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妇产科护理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提升路径

2018-05-14 09:57冯海鹰,姚新兰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3期
关键词:妇产科人文病人

冯海鹰,姚新兰

[摘 要] 目的: 妇产科护理人文化教学发展的路径研究。方法: 结合妇产科护理这门课涉及对象的特殊性,探索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提升策略路径。结果:在教师传递技能和操作的过程中,影响学生终生学习的关键是人文素养的培养。由此才能产生敬业爱岗的个人工作行为。即使学生在未来工作中产生医疗纠纷等诸多问题,也能够依托个人的人文素养素质化解矛盾。

[关 键 词] 人文素养;妇产科护理;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9-0226-02

当前所有科学中,对人文素养的培养已经形成了普遍的共识。即使是诺貝尔奖获得者,在表达自己成功经验时,往往表示:热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基于人文素养下的专业奉献。对护理专业学生而言,在未来的工作中,技能的掌握仅仅属于熟能生巧的操作层面,唯有人文素养决定了他们职业发展高度。尤其是护理专业对生命价值的认识、理解和尊重,一方面体现了职业者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体现了个人的素质与综合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妇产科教学的最突出特点。由于女性生理构造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其疾病表征往往与女性隐私和性生活密切相关。在护理好病人的同时,尊重病人的人格、尊严和权利是妇产科降低医疗纠纷、改善医疗投诉率最高科室现象的必然选择。因此,在妇产科护理教育中人文素养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在未来工作中职业素养能力的表现,深层次来看,更是决定学生未来所在单位妇产科是否能够良性发展的关键。

一、人文素质对护生的影响

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共情的人文关怀、专业的职业素质表现,使护理人文素养的应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外显。护理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妇产科护理的对象是女性,涉及的大多数是病人隐私和难言之隐,如果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不注意自己的人文素质,往往会因为自己的言行举止和病人产生矛盾及医疗纠纷。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的护士在工作中始终保持积极向上、充满热情的工作态度,言行举止得到患者及同事的认可。这势必会感染病人,增强病人和疾病抗争的勇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二、强化教师人文素质教育能力

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我国对人权问题中生命权的认识越来越重视,因此,护理工作本身也从生育、健康与医疗保健的基本内容,转向“保障人类健康”的方向。目前我国私人医生不断增加,传统公共服务性质的护理工作职业者,其工作场所也转向了家庭、社区等。护理人员从传统的谨遵医嘱转变为对病人的全方位护理模式。因此,如果教师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不能脱离传统的束缚,那么言传身教给学生的内容也必然是僵硬、呆板、机械的教科书内容,导致人文素质教育处于空白。

(一)教师人文素养的养成

教师人文素养养成可以说是一生的水磨工夫。简而言之就是不断认识、不断深化、不断进步,而后再认识—再深化—再进步的过程。教学工作中,年轻教师对人文素养教育的认识受限于职业、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其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融入人文素养教育的深度往往比不上资深年长教师的深度。因此,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必须通过学习实现本质的升华。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要求下,信息社会要求职业者必须不断提升自我。教师人文素养的养成,在教学中不自觉地给学生灌输“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为理念的整体护理观,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实现学生在以后工作中对病人自尊心需求、情感需求等的满足。

1.理论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妇产科护理主要叙述孕产妇的护理、妇科疾病病人的护理、计划生育指导及妇女保健等内容,同时教师要能够深入讲解实践中特殊病患护理问题的解决与处理,并将与妇产科护理紧密结合的生殖保健健康知识不失时机地随时传递给学生,进而形成妇产科护理专业的伦理价值认识、社会价值认识、医德伦理认识等多方面学科的贯穿与交叉。在不孕症及辅助生育技术这两章中讲解不孕妇女的心理特征及伦理问题,在妇科肿瘤的教学中结合案例,探讨肿瘤患者的心理问题,使学生了解患者的疾苦,产生同情心等。

2.实训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当前护理专业广泛存在的仿真模拟人实训要体现人物素养的内涵,首先要解决生命意识与生命构成等问题。如产科实训中四步触诊判断胎方位的电子模拟人,学生可以反复操作,感受不同胎方位触诊时不同的感受。实训指导教师可以假设一个情景,将电子模拟人设计成某一个具体的案例,学生利用已学的理论知识动手操作,在操作时和模拟人进行有效沟通,把模拟人当作真正的孕妇,告诉她操作的目的、操作的方法及操作后判断的结果。使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如果自己操作不熟练、动作不规范等原因导致中晚期孕妇躺在床上时间太久而发生不适。通过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养成,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病人真正实现人性化服务,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护理人才,减少护患关系的紧张及医疗纠纷的产生。

3.临床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进行理论到临床实际训练的临床实习,其本质是学生掌握基本工作技能实训操作的同时,掌握人文关怀的实践关键环节,这也是妇产科护理专业教育中最重要的育人目标。教师身先为范,每一种对病人所持的关怀理念、态度与行为都会耳濡目染地熏陶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但要让学生与病人共情,充分理解病患内心的焦灼、变化与关注问题,同时,要有足够的耐心面对所有病患一而再、再而三提出的类似问题。这体现在实际的临床护理实践中,本质的内涵指向即为爱岗敬业的高职业素养表现。在进行妇产科规范化技能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让学生感悟“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的真谛,培养学生人文情怀,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二)优化人文素养育人环境

良好的人文素养教育环境对护理专业学生而言存在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妇产科护理这门课的教学任务主要的环境是教室和实训室,而实训室是学生学习临床操作技能、模拟临床护理流程的场所。因此通过妇产科仿真实训室建设,把医院文化既有的遵纪守法、责任意识、团体合作意识、沟通协调意识等先进的工作价值观融入实训室建设。当学生和教师同处人文素养氛围浓厚的环境中时,教师高素质的一言一行的表现其实是对人文素养内涵的最好诠释。在教师与环境共同作用的前提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意识到工作中生命意识的重要性。达到优化育人环境,形成教育“温室小气候”,增强教育实效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目的。

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对护患关系中的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及护理人员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有了全面的认识,使学生意识到要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除了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才能成为一名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钱晓蓉.人文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2):13-14.

[2]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3]江延娇,李瑞兰.在妇产科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6).

[4]杜丹丹,陈京立,黄万琪.护理本科生人文知识需求及文化能力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7,22(13):59-60.

猜你喜欢
妇产科人文病人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有效避免和处理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谁是病人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人文社科
病人膏育
还能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