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商丘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探究

2018-05-14 16:03金迪
南方农业·中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现代农业

金迪

摘 要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现阶段我国破解农业发展难题、转变农业发展思路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商丘市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仍然存在一系列突出问题,如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经营结构不合理、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农业多功能性作用发挥受限、农村三产融合不足等。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优化生产经营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强化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优化业态结构、促进产业融合,推行绿色生产方式、走可持续农业发展道路,加大农业人力资源培养力度、培育新型农民,真正走上一条绿色、优质、高效、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26.052

商丘市地处中原,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和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常年粮食产量保持在50亿千克以上,占河南省粮食总产量的1/9,也是全省粮食产量超过50亿千克的5个地级市之一。2017年,商丘市的粮食综合生產能力稳中有进,全市肉、蛋、奶总产位居全省前列,但结构性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并存的生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商丘市农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变化,也凸显出不少问题,如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农产品供需失衡日益加剧、农业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凸显、农民增收出现新困难等。为保证商丘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推进,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继续坚持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商丘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和“三农”工作的主线。

与以往的农业改革工作相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1)不仅重视农产品数量上的均衡,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效益。2)不仅重视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更加重视生产结构和经营结构的优化,通过优化生产经营机构来达到帮助农民创收增收的目的。3)不仅注重提升农业生产力,更加重视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提升传统动力,开发和激活农业发展新动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思路的一个重大转变,比以往任何时期的农业改革都要深刻、彻底、系统。

深入贯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持以深化改革为根本途径,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农业发展新动能;必须坚持以市场导向为关键切入点,优化农产品供给结构,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必须坚持以提质增效为根本着眼点,坚持质量兴农,培育特色优势农产品;必须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切入点,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生态农业之路;必须坚持以农民增收为立足点,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业供给侧改革成效如何,关键还在于有没有帮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

1 商丘市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近年来,随着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商丘市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很大改善,但目前来看,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1)水利设施建设落后。农田水利设施的不完善体现为渠系老化、排水不畅、饮水不足,这直接导致农田灌溉问题日益严重。2)交通设施建设滞后。农村地区的道路建设不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都有很大差距,这严重制约了物流业在当地农业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3)信息化应用程度低。当前,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信息化建设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信息化应用的程度能够直接反映出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目前,商丘市的农业信息化建设仍然相对滞后,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相对较低,互联网与物联网对农业发展的推进作用刚开始凸显,仍需要进一步推广应用。

1.2 生产经营结构不合理

1)种养结构性矛盾突出是当前商丘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大制约因素,表现为种养结构单一,大路农产品多而高端农产品品类少;粮食种植占比高,畜牧养殖、瓜果蔬菜占比低。其中,粮食作物种植占比偏高,经济作物种植占比偏小;普通粮食占比偏高,优质专用粮食占比偏低。另外,混种、混收、混储突出,特色主导农业、支柱农业发展仍然欠缺。加之目前种植业仍以一家一户的家庭生产经营为主,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这都严重制约着商丘市农业往优质、高效的农业产业化方向发展。

2)农作物品种不优、搭配不合理。商丘市种植业以小麦、玉米、蔬菜、瓜果类为主,有些区域虽然规模不小,但因品种不优尚未形成品种优势、特色优势,市场认可度不高。另外,产业化程度低,重生产、轻加工,加工转化率低,科技含量低,农产品附加值增加有限,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的市场价值,也是农民增收创收的瓶颈。

1.3 科技支撑能力不足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支撑。目前,商丘市科技支撑力量薄弱的表现主要体现在资金不足和人员不足两个方面。由于商丘市农业基础庞大,并且农业现代化水平普遍偏低,因而出现了在连年增加农业投入的情况下,仍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和人员缺口的问题。人员缺口在基层乡镇尤为突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直接面对种植户,需要掌握最新农业种养技术、最新农业技术装备,具备较强的推广能力。而目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普遍存在人员严重老化的现象,年轻后备力量薄弱,缺乏新鲜血液且人员配置不合理,尤其种植业专业技术推广人员比例偏低。

1.4 农业的多功能性作用受限

农业本身具备经济功能、政治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共五大功能。在为社会提供农副产品的基础功能上,农业发展还能够发挥维护政治稳定、带动当地就业、保护文化多样性、改善生态资源环境的多重功能。但由于目前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科技含量低以及不当的种植方式导致土地土质变化、农药残留等问题严重,致使农业的多功能性没有得到充分彰显和发挥。

1.5 农村产业融合不足

促进农村地区的三产融合是当前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促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相互衔接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有力措施。目前,商丘市农村地区产业融合普遍存在的问题表现产销脱节。农产品的生产环节、加工环节与销售环节分离脱节,一面是大量粮食价格偏低,出现卖粮难,另一面是企业没有足够粮食做原料,加工难,生产环节与加工环节难以合理衔接,不仅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并且抬高了生产成本,也严重阻碍了产销一体化的融合进程。

2 商丘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2.1 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2.1.1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农田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兴农战略,实施高标准良田“百千万”项目工程,整合各类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资金,抓好基本田间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井、渠、林、路、电、气象以及水肥检测等方面工作,积极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全面提升商丘市农村防汛抗旱减灾能力。

2.1.2 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环境整治、垃圾处理是建设美丽乡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要求商丘市所有村庄均配备齐保洁队伍,坚持以“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的工作标准做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加大力度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场所设施,包括垃圾收集转运站点和垃圾填埋场所,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生活的幸福指数。

2.1.3 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涉及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1)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大农村地区教育资源投入,确保“学有所教”。2)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推进基本医疗全国联网和异地结算,加强农村基层卫生院的人才引进、培养,确保“病有所医”。3)全面提高农村地区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健全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服务体系,确保“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弱有所扶”。4)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确保到2020年每个村有文化室、文体广场、简易戏台、体育设施、宣传栏和业余文化队伍等。

2.2 优化生产经营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2.2.1 优化农产品生产结构,构建优质农业体系

优化农产品结构,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据商丘市的土地资源和环境条件,因地制宜,优先发展优质优势品种,如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瓜果,大力发展结构优、品种优的优质、高效农业。

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优化粮食生产结构,统筹粮食生产资源,夯实粮食生产基础,提升粮食生产水平,确保粮食产出品质。持续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调优调高粮食品种、品质,大力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积极发展优质专用粮食生产。

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做大做强优势特色农产品,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品牌。商丘市各县区已形成的特色优势品牌中,很多已经获得了市场的认可,比如宁陵县、睢阳区、夏邑县的反季节蔬菜、脱毒土豆,宁陵县、虞城县、民权县的优质苹果,夏邑县的食用菌,梁园区的草莓,柘城县的辣椒,虞城县的惠楼山药、甜玉米等[1]。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優质农产品对于带动当地农业提档升级、农民增收致富具有很大作用。依托这些区域性特色优质农产品,打造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开展标准化生产示范,注重品牌建设和品牌保护,最大限度地发挥品牌效应,确保优质绿色的高档农产品走向市场。

2.2.2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确定优质农产品区域

1)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以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优势农产品分布为主要依据,充分考虑当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开发强度,科学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合理确定优质农产品分布区域。2)优化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各县区的比较优势,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农业区域生产结构。

2.2.3 优化经营结构,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以土地流转促结构调整,加快培育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农业龙头企业为主的多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鼓励多种形式、多种规模经营,着力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规模化水平、机械化水平、现代化水平。

2.2.4 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引导标准化规范生产

坚持质量兴农,实施农业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战略,坚持优质、绿色、安全。积极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扩大认证面积,打造全国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供应基地,着力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力求做到生产过程的全程可追溯,为安全监管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积极引导农业生产沿着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着力提升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生产效率,打造安全、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

2.3 强化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2.3.1 加强农业科技研发

农业科技研发是农产品提质增效、提档升级的重要手段。1)加大力度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科技创新项目工程,着力完善市级农业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的主体项目建设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2)加大投资力度培育新型优质广适、营养健康、抗害能力强的优良农作物品种,并且加大推广力度,提高种植业的优质品种占比。

2.3.2 强化基层农业科技推广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调动基层农业服务站推广人员的积极性是关键。1)在保证公益性的基础上,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方式,健全管理体制,完善激励体制,积极引进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吸收多种社会力量参与到农业科技推广的事业中来。2)鼓励支持技术推广人员与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技术合作,将推广成效与技术推广人员的工资薪酬直接挂钩,提高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农业科研成果的产品转化率。

2.3.3 提升农业科技园区水平

以商丘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中心,以农科院、农业局、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的多家单位和各县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产业基地为支撑,联合各大龙头企业,形成“生产+加工+科技”的一体化园区模式,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水平和服务水平,为全市农业科技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和服务保障。

2.4 优化业态结构,促进产业融合

2.4.1 大力发展农业加工业,发挥产业化集群效应

大力发展农产品精加工、深加工,通过“昂龙头、强龙身、壮龙骨、注龙魂”培育壮大农业加工龙头企业,树品牌、打名气,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产业带动效应。

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园区建设,打造一批“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化集群,着力提高食品工业聚集度和主食产业化发展水平,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现代化产业格局[2]。

着力打造农业发展的全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三产融合。延长食品加工业产业链,促进产销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例如,大力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零售”等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模式,提高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和工业附加值,从而实现帮助农民增收创收的良好效果。

2.4.2 借力“互联网+”,打造智慧农业

积极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打造智慧农业。借力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建立健全商丘市农业信息流通共享综合服务平台,及时掌握气象、土壤等信息,因地制宜,实现“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智慧型生产过程。

规范各县区电商产业发展,着力打造品牌电商企业、电商产业园以及跨境电商产业园,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农产品产销一体化中的积极作用。加强物流建设,尤其是冷链物流建设,保证优质特色鲜活农产品的直供直销,打通鲜活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

2.4.3 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实现跨产业融合

受多种条件限制,商丘市的农业多功能性尚未完全发挥,尤其是农业在促进社会就业、保存文化多样性以及维持生态平衡方面的功能,这也是促进商丘市产业融合的一大关键。因此,充分发掘利用当地旅游资源、文化资源,以“生态+”“旅游+”为主要思路,依托当地河流、琥珀、花卉苗木等自然资源和戏曲、书法、民间技艺等传统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使农业发展与健康养生、休闲度假、文化创意等产业形成更深层次的融合发展,使农业的多功性得到充分彰显。

2.5 推行绿色生产方式,走可持续农业发展道路

2.5.1 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发展循环农业

绿色生产是现代农业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如何由过去的粗放型生产方式转向绿色生态可持续性生产方式是商丘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大难点[3]。1)加大科技研发投入,进一步削减农药、化肥、激素、抗生素等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比例和费用,降低绿色生产成本。2)加大对绿色品牌的推广力度,提高市场认可度,以绿色食品的经济效益鼓励农民积极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循环可持续发展。

2.5.2 重视节水工程,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

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农业节水是关键。在加大力度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的同时,着力宣传推广资源節约型生产理念,这一方面有利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因此,农业节水需要作为一件方向性、战略性大事来抓、来落实。加快完善区域内大中型农田灌溉骨干工程建设,同步完善田间节水设施,加大力度研发引进性能可靠的节水灌溉机和产品,加大力度普及节水农业的理念和技术,提高农民对于节水农业的认识和积极性。加快落实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节水激励机制,为节水农业的开展提供机制上的鼓励和保障。

2.5.3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绿色农业生产方式是一条既能帮助农民增收创收又能保护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过去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造成不少环境问题,对生态资源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对突出的农业环境问题需要集中力量治理。要加强对土壤污染情况详细调查,对于污染严重的地块进行分类分批的综合治理和系统修复。

2.6 加大农业人力资源培养力度,培育新型农民

2.6.1 发展新型农业合作社,培育新型农业企业

大力发展扶持新型农业合作社,鼓励一部分做大做强的农业合作社进一步成长为新型农业企业,创新经营模式,提高农产品规模化生产水平,以高标准、高水平的产品形象直接对接市场需求,提高农产品的产品附加值和品牌效益[4]。

2.6.2 整合培训资源,开展规范化职业技能培训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重在提高务农劳动力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潜力。政府部门应担当主导责任,统筹整合各部门资源,定期对辖区内农村劳动力进行新型种养技术和新型品种的知识推广和技术培训,并且进一步专业化、规范化、规范化。对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规模化的农业合作社提供对口的定制化服务和支持。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回乡创业,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积极扶持更多的新型农业企业家走向市场。

2.6.3 结合科研资源,提高现代农业科学化水平

注重科技创新,积极开展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科技下乡,将更多研发的优质品种带到田间地头,带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将研发成果更好的转化为产品,转化为市场效益。

3 结语

农业供给侧机构性矛盾的积累非一日之寒,破解也不是一日之功,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把短期矛盾的解决机制与长期制约化解机制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充分尊重农民和其他经营者的主体地位,确保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正确、路径正确、稳步推进,推动农业闯关过坎,使商丘市农业沿着绿色、安全、科学、高效的现代农业之路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庆庆,李铜山.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以商丘市梁园区为例[J].商,2016(20):94.

[2] 孔祥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政策建议[J].改革,2016(2):104-115.

[3] 陈锡文.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7,34(2):5-13.

[4] 张红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定盘要“四着”[J].中国农村金融,2016(8):26-28.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现代农业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公示公告
我省3园区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拟入选“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公示名单
辽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法律研究
学习习近平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推进淮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
创新创业为“供给侧”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