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发展特色产业推进贫困县脱贫的对策

2018-05-14 12:19江涛
山西农经 2018年14期
关键词:寿县旅游资源扶贫

江涛

摘 要:寿县是安徽省省级历史文化古城,县内旅游资源丰富,具有极完整的古城墙,国内少有。作为国家级贫困县,需利用其特有的旅游资源,深化旅游扶贫新模式。在扶贫工作的进展过程中,旅游业在推动经济发展和带动居民脱贫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寿县发展现状和旅游产业的發展前景,从而提出寿县精准扶贫的建议。

关键词:寿县;扶贫;旅游资源;特色产业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14-0044-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寿县地处安徽省中部,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并且在安徽省中是最早一批入选历史文化名城的县城。寿县深受楚文化的熏陶,淮南王六安便是在此处炼制出了第一块豆腐。寿县有着众多的旅游资源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寿县如何在国家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抓住机遇,结合自身资源开创经济发展新模式,发展特色产业,带领群众脱贫成为当前的主要工作。

1 寿县发展概况

寿县地处安徽省中部,接壤淮南、六安、霍邱、合肥、凤台、颍上等县市。全县面积为2 986 km2,全县区划12个区,下辖25个乡镇,2015年12月国务院区划改革将寿县从六安市划归淮南市。

寿县古称寿州,有着全国不多的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城墙,淮南王在这里做出了最早的豆腐,寿县文物古迹众多,自然风景资源充足,区域优势明显。淮南与寿县拥有着相近的风俗文化和良好的文化基础、人文基础。寿县应该在区化改革的背景下,积极推进与淮南之间的优势资源互补,加强与淮南的区域合作,联合推进楚文化和乡村旅游,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依托寿县的资源优势和淮南的产业优势大力推进寿县特色旅游产业,探索创新扶贫模式[1]。

2 寿县贫困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寿县扶贫办结合寿县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重补促”专项整改行动策略,运用大数据平台,对寿县县区内的贫困户进行准确的重补促整改,已经取得显著成果。

寿县政府积极合理推进扶贫工作的深度开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寿县贫困人口状况仍然面临着险峻的挑战。从上述数据和寿县扶贫办官网公布的数据分析可得,寿县扶贫工作的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是寿县属于安徽省内的贫困大县,全县贫困人口基数大,占淮南市全市贫困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脱贫工作道阻且艰。第二是寿县贫困人口又以因病致贫的情况居多,贫困人口无工作能力和生活来源,贫困人口脱贫难,难脱贫(表1)。第三是因为寿县没有成型的产业集群,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造成无法带领贫困人口彻底脱贫,贫困户反复返贫难以根治[2]。

3 对寿县经济发张因素的实证分析

根据寿县官网上查询的数据可以查得,寿县2012—2016年的财政收入明细(表2、表3):寿县近些年来的旅游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情况。

将全县生产总值(万元)作为被解释变量y,旅客人次(万人次)、第二产业产值(万元)作为解释变量x1,x2。以此构建多元回归线性方程Y=194 591.8 303 +567.1 665 135*X1+ 2.376 956 345*X2

R2=0.945 225 F=17.25 652

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全县生产总值和旅客人次、第二产业产值总体呈现正相关。在假定第二产业产值和其他未分析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旅客人次每增加1万人次,全县生产总值都有较大增长。并且R2=0.945 225,说明此估计模型拟合优度较高,也和相应的经济理论和现实意义相符合。由此估计模型,我们可以分析出,旅游业对寿县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寿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可以较为有力地推进扶贫工作的展开。

4 寿县当前旅游发展的机遇与困难

4.1 机遇

4.1.1 区划改革

此次区划改革,将是寿县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寿县和淮南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风俗文化,旅游资源相近且互补。应当依托淮南市的经济优势,加强加快优势旅游资源建设,推进第三产业的联合发展。例如以寿县当地文化典故,开展寿州楚文化豆腐节,树立特色文化产业,可以大幅度提升对外游客的吸引力,加快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4.1.2 寿县旅游知名度不断扩大

寿州古城——八公山旅游区或将成为5A风景区。安徽省人民政府网发布的《安徽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至2020年安徽预建成国家5A景区备选名单中寿县多个风景去入列,这无疑是对寿州旅游业一次较大的推广,寿县应抓住此次机遇,加强对风景区的建设管理,联合淮南市八公山风景区共同打造寿州特色的旅游产业,拓展寿县在全国范围内的旅游知名度,带动推进寿州旅游产业的发展。

4.1.3 寿县高铁站有望于2020年通车

寿县高铁站是沪杭高铁正在建设的一个车站,也是京港走廊规划建设的重要车站。预计到2020年,它将与杭州客运专线一起投入使用。寿县高铁站的建设无疑给寿县旅游产业打入了一针强心针。便捷的出行方式无疑是游客们选择寿县为最佳旅游目标的一大参考依据,高铁线的建成打通了寿县快速便捷的出行通道,为寿县旅游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推进寿县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4.2 困难

4.2.1 旅游发展布局不合理

寿县旅游产业发展布局并不合理,寿州古城内古民居没有良好的保护,县城内新古建筑混杂,没有形成完整的建筑集群。寿县政府对此问题已经作出明确的战略目标,即人口南迁,通过将城内破旧建筑居民迁移至新开发区,逐步实现对老城区基础设施和旅游产业集群的建设和完善。这样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资金和居民安置问题,寿县古城区的完善改建工程任重而道远。

4.2.2 县内居民老龄化问题严重 且居民普遍素质水平不高

寿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县区内没有大型企业和工厂入驻,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城内居民大都为留守老人与幼龄儿童,整体的居民素质文化水平处于较低的状态,这对寿县的旅游业发展来说是个大问题。

4.2.3 县城建设资金不足 难以快速建设完善旅游产业基础设施

寿县县域内没有大型的工业企业,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和带動寿县的经济发展,致使居民整体收入水平偏低。并且寿县作为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并不突出,难以在国内甚至国际市场上打出寿县旅游品牌效应。不高的知名度,难以吸引外地商企进入投资,从而形成了贫则越贫的恶性循环。难以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进行旅游产业的基础建设和品牌推广,加大了寿县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难度[3]。

5 对于寿县旅游扶贫的对策与建议

5.1 坚决贯彻实施“南工北旅”的战略措施

寿县政府应贯彻落实建设“南工北旅”的经济强县、旅游大县,对城区内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进行修建完善并以提升县内居民的整体素质为主要目标[4]。最终预实现寿县经济重心南移,以寿春镇为界,南部区域结合高新产业园区,大力推进高新产业的发展,全力建设实现高新产业的集群化、优质化。寿春镇及其以北区域,将优质的旅游资源集群化,以点连线、以线带面全面深化改革旅游产业品牌化效应,改善寿县风景旅游业的口碑与品牌效应。

5.2 多点出击 深化扶贫工作

第一,寿县应依托淮南市发达的工业产业和经济优势,结合寿县自身“南工北旅”的战略,以南部高新产业园区内的高新科技产业推动县区经济发展,提供就业岗位,吸引外商投资,促进县区内产业建设,深化推广产业+扶贫的扶贫新模式。第二,依托良好的地理交通优势和优质的文化旅游资源,合理利用南部高新产业园区为寿县注入的优质资金,加速推进寿县旅游产业的升级改革,完善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创取全国5A风景区名录。通过旅游产业的升级改革推广农家乐旅游模式,结合当地特色风情深化开展旅游+扶贫的扶贫模式[5],推进脱贫扶贫的广度和深度,使贫困人口能够快速脱贫、稳定脱贫,是当前旅游扶贫的主要工作和重点工作。

6 结束语

十八大以来全中华民族在习总书记的带领下为实现中国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而艰苦奋斗。现今至2020是全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全面脱贫,重点扶贫是现今社会的主要任务。贫困县脱贫难,难脱贫是全面实现百年目标道路上的顽疾。贫困县的脱贫工作还是要依靠贫困县结合自身发展优势利用国家补助的优质资金发展自身特色产业,建立健全多产业特色产业的扶贫工作新模式,着力夯实扶贫基础工作。

参考文献:

[1]巩惠.旅游业的扶贫效应——以国家级贫困县石台县为例[J].中国商论,2017(16):54-55.

[2]王春龙,胡元羲.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6(22):202-204.

[3]林华.国家级贫困县发展旅游扶贫的思考——房县为例[J].中国发展,2015,15(3):50-59.

[4]岳云华,冉清红,蔡跃平,屈波,孙传敏,谢德体.巴中革命老区贫困县旅游资源开发扶贫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4):150-156.

[5]孙贤斌,邓婉君,朱旺生.基于GIS寿县旅游资源空间特征分析及旅游扶贫模式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7,33(2):87-90.

猜你喜欢
寿县旅游资源扶贫
寿县水稻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巧用构造法求解一类抽象函数问题
一个后发县域的“新路”
基于SWOT分析下的十堰市旅游资源整合探究
证监会“扶贫”
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
经济型苏州古城旅游产品策划初探
管仲“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