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及感染者的心理与防控途径研究

2018-05-14 15:20董艳明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8期
关键词:感染者心理研究

董艳明

[摘要] 艾滋病对家庭生活的和谐性影响极为明显,特别是艾滋病患者与感染者身体以及心理,甚至会制约社会稳定地发展。一般情况下,艾滋病患者与感染者群体始终承受心理负担,还会形成诸多负面情绪。需要注意的是,其中大部分人群都属于弱势群体,意识也相对薄弱,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备受社会歧视,同样使其心理压力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高度重视艾滋病患者与感染者心理健康,尽量改善其不良情绪,恢复正常生活。基于此,文章将艾滋病患者与感染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其心理问题,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 艾滋病患者;感染者;心理;防控途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 R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6(c)-0164-02

艾滋病患者与感染者不管是身体症状亦或是心理状态都和正常人存在极为明显的差异,特别是始终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与恢复。为此,必须高度重视艾滋病患者与感染者心理健康,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与预防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够尽量缓解艾滋病患者与感染者负面情绪,并为其营造更为理想的生活环境与氛围。深入分析并研究艾滋病和感染者的心理状况,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调查研究分析

1.1 一般资料内容

在某中心管理艾滋病患者与感染者中选取15例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在选取对象中,9例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男女比例是3:2。而患者的年龄一般控制在18~72岁之间。需要注意的是,所选对象中的80%都有外出务工经历。

1.2 具体研究方法

在实际研究的过程中,将心理健康量表作为测评患者心理状况的主要方式,具体包含了抑郁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以及焦虑自评量表3种。与此同时,对研究对象建立了基本信息的调查表格,深入了解患者性别、年龄与自身文化程度等相关内容,进行详细地记录,进而达到构建档案的目的。

2 艾滋病患者与感染者心理分析

一旦艾滋病患者知晓患有艾滋病以后,其心理会承受诸多压力并形成恐惧,具体表现在抑郁、焦虑、自卑自责以及绝望等多个方面,甚至还会采取报复或者是自杀的行为[1]。

2.1 抑郁心理

确诊为艾滋病或者感染艾滋病的患者,其对于个人未来的担心程度极大,甚至还会恐惧死亡。部分患者受敏感心理的影响,甚至会害怕在痛苦以及孤寂当中死亡,进而形成低落情绪,自责程度加深,没有意愿与外界接触。这样一来,患者自身抑郁的症状更为严重,最终引发不可估量的后果。

2.2 恐惧焦虑心理

绝大多数艾滋病患者与感染者都存在恐惧与焦虑的情绪,特别是在知晓个人被确诊为艾滋病的情况下,其心理落差情绪变化幅度极为明显[2]。而患者与感染者更担心病情难以控制与治疗,恐惧受社会歧视。在这种情况下,顾虑情绪更为突出,进而影响其日常生活与工作,甚至对家庭和谐性带来负面作用。其中,患者与感染者的恐惧与焦虑具体表现在脾气过于暴躁且敏感,甚至还会出现失眠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若患者长期焦虑与恐惧,那么感染HIV的几率会明显提高。

2.3 自卑自责心理

由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较为特殊,所以大部分人都认为是肮脏疾病。在患有艾滋病的情况下,就很容易被人们歧视亦或是谴责[3]。患者本身承受疾病的困扰,但同时也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加之社会批判与歧视,会对其自尊心带来极大的影响,同样也使得艾滋病患者鳄鱼感染者的自卑与自责加重,认定所患疾病是耻辱的。这样一来,患者与感染者会承受更多痛苦与精神压力,最终威胁到家庭的和谐性。而且,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患者与感染者的自卑自责程度还会不断加深。

2.4 报复与自杀行为

对于艾滋病患者来说,对于传播者的仇恨十分明显,一旦此心理加深,必然会采取相应的手段向传播者展开报复,最终引发行凶杀人的情况。另外,艾滋病患者始终认为个人属于无辜受害者,很多高危人群心理不满情绪严重,进而形成让他人经历自己承受痛苦与压力的心理。这样一来,会向社会更多无辜人群进行报复,向他人传播疾病,以保证个人心理更加平衡。除此之外,艾滋病患者与感染者热衷于独处,经常存在失眠与厌食的情况,如果不能够獲得他人关爱,将形成自杀心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杀的几率。

3 艾滋病患者与感染者心理防范路径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艾滋病患者很容易带来不安情绪,由于缺少社会尊重,会直接威胁社会的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对艾滋病患者与感染者的心理护理更为重要,应对其展开正确的引导,进而形成积极且正确的人生态度,正确认知生命的重要性,践行以人为本与人人平等的理念。为此,需科学合理地采取心理防范措施,以保证对艾滋病患者与感染者展开有效的治疗。

3.1 借助政府部门的有效配合

作为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艾滋病患者与感染者心理治疗与防治的重要作用,同时加大支持的力度,借助多样化的宣传措施强化社会群体对于艾滋病的认知程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的过程中,将社会作为重要支撑,并获取必要的经济支持[4]。与此同时,国家层面应积极制定并出台与艾滋病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立法部门则需要对法律条文进行有效地完善,并在条文内容中对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平等地位予以明确的规定。这样一来,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就不会受到社会群体的歧视,甚至还会得到外界尊重,可以和他人展开平等地交流与沟通,从根本上消除负面的心理情绪,以更为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在艾滋病患者与感染者受社会尊重的情况下,同样也拥有了尊严,切实地感受到国家与社会的关怀,更加珍爱个人生命[5]。与此同时,能够以更为积极的态度为社会作出贡献并回报社会,将个人人生价值全面发挥出来,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

3.2 实时观察患者心理并采取护理措施

在防控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对艾滋病患者与感染者心理的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同时和患者展开沟通以及交流。与此同时,对于患者想法应进行耐心的倾听,并给予其必要的关怀,尽量满足其提出的要求并解答疑惑。另外,应当和患者以及感染者积极构建平等和谐的关系,进一步强化患者的信任感,并增强其对于生活的自信心,对生活充满更多期望[6]。

3.3 发挥家人积极配合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艾滋病性质是可控的,而且属于慢性传染疾病。而家庭是组成社会的重要部分,也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只有家庭环境良好,才能够为生活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旦患者缺少家庭这一支撑,很容易产生孤立无援的情绪,甚至悲观,经常存在被抛弃的恐惧心理。在疾病痛苦之下,患者的心理冲击也明显增强。为此,只有家庭生活环境平静和谐,才能够为艾滋病患者与感染者提供高质量的生活条件[7]。在这种情况下,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将家庭作为中心,而家属也是主要的护理对象,对家属给予大力支持,能够使其压力得以缓解,并且帮助其更好地处理生活问题,进而接纳患者,为其营造更为理想的家庭氛围,进一步降低发生不良应激事件的几率。

在日常生活当中,家属是患者与感染者最为亲近的人,所以,应当给予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必要的呵护与关怀。在此过程中,患者的家属需要对艾滋病相关的知识内容予以深入的了解与掌握,特别是传播具体途径与有效的防治措施等等。与此同时,在患者与感染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应当给予其必要的精神支撑,使其具备战胜疾病的信念与信心。另外,女性在遇到应激的情况下,出现心理障碍的几率高于男性,所以,女性配偶应当给予其更多关心与理解。

3.4 心理医生的有效指导

作为心理医生,需要保证艾滋病患者与感染者正确认知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并且对其进行有效的安抚,使其了解艾滋病并不是可怕的疾病,仍然可以正常生活与工作[8]。在此基础上,要针对艾滋病患者与感染者展开相对应的心理疏导,尽可能缓解其内心的抑郁与恐惧等不良情绪。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患者与感染者积极地接受并配合治疗,进而恢复正常的生活。

4 结语

综上所述,艾滋病患者存在诸多负面情绪,所以,必须有人们的关注与关怀,才能够使其不良情绪得到缓解并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范围内各方力量都应正确认知艾滋病患者与感染者的心理状态,并给予其一定的尊重。在此基础上,应贯彻并落实艾滋病患者与感染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为艾滋病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冯国栋.艾滋病患者及感染者的心理与防控途径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6):114-115.

[2] 马丽萍,徐鹏,孙定勇,等.河南省周口市HIV单阳家庭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6,50(4):339-345.

[3] 潘蓉,張晶,陈坤,等.上海市虹口区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对社区随访管理满意状况及影响因素[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7,51(5):438-443.

[4] 邱阳阳,罗丹,陈曦,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生命质量相关因素的通径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10):729-734.

[5] 黄建昌.浅议艾滋病患者及感染者的心理与预防途径[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4):120-121.

[6] 韩建彪.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心理支持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1):1883-1883.

[7] 钟延旭,付燕,王宇明,等.农村艾滋病患者心理和社交变化的纵向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80-81,84.

[8] 李玉华,孙盈红,张宏伟,等.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负性情绪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6,27(7):1195-1196.

(收稿日期:2018-03-26)

猜你喜欢
感染者心理研究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心理小测试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