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2018-05-14 15:43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经济学部课题组
求知 2018年2期
关键词:滨海新区新区改革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经济学部课题组

2017年对天津滨海新区来说,可谓是充满曲折、艰难转型的一年。“调速度”“挤水分”使其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回顾2017年滨海新区所走过的不平凡发展道路,我们认为,滨海新区依然是充满活力和拥有巨大潜能的新区。但其依然也面临解放思想和开拓创新的自我挑战。新区能否真正跨越由速度型增长向质量型发展关口的转变恐怕是2018年的重大考验。2018年的滨海新区需要率先把战略重点转到拼质量、拼效益、拼结构、拼绿色度上来,在全市担当起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前卫”“先锋”和“闯将”。

一、2017年滨海新区经济运行状况分析

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18595.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滨海新区预计全年实现7000亿元生产总值。从总体看,滨海新区经济发展平稳,向好因素与下行压力并存,经济运行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但产业发展仍不平衡。2017年滨海新区紧紧扭住转型升级不放,发展心态更加走向成熟,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一是主动调低增速。即将2016年10002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下调为6654亿元,同比增长降为6%。这不仅反映了新区敢于直面问题、直击要害病根的决心;更反映了其贯彻新发展理念已走向作实的信心。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加速成长,第三产业占比达48.5%,提高5.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6.8%;制造业比重比上年回落9个百分点,偏重的产业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引进了一批智能制造、互联制造、绿色制造等前沿项目,制造业价值链不断向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两端延伸;服务业比重快速上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实现创新、业态走向多样化,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稳步发展。三是质量效益同步提升。新区主动改变高投资拉动模式,积极寻求内生动力。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负增长0.2%,而同期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84.78%,发挥了较强推动作用。全年区级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75.4%,提高21.7个百分点,实体经济稳步向好。新增沪、深交易所上市及新三板挂牌企业19家,企业活力不断释放。

但是,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新区产业发展不平衡问题仍较突出。长期以来,其工业制造业强,生产生活服务业偏弱。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制造业内部结构偏重,石化、医药、冶金重工业与航空航天、机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比例仍为7∶3。服务业中传统服务业比重偏高,现代服务业比重低,2017年上半年金融业增加值仅占到第三产业的19.3%。现代产业体系尚未形成。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但供给与需求仍不平衡。2017年新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超额完成。一是积极推进“三去一降”。着力推动1000家规上企业转型升级,降低成本,提质增效。精准帮扶1000家困难企业改善运营状况,对1000家限额以下潜力企业开展咨询诊断,提供针对性降成本方案。前三季度水泥产量下降18.2%,生铁生产增幅比上半年回落1.1个百分点,商品房待售面积下降36.5%。1-8月规上工业企业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86.50元,比上半年减少0.09元,规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60.7%,比上半年下降0.3个百分点。二是积极补短板。前三季度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投资分别增长80.6%和36.8%。民营经济活力不断增强。新登记民营市场主体17.88万户,增长47.1%,市场主体18.11万户,增长46.0%。1-8月民营经济营业收入增长40.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9.4个百分点,贡献率达82.7%。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成效显著,但新区的供给与需求仍呈现不平衡发展。一些制造产业及产品依然过剩;财政收入构成中税收收入不及全国平均水平,非税收入比重高,企业隐形负担较重;百姓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远未得到全面满足。

3.创新迈出坚实步伐但各类驱动要素作用发挥仍不平衡。新区坚持以质为帅,创新驱动。一是科技创新成果丰硕。2017年驻区单位参与完成的四个项目上榜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名单,全年累计孵化企业19家,在孵项目76个,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首批四个落地项目取得初步成效。军事科学创新研究院、华为云产业研究院、南开大学研究生院等一批科研机构签约落地,国家级孵化器累计达15家。二是金融创新持续发力。积极推进金融创新运营试验区建设,推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和金融业务持续创新,打造股权基金、融资租赁、资金结算、要素市场、商业保理等五个中心。2017年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2.81亿元,新设立项目达43个。三是积极探索制度创新。以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为载体,不断探索制度创新新领域,与跨境电子商务相适应的海关监管、检验检疫、退税、跨境支付、物流等支撑系统得到优化。

但是,在驱动发展的各类要素中,传统要素比重偏高,创新要素投入不足,驱动要素仍不平衡。新区自获批国家级新区以来,大规模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持续显现,并主要反映在GDP增长上。而同期在地企业、人才及软环境培育不足,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强。

4.生态、民生逐步改善但产城功能仍不平衡。区域内一批主干道路、重点地区和居民小区的环境得到大幅提升。天津港提前半年一次性取消了汽运散煤业务。城镇生活和生产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空气环境质量和污水處理达标率位居全市前列。关停“散乱污”企业901家,提升改造19家。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增长8.1%和8.3%,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新增就业12.2万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分级诊疗累计签约居民51万人。滨海文化中心“五馆一廊”组团建成使用。启动36片棚户区改造项目,竣工还迁房34.6万平方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但是,新区长期积累的产城功能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产业功能强,城市功能弱,产城融合的局面尚未形成。特别是生活性服务业发育明显不足,影响人才集聚,进而影响城市创新活力释放与可持续发展。

二、2018年滨海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滨海新区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关口,“危”中有“机”,压力有多大,机遇就有多大。2018年滨海新区需积极抢抓以下三大机遇:

一是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机遇。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为新区转型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发展环境,借此机遇,新区完全有条件在全市率先转换动力结构、平衡供需结构、调整“虚实”结构、优化“公非”结构、调优财源结构和优化空间结构,下大力气转方式、调结构、换动能。二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带来的机遇。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区可抓住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带来的机遇,一方面充分发挥先进制造业优势,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另一方面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构建更加畅达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和绿色清洁能源保障体系,推进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提升城区市容环境。三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的机遇。新区要紧紧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一“牛鼻子”和雄安新区建设难得的历史机遇,积极借重首都优势,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主动服务、全力支持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实现与雄安新区错位发展;加强与河北省唐山、沧州等地市合作,推动政策共享、港口整合、产业协同,努力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当先锋作示范。

新区在面临以上机遇的同时,挑战也前所未有。即能否彻底甩掉单纯追求GDP规模和增速的包袱,从“速度情结”“换挡焦虑”中摆脱出来,从固化的思维模式中摆脱出来,下定决心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认为,新区能不能平稳度过从经济高速增长转入高质量发展的“换挡”期,归根结底取决于能否应对来自自身的挑战。即深刻认识到新区最严峻挑战是如何激发自身的创新创业活力和动力:一是能否激活勇立潮头的动力。过去一段时期部分党员干部醉心于以往取得的成就,小富即安,不思進取。开放创新的滨海精神日渐淡泊,改革创新的紧迫性、责任感、使命感逐步淡化。面对今日改革,一些干部只是流于发通知,做宣传,喊口号,不愿意真正花大力气推进落实。可见,激活新区勇立潮头的动力将是一大挑战。二是能否鼓起直面风险的勇气。即随着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必然涉及各个层面、各个部门的利益,而且,当下的改革与以往相比面临更严峻的经济风险、社会风险乃至政治风险;而多年来在党政干部和公务员队伍中已形成不同的利益群体,他们既是某些改革的推动者、受益者,又是另一些改革的受损者和阻碍者。由于干部选拔机制改革滞后,造成部分干部怕因改革得罪人、惹麻烦,影响仕途,从而缺少了敢于碰硬的勇气和魄力。由此,鼓足直面各种风险的勇气也构成一大挑战。三是能否激发把握大局的智慧。当前新区某些部门在改革方向、策略、方式和方法上常常瞻前顾后,畏手畏脚。表现为缺乏积极谋划和思考、缺少主动改革创新、不愿敢闯敢试,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干部不适应快速变化的改革大环境,也背离了新区承担的使命与责任,成为了面对的又一挑战。

三、对2018年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

2018年对滨海新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因为其承担着在全市率先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并引领这一转型的使命。新区能否顺利走向高质量发展不仅决定着自身未来的发展,更关乎天津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命运。为此,我们建议:

1.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主动打开脑袋上的“津门”。建议在新区机关及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中,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以“抓住改革开放创新这一‘根和‘魂”,“在‘高上求效益”,“在‘新上下功夫,在‘优上做文章”等为主题,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总结梳理新区发展历程,汲取曾经“外伤”和“内伤”的惨痛教训,重振新区干部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站在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新区仍然是国家改革开放先行区,担负着落实新时代改革开放、创新引领的使命和责任。要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重塑新区干事创业和诚信担当的新形象。通过查找思想根源,改进工作作风,激发各功能区、各街镇的创新活力,调动起各功能区之间、各街镇之间充分竞合,在创新与竞争中实现滨海之“进”。

2.坚定勇立潮头的信心,开拓创新发展新局面。2018年全区上下一定要凝聚共识、激发斗志,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勇立潮头,开创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一要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和自贸试验区开放发展的新格局。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建设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引导北京金融服务平台、数据中心机构以及科技企业、高端人才等创新资源向科技园集聚;营造更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提供更完善更贴心的公共服务软硬件;借助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溢出效应,加快推进“1+4”区域联动。充分发挥好自贸区的开放引领作用,将自贸试验区政策用好用足用到位,将“三大片区”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以建设自由贸易港为目标,借鉴上海及国外成功经验,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继续高标准建设天津自贸试验区;借助天津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的功能定位和中央金融监管部门给予的一系列金融支持,在有效风险监管前提下,推进人民币在岸和离岸业务。二要加快创新资源集聚,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以创新资源集聚为媒介,加快形成“三二一”产业结构,并着力提升产业内部质量。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品牌农业、绿色农业、智慧农业,从蔬菜种植、水产养殖到农产品电商,推进特色优势农业发展;重点打造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现代金融、生命健康、文化创意等产业,争取创建一批国际一流企业和全球知名品牌,支撑智能经济发展;依托空港和海港优势,发展高端航运业务、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增强滨海国际机场区域枢纽功能;服务先进制造业研发基地功能,创建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一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强化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功能,加快建设国家租赁创新示范区,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发展服务于北方航运中心的供应链金融和航运金融。

3.直面风险,扫清制约滨海新区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区既要勇于直面风险,更应以壮士断腕的勇气破旧立新,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一要坚持底线思维,有效防控各种风险。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把握好风险防范的前瞻性和准确性。尤其是在污染防治方面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各项工作始终,严防环境治理松扣松劲导致的污染回潮;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明确各主体的环保责任,确保各项环保治理举措落实到位;注重发挥科技创新作用,不断实现环保技术领域新突破;加强联合作战,构建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共同参与的环保治理体系;建立环保信息公开制度,解决环境治理中政策和建设项目环境要求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增强居民环境保护意识。二要大胆主动出击,深化改革。认真落实中央和市委部署的各项改革举措。已出台实施细则的狠抓落实,目标指标化,层层落实责任主体,强化奖惩机制,强调责任担当。未出台实施细则的加快研究制定出台,为各领域改革全面深化奠定制度基础。如推进“放管服”等领域的行政体制改革、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等。以新区功能区体制改革为契机,继续先行先试,真正建立起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三要加快干部选拔考核机制改革。培养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干部队伍。鼓励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工作有想法有办法的干部脱颖而出;对不担当不作为、懒政怠政的干部要建立退出机制。并注重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建立合理的容错机制,为有为干部撑腰鼓劲。

课题组组长:李燕

课题组成员:郭桂萍 刘波 杨艳

责任编辑:双艳珍

猜你喜欢
滨海新区新区改革
国家级新区西部发展新引擎
天津滨海新区蓝白领公寓盘活与统筹
推动滨海新区检察调研工作全面上水平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
天津滨海新区形象认知度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