者,避免与患者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情况,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情况,包括护理人员的操作能力、沟通能力、书写能力及服务态度评分等。

1.4 统计方法

将研究所得数据纳入SPSS 20.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以(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情况对比

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情况对比

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操作能力、沟通能力、书写能力及服务态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医疗护理在我国被广泛运用到各科室的护理工作中来,在对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通过风险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对于风险的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减少医疗事件或纠纷的发生率。妇产科护理风险主要包括妇产科室中护理措施、抢救处理等可能存在的伤害到患者及护理人员的风险[3]。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妇产工作本身的特殊性,例如对孕妇的护理、新生儿的护理,孕妇分娩时的感染情况,孕后分娩后的护理不适当等,都会造成风险的发生,另外护理技术操作不够熟练,护理人员态度不够友善、护理人员工作缺乏责任感等也会导致风险的产生,对患者的康复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对护理工作也带来了负面作用[4]。因此,如何将风险管理运用到妇产科管理中,是目前我国妇产科较为重视的一个问题,首先,应制定完整的风险管理制度,对工作内容和要求进行强制性的规定,提高护理人员对于护理工作的重视性,做到认真严谨的对待工作,同时应建立起责任制度,能够自觉的约束和规范自己的工作,意识到自身所承担的责任,避免护理工作中风险的产生。科室可以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来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预防意识,并可以设立相关的考核制度,给予护理人员一定的工作压力,使护理人员能够重视自己的工作,并积极学习[5]。

风险管理能够为保证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环境,为患者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使护理人员的相关知识和能力得到了提升,使护理人员能够意识到自身的工作责任,严格遵循护理工作要求,规范、科学的对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通过及时的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预防,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使得护理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风险管理是一项不断探索与发展的工作,通过每一次护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问题,提出来并解决,然后回顾总结,从而总结出能够预防风险和提高护理质量的措施,临床价值较高[6]。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维护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十分重要,由于妇女患者对于法律知识了解以及自我维权意识的的不断增强,使得护理水平需要不断进步,因此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矛盾发生的几率会逐渐增高,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其权益方面知识的了解,而且能够使护理人员形成一种尊重、谅解患者的意识,能够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取得患者的理解,充分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该研究中所提到的设立考核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护理人员的学习能力和责任感,使护理人员更注重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变方式,预防和减少了因操作不当所导致的风险发生的几率。该研究结果显示,接受风险管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总满意率(94.6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8.57%),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操作能力、沟通能力、书写能力及服务态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制度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有效进减少护理工作中的纠纷事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较高,值得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丁慧丽.妇产科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5):147-149.

[2] 唐红菊.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1):144-146.

[3] 王忠芬.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开展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3):102-103.

[4] 刘敏.妇产科护理风险管理应用效果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14):71-72.

[5] 陈蕊.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8):99-100.

[6] 郭盈慧.探讨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6):755-757.

(收稿日期:2018-01-23)

猜你喜欢
妇产科护理管理风险管理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浅谈如何有效避免和处理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