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原因分析法在PICC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2018-05-14 15:20赵军燕陈士凤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20期
关键词:并发症安全管理

赵军燕 陈士凤

[摘要] 目的 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在PICC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6月—2016年8月收治的PICC置管患者共计13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2014年5月以前患者64例作为实施前组,2014年5月以后患者70例作为实施后组,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PICC案例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安全管理问题的原因,并对其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从而提升PICC教学及操作水平,同时对根本原因分析法应用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施前患者置管成功率为65.63%,患者满意度为62.50%,低于实施后置管成功率92.86%,患者满意度9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1、20.435,P<0.05)。 实施前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高于实施后并发症发生率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3,P<0.05)。结论 根本原因分析法对PICC进行安全管理,有效地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了医疗及护理的质量,极大地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關键词] 根本原因分析法;PICC;RCA;并发症;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7(b)-000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root cause analysis in the PICC safety management. Methods 13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ICC catheteriz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1 to August 2016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cluding 64 cases before May 2014 and 70 cases after May 2014, and the PICC cases were analyzed by the root cause analysis, and the causes of safety management issues were found out, and the risk factors we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were made thus improving the PICC teaching and operation level, at the same time, the effect before and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root cause analysis was compared. Results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the catheterization success rate of patients and satisfactory degree of patients were lower than those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65.63%, 62.50% vs 92.86%,94.29%), (χ2=15.41,20.435, P<0.05),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of patients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18.75% vs 5.71%),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5.403,P<0.05). Conclusion The root cause analysis for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PICC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improve the medical and nursing quality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of patients.

[Key words] Root cause analysis; PICC; RCA; Complication; Safety management

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 Cause Analysis,RCA)是一种回溯性失误分析工具,对已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科学分析并找出系统中的根本原因加以纠正,可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1-2]。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自引入中国后已经在临床治疗当中广泛应用,与深静脉置管以及传统的静脉给药方式相比,安全性更高,且操作较为简便,置管成功率高,对于患者的浅静脉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随着PICC的广泛应用,也引起了对存在的并发症和风险的思考,通过在PICC安全管理中运用RCA,分析其中存在的风险以及相关并发症,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减少患者的并发症的出现[3-4]。该研究选取该院2011年6月—2016年8月收治的PICC置管患者共计134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PICC置管患者共计64例作为实施前对照,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35例。疾病类型:内外科疾病41例,消化道肿瘤13例,肺癌5例,前列腺癌2例,其他肿瘤3例。置管目的:化疗23例,静脉输注营养液或刺激性药物9例,长期输液32例。选取2014年5月—2016年8月收治的PICC置管患者70例作为实施后,其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33例。疾病类型:内外科疾病30例,消化道肿瘤19例,其他肿瘤5例,肺癌10例,乳腺癌6例。置管目的:化疗40例,静脉输注营养液或刺激性药物5例,长期输液25例。两组PICC置管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组建RCA小组 挑选熟悉PICC理论知识与流程,熟练掌握相关操作的的护士长担任小组主要负责人,另外选取5名团队成员,包括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责任护士2名,均取得本科学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高的操作水平,对PICC置管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寻找其根本原因,制定针对性措施,并由该组人员监督具体措施的相关实施情况。

1.2.2 搜集相关资料 RCA小组对上述实施PICC置管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其内容包括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访谈,了解置管患者的基本情况,了解置管前后的相关问题,查阅患者住院病历、相关检查及PICC置管的维护记录,通过与主治医生以及患者家属的谈话,了解其对PICC置管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重新演示患者PICC置管过程以及相关维护流程,检查PICC置管,相关消毒用品,由相关责任护士对于存在问题的案例进行叙述或者重演操作过程,向RCA小组成员汇报,着重报告其中的操作问题、并发症等不良事件,并由小组成员记录。

1.2.3 寻找相关原因 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在RCA小组内进行讨论,所有成員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安排专门人员对此进行记录,记录PICC置管过程中所存在的逐个安全管理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列举,将患者、医护人员、操作设备、实施过程以及维护流程进行充分分析,采取鱼骨图、原因树、推移图等工具,发现其安全管理问题所产生的原因,再进一步根据这些原因针对性地搜集相关资料,对其进行反复验证,并制定相关措施,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进一步控制PICC安全管理问题的发生。

1.2.4 明确根本性原因 通过对初步搜集的信息和反复验证的资料进行比对,将PICC置管的安全管理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性原因,根据排除某原因后不良事件是否发生、针对性措施实施后问题是否可避免、纠正产生不良事件原因后是否可杜绝类似事件,对总结的原因进行评判,找出其中导致PICC安全管理问题的根本性原因。并对这些根本性原因进行深刻探讨,通过讨论得到PICC置管安全管理问题的根本原因为:①由于PICC置管教学培训力度不够,相关人员操作不够熟练;②置管后相关维护流程未能得到有效的管理,维护质量参差不齐。

1.2.5 制定针对性措施 提高学习和训练强度。每周定期进行讲座,由院内理论及技术水平较高的护理人员做报告,以相关案例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常见操作问题和认识误区,掌握PICC置管的相关解剖学知识、PICC置管设备的选择、后期维护过程,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深入了解PICC置管的相关并发症及预防知识,解决理论问题和实际操作问题,定期邀请外院相关PICC置管专家进行指导,借鉴相关经验,提升自身水平。将院内护理人员分批次定期进行派出培训,并对培训结果进行定期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取得PICC置管操作与维护的资格。加强全院的PICC置管安全问题的宣讲,培训相关护理人员,使其充分认识到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传的重要性,印制相关宣传手册,张贴宣传壁纸,让他们充分了解PICC置管的优点所在,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置管前心理疏导,消除其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操作过程,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在PICC置管后,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并在出院后对其进行随访。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RCA实施术前术后成功率和满意度情况比较

实施前患者置管成功率为65.63%,患者满意度为62.50%,低于实施后置管成功率92.86%,患者满意度9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实施RCA前后PICC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比较

实施前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高于实施后并发症发生率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PICC技术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使很多药物有了特殊的静脉通道,具有很多的优点和便利,但是伴随而来的是对医护人员理论基础和操作水平所提出的要求更高,将RCA应用于PICC的安全管理上,对置管前后资料的分析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更好地找出问题的根本所在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杜绝以及更好地处理不良事件[5-6]。该研究探讨了根本原因分析法在PICC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结果表明实施前患者置管成功率为65.63%,患者满意度为62.50%,低于实施后置管成功率92.86%,患者满意度9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1、20.435,P<0.05)。实施前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高于实施后并发症发生率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3,P<0.05)。

有多项研究[7-8]表明,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PICC进行安全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了医疗及护理的质量。同时亦有多项研究[9-10]表明,根本原因分析法在多科室多项运用中有着良好的作用。说明了根本原因分析法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综上所述,根本原因分析法对PICC进行安全管理,有效地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了医疗及护理的质量,极大地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储小红,虞华,康群,等.根本原因分析法在PICC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3):221-223.

[2] 梅思娟.根本原因分析法在预防PICC静脉内导管断裂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6):435-437.

[3] 孙彦峰,白利平.根本原因分析法在PICC堵管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35):105-106.

[4] 曾旭芬.耐高压注射型PICC堵管原因分析与集束干预策略[J].医药前沿,2014(5):219-220.

[5] 陶胜茹,何金爱,张珊英,等.根本原因分析法在鼻肠管堵塞事件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12(29):1085-1086.

[6] 蒋丽,曾奕华,曹晓琳,等.根本原因分析法预防极重症伴多发静脉血栓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再堵管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3):2162-2164.

[7] 王惠兰,侯国秀.根本原因分析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旬刊,2013,26(12):66-68.

[8] 尚秦,刘玲.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提高植入式心脏起搏患者护理质量[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1):182,187.

[9] 何婧.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降低新生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堵塞的效果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3):135-136.

(收稿日期:2018-04-16)

猜你喜欢
并发症安全管理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