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核心能力视角下高职旅游类专业隐性课程体系的构建

2018-05-14 09:57张晓玲王媛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6期
关键词:隐性核心职业

张晓玲 王媛

[摘 要] 职业核心能力作為职业发展的“关键能力”,直接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未来职业的发展。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基础上,构建了以培养职业基础核心能力为目标的高职旅游类专业隐性课程体系。

[关 键 词] 职业核心能力;高职;隐性课程;旅游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8-0114-02

“十三五”期间是旅游业从“旧常态”到“新常态”的重要转型期。旅游经济新常态对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探索旅游高职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为旅游业“新常态”的发展需要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撑和保障,已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职业核心能力在人才培养中被认为是职业发展的“关键能力”,极为重要。职业核心能力在职业生涯中被定义为除岗位专业技能之外的基本能力,是伴随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而认为学生具备了职业核心能力,也就拥有了在未来的工作中随环境与岗位的变化所需的终身学习以及勇于创新的发展潜能,始终拥有竞争力。

经过大量文献的学习,多年的教学实践,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与旅游行业相关的学者、企业专家进行深入探讨,同时吸收了实习生、毕业生的反馈意见,最终笔者认为旅游类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应变能力、服务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几项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实践能力。因此,职业核心能力需要构建多方面的教育实践体系进行培养,在体系中既要有显性课程的长期培养,也要有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训练养成。

隐性课程是学校教育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它既包括隐含在显性课程中的隐性课程,也包括其他以非课程形式存在的实践活动、管理制度及精神文化的内容。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课程,隐性课程在学校教育情境中,通过隐蔽的、无意识的、非正式的教育因素,对学生产生影响,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具有导向、渗透和强化作用。

本文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已实习的学生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了解目前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面隐性课程开发的现状,并以此为依据来构建以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为目标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隐性课程体系。

调研设计和分析:本文采取专家打分法拟定了《南京旅游学院隐性课程建设现状调查问卷》和《南京旅游职业学院隐性课程建设访提纲》,分别选取本校旅游类专业已实习的162名学生作为研究样本和7名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进行了访谈。回收有效问卷154份,访谈也积极有效。

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得到,以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为目标的高职旅游类专业隐性课程体系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质方面——浸入职业文化的校园环境

物质方面的隐性课程是指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在校园环境的建设和布置中,营造职业文化的氛围,是“润物细无声”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高职旅游类专业要注重营造庄重整洁的校园环境来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彰显专业特色的校园建筑、宽阔整洁的操场、完整如新的器械设施,使学生产生庄重肃然、奋发向上的效应;校园中富有生命力的雕塑肖像,宣传栏中张贴和悬挂的成功校友的照片以及旅游行业著名企业的口号与名言;校园内的标识系统与旅游行业接轨;教学楼内悬挂著名旅游目的地、著名酒店的介绍及照片等。这些渗透职业文化的校园景观,处处提升学生的专业认知。

二、精神层面——融合职业文化的校园文化活动

(一)旅游专业文化融于校园文化之中

高职旅游类专业与其他高职专业的设置一样,也是根据职业或职业岗位群设置的。因此,专业文化都带有鲜明的职业性。专业的价值理念必须是为旅游行业人才的培养服务的,旅游人才的精神面貌与行为规范,也必须符合旅游类专业的职业形象与职业规范。在校园中,要处处凸显旅游专业标志,营造浓厚的专业氛围,使专业文化浸入校园文化,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职业精神的培养。比如,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的校训“以微笑和知识服务社会”就蕴含着旅游行业的专业精神,也代表了这所职业院校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等。

(二)企业精神文化融于校园文化之中

在校园文化培育的过程中,引入企业精神文化,校企文化的融合,是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要加强校企合作,借鉴和吸收企业文化精髓,使专业精神和企业精神渗透融合。建设融合行业精神、企业文化与价值理念鲜明的校风、教风与学风,开展与行业精神相吻合的系列文化活动,是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在教学活动和学生第二课堂中选用成功企业的经营案例、企业文化选粹作为素材;通过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培养、产学结合的载体,搭建校企文化融合的平台,实现企业文化的渗透;通过一系列的学校实践和顶岗实习,传播企业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制度层面——“以生为本”的校园制度

(一)制定“以生为本”的校园规范制度

制定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规范制度时,需要召开学生代表听证会,大量吸纳学生的意见,让学生从心里认同学校的主人的角色。实施确实可行的制度,壮大学生社团组织,提升学生的管理地位,使学生参与到部分日常教学的管理中。比如,学校的评优评奖、党员的发展以及贫困生的资格审核,助学贷款的登记、发放以及贷款学生的还贷管理工作等,师生共同参与,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二)借鉴企业管理方法和理念,建构符合旅游类专业需要的学生管理制度

在学生的管理中借鉴企业的管理理念与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运用:(1)学校要定期开展相关专业的技能比赛,比赛需包括个人比赛与团体比赛,不仅考查学生的技能水平,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与创新意识,而且符合企业培养员工具备竞争、团队协作的能力。(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家和省、市级举办的旅游类技能比赛。(3)学校对学生的考核制度、奖惩方式与旅游企业的考核制度、奖惩方式衔接起来,使学生尽快了解与适应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和评定,使学生以职业人的标准来塑造自己。

四、行为层面——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践活动的训练

(一)强调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教育区别于职业培训,培养学生拥有宽广的知识面和扎实的理论基础的课堂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在旅游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强调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设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通过情景模拟,设计出与学生专业和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活动或职业情景,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感受职场氛围,引起情感共鸣,因而达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二)设计注重过程的评价体系

注重过程性评价,重视考查学生的“日常表现”等行为,如,行为考查、情境测试等,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如,口头评价、专项评价、任务过程评价以及成长积分等,使日常化与多样化相结合。教学评价环节应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职业标准为参照,以工作项目为单元,以工作过程为主线,进行考核,由自我评价、团队评价和教师评价组成三维立体评价模式,使学生形成具有重视课程知识和知识拓展、重视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重视创新思维培养的良好意识。

(三)注重实践活动的过程训练

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与社团活动等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在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中,指导教师在实训任务和工作项目的设计时要把学生作为企业的正式员工,要用职业人的行为标准严格要求。在实习实训的过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布置小组作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创新思维以及应变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社团活动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之余,还可以发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自我悦纳、拥有自信。每次社团活动中都由多个环节组成,如,信息收集与筛选、方案的确定、人员分工、细节的设计、现场补救以及总结活动等,组织者和参与者在组织和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诸多的挑战,需要克服各种困难。这些过程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创新、管理以及沟通能力的提升,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基础。

隐性课程的形式多样、范围广泛,不受时空的限制,能够积极主动地改善与调节课程中的各种要素,利用物质、精神、制度以及行为的各种层面,结合各种内容渗透形式,协调多种培养方式、训练以及养成等渠道,形成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教育空间。因此,隐性课程体系的构建可以与显性课程体系相融合,在高职旅游类学生的专业培养中不仅可以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也使隐性课程教育在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方面的功能优势得到更大的发挥。

参考文献:

[1]丘东晓.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分析及在高职教育中的培养[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9-13.

[2]李祚,张开荆.课程设计:实现隐性化的学习效果[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8):64-66.

[3]冯喜英,蒋运萍.隐性课程资源的流失及开发策略:基于“4R”课程模体[J].教学与管理,2014(7).

[4]張晓玲,王媛.高职院校隐性课程建设开发的实证研究:以旅游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现代企业教育,2014(22).

[5]王顺波.高职院校基于隐性课程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索[J].成人教育,2012(9).

[6]方玲玉.职业教育隐性课程显性化的项目预设与实证[J].职教论坛,2008(4).

[7]兰杏芳.高等职业教育隐性课程建设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6(6).

猜你喜欢
隐性核心职业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我爱的职业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
五花八门的职业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