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地区夏玉米“三度、三增”高产栽培技术

2018-05-14 12:19李安成王婷婷张兆才
山西农经 2018年14期
关键词:高产技术夏玉米

李安成 王婷婷 张兆才

摘 要:以淮北太和县为研究对象,探讨夏玉米“三度、三增”高产栽培技术,从增肥、增密、增水等方面研究高产技术,以期通过研究,促使淮北地区玉米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关键词:夏玉米;三度三增;高产技术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14-0084-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A

太和县是麦茬夏玉米主产县之一,年种植面积为4万hm2左右,总产约为3.6万t。近年来,随着秸秆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深入开展,小麦秸秆全量还田,作为秸秆禁烧工作的主要手段。秸秆还田虽然对改良土壤、培肥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是有利的,但是由于秸秆粉碎的长短、抛撒的均匀度、耕作层深浅等处理方式不合理,形成了秸秆的雍堵、堆积等现象,对麦茬夏玉米种植质量造成一些影响。

1 夏玉米三度配套技术

所谓夏玉米“三度”技术,即为夏玉米的合理密度、均匀度、整齐度技术。夏玉米高产密度是高产的基础,只要有相当株数,才有相当的穗数。穗数在产量三要素中是基础。均匀度和整齐度是防止大苗欺小苗、小苗不结棒的关键,因此,应想方设法提高“三度”。 在提高“三度”时,应以良种为基础,以机播为手段,以提高播种质量为着力点,大力提高夏玉米的种植密度、均匀度和整齐度。具体技术应抓好以下环节:第一,小麦秸秆低留茬并粉碎抛撒均匀,减少或减轻玉米机播障碍,增强保墒和培肥地力,有利提高“三度”。提高机械手的操作技能,力求行株均匀,播深一致。第二,抓好种子质量与种子包衣,特别要选用大小一致的种子。确定适宜的密度与行株距:在保证种子质量的前提下,在60 cm等行距基础上调整株距,保证计划密度。淮北一般密度60 000 株/hm2左右即可,在购种和播种时一定看清产品说明书,注意适合的肥力和密度等。第三,高产田块力争适时间苗与定苗,去大苗或小苗,留大小一致苗子,去偏留正,去弱留壮,去病虫草,留无害苗等,以更好保证玉米“三度”。

2 夏玉米三增配套技術

所谓夏玉米“三增”技术,为夏玉米的种植增密、增肥、增水技术。夏玉米高产“三增”即增肥、增密、增水,是夏玉米在一般情况下继续增产的主要途径。具体技术应抓好3个方面。

2.1 增肥

俗话说“玉米是大肚子汉,能吃能喝才能干”。在一定产量范围内,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基础肥力,逐渐增施肥料,夏玉米单产就不断提高。按照每667 m2生产750 kg夏玉米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57 kg,P2O5 21 kg、K2O 54 kg的标准,按目标产量施足肥料。一般地块基肥N-P-K:28:8:9控释复混肥750 kg/hm2左右,一次性使用,也可使用一般三元素复合肥450~600 kg/hm2作基肥,大喇叭口再追尿素300 kg/hm2左右。目标产量增加施肥量也应相应增加。

2.2 增密

在产量三要素中,穗数是关键、是主导,对产量的贡献也最大。增密的前提条件是增肥,玉米和其他作物不一样,地越肥越密,地越瘦越稀。遵循这一原则,再根据所选品种的特性即紧凑程度逐渐增密。在目前淮北地区肥力较高条件下,一般紧凑玉米种株数增至60 000~67 500株/hm2。

2.3 增水

玉米想高产,必须调节好“四水”:一是苗期要控水,蹲苗促根系下扎。苗期遇旱是可逆性的;二是孕穗期不能缺水,孕穗期是一生中需水最多时期,此期遇旱不及时补水,就会影响穗发育,穗行数和穗粒数就会减少,这时遇旱是不可逆性的;三是扬花授粉遇高温干旱要补水,否则影响授粉受精,形成高温杀雄,易产生秃顶、花棒、有棒(棒无籽)等情况;四是灌浆后期不能缺水,如缺水干旱将影响灌浆。后期不缺水,玉米可提前成熟。只要运作好这“四水”,玉米就能获得高产。

3 夏玉米高产配套技术

3.1 选种

选用玉米品种首先要了解淮北地区夏玉米用种的“常规种阶段、杂交种初级阶段、紧凑型阶段、超高产型阶段”4个阶段,其次才知道选用何种类型品种。

3.1.1 常规种阶段

农家自留种连年种植,产量低,品质差。

3.1.2 杂交种初级阶段

杂交种出现,玉米产量品质有了较大幅度提高。最典型的为掖单2号。

3.1.3 紧凑型阶段

杂交种棒上叶紧凑型玉米种,即植株紧凑型,由平展叶发展到紧凑叶,叶茎夹角呈45°左右角,单位面积株数增多,产量也随之更高。

3.1.4 超高产型阶段

植株株型超紧凑,棒上叶茎夹角在10°左右,更适合密植,可达67 500~90 000株/hm2。

3.2 应选用紧凑型—超紧凑型品种

在具体选种上应掌握一个原则,要选用国审或省审且种植区域有淮北、皖北或黄淮南部,一般单产在750 kg/hm2以上的玉米杂交种。另注意,应根据淮北地区气候特点,以种植中小穗型,中生育期的品种。大穗、大株型等不适合增密的品种不适宜淮北地区高产种植。

3.3 选用高产稳产优质多抗性夏玉米品种

近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在淮北地区(太和县)最适宜的夏玉米品种为隆平206、良玉188、登海618、先玉335和俊单20等。

3.4 播期

根据近年的实践,为预防玉米粗缩病,避开扬花期与高温期的吻合,造成高温热害,正常情况下,应适当推迟播期到6月10日以后,但据安徽科技学院刘正教授多点试验,淮北地区厦玉米播期在6月16—18日播种产量最高。所以,如果墒情好应在6月16—18日播种,如果6月10日左右墒情好,则应趁墒播种,不要错过适墒播种期。

3.5 轻型田管技术

大喇叭口期追肥3个关键技术:

追肥时期:玉米出苗后30~40 d(第12~13片叶展开示封行时)追施攻穗肥,效果最好。

施肥量:一般肥力水平田块,计划单产7 500~9 000 kg/hm2产量,在前期已施基肥基础上,穗肥按施氮总量50%~60%,追施尿素300 kg/hm2。

追肥方式:小型机械深施追肥。开沟或刨窝深施,但注意不能距植物株太近,以免伤根,施肥部位以离植株12~15 cm为宜,并配合植保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3.6 晚收技术

针对夏玉米收获与小麦接茬时间较宽松和农民习惯早收现状,大力推广玉米晚收增产技术。

适时晚收:玉米开花授粉后40~50 d收获会造成15%~10%以上的产量损失。由于淮北地区夏玉米一般要到9月底10月初才完全成熟,所以淮北地区夏玉米适宜收获期应为9月底10月初。

掌握玉米晚熟标准:籽粒变硬,果穗苞叶变干,蓬松,呈白色,玉米籽粒乳线消失,玉米乳片变褐黑色,轻飘。

3.7 机收方式

主推机收玉米棒模式。在玉米的主产区,以推广大自走式3行或4行玉米联合收获机;在非主产区推广以配套小四轮或者小型号拖拉机为主的2行小型玉米收获机械。

3.8 其他配套技术

注意做好人工去雄、人工授粉、拔除空株等配套技术。

4 结束语

结合淮北地区太和县麦茬夏玉米生产实际,通过试验研究,验证了夏玉米“三度、三增”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的可操作性,取得了显著成效。

猜你喜欢
高产技术夏玉米
不同降雨年型下施氮量对夏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夏玉米适期晚收技术
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高温干旱对夏玉米生产的影响分析
糯稻栽培现状及高产栽培技术意见
杨树栽培高产技术及应用实践研究
苏中高沙土地区泰花8号花生高产技术及实践
影响夏玉米产量的因素及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重庆玉米种植高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