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2018-05-14 11:51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南海一带

王毅解读新时代中国特色外交

3月8日,在中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期间,现任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在记者会上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而东盟国家凭借着地缘优势以及与中国日益亲密的合作往来,成为中国对外关系中一抹独特的亮色,引起了中外记者的关注。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

将继续把东盟放在对外合作议程的首页

2018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2018年,我们将继续把东盟放在对外合作议程的首页,打造更高水平的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更紧密的命运共同体。我们将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一是规划新蓝图。我们将和东盟—起制定《中国一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实现“一带一路”倡议和东盟发展规划更好的对接。二是培育新亮点,在政治安全、经贸、社会人文三大支柱之下开辟更多合作领域,增加更多的合作项目,取得更多合作成果。三是打造新高地,进一步培育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构建同东盟东部增长区的合作框架我们将继续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設,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早日达成。

“一带一路”一切都在阳光下运作

“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阳光倡议,共商、共建、共享是推进“一带一路”的黄金法则,这六个字决定了“一带一路”合作具有鲜明的平等性、开放性和普惠性。无论是规划合作蓝图还是实施具体项目,都由参与方商量着办,—切都在阳光下运作。“一带一路”是全球公共产品,当然遵守国际规则;“一带一路”是国际合作平台,自然按照市场规律行事。“一带一路”不仅加强各国基础设施的“硬联通”,也要开展政策、规则和标准的“软联通”;不仅接地气,还要高标准;不仅效益好,而且高质量;不仅惠及中国,更要造福世界。

与东盟一起,把南海建成和平之海、合作之海

中国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决心不可动摇,诚意始终如一。我们处理南海问题的立足点,是对中国人民负责,对历史事实负责,对地区和平负责,对国际法治负责。这一立场坚如磐石,一以贯之。当前南海面临的首先是机遇,南海形势明显趋稳向好。中国和东盟国家已经达成高度共识,愿意通过制定“南海行为准则(COC)”,共同维护目前得来不易的安定局面。中国和东盟国家有意愿、也有能力以自主方式制定出符合地区实际、各方共同遵守的地区规则。当然,南海也面临挑战,南海的和平稳定仍受干扰。新的一年里,中国将同东盟国家一起,抓住机遇,拓展合作,排除干扰,化解挑战,珍惜双方努力取得的成果,加快准则的磋商进程,积极探索构建南海沿岸国合作机制,共同把南海建设成和平之海、合作之海。

东盟媒体:希望中国继续在地区经济发展和国际热点问题上发挥自己的作用

3月5日,中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了过去5年中国所取得的成就,并对未来的政府工作进行了规划。中国此次会议的召开,引来许多东盟媒体的聚焦。

印尼《时代周刊》资深编辑努尔·哈尔延托:中国此次会议我最关注的是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中国政府努力治理环境污染,重视可持续发展,因此近几年来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目前,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领域的规模已经跃居世界前列。中国积极推动落实《巴黎协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引领各国共同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

印尼艾尔辛达电台新媒体部总监马里奥·鲍:此次会议不仅对中国十分重要,也将间接影响到印尼以及本地区国家。因为中国的发展必将带动本地区其他国家的共同发展。中国在过去5年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平台的支持下,与包括印尼在内的周边国家开展了很多互利共赢的合作。希望中国继续在地区经济发展和国际热点问题上发挥自己的作用。

新加坡《海峡时报》:环境保护同样是中国政府关注的重点,预计将在全国人大会议上进行详细讨论。清洁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对未来的规划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新加坡《联合早报》:“改革”是中国今年的关键词,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共出现了97次。另—方面,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列举了多项防范化解风险的措施,包括强化金融监管统筹协调等。中国为今年的经济增速设下6.5%左右的目标,低于去年实际取得的6.9%增长,显示中国将重点从“速度”改为“质量”的经济发展目标。

马来西亚《新海峡时报》:“中国模式”催生了经济奇迹一一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定了合理的长期规划和明智的增长政策,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多年达到惊人的年均增长率,被世界银行称为“历史上经济增速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中国领导人正领导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新的角色: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亚投行”等新的倡议。在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和人工智能领域,中国也有信心引领世界。

柬埔寨《高棉日报》:在国际秩序问题上,中国不是要推倒重来,搞颠覆替代,而是要坚持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和建设者。中国积极维护的是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推动改革的是不适应时代发展和不符合各国共同愿望的国际规则。中国愿意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希望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南海一带
南海明珠
南海农民赤卫军
美国威胁 南海安全
APsychoanalysisofHoldeninTheCatcherintheRye
“一带一路”:大美友邦
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位置
重庆与“一带一路”的缘分
美出动“海神”侦察南海
许利平:处理南海争端拟虚实相间收放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