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视域下重探大学生耻感问题

2018-05-14 09:05马盼盼
现代教育科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

马盼盼

[摘要]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进入新时代,意味着青年“头”必须跟着“身体”一起迈进新时代。然而,青年中间出现了一些耻感问题,具体表现为耻感缺失、耻感淡化、荣耻错位。这些问题影响个体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与家庭、学校和社会耻感教育的缺失有密切联系。因此,新时代视域下,重探青年耻感问题是高校德育改革的关键一环,必须加强家庭、学校与社会的耻感教育,从而提升大学生的耻感意识和道德自律。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耻感

[中图分类号] G41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8)04-0021-07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04005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总书记对我们青年的期许中可以看出我们青年的发展与国家的复兴紧密相连。耻是立国是大维,是立人之根本。耻感是一切情感的基础,是一切道德判断的前提。恩格斯说:“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的荣耻观[1],”“耻感是人们基于一定的是非观、善恶观、荣辱观而产生的一种自觉的求荣避辱心理,是人们珍惜、维护自身尊严而产生的道德情感和价值意识[2]”。耻感的来源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来自于个人内心的羞耻感,即做错事情,心里产生愧疚感;另一方面是来自于外界舆论的评价压力,使其感到羞耻而悔悟改正。培养正确的耻感意识,形成正确的耻观,有利于个体进行道德的自我立法,做出准确的荣耻判断和行为选择。然而,现今大学生中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耻感问题,如何加强大学生的耻感教育是稳固正确是非观、善恶观、荣辱观的前提,更是高校德育迫切解决的重点。

一、追溯新时代大学生耻感研究背景

1.我国具有重视耻感的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强调要坚持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耻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拥有研究的重要文化根基。耻感溯源起于我国周朝,指向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伦理。到了春秋时期,孔子明确提出“行己有耻,使于四方”。即一个人在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审视时,都要尽可能怀有耻感,不能见利忘义,更不能为所欲为,必须以耻来约束自己。除此之外,有些情况下人可以不为耻,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等。求学问道,是一种积极上进的态度,理应自豪而非羞耻。之后孟子又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认为“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认为耻感与人形成整体,对自己的无耻行为没有耻感,就是根本没有羞耻,也就不能称其为人。荀子指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耻”,率先提出道德是在对荣与耻的选择中形成的,仁义则荣,不仁不义则耻。明代顾炎武又提出“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对于士大夫而言,如果不以耻约束自身,就无做人之本。清代末年,康有为慨叹“孔子论士,贵行己有耻;论治,贵有耻且格。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如无耻心,则无事不可为矣”。可见,我国自古就有重视耻感的文化传统,这也是现今重视耻感的文化根基。

2.当代大学生耻感教育问题凸显

新时代的到来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西文化相互碰撞,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受到挑战,大学生的耻感意识体系受到撞击。高校大学生担负着国家振兴的重担,耻感的丧失将使其道德底线模糊化,直接影响其行为选择的合理性。例如有些大学生仅仅是为了满足物质需求和虚荣心而去裸贷,逐渐丧失了自尊和耻感。这正是耻感意识不清导致了荣耻观的错位和物质观的畸形。又如网红名人以猎奇手段博人眼球,直播内容不堪入目,只为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观众获得更多金钱打赏。由于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而效仿学习能力较强,有些大学生也逐渐学会通过网络直播赚取金钱,同样受金钱利益的驱使,很多大学生也开始畸形直播,逐渐丧失了耻感,从而也丧失了正确的伦理判断。不可否认,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较老一辈而言更具个性和包容性,对新事物的认知及接受能力较强,但同时也容易出现错误的价值判断,这就需要正确的荣耻观来指引他们。

二、调查新时代大学生耻感问题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年观中指出:“从来都把青年看作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从来都把青年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从来都支持青年在人民的伟大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3]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青年学生的认知观养成,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践行,而正确的耻观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前提。因此,调查当下大学生耻感教育现状,探究耻感教育的现状及问题,能够促进新时代下高校德育和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维。因此,围绕“新时代视域下大学生耻感教育研究”这一主题,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涵盖了工科、文科、理科进行问卷调研。通过调查,大学生耻感教育方面存在耻感认知缺失、耻感认同淡化、荣耻判断不当这三类问题,目前高校的耻感教育显然存在不足。

1.耻感认知缺失

耻感缺失问题主要表现为耻感认知缺失。耻感认知包含:耻感的内涵与外延、耻感的必要性以及耻感强弱的认知。首先要了解耻感的内涵。调查得知(详见图1),5727%的人表对耻感内涵一般了解,3727%的人表示不了解,而表示很了解耻感内涵的人仅占545%。大部分被调查者缺乏深刻的耻感认知,容易产生错误的耻感判断和行为选择。首先,缺乏耻感内涵的认知就会引起个体耻感意识的缺失。“耻感意识包含着对人的本质的自觉,对人的现实存在的自觉和对人的理想存在于现实存在两者之间差别的自觉”[4]。一个人如果不能深入确切了解耻感的内涵,也就不能在内心中建构相关稳固的认知体系,进而更难在需要做出道德决断时率先具备耻感意识。其次,当个体对耻感必要性认识不足时,不仅会缺乏耻感的自我道德约束力,而且会对社会现象缺乏耻感,面对他人的不耻行为,会出现道德判断上的迷茫和冷漠的态度。如在“公共场合面对不耻行为持何种态度”这一问题中,6273%的人表示厌恶,但不会阻止,而表示厌恶并且上前阻止的人数仅占2182%,还有727%的人表示只要不妨碍自己就可以无视。最后,有些大学生对于耻感强弱这一问题认识不清。耻感过强或过弱都不是正确的耻感态度。耻感过强,个体极具羞耻心,逐渐与他人、集体乃至社会割裂,行为选择极为恐慌。耻感过弱乃至缺失,相应影响着个体道德感、社会责任感等。可见,有些大学生缺乏耻感认知,很难形成强烈的耻感意识,也就很难形成正确的耻感判断和行为选择。

2.耻感认同淡化

耻感认同包含对耻感作用、耻感文化、耻感教育的认同。认同感的强弱制约个体正确耻观的形成,并影响着青年的荣耻判断。对耻感作用的认同包括对其双重性的理解,耻感的作用的积极性取决于个体基于一定耻感认识做出的道德选择,是否符合道德规范要求和社会主流意识。“道德选择是一种特殊的社会选择。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根据某种道德标准在不同的价值准则或善恶冲突之间所做的自觉自愿的抉择”[5]。耻感作用的消极性主要体现在个体对于耻感强弱的把握,对于不同现象应具备不同程度的耻感,对于国耻无动于衷,对于他人评价过于羞耻,这都是耻感强弱把握不当引起的消极作用。如今很多大学生价值观体系尚未稳固,很多人对于耻感作用的认同不强,出现了一系列失耻、无耻现象。耻感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认同耻感文化的同时也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传承。然而,调查发现(详见图2),5727%的人表示对耻感文化只是一般认同,不认同耻感文化的人占比达到3727%,而表示很认同耻感文化的人仅占545%。耻感教育主要集中于学校,但由于其形式单一、未成体系等导致大学生对于耻感教育认同感不强。耻感认同感淡化本质是一种趋利避害的功利心理,影响耻感的约束力,势必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耻文化风气。因此,大学生必须增强耻感认同,增强主流文化认同感,从而增强民族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3.荣耻判断不当

荣耻判断不当主要表现为青年在面对道德伦理现象时不能准确的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失耻或向荣的判断,将失耻的行为看成的光荣的,反将值得光荣的事情想成是可耻之举,从而“以耻为荣”“以荣为耻”。“荣可以正面引领社会风尚,但无耻则无荣,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对恶的耻感和厌恶,没有对恶和耻的惩罚,就没有耻感,也没有荣感”[6]。一些大学生以荣为耻。调查得知,当被问及“你如何看待集体荣誉感”时,8545%的人表示荣誉虚伪,自己不屑一顾,727%的人表示完全不关心所在集体荣誉,182%的人表示事不关己,而只有545%的人表示关心自己所在集体荣誉。很多大学生表示提及班集体的荣誉,他们并不觉得光荣,反而对于其功利性感到反感和可耻,因此很少参与事关集体荣誉的活动。此外,还有一些学生以耻为荣。所谓以耻为荣,在当代大学生身上主要表现为肯定和追求不良文化,忽视主流意识形态体系,导致观念和行为的荣耻错位。根据调查可知,4273%的人表示会因为家境感到羞耻,并且表示对于较好家境很向往。盲目追求物质需求的满足,而以艰苦朴素为耻,久而久之便好逸恶劳。如此的物质观错位才引发了现在一系列“裸贷”“猎奇直播”等失耻现象。

“人们可以同时拥有对他们自己荣誉的清醒意识和对他人荣誉的尊重;当他们自己或别人的荣誉受到侵害时,他们应该感到义愤或其他形式的愤怒”[7]。以荣为耻、以耻为荣都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曲解,当代青年若不能树立正确荣耻观,将荣耻放对位置,放正位置,则主流意识形态极易丧失其主体地位,主流文化极易陷入边缘化危机。

三、追寻新时代大学生耻感问题之源

1.家庭耻感教育缺失,榜样示范有偏差

家庭耻感教育影响学生耻感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家庭耻感教育缺失是指父母长辈对个体缺少耻感认知、耻感认同以及践行正确荣耻观等方面的教育。调查中得知,因为家境不好而感到耻辱的人数占比4273%,因学习成绩不够优秀而感到羞耻的人数占30%,因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或体态不好看而感到羞耻的人数占比1909%,另外有455%的人表示会因不了解时尚或最新奢侈品等而感到羞耻。家庭耻感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面对家境悬殊时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产生价值观的偏差,形成“以贫为耻”“以富为荣”的物质观错位。家庭耻感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在察觉外表差异时将“以丑为耻”的观念会先入为主,造成大学生无法正确认识自身,而形成过度追求外在美却忽视内在美的价值偏差,导致“以丑为耻”“以美为荣”的审美观错位。家庭耻感教育的缺失,使得大学生在面对“利己”“利他”的道德选择时产生先利己后利他的个人主义观念,从而导致个体“以利他为耻”“以利己为荣”的功利观错位。

除此之外,父母榜样示范作用的偏差也影响着大学生正确荣耻观的建立。家庭教育是个体成长的重要基础,父母的言行影响着个体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对于个体认知、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先导性作用,并且始终贯穿于个体一生。同样,个体对于耻感的理解及应用首先受制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不只是当代大学生耻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耻感文化宣传、发扬、继承的基础载体。在家庭教育的动态发展过程中,父母的榜样示范潜在地影响个体价值观。如果父母自身對于耻感文化的认知和践行存在不当,个体也极易形成耻感偏差。在调查过程中,有些学生表示自己明知损人利己,急功近利是无耻之为,但鉴于对其父母的言传身教以及耳濡目染,于是逐渐形成“不以利己为耻”的错误世界观。父母作为个体最先接触的榜样,理应尽显积极上进的榜样示范作用,在个体的义利观、物质观、审美观等价值观形成过程中进行跟踪性教育。

2.学校耻感教育缺失,课程设置不健全

学校耻感教育的缺失首先表现为教师耻感淡化。高校教师队伍的耻感素养对学生具有示范性作用,教师耻感不强甚至缺失不仅影响学校整体耻感教育效度,而且还会影响校园耻感文化氛围。马卡连柯认为教师的威信首先要建立在责任心上。著名出版商斯普林格决定撤回107篇同行评议造假的论文,这些论文全部来自中国学者。如今,在这样的学术高端前沿期刊上发表文章,相当于完成一件流水线上的产品。可见,教授论文作假体现出有些教师耻感不强,缺少责任心,导致了教师耻感缺失。教师“不以造假为耻”,毕业生“不以代写论文为耻”,高校的学术氛围令人堪忧。

学校耻感课程设置不健全是学校耻感教育不足的又一表现。根据调查得知(详见表4),当被问及导致当代大学生耻感问题主因时,6182%的被调查者表示学校不健全的课程设置难辞其咎。同时,在“学校是否开展了耻感教育”这一问题上,仅有545%的人表示其所在学校开展了系统的耻感教育,3273%的人表示开展了相关耻感教育,较为全面,4455%的人表示开展了耻感教育,但不太全面。此外,依然有1727%的人表示学校没有开展任何相关的耻感教育。可见,学校耻感课程设置不健全表现在缺少系统科学的耻感教育相关课程活动。除此之外,当被问及学校是以何种方式开展耻感教育时,6043%被调查者表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形式为主,1319%的人表示学校开设了专门耻感教育课程,1319%的人表示以专题讲座的形式,此外还有879%的人表示学校以网络课程的形式进行耻感教育。大多数被调查者表示学校耻感教育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等造成耻感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被重视。

3.社会耻感文化缺失,社会风气需净化

自媒体时代的负面效应造成了社会耻感文化的弱化、虚化、边缘化,复杂的社会风气需净化。调查显示,6909%的人表示通过网络接触耻感文化,60%的人表示通过社会多媒体的宣传了解耻感文化。在导致大學生耻感问题原因这一问题上,6909%的人认为互联网的影响是主因。由于网络内容建设不足,网络净化不彻底,社会耻感文化受各种文化和思想观念的碰撞而缺失,导致社会上一些无耻现象屡见不鲜。腐化的社会风气对大学生的荣耻观都产生了恶劣的影响,社会耻感文化的缺失会挑战整个社会道德底线。除了家庭、学校、社会等原因造成大学生耻感问题,大学生自身特征也易导致耻感问题。由于大学生自身的道德意志薄弱,虽然对耻感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但无法做到自律,从而知行脱节。帮助大学生树立耻感自觉,增强耻感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家庭、学校、社会耻感教育的努力方向。

4.个体耻感缺陷暴露,尚荣知耻需努力

首先,个体认知与归因方式影响着个体耻感的形成与发展。皮亚杰将个体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处于不同阶段的个体,其耻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与规律。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打破学生的认知平衡,使他们处于一种失衡—平衡—失衡的不断循环往复的状态。耻感教育就是要在个体一定程度的道德平衡向更高的道德平衡层次过渡[8]。羞耻感涉及主体内在的价值观念以及相应的人生追求,正是这些差异形成了面对同一行为有人以之为荣、有人以之为耻的不同感受。缺乏耻感的自我认定,荣辱评价也只是一个外在于人的“对象化存在”,不会作用于人的内心。如果个体认为是具体行为导致事情成功,那么结果可能就是自豪;而个体认为是具体行为导致事情失败,就可能产生羞耻感;而个体认为失败是由于自我的缺点或不足导致的,那么归因就是整体性的,进而自我意识使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从而引发羞耻感。消极的、集中于整体自我的归因引发了羞耻感,特别是直觉整体自我为不受欢迎的、无价值的或者是生来有缺陷时更易产生羞耻感。其次,个体对自我期望值的大小也同样容易导致耻感问题。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依存的。由于自我需要保持这些关系之间的和谐,个体很容易受到他人的想法、愿望和预期的影响。当预期与实际符合程度较低时,尤其是来自权威的预期降低了会更引发羞耻感。因此,就羞耻心而言,它常常是与我们的期望、我们奋力追求的事情以及我们希望去与之联系的那些人们相联系的。

四、探索新时代大学生耻感教育的新思维

孔子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管子强调:“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耻”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前提,更是稳固和延伸个体价值观体系的重要环节。新时代高校耻感教育必须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校为主导。此外,必须同时借助家庭、社会以及大学生个体的力量,共同探索耻感教育的多维方式,从而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个人”的耦合培育模式。在探求耻感教育机制创新的过程中,才能有效实现多元教育平台的衔接与互动,推动高校德育的协同性与统一性。

1.重视家庭耻感教育,巩固耻感知行合一

父母的耻观影响着个体耻感的形成,而正确的耻感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耻感自觉。据此,家庭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家庭耻感教育。首先,父母自身必须树立正确的耻观,以主流价值观作为导向对个体进行家庭耻感教育。父母的价值观形态对个体成长具有先导性作用,牵制个体耻感意识形态的分化与泛化。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教育过程相比学校教育更具个性化、独立化、高效化。家长应客观理性地耐心引导,用正确的耻观引导学生,切忌以绝对化的观念来误导学生对社会耻感现象的认识和评价,从而有效培养孩子正确的荣耻观。其次,父母必须言行一致。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对于耻感的认识有很大一部分受父母言行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由于价值观与实际情况脱节,很多父母较难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导致其缺乏权威和说服力。只有父母自己真正做到了言行合一,才是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大学生虽然相比儿童更加沉稳和成熟,但在青年时期处理事情和人际关系方面,依然需要父母的引导。例如大学生所面对的恋爱问题、就业问题、社交问题等涉及耻感教育的问题,都需要父母及时给予关注和正确引导。有些大学生因为家庭关系不和睦,父母给予的耻感教育不足,造成低俗化网络社交、极端化恋爱、两极人格分裂、暴力化解决问题等可怕后果。

2.加强学校耻感教育,创新耻感教育方式

耻感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在这方面应该着力做好以下工作:其一,加强学校耻感教育必须首先加强教师队伍耻感。高校可以从完善用人机制着手,加强用人队伍整体素质,不定期督查和评估教学师资队伍,科学民主地搜集教师评价,形成教师、学生、社会等多位立体动态评估机制,并且实时进行量化考核及数据分析,同时开展教师耻感主题研讨会,加强教师队伍整体耻感,努力构建校园正气,稳固学校耻感教育地位。此外,高校应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做到校务及时公开,保持教学透明。高校应该成为学术的圣地,而不应该成为社会腐化风气的聚集地。只有从教而改,从教而令,严于重教,才能清除高校中的污浊之气。其二,高校还应深入了解学生需求,在此基础之上,创新耻感教育内容及形式,注重教学预设及生成,提高学生需求的吻合度和满意度,逐步激发学生对于耻感文化的兴趣。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大学生耻感现状耻感教育不仅是德育课的内容,各科教师应积极开发教学资源,联系各学科特点,科学有效地进行耻感教育,从而使耻感教育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如图5)此外,高校必须同时建立耻感实践及评估机制,目的在于能够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增强荣耻观念,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耻感实践及评估机制能够动态呈现学生耻感认知变化,为高校调整耻感教育计划提供方向。评估机制能够及时反馈学生耻感实践真实情况,在评估中探求学生对于耻感文化的进一步认知需求,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耻感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总之,耻感文化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宝贵资源,开发耻感课程资源,创新学校耻感教育,有助于保持高校德育的时代性和生命力。

3.弘扬中华耻感文化,建立耻感舆论导向

当代大学生即将踏进社会,及时对社会清污排浊对大学生树立正确耻观尤为迫切。首先,政府应该大力提倡对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特别是耻感文化的宣传教育,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加强从社会、家庭及职业等方面耻感文化的宣传教育,严格执法,净化社会风气。社会的风气往往影响个体的社会态度和自我价值观,通过标语、志愿实践活动、政府教育工作等形式,能够让社会大众逐渐产生耻感觉悟,形成对耻感文化的认同感,进而促进社会风气积极向上。针对社会上出现的网红非法直播现象,相关部门应及时从源头扼制此类现象蔓延,并且及时严格执法,在最短时间内将此类现象移除网络,净化网络风气。其次,各媒体要积极建立正确的耻感舆论导向。如今,包括当代大学生群体在内的社会大众极易受舆论导向,而舆论也是有利有弊,正确的耻感舆论导向具有社会耻感教育的功能,而不正确的耻感舆论导向则会致使社会耻感文化不断缺失,公众耻感意识不断淡化,容易造成社会混乱。例如当下兴起的“水滴筹”等爱心公益,正是在互联网推力作用下对社会舆论积极作用的充分发挥。一方面,媒体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如实报道、客观评析、树立榜样,逐渐培育社会耻感文化;另一方面媒体更要勇于揭露、批评那些违背道德或法律的失耻行为。有些腐败的政府官员迅速落马,离不开媒体的积极揭露和人民群众的勇于举报。但是目前的媒体还没有完全形成有效的话语机制,这就容易导致媒体被误用、滥用,产生很多失实报道,由此引发事件发酵、事态恶化、舆论错乱,往往获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建立正确的耻感舆论导向,努力形成真正有效的话语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和社会耻感教育作用。

4.涵育个体耻感自觉,坚定耻感品格自信

除了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可以通过强化自律的方式逐渐提高个人自觉性。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曾指出:“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9]”大学生个体首先应该建立心理知耻尚荣倾向,理解荣耻界定,懂得耻德的价值。其次,大学生要努力提升品德修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激励自己开拓进取,完善人格,树立品格自信。最后,大学生应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观点,将自我对于荣耻的理解践于行动,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要求,争做新时代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个体的耻感自觉仅仅依靠自身是很难实现的,因此,耻感自觉必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涵育土壤,对中华耻感文化辩证理解,并创造性转化为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的价值标准。此外,大学生必须借助家庭、学校、朋辈等外界环境实现耻感的逐步内化。可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耻观并进入合理的行为机制,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共同努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当代教育同样要步入新时代。在这个视域下,高校德育内容中必须重新重视大学生耻感问题,尚荣知耻的风尚是个人品格发展、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应有之意,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前提。“如果我们理解了我们的羞耻,或許我们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的罪责。”[10]耻感是我们检验自身道德自律的内心力量,警示我们反省自身言行,以道德感和罪责感约束自我。“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 ,行无所依,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11]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坚定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新时代建设中重新重视耻感问题,加强耻感教育,能牢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从而稳固政治认同,在新时代建设中跟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特色高校德育,培育和增强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51.

[2]台秀珍.耻感文化的内涵及大学生耻感意识的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9)

[3]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

[4]陈新汉.自我评价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36.

[5]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344.

[6]陈新汉.自我评价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41.

[7]伯纳德·威廉斯.羞耻与必然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03.

[8]贾彦琪,汪明.从皮亚杰平衡观看智力发展之内在机制[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6):36-39.

[9]钱逊,陈瑛.中国传统道德(理论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41.

[10]伯纳德·威廉斯.羞耻与必然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12.

[1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8.

(责任编辑:邹曌)

猜你喜欢
新时代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