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护理带教方案在皮肤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对比

2018-05-14 15:20张英花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9期
关键词:护理实习生皮肤科应用效果

张英花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带教方案在皮肤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该院皮肤科68名护理实习生,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名护理实习生。给予对照组实习生单纯常规带教方案,而观察组给予全程一对一带教方案,分别观察两组护理实习生在不同带教方案下护理满意度以及综合考核成绩。结果 观察组实习生专业知识、临床操作、沟通能力以及综合测评分数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带教教师和患者对实习生满意度分别为94.12%和97.06%,而对照组为76.47%和79.41%,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及对照组接到投诉占比44.12%,相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肤科护理实习生一对一带教方案可显著提升实习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及职业素质和沟通能力,有助于今后实习生迈向工作岗位。

[关键词] 带教方案;皮肤科;护理实习生;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3(c)-0107-02

护理实习生为通过长时间的学校学习专业知识后在临床中实习,将所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升专业技能和素质,为今后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传统带教模式为教师和实习生轮流交叉式,学生学习效果并不明显[1]。而一对一带教模式为近些年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所提出的教学方案,全程一对一带教方案有利于教师实施个性化、创新教案。该次分析传统常规带教方案与全程一对一带教方案效果,特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该院皮肤科68名护理实习生进行分组对比分析,现将报告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选取该院皮肤科68名护理实习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名,其中对照组为女32名、男2名,年龄范围为19~24岁,平均年龄为(22.1±0.43)岁,中专学历11名、大专学历16名、本科以上7名;而观察组中女31名,男3名,年龄范围为20~24岁,平均年龄为(22.6±0.57)岁,中专学历12名、大专学历14名、本科以上8名,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学生实施常规带教模式,详细内容如下:所有学员每周与教师轮转1次。

1.2.2 观察组 给予观察组学生实施全程一对一带教方案:①选拔带教教师:选拔教师原则应专业知识、沟通能力、临床操作综合能力强的教师,同时群体授课时应邀请护士长、主管护师以上职称者与实习生为同组教学组合[2];②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进度拟定学习计划,且学习计划避免零散教学和经验教学,应系统化、规模化、模式化以及个性化,对于不同学习学生应拟定不同学习方案,实施总结学生学习进度,阶段性进行查漏补缺和组内小结;③沟通技巧:学生在实习期间处学习专业知识和熟练技巧,还用强化自我的沟通能力,临床工作中会遇到不同素质、文化水平的患者或家属,若沟通不善极易出现医疗纠纷,僵化护患关系,告知学生应如何与患者和家属进行友善与和睦方式相处;④健康宣教:对于目前临床医疗模式,预防大于医疗,所以学生在临床医疗教学基础上还应教会学生近距离宣教和讲座式宣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还可以提升学生演讲能力[3]。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两组护理实习生在不同带教方案下护理满意度以及综合考核成绩。

1.4 判定标准

综合考核能力主要考核专业知识、临床操作、沟通能力以及综合测评分数,每份问卷为百分制,85~100分为优、75~84分为良、60~74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而带教教师和患者对护理实习生的满意度采用拟定调查表,每份问卷为百分制,护理实习结束后,分别发放给带教教师和患者,每份问卷为百分制,75~100分为满意,60~74分为一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同时记录护理实习生实习期间接受到的护理投诉[4]。

1.5 统计方法

该次调查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算处理,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用(x±s)、[n(%)]表示,并分别行t检验和χ2检验计量和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实习生综合考核能力

观察组实习生专业知识、临床操作、沟通能力以及综合测评分数明显较对照组高,差距显著(P<0.05)。详见表1。

2.2 对比两组带教教师和患者对实习生的满意度

观察组中带教教师对实习生满意度为94.12%,而对照组为76.47%,相比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实习生满意度为97.06%,而对照组组为79.41%,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对比两组实习生实习期间接受的投诉情况

观察组实习生接收到3例患者投诉,占比8.82%,而对照组接收到15例患者投诉,占比44.12%,相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皮肤科多数由于皮肤完整性受到破坏,常见疾病如银削病、牛皮癣、荨麻疹、药疹、带状疱疹等,发病较为隐匿,病程较长,且出现不同程度的脱屑、糜烂等,严重影响患者全身美观,同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5]。而对于护理实习生为学生迈向工作岗位的重要过程,主要将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专业实施通过临床实践更好地把握住,传统的带教模式为轮岗制,全科室实习生和带教教师交叉式轮流组合,这使得学生出现自我的不负责任心理,自我认为在完成当前带教教师学习任务即可,同时带教教师也会出现此类想法,认为学生的教学质量优良并不取决于自我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学生和教师的不负责任心理使得学生出现被动授课,影响教学质量[6]。而为解决这一问题,特提出一对一教学模式,学生在本科室学习期间,教师和学生只面向一名学生和带教教师,排除学生在学习期间的懈怠、应付、敷衍式学习,带教教师通过出科综合考核的分数给予自我压力,自我通过挖掘学生学习潜质、个性化学习技巧等提高学生学习的水平和质量,对于一对一教学同时还可以降低学生发生投诉情况,教师可直观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学习态度、职业素养、沟通能力,这样通过全面的或针对性对学生的不足进行弥补,更为有效地进行定点纠错和提升。

通过该次调查研究发现,观察组实习生专业知识、临床操作、沟通能力以及综合测评分数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带教教师对实习生满意度为94.12%,而对照组为78.47%,以及观察组患者对实习生满意度为97.06%,而对照组组为79.41%,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生接收投诉占比8.82%,而对照组占比44.12%,相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皮肤科实行一对一护理实习生教学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并降低护理投诉。

[参考文献]

[1] 王丽,李芳.骨科护理实习生带教应用不同带教方案的效果对比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5):2889.

[2] 王倩,熊婉君.护理本科实习生在皮肤科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教方法[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0):139-140.

[3] 游曉梅,曾明珠.采用模式病房带教法对实习护生进行神经外科护理带教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22):121-122.

[4] 吴丽丽,陈敬涛,陈利,等.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皮肤、内分泌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 14(12):87-88.

[5] 霍世英,金慧玉,杜丽华,等.规范部分非治疗性基础护理操作临床带教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7,31(6):725-726.

[6] 曹亚琴,韩慧,沈占英,等.CBL教学法在护理本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1):123-124.

(收稿日期:2017-12-27)

猜你喜欢
护理实习生皮肤科应用效果
皮肤科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效果观察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门诊部护理实习生满意度调查分析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护生临床应用健康评估知识的调查分析及改革思考
护理三级查房在老年病房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与体会
A Doctor’s Vis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