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2018-05-14 08:55李湘滇
财讯 2018年27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跨境竞赛

李湘滇

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跨境电子商务得到了高速迅猛的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人才供给侧的严重不足和需求侧的培养质量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通过“构建跨境电商课程实践体系一一校企共建跨境电商工作室一一参加跨境电商技能竞赛”三个实践教学环节,形成提升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从而解决跨境电商行业人才缺口及质量问题。

跨境电子商务 实践教学 路径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深度调查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认为,跨境电子商务占电商市场份额越来越大,从2013年28%提升到2015年31%。预计”十三五”期间,跨境电子商务占电商市场的份额进一步上升。随着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政策的利好,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业必将迎来高速发展期。本文主要通过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路径研究,提出提升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质量的方法,解决跨境电商行业人才缺口问题。

跨境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使国际贸易经营模式发生巨大变革

首先是国际贸易企业组织形态的变革。在国际贸易的电商模式下,国际贸易主体打破了企业业务差异及地区差异等,将国际贸易业务所需的资源按经济效率原则重新组合成新的多元主体。这一主体将直接专注于一定区域的国际贸易业务本身,充分调动区域内的人财物资源,利用网络化带来的便利,采用多元主体对贸易多元对象的网络形态进行国际贸易,使国际贸易的效率及规模急剧提高。

其次是国际贸易流通渠道的变革。国际贸易的电商模式下,可以实现国际贸易多元主体无国界限制、无产业限制及无空间限制的新型交易模式,这是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及以此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便利的结果。由于电商模式基于网络,电商企业可以进行跨国界全天候地经营与服务,为生产商掌握市场规律,明确市场策略提供低成本的服务。也可以为消费者选择产品、进行资金支付等降低交易费用。

再次是国际贸易环境的变革。与传统国际贸易方式相比,电商模式在国际贸易环境方面有较大的变革,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的法律环璋、国际贸易的政策环境、国际贸易的结算环境及支付环境等。在电商模式下,国际贸易结算与支付等问题由于电子金融业务的发展,也正在朝着更加简便、高效的方向变革。

适应国际贸易模式变革及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重点是人才实践技能培养

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是复合型、国际型人才,与传统电子商务人才相比较,它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去,多动手操作、以提高专业操作技能为最终目标,根据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应具备的各项能力,将电子商务专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很好的结合起来。

跨境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

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国际贸易模式的变革内容及跨境电商人才的特点,找到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联结点,通过“构建跨境电商课程实践体系——校企共建跨境电商工作室——参加跨境电商技能竞赛”三个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形成提升国贸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梳理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跨境电商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构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首先,通过专业调查与研究,确定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背景下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教学目标,首先了解跨境电商所需要的综合性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如下:

1.熟悉电子商务业务,具备跨境电商网络营销策划与执行技能,能进行海外客商需求分析,并能运用网站优化策略、搜索引擎开展全方位的客户服务。

2.外语水平出色。

3.熟悉进出口业务的操作流程,有扎实的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精通国际支付方式及各国贸易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甚至各国相关的人文风俗。

4.具备国际物流操作技能,物流管理相关知识,了解各种物流方式的报价、制单要求,以及各国海关通关规则。

其次,找准方向、精准定位、功能细分。电子商务是商务与信息技术之间的整合,跨境电商则是电子商务与对外贸易之间的融合,这个行业所需的人才当然要求具备知识技能全面、实践能力强的特性,所以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必须抓好学员的综合技能培养及实践水平的提升。

实践教学应根据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分类,采取综合基础课一专业基础课一专业实训课的课程体系来设计:

第一,综合基础,这个专业主要是基础类知识,要求了解跨境电商的各种基础知识,不需要太深入,主要包括电子商务基础、外语教学、国际贸易基础、沟通技巧、企业管理、商务谈判等基础技能。

第二,专业课程的设计:可分别设电子商务、商务外语、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国际物流等几个专业课程,专业方向明确。

第三,专业实训课,进行教学场景的设计与布置。

课程设置工作的开展,一是高校应当针对当前相关专业学生欠缺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问题,围绕电子商务领域构建起通识选修课程,另外,开设跨境电子商务礼仪、中西商务文化比较以及跨境商务沟通等课程,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二是开设相关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能力以及电子商务理论知识实践能力提升的课程,提升电子商务学生在跨境电子商务岗位上的胜任力;三是在课程教学中,引进国际化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案例,从而使学生接触到更多与跨境电子商务工作时间相关的内容,以便更好提升学生的市场分析与判断能力,推动跨境电子商务教育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共建校企合作基地,引进跨境电商真实项目及工作室,提高实践技能

高职院校采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模式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變得更加紧密,通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之间能够就专业教学模块化课程的开发进行共同探讨,并在双方认可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企业需求的课程培养目标。企业的全程参与能够使设计出来的课程模块更适宜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企业内部专业人士提供给学校的意见,对于课程结构的改进与完善非常有利,可以促进学校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实训基地建设完成后,对学生的考核实践将会转变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操技能的提升为立足点,进而构建起以学生职业素质、岗位就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体系。

在高校培养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过程中,不仅要对高校自身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同时应当积极寻求与社会、其他高校之间的合作机会,从而提升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质量。从校企合作来看,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基础建立在跨境电子商务人才供需关系的基础之上,为此,高校可以与社会中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签订人才供给协议,并将这些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当作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从而促使电子商务学生在实践工作中对跨境电子商务工作流程、工作要求等更了解,从而提升自身今后的岗位适应能力与岗位胜任能力。产学研一体化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涉及到了学生的培养,同时也涉及到了教师的培养。在此过程中,高校需要与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产业之间构建起合作机制,并合理构建跨境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从而实现高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与产业的协同发展。另外,高校可以与企业、产业之间共建互惠互利、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支持教育与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中的员工形成合作关系,利用顾问、挂职等形式帮助企业解决在跨境电子商务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并帮助自身解决在跨境电子商务教学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另外,在产学研一体化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中,高校与企业可以定期组织教师与企业员工开展学术研讨与技术培训,并构建起校企教师、员工到企业和高校开展兼职上课的机制。

(3)参加跨境电商技能竞赛,提升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高职人才培养规律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赛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课程实践环节与各类职业技能竞赛相结合,一方面既可给学生提供一个应用专业技能、检测专业水平的平台,另一方面也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有利于团队合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勤奋与责任意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专业依据外贸行业企业典型岗位工作过程涉及的工作任务,参照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和各层次技能竞赛实施方案等要求,集成各知识点及国贸专业技能要求,设计专业相关的技能考核点,开发、形成层次递进的竞赛式实训项目,并纳人人才培养方案中。一方面针对一些易于开展竞赛的课程,开发与其相对应的单项技能竞赛,使课程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以竞赛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改革,使教学改革、技术应用与创新、职业技能竞赛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达到教学质量和竞赛成绩的双丰收;另一方面,在单项技能训练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开发相应的综合技能竞赛;同时,也注重将院级职业技能竞赛项目与国家级、省市级职业技能竞赛项目相衔接。

[1]跨境電商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路径探析,高寿华职教通讯2016-04-20

[2]基于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高职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探索,谌莉河北职业教育2017-02-15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跨境竞赛
商务书屋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浙江:出台5个新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实施方案
数学潜能知识竞赛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创新思维竞赛(3)
年底前我国将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国口岸全覆盖
创新思维竞赛(6)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