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护理的教学体会

2018-05-14 15:20杨佳音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9期
关键词:教学体会急性脑梗死护理

杨佳音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护理的教学体会。方法 选取来该院的实习生24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教学方法,比较观察两组的实习效果。结果 两组实习生的教学病例患者满意度,对照组为76.47%,观察组为94.12%,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实习生的考核平均分为(73.90±6.83)分,观察组为(87.94±7.12)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实习生开展急性脑梗死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护理的教学体会,采用综合性教学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加强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巩固,而且可以接触广泛的临床实际病例,有利于实习生更快适应及胜任临床护理工作。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护理;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3(c)-0117-02

临床护理教学课程是护理学专业学生进入临床实习的阶段,在此之前该专业的学生已接受全面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进入临床实习后,参与到真正的临床的过程,从而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临床实际的本领。急性脑梗死是一种脑部的血供突然中断而造成脑组织坏死的疾病。急性脑梗死具有发病突然和进程快的特点,其临床症状为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恶心、呕吐等。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手段分为溶栓治疗和一般治疗两类,其中溶栓治疗是在发病后3~6 h内进行,具有起效快的特点。因溶栓治疗术的广泛应用,如何护理溶栓治疗过程中的患者成为了热点探讨话题[1-2]。该院采用综合性教学法,对实习生进行急性脑梗死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护理的临床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9月来该院进行实习的本科学生24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12名,女性7例,男性5名,年龄22~25岁,平均年龄23.5岁;观察组12名,女性6名,男性6名,年龄21~25岁,平均年龄23岁。两组在年龄、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016年8月—2017年8月来我院接受动脉介入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7例:女性5例,男性12例;年龄45~67岁,平均年龄56岁;发病时间3~6 h;病情程度:经头颅CT结果显示没有外出血,没有意识障碍17例,肢体瘫痪10例。观察组17例:女性6例,男性11例;年龄44~66岁,平均年龄55岁;发病时间3~6 h;病情:经头颅CT结果显示没有外出血,没有意识障碍17例,肢体瘫痪1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病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是对照组实习生的治疗对象,观察组患者为观察组实习生的治疗对象。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的实习生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临床的实习教学,实习生进入科室后,向实习生介绍完科室基本情况后,将实习生分配给不同班次按照大纲要求,开展疾病的理论知识与护理教学工作,并且定期对实习生进行考核。

1.2.2 观察组 观察组的实习生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教学法进行教学,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①实习生到科室后要结合个人特点进行教学实践,试将病例教学法应用于临床护理实习中。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是指在患者处于局麻状态下,进行右侧股动脉穿刺,将导管插入动脉内,来确定病变的血管位置,将溶栓剂注入病变血管内,再进行病变血管造影,确定血管再通的情况,确定后,结束手术。②教学理念要贯穿于实验设计,实习的目的掌握临床护理的知识, 重点掌握护理知识。术前护理:急性脑梗死患者对疾病具有强烈的恐惧感,从而使他们的精神压力表现过大,需要在进行动脉溶栓治疗前进行心理护理,让患者放松精神压力,避免治疗过程中血压出现突变的可能;除了必要的心理护理外,还需对患者进行血压、体温、脉搏、呼吸、凝血酶原和凝血酶原时间等基本生命体征的监测;进行碘、青霉素和普鲁卡因的皮试及记录;准备好尿激酶、生理盐水及抢救药品与器械,防止意外的发生。术中护理:协助患者正确卧于手术台上,暴露出穿刺部位,给予患者氧气,固定患者的四肢,若患者躁动则给予镇静剂;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瞳孔、血压、神志、肌力、搏动和语言等生命体征与反射情况,一旦发生异常,及时告知主治医生并全力抢救;配制溶栓药物,观察动脉加压输液的变化,随时补充压力。术后护理:包含穿刺处护理、并发症护理和一般护理3个方面。穿刺处护理通常在术后对穿刺部位进行按压,20~30 min后加压包扎,再用砂袋压迫6~8 h,下肢须制动24 h,在此过程中观察该部位及其附近的皮肤颜色变化、温度变化等。并发症护理通常是指出血、再灌注损伤、血管再闭塞,因此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反射情况,一旦发生异常,及时告知主治医生进行处理。一般护理包含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及其他护理,其中呼吸道是保证患者呼吸通畅的关键,因此要关注患者是否有痰液,通过定时的翻身和拍背,将痰液排出;饮食护理是保障患者身体恢复的关键,需叮嘱患者及其家属饮食的要求及营养情况,选择高纤维、低鹽低脂的易消化及吸收食物,可促进患者身体快速恢复;其他护理包含口腔护理及皮肤等方面的护理。

1.3 观察指标

1.3.1 满意度 根据满意度评价表评定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满分100分),大于80分为满意;60~79分为一般,小于60 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人数×100%[3-4]。

1.3.2 考核评估 实习教学结束后,采用操作技能考核的方式,让大家进行实践操作,并通过笔试考试的形式,评估实习教学的效果。操作技能考核与专业知识的笔试考试总成绩为100分,其中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为40分、专业知识的笔试考试成绩为60分。

1.4 统计方法

观察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数据,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分析,計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实习生的教学病例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实习生的教学病例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χ2=14.208,P=0.01),见表1。

2.2 考核评估结果

观察组实习生的考核平均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13.189,P=0.01),见表2。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脑梗死的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呈现逐步上升状态。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是用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形成血栓和粥样硬化,从而使动脉血管官腔变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出现局灶性的急性脑部供血不足的情况而引发的疾病[5-7];除此之外,异物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脑部动脉或用于供应脑部血液循环的颈部动脉,而出现动脉血流量剧减或阻断的情况,导致相应区域的脑部组织出现软化和坏死。

该研究采用综合性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实习生逐渐熟悉科室环境及工作状态,并且逐步开始了解动脉介入溶栓治疗的方法,接触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与生命体征检测方法;学习及掌握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具备整个溶栓治疗过程的护理能力。除了掌握临床实践的技能外,还需进行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的考核,来评估教学方法的效果。通过采用综合性教学,对实习生开展急性脑梗死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护理的教学体会,采用综合性教学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加强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巩固,而且可以接触广泛的临床实际病例,有助于累积临床经验,有利于实习生更快适应及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建龙,郝东宁,胡焱,等.动脉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15):2923-2925.

[2] 江玲,申雪红.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3(25):212-213.

[3] 王燕.急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术中综合护理的应用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7,23(2):169-170.

[4] 郝艳梅.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的护理[J].养生保健指南,2016(18):92.

[5] 王萍,王思杰.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10):108-109.

[6] 张新芳,聂同英.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4(4):126-127.

[7] 曾金艳,蒙喜斯,黄彩球,等.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体会[J].医药前沿,2016,6(16):276-277.

(收稿日期:2017-12-26)

猜你喜欢
教学体会急性脑梗死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关于职业教育的一点教学体会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改革体会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
高职“生物药物检测技术”课程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