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探讨

2018-05-14 16:03范树学
南方农业·中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农业生产

范树学

摘 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当下的主要发展趋势,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过剩与市场发展需求等相关问题。基于此,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着手,具体分析了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措施建议,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劳动力转移;农业生产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1.057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农村存在的普遍现象,劳动力的转移必然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基于此,针对造成影响的原因与后果进行分析总结,从问题的根源入手,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扶持政策,运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促使農村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为美丽乡村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1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1.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形式

目前,在我国市场经济的主导下,农民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已经脱离了传统的农化意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农民对自身价值的体现有了新的认识。根据数据调查,现阶段我国各地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相对的差异化。1)在东南沿海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居多。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东南沿海区域农业资源较少,农民思想意识比较超前,可以紧跟市场经济时代步伐。外出务工的主要基本去向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2)位于中西部区域也是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主要输出地,其比例远远超过东南沿海地区。3)中西部区域地阔人稀,自然环境与地质环境造成了农业生产的现实困境,因此,向周边城市转移劳动力进行外出务工成了主要的出路与途径。以花岩镇为例,其幅员面积25.3 km2,2017年户籍人口为12 693人,常年居住人口仅6 000余人,除在校学生外,其余多为五六十岁以上中老年人,进而形成了农村大量劳动力大转移外出务工的普遍现象。

1.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变化

1)现阶段,国家加大了对农民工的利益保障,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条文,对农民工利益维权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诸多企业工厂与施工单位相继提升了农民工的福利与工资,使农民工在充分获得经济利益与福利的同时,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务工幸福感。促使外出务工周期产生了明显变换,由以往的短期务工向常年务工转变。2)随着城市经济发展的快速提升,也激发了农民工定居城市的愿望与决心。目前,国家制定了以扶持农业生产与保障农民工利益为主体的指导方针。具体针对农民工子女城镇入学接收义务教育为主要实施。利用建立公共租房体系,构建相对保障农民工城镇居住的宏伟蓝图,从而促使大批农民工举家外出务工。

2 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1 正面影响

1)大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大大促进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人口与劳动力的减少,使土地资源逐渐向集中化、规模化、统一化与合理化的经营模式转变,使农业生产形成了以个体私营公司化为主,以农村留守劳动为主的规模化经营体系,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与进步[1]。同时,提高了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使农村土地资源得到更为广泛的合理利用,对发展农村新经济起到了积极的效果。2)成功地改变了农业发展方式。农村的主要劳动力是青壮年阶段的农民,由于大量的青壮年农民转移,触发了农业发展必须由传统的人工作业向机械作业转变,随着市场经济化逐渐由城市向农村推广覆盖,相关资本的介入取代了以往的劳力,先进机械设备的引进大大节省了人工,进而农业生产发展逐渐形成资本化、机械化、组织化、网络化等现代化的生产管理模式,使农业发展取得了大幅度的提高。3)农民通过外出务工的方式大大增加了经济收入。由于我国部分城市相对发达,其经济水平指标稳步提升[2]。大部分企业单位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在保障基本农民工工资的情况下,逐步实施了工资增长方案,切实提高了农民工工资,使其与城镇经济收入基本持平,使农民工真切地感受到幸福感。另外,外出务工可以更好地使农民工开阔眼界,提高思想素质与文化修养。走出长期生活的固定山村,感受大城市的文化气息与氛围,在学到一技之长的情况下,也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树立了返乡建设美丽农村家乡的思想理念,对农村的经济发展与农业生产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2 负面影响

1)大量的青壮农村劳动力转移给农村种植业与粮食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农村是农作物种植与粮食生产的重要来源基地,是其根本性质与基本保障。由于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使农作物的种植与粮食生产等作业任务落到相对较弱的妇女与老人身上,使农业生产成为较重的家庭副业[3]。这不仅对农村家庭是一种负担,更是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与粮食产量下滑的重要因素。由于土地成本、施肥成本、农药成本与种植成本的不断提高,加之劳动力的严重缺失,造成了农村的居民现状生活相对困难的局面。2)大量劳动力转移与土地地质低劣等原因,造成了大量的农用土地出现撂荒现象。劳动力转移是土地撂荒的重要因素,土地作为农民的基本保障资源,尤其一定的历史性与局限性,劳动力转移后导致农村大量的人口减少,使得大面积的农业土地资源处于闲置状态,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土地土壤的变化,使地质质量进一步的恶化,加之无人处理与维护,进而出现大量的荒地废地。劳动力的相对缺失,加大了留守作业人员劳作量,造成了对农用土地“无暇照顾”的情况,进一步导致了土地撂荒现象的产生。

3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的政策建议

1)政府应制定相关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并对其进行大力的扶持与投入,针对劳动力大量转移,造成现阶段基础设施的陈旧与缺乏,政府相关部门应从基础的农田水利建设入手,开展创新切实的经济扶持活动,利用科学生产与合理规划等方针理念把农村农业生产软硬件设施提升起来。2)加大农民组织化建设,劳动力转移后,农村基础工作人员应该认真地对留守农民进行合理的组织分配,大力提倡组织农民进行私营发展模式,如开设养殖场、兴建鱼塘与农产品副业生产等自主私营方式来解决农村的发展现状[4]。3)应科学合理的对留守农民进行教育培训,使其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逐一掌握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采用具体针对的方法对农民实施培训,如养殖大户可以对其传授养殖方面的技巧,对于农田大户可以培训相关农田方面的知识,对于水产大户可以引导学习先进的水产模式,总之系统全面的农民进行培训是提高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5]。4)提高农村的基本保障制度体系,在农民的最低生活水平得到保障的同时,应继续提升保障标准与补助水平。建立相对独立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完成医疗与辅助机构体系的建立,确保留守农民的生活水平与幸福感受。

4 结语

通过外出务工与非农业化转型,可以提升农民工的生活水平、道德修养与开阔眼界。另外,从理性客观的角度分析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结合当下我国农业发展实际情况,采用相对合理且实用的管理生产机制,在国家相关扶持政策的帮助下,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李兴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3.

[2] 雷倩,诸锡斌.农业大于性规律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与作用——以昆明市官渡区中坝村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9(1):31-35.

[3] 葛菁华.农业现代化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阶段耦合性实证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6):207-209.

[4] 杨德才.制度变迁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阶段性流动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6(12):49-52.

[5] 姚先国,乔明睿,来君.城乡劳动力流动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杭州市外来务工人员的调查[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1):14-19.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农业生产
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短板分析及对策构建
浅谈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的问题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国外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经验及启示
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效应分析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新形势下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