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强化护士法律意识

2018-05-14 15:20郭赛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9期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法律意识强化

郭赛

[摘要] 当前,随着医疗体制的深入改革,人们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并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这种环境下,为了避免医疗纠纷、护患纠纷的出现,就需要强化护士的法律意识,让其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灵活处理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已确保护理安全,推动医院的持续化发展。该文分析了护理安全管理现状,面临的困境,提出提升护士法律意识的对策。

[关键词] 强化;护士;护理安全管理;法律意识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3(c)-0067-02

近些年来,随着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城镇职工医疗体制的逐渐完善,患者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不仅对医疗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会护理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而从当前护理安全管理现状看,由于护士缺乏相应的法律意识,且不具备加强的社会责任感,不能有效出来各类应急事件,导致护患纠纷、医疗纠纷逐渐增加。因此,就需要加强护士的法律意识,通过高效的护理安全管理,来降低各类纠纷的出现,确保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1 护理安全管理现状

当前护理安全管理现状不容乐观。①护士在工作过程中,未对各项操作规程进行严格执行,导致违规操作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增加了医疗事故,也使得医疗纠纷发生率大大提升。而究其原因,是由于护士缺乏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没有“慎独”的意识,在操作中,不能按照“三查七对”等规章制度进行,导致护理过失等事件的发生。②很多护士法制观念较为单薄,不能转变自己的工作观念,也不注重提升自身的沟通技巧,常因为说话不严谨而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不满,也不能认真学法,在处理医疗纠纷过程中,容易处于被动地位[1]。③很多护士缺乏相应的危机意识,在工作过程中,不注重细节,也忽略了患者的基本需求,容易造成患者及其家属的不理解,从而大大增加了护理风险。

2 护理安全所面临的困境

当前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还面临着诸多困境。①由于很多医院护士岗位缺编,使得护理质量不能得到有效提升。尤其在当前社会下,随着护理工作强度的增加,及护理要求的提升,使得护士在工作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而很多医院为了确保正常工作的开展,只能使用部分招聘护士,而由于招聘护士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应急能力差,再加上工作强度大,没有合理的薪资报酬,导致护士工作积极性受到了打压,不利于提升的护理质量,容易造成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②在当前患者及家属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下,很多患者开始运用法律来衡量护理行为、后果,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且很多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希望被理解、被关注,而在此时,若是患者对其需求不了解,也不能满足患者的心理状况,容易造成误解,并降低护患之间的信任感,使得医疗纠纷的出现[2]。③在各项医疗新技术、新仪器、新项目的涌现之下,护理安全被提出了全新要求。虽然医院的发展离不开新技术与新项目的支撑,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护士承担更多的风险,尤其是当前不了解新技术、操作方法,或是在使用某种仪器设备时,没有对患者进行高效沟通、宣教,就会导致患者的依从性降低,并容易有所疏忽,进而致使医疗纠纷的出现。

3 提升护士法律意识的对策

医院是一个开放的综合性场所,每天接诊的患者较多,且不同患者有不同的生活背景、生活习惯,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医疗纠纷的出现。同时,在各类侵入性检查模式及治疗模式的广泛应用下,护理风险更是大大提升[3]。而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有利于确保护士自身权益不受到侵害,并提升其社会责任感,让其在工作过程中有意识的规范自己的行为,强化风险管理,明确工作权责,在法律范围之内承担相应的责任,让各项护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从而降低医疗纠纷。当然,要提升护士的法律意识,还需要从多方面着手。

3.1 加强普法宣传力度

为了有效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还需要医院增强普法宣传的力度,通过案例分析、相关法律知识的系统学习,让其辨别是非,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尤其是要组织其学习《护士管理办法》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责任保险法》与《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对其法律知识掌握度进行考核,让其明确自身的职责,严格遵守法律程序,规范自己的言行,避免差错事件、不规范事件的发生。同时,护士也要注意主动学习相关法律知识,防范医疗纠纷的出现,并在纠纷出现时,学会用法律手段来维护护患两方的正当权益。当然,医院也要注意对护士加强业务培训,通过优质的护理服务,过硬的技术水平来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尤其是资质较低的护士,更是要在普法宣传的同时,强化业务培训,并组织相应的模拟护理训练,通过岗位职责考核,并将多形式的技能培训融入其中,来提升护士的业务技术水平、法律意识,以免护理中各类纠纷的出现[3]。

3.2 制定严格规章制度

为了对护士的工作进行规范,医院要注意制定出严格的规章制度,并确保其合理性、适用性、高效性,对权责进行明确的划分,让各项护理工作得到顺利的进行。而护士要在工作过程中,以娴熟的技巧、准确的操作进行。在遇到急救患者时,还需要构建有效的静脉通道,确保药品的及时输入,并严格遵循“三查七对”制度,在执行口头医嘱时,还需要复述一遍,尤其是药名、剂量、给药方式、浓度等,以免误操作而发生差错事件,使得医疗纠纷的出现。而作为医院的管理者,还需要对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让护士工作质量得到持续性的改进。与此同时,管理者要注意培养护理人员的“慎独”意识,并了解护理行为跟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以及提升法律意识对于防范医疗纠纷事件的重要性。

3.3 提升护士综合素养

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学科性,且实操要求较高。而良好、优质的护理行为可以为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據,并提升预后效果,缩短病程,避免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要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并增强其服务意识,能够准确、周到、及时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并确保护理工作的科学性、严谨性。很多患者在住院过程中,由于对医疗操作倾注了全部的希望,希望自身病情得到有效改善,因此,容易出现诸多不良情绪,加之在病痛的折磨下,容易偏激[4]。因此,护理人员要学会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有专业的操作技术、和蔼的语气,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已提升其安全感,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护理需求。另外,大多数护患纠纷都是由于护士不注重沟通技巧导致。因此,护士要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并多学习心理、心理、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通过有效沟通,来引导患者,帮助其树立康复的信心,并让其克服心理障碍,避免刺激性语言而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影响,最终导致不必要纠纷事件的发生。

3.4 增强护理危机意识

为了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并降低护理安全风险,护理人员要做好各项救治物品、器械、药品的的准备工作。尤其是危重患者,更是要对其各项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并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取得其信任与支持,避免在抢救过程中,因对治疗措施不理解而影响到救治、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急救物品、器材要处于高效備用状态,在接班时需要认真检查,并做好交接工作,以免重复操作,或是漏操事件的发生。另外,在工作中,护士还需要做到“四定一保持”,包括定人保管、定期检查及定位放置、定期消毒,并保持完好,在下班前对各项消耗药品、物品予以及时补充,对精密仪器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3.5 提高文书书写质量

护理文书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是支持医生、护士的相关证据,而规范书写有利于避免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所以,为了提升文书书写质量,医院要对护士加强教育、管理,让其了解规范性文书的重要性,并能够及时、正确、真实地书写文书,包括患者的入院时间、救治状况、用药状况、患者转归等,并认真核对,定期抽查,对于存在的漏洞、问题要进行及时分析讨论,并提出整改措施,让其法律观念的得到有效提升,让护士在护理工作过程中,可以客观、公正、准确、完整地记录,以免不必要纠纷的出现。而针对危重症患者,在抢救治疗时的口头医嘱,要提醒医生在6 h内予以补写并签字。且签名时要写全名,并书写时间,确保字迹的工整、清晰。

4 结语

近些年来,在人们法律意识、维权意识的逐渐增强下,护理安全开始面临着诸多挑战。而在这种环境下,就要求护士强化自身的法律意识,并懂法、学法及守法,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并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规范,提高社会责任感、综合素养,强化护理安全管理,让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消除护理不安全因素,避免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同时,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能够让其在工作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并学会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确保各项护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李岩.低年资护士的护理安全管理及防范对策思考[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6,10(2):172-174.

[2] 张文霞.精细化管理在骨伤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8):3717,3720.

[3] 朱林萍.安全文化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与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4,20(30):108-109.

[4] 陈少珍,杨淑华.护理工作中安全护理与自我防范措施[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8):267-268.

(收稿日期:2017-12-21)

猜你喜欢
护理安全管理法律意识强化
法治意识融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策略探究
加强高中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对策
论提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
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结核内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分析
强化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思考
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纪检监察工作分析
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探讨
护理安全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实施应用效果分析
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的施行意义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