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地理复习教学效果

2018-05-14 09:06黄华海
丝路视野 2018年11期
关键词:考纲练习题基础知识

黄华海

【摘要】复习的目的就是对学生前面零碎的知识系统化,基本技能熟练化,基本概况准确化,空间分布地图化。因此复习课不仅要具有针对性、综合性、而且要有新颖性。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针对学生易出错的地方复习。通过分析各地理要素间联系、因果关系来实现学生知识的系统化、整体化、能力化。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来克服复习课的易枯燥、学生的被动、厌倦,从而达到学科知识的巩固与提升。

【关键词】初中地理;复习方法

一、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任何学科的基础知识都是十分重要的,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会极大影响后面更高难度知识的学习。很多老师为了赶进度、出成绩,不重视充分利用地图,盲目地压缩基础知识学习时间,刚开始学习基础知识时采用先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学的方式,然后在课上大概一串就可以下一章了。而且在后期的学习或者做题的讲解过程中,很多基础知识点都学过很久了,有的学生都忘记了,老师也没有提起重视,而是一带而过。这种模式和做法是极其错误的。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涉及大量的地理基础知识,比如世界区域划分、中国地理差异及区域差异,地图、地球的运动,天气符号、天气预报,气候,海拔和地形地势等。这些基本的地理知识是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前提与基础,如果仅靠纯粹的死记硬背,学生不仅感觉记忆困难,学习枯燥乏味、机械沉闷,而且还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实际应用也不够灵活。不过通过习题教学,结合书上地图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地理中考题都很灵活综合性很强,教师在习题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独讲解一道习题,应针对同类内容,尽量延伸、拓展和整合,使习题具有总结和归纳的作用。

二、吃透考纲,有的放矢

考纲是我们复习的指路明灯,必须吃透考纲,针对学生实际,制定复习计划。那么什么是考纲主要精神呢?地理会考考纲指出:会考“是为了促进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初中教学管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是会考的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中,必须牢牢把握这一点。研究透考纲后少走弯路,加强复习的有效性。比如考纲里说明不考长江黄河概况,复习时就可以去掉该部分内容,减小复习压力。

三、查漏补缺、精讲多练

要使复习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必须针对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地组织复习。从历年来会考试卷看:学生在地理知识的掌握方面,临到八年级下期很多知识都已经忘了大部分。地理概念记不住;不会灵活运用知识;答题不准确、不完整。故复习必须对症下药,狠抓“讲”“练”“补”三个环节精讲多练。

第一步是“讲”。教师必须根据考纲要求,向学生讲清概念。从而让学生做到概念明确,答题完整。比如地球地图部分学生忘的差不多了,经纬线特点,半球的划分等都要再次复习,加以强调。“讲”,还必须讲清知识的网络关系。既要按先后顺序的纵线复习,使学生记准、记牢地理知识与地理原理,还要按地理要素把有关内容组织起来,进行横线复习。如复习地形时,把总的地形与四大区域地形相结合。

第二步“练”。练是实践。学生只有通过练习,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做到过手环节。对比联系有利于学生知识内化。如通过比较南方和北方自然条件、农业生产的差异,能够更有效的理解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练习的题目类型要多样,同一内容,要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运用所学的知识。练习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分析与思维。如“铁路干线练习题可以设计为家到新疆或广州经过的铁路干线及沿途风景”练习题还应针对学生易出错误的方面出题,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填图题目尤其要落实,注重细节,准确。前两年的考试题是学生练兵的有效武器。

第三步“补”。通过学生的练习,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对学生的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讲解,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要及时补课。

四、借助地图,做好复习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掌握地图是把抽象的空间具体化的有效手段,是搞好复习,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手段。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图等几幅图是所学知识的重要载体,必须要掌握。怎样才能熟练掌握这几幅地图?可以使用多媒体手段,熟悉地图。然后利用空白图进行练习,强化学生的空间概念。还可以通过无图答问的方式强化地图。复习时还可以把两幅或三幅有关地图进行比较,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正确推理、判断,以得到系统知识。如:把属自然地理内容的地形、气候、河流等地图放在一起,分析某一地理要素(如河流的水文特征、农业特点)形成。还可着重对比分析某地理界线两侧区域地理特征。如: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就是一个有效的对比练习题。

多做对比练习,能使学生零散知识发生练习,思维碰撞,从而有效记住相关要点,并达到灵活运用。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敢于创新,把地理课变得更有趣、更有料,能够和学生站在一起,了解他们的感受,引导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把握知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造性、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树栖.刍议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J].赢未来,2017(20).

猜你喜欢
考纲练习题基础知识
用联想的方式复习考纲动词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通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一)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一道练习题中的一题多解
条形磁体附近磁通量的最大值分析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
暑假趣味练习题(三年级)
暑假趣味练习题(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