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马列主义维护中央权威

2018-05-14 14:17耿艳鹏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领导核心权威领袖

耿艳鹏

[摘要]维护党中央权威很重要。恩格斯认为权威是客观需要,“革命无疑是天下最权威的东西”;列宁论述群众、阶级、政党、领袖之间的关系,阐明领袖的代表性、重要性,表明领袖具有权威意义。井冈山和中央苏区的斗争历史说明,领袖人物是在实际斗争中产生的,领导核心要有政治基础群众基础才能得到拥护,才有权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党全军全国人民都应该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去夺取新胜利。

[关键词]中共十九大;党中央;权威;领袖;领导核心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18)01-0096-06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报告中,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工作成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进展新经验,科学地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新的奋斗目标及前进方向,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既鼓舞人心,又任重道远。要实现振兴中华、强我中华的中国梦,实现党的十九大规划的宏伟蓝图,需要全党更加思想统一、步伐一致、增强合力、奋勇拼搏,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夺取新的更大的胜利!

在这里,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共产党组织,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显得格外重要。

一、恩格斯指出:革命需要权威

社会主义思潮起于欧洲,但欧洲最终没能实现社会主义。分析历史原因,除了资产阶级势力强大外,欧洲各国文化多元、思想纷杂,革命家对旧的观念形态批判和树立科学新思想都不彻底也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些所谓“思想家”、“工人领袖”,在马克思、恩格斯去世后被资产阶级收买,常为眼前利益而妥协,将本来正确的东西不时地“修正”,导致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常被歪曲,严重影响了它们的权威性和指导力。至今在欧洲没有哪一种思想真正的、长久地占据统领地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常被各种似是而非的思想流派所影响所困惑,列宁的故乡、有几十年历史的社会主义苏联,也在拋弃马克思列宁主义、实行所谓“改革新思维”之后土崩瓦解。教训是十分沉重而深刻的。

革命需要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需要权威!

1871年,法国社会革命中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虽然它只存在两个多月,但它产生的无产阶级专政和国家治理原则影响深远,也不可避免遭到各种攻击,其中就有对打倒资产阶级体制权威创立无产阶级专政体制权威的攻击。这些攻击中有一个似是而非的观点,恩格斯归纳为“这里所说的权威,是指把别人的意志强加于我们;另一方面,权威又是以服从为前提的。但是,既然这两种说法都不好听,而它们所表现的关系又使服从的一方感到難堪,于是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是不是就没有以另外方式行事的办法呢,我们能不能——在现代的社会关系下——创造出另一种社会状态来,使这种权威成为没有意义的东西而归于消失呢”。[1]P224即消灭一切权威,这是典型的无政府主义。对此,1872年,恩格斯写了《论权威》予以严厉驳斥。恩格斯从现代化大工业生产这个社会现象,说明每道工序都必须严格遵照事先确定的流程进行,包括准时上班到岗,生产上有争议时,“个别人的意志总是要表示服从,这就是说,问题是靠权威来解决。”[1]P225流程、纪律和管理(常常体现个别人的意志),就是大工业生产的“权威”,“进门者请放弃一切自治!”[1]P225恩格斯说:“想消灭大工业中的权威,就等于想消灭工业本身!”[1]P225铁路运行需要绝对的统一调度,在汪洋大海航行中的船,“在危急关头,大家的生命能否得救,就要看所有的人能否立即绝对服从一个人的意志。”[1]P226社会变革何尝又不是这样呢?恩格斯旗帜鲜明地说:“革命无疑是天下最权威的东西。革命就是一部分人用枪杆、刺刀、大炮,即用非常权威的手段强迫另一部分人接受自己的意志,获得胜利的政党如果不愿意失去自己努力争得的成果,就必须凭借它以武器对反动派造成的恐惧,来维持自己的统治。”[1]P227

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发展的新阶段,同样需要权威,需要思想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权威指明方向,需要党的领导权威凝聚力量,带领大家向前奔进。

二、列宁指出:政党通常是由领袖来主持的

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创建了苏维埃社会主义政权。这场革命是列宁领导下的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领导工农和革命兵士取得的胜利,用事实证明了恩格斯的上述观点完全正确。这场划时代的胜利遭到帝国主义、资产阶级攻击是不足为奇的,但革命阵营却也七嘴八舌,就有些奇怪了。这次议论的焦点是无产阶级专政要不要权威?要什么样的权威,只不过換了个说法:是党专政,还是阶级专政、领袖专政、群众专政?[2]P151把“领袖”和“群众”对立起来,[2]P152引发似是而非的争论来误导群众。

列宁认识到这场争论的重要性,就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论述了群众、阶级、政党、领袖之间的关系。列宁说:“谁都知道,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在通常情况下,在多数场合,至少在现代的文明国家内,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2]P151领袖具有权威意义!而那些把“领袖”和“群众”对立起来的种种谬论,并不真的否认“领袖”,列宁一语导破其实质:“人们在‘打倒领袖这一口号掩饰下,实际上竟把一些胡说八道、满口谬论的新领袖拉出来代替那些对普通事物还能持常人见解的老领袖。”[2]P153这些人的目的是什么呢?“否定政党和党的纪律——这就是反对派得到的结果。而这就等于完全解除了无产阶级的武装而有利于资产阶级。这也恰恰就是小资产阶级的散漫、动摇、不能坚持、不能团结、不能步调一致,而这些一旦得到纵容,就必然断送无产阶级的任何革命运动。”[2]P154

可见,维护党的领袖就是维护党的最高权威,就是维护党的事业。

三、井冈山的斗争证明:领袖是在实际斗争中产生的

领袖之所以有权威影响力,是因为他们是在实际斗争中脱颖而出,经过锻炼和考验,代表正确和群众根本利益,得到公认和拥护才形成的。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初始革命活动多是处于秘密状态,国共合作后,公开举的是国民党的旗帜领导革命,加上初期党员人数不多,导致在社会上,一个时期内,共产党还不可能成为全中国革命的领导核心。党的初期,虽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但队伍不纯,思想混杂,党的中央难以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这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些人一度迷信共产国际,没有弄清楚党的领导核心(领袖)究竟是应该在实际斗争中产生、形成,还是源于某种互认、甚至共产国际的指派。

这些争论还没结论的时候,在井冈山就已有了答案。

1927年夏秋,毛泽东在党的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受命赴湘赣边界领导秋收起义,任党的前敌委员会书记。起义受挫后,毛泽东果断中止进攻长沙原计划,将起义部队带往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乡村,辗转上了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发动群众建立红色政权,实行武装割据,创建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开始了中国革命从城市暴动到农村开展武装斗争,从夺取局部政权开始,进而夺取全国政权的伟大转折。

秋收起义时,毛泽东抛弃国民党的旗帜,公开举起了共产党的红旗。在井冈山,毛泽东又树起了共产党的绝对权威。

他先抓军队,在江西永新县的三湾村对起义部队进行改编,将党的支部建在连队,班排有党小组,连以上有党委,并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严明军队纪律,确保党對军队的绝对领导,同时在军队实行民主主义,官兵平等。上井冈山后,提出了三大任务(打仗消灭敌人;打土豪筹款子;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建立革命政权),颁布了三大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打土豪筹款要归公)六项注意(上门板;捆禾草;说话要和气;买卖要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使军队有了宗旨纪律,明确了建军方向,密切了军民军政关系,军队面貌为之一新,共产党的影响、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提升。1928年4月下旬,朱德率南昌起义军余部和湘南农军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部会师后,组成中国工农革命军(6月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毛泽东、朱德分任党代表和军长,力量进一步增强。

上山之初,井冈山地区的党组织是涣散、软弱的。一部分党员无斗争决心,一部分党员流于盲目的暴动;地方主义严重,土客籍矛盾影响到党内生活;有的地方农民党的色彩浓,有走向非无产阶级领导的倾向;党的组织只注意数量,没有注意质量上的加强和党的支部建设。[3]P187-188这些问题引起毛泽东的重视,通过教育培训与组织整顿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党员素质和党组织战斗力。边界第二次党代会确定了“今后党的改造与建设”若干措施:从支部抓起,彻底改造党的领导;加强巡视工作;提拔工农干部;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加强集体领导;执行党的路线政策要强化纪律;扩大党内民主;保持党员先进性;党的发展,要注重质量,严格程序;实现“一切工作归支部”的口号,增加工人领导力量;极力注意秘密工作;特委、县委加强自身建设;严肃“铁的纪律”,洗刷腐化分子,以增強党的战斗力。[3]P188-189

在实践中,毛泽东科学分析与思考,提出了红色政权赖以存在的理论和政策,以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领导军民打败了湘赣两省国民党军队多次“会剿”,回答了“红旗打得多久”的问题。有了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军民胜利的信心必定增强。

对一个党,群众往往是从一定的组织形式和这个组织的“头儿”来认识的。党的前敌委员会先是中共湖南省委后是中共中央决定成立的、统一指挥工农革命军和所到地方党组织的机构,毛泽东为书记。因此,维护党在边界的最高领导机构——前敌委员会的权威,以及最高领导人的核心地位,就显得十分重要。毛泽东等人路线正确,政治水平高,军事能力强,工作努力,善于团结,加上中央授权,前委的权威性大大提升。无疑,毛泽东也成了党组织、军队和民众的主心骨,他说的话人们爱听、照办。朱德是红军的代表,随着红四军威名的提升也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毛泽东和朱德在井冈山和红军中就是领导核心、公认的领袖。红色武装割据的主要力量——红四军被人们称之为“朱毛红军”,就是典型例证。

井冈山斗争的实践证明:革命需要权威,领袖是在实际斗争中产生的。一个地方,党和军队、政权,有了坚强的领袖作领导核心,就能方向明,道路正,党心军心民心就能汇拢,力量就能凝聚,就能带领大家战胜一切困难去夺取胜利。

四、中央苏区的历史表明:领导核心要有政治基础群众基础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往赣南、闽西游击运动,一年奋斗,将赣南、闽西和粤北红色区域连成了一片。随着红色区域和红军的发展壮大,需要新的领导体系。1930年2月,在吉安县陂头(今名渼陂),毛泽东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前委、赣西、赣南特委以及红五、六军军委联席会议,决定将红四军前委扩大为领导红四、红五、红六军和赣西南、闽西、东江革命根据地的共同前委,毛泽东为书记。当年8月,红一军团与红三军团组成红一方面军,毛泽东任总政委,朱德任总司令。红一方面军成立总前委,毛泽东任书记。同时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毛泽东任主席。

在毛泽东和党的共同前委、总前委领导下,赣西南苏区和闽西苏区土地革命深入,军民同仇敌忾,胜利地粉碎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第一次反革命“围剿”,共同前委、总前委威望提升,毛泽东、朱德得到苏区军民一致拥戴,成为这方红域的领袖。

1930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中共苏区中央局(周恩来任书记。未到任之前由毛泽东代理)和苏区中央局领导下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项英任主席),同时撤销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和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赣闽粤这大块红色区域被称为中央苏区。1931年1月,项英来到中央苏区主持工作,毛泽东、朱德为苏区中央局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依然实际主持军事工作。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由项英、任弼时、毛泽东、王稼祥为苏区中央局常委。这种包容的方式顺应民心,认可了毛泽东、朱德的贡献和感召力,利于团结,维护了共产党领导集体的权威。毛泽东、朱德支持项英来苏区主持工作,项英也尊重历史,工作中与毛泽东、朱德有商有量,所以毛泽东、朱德能放手指挥红军胜利地粉碎国民党大军第二次、第三次“围剿”,苏区土地革命不断深入,迎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告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朱德任红军总司令、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中革军委)主席。领袖众望所归。年底,周恩来来到中央苏区,正式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形成了周恩来、毛泽东、朱德、项英、任弼时、王稼祥组成的领导集体。尽管毛泽东、朱德与从上海新来到苏区的周恩来等人在军事斗争方式等方面有些争议,但大家齐心协力,仍然取得了粉碎国民党大军第四次“围剿”的胜利。

但此后,反“围剿”等的战略指导方略发生分歧,毛泽东的正确军事路线受到批判。1932年10月在宁都中共苏区中央局会议上,毛泽东红军总政委职改由周恩来兼任,并失去了前方指挥权。1933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迁往中央苏区,与苏区中央局合并,6月称为中共中央局,更是一再排斥毛泽东。虽然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毛泽东仍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但一些重大决策不能很好地参与,而且在当月底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张闻天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委员会主席,毛泽东的国家主席被架空。

博古等人自恃是中央最高领导,得到共产国际的支持,以为排斥、打击了毛泽东及其路线,自己就有了绝对权威。殊不知,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领导核心和权威影响,是在实际斗争中才能形成和在党心军心民心中决定会否拥戴与抛弃!没有正确的政治基础,推行错误路线、打击排斥坚持正确路线的领导人(得到公认的领袖人物),搞乱了阵线,离散了人心,危及了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不管他帽子再大,也是会失去人心,失去执政的群众基础。

五、党的七大标示:团结才有力量才有权威

在事实面前,党员军民心中都有一杆秤。毛泽东及其路线曾领导中央苏区党政军民商学团结一心,斗志昂扬,反“围剿”、土地革命、经济建设、文教卫生事业等节节取得胜利,但这一切都被“左”倾路线葬送,苏区丢了,8万多红军被迫远征,过了湘江只剩3万人,怎不会激起广大党员和红军的强烈不满和反思呢?在遵义会议上,博古等人的错误受到批判,王明“左”倾路线遭到初步清算,众望所归的毛泽东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成为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从此,在毛泽东正确路线引领下,党和红军不但转危为安,胜利将战略大本营转移到了陕北,而且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发展壮大,打败了日本法西斯和国民党反动派,将胜利的红旗插上了北京天安门。

毛泽东成为领导核心后,吸取王明路线的教训,不搞团团伙伙,采取了包容的政策,力图将各地各路领导精英都团结在一起。他与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任弼时等组成领导集体,并不因有的同志犯过错误甚至整过自己而排斥,对刘少奇等在白区领导工作的同志也给予了充分信任。包括对在长征路上的张国焘,也是尊重、团结在先。但张国焘坚持分裂党和红军错误不回头叛党而去,终被人民抛弃。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选出的书记处和政治局,体现了党内大团结,五大书记(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就是全党公认、人民拥戴的领袖人物,毛泽东是其核心。党中央的团结形成了合力,这样的中央才有权威和声望,下面的组织、部队、团体和民众才好整队看齐。

六、新时代呼唤: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

回顾上述历史,说明一个党,一支军队,一个国家,一块方域,都要有杰出人才组成的领导集体来统率、领导。这些杰出人才是在实际斗争中产生的,他们基本上都从基层、小范围、多岗位做起,一路奋斗,摸索经验、积累经验、总结经验,政治上成熟起来成为革命家、领导人。他们立足于人民群众之中,不谋私利,不计较个人得失,忠于党的事业;他们有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造诣和政治水平、良好的品德修养和不懈的奋斗精神,善于调查研究和听取各方意见,高瞻远瞩提出正确方略,制定正确路线,指明前进方向和新的奋斗目标,激励人们奋发向上;他们礼贤下士、亲民爱民,善于汲取群众智慧和为民排忧解难;他们言行一致模范表率,善于领导大家一道撸起袖子齐心干;他们勇于坚持真理和修正错误,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善于用人和团结人,讲“五湖四海”、各尽所能;有时忍辱负重,但不忘初心,富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这样的人们,一定會得到广大党员、军队官兵和人民群众认可、拥护、爱戴;这样的人们带领一个党、一支军队、一个国家,就能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前进;这样的人们,符合前述列宁提出的4条标准,他们无愧于领袖的称号。

习近平就是这样的领袖和领导核心。

他不忘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殷殷教导,不忘初心,情系人民,从生产大队党支书做起,在各级岗位历练过,政治上成熟,能力很强,经验丰富,政绩突出,心胸宽阔,善于团结。党的十八大选他为党中央总书记,是众望所归。他没有骄傲自满,乐于现状,而是在十八大闭幕、新当选的政治局常委第一次会见记者时,就提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崇高的执政目标,如今这句话,又写进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为了实现强国强军、为民造福的目标,他带领党中央,从严治党治军,反贪肃纪,严明纪律,端正作风;攻坚克难,发展经济,多办实事,改进民生,使党和国家、军队更加坚强、团结,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他对表面文章、弄虚作假深恶痛绝,要求各级党委政府“精准扶贫”,干部扎下根到困难的地方去,脱贫致富“一个不能少”,使干部作风大为改变,党和政府威信大大提高。他提出“一带一路”方略,使中国的发展,坚实地向世界挺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又让中国与世界贴得更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信心满满向前进。有这样的领袖引领,是党之幸国之幸军之幸民之幸!因此,我们要衷心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觉用实际行动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重要的是统一思想,整齐步伐,令行禁止,求真务实。尤其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遵循十九大制定的路线和提出的方略,盯紧目标,步步向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一定能不断取得新的胜利,振兴中华、强我中华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笫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笫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册[Z].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领导核心权威领袖
中国工人运动杰出领袖林伟民
THE JAZZ AGE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成就
增强核心意识,树立核心权威
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袖风范与政治担当
习总书记核心地位是党心所向、众望所归
2015中国最具影响力10位商界领袖
化妆品市场信息权威发布
化妆品市场信息权威发布
再说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