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相互关系理论综述

2018-05-14 12:19张艳萍
山西农经 2018年13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

张艳萍

摘 要: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是实物商品与生产要素进行国际流动的载体,两者之间关系密切且对一国投资及贸易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对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从两者之间相互替代效应、互补效应到之后的最新研究出发,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探析了我国这个特殊经济体的相关研究,对我国合理制定利用外资政策以及对外贸易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相互效应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13-0014-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740 文献标志码:A

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是国际市场上商品与要素流动的基本载体,在全球市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时期、国别等因素而表现不同。关于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间关系理论的研究始于蒙代尔1981年首次提出两者间相互替代的关系理论,即当国际贸易受阻会促进资本的流动,同时国际资本流动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国际贸易,表现为生产要素的直接流动。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蒙代尔模型因其苛刻的假设条件不断受到学者的质疑,新的理论开始应时而出。总的来说,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先后形成了三种理论,即Mundell的相互替代理论、Markuson 和Svensson 的互补理论及后来学者的不确定关系理论也包括Bhagwati 和 Dinopoulos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的补偿投资理论。

本文通过总结贸易与投资之间的关系理论,并与当时国际大环境相匹配,弄清现实经济环境与两者之间关系的内部机理,在此基础上总结关于我国FDI与进出口贸易之间关系的研究,为我国面对不同经济环境时制定恰当的政策提供理论支撑。

1 国际贸易与FDI间相互替代理论

随着跨境资本流动及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国际贸易与FDI的关系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1957年Mundell最早在一个框架下进行探讨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两者间相互替代的理论。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并假定规模报酬、要素自由流动、成本不变,并从放开H-O理论这个假设出发,设定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两种要素这种经典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国际贸易与直接投资间为替代关系,即由于全球范围内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价格为完全竞争,国际直接投资这种要素的直接流动对商品的贸易流动可以实现完全替代,表现为贸易与投资间的替代效应。

该理论是国际上关于贸易与投资研究的一大里程碑,国际上涌现了从不同角度研究并印证该理论的学术研究。首先在相关理论研究上,Vemon 1966年首次提出并利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分析国际贸易与对外投资之间的关系。他表示在产品开发阶段,一般是由高技术人才进行设计、生产,属于技术密集型产品。随着该技术的日益成熟,生产产品的工艺不断完善,产品的生产开始逐渐趋于程序化、流水线化及大规模化。此时该生产该产品的优势由技术转向劳动力,其产业也开始从技术密集型国家转移到劳动力密集国家,即发达国家开始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此时对于国际资本接收国来说,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取代了原来进口的需求,即FDI和国际贸易间互为替代效应。

1976年Buckley 和 Casson首次从内部化理论出发,指出在外部交易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况下,FDI对出口贸易表现为替代效应。Dunning(1980)第一次提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该理论由三部分组成:所有权优势、内部优势和区位优势。即跨国公司是选择进行出口贸易还是直接投资,主要看这三大优势的分布,当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可以获得区位优势,在拥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前提下,公司经营战略就会倾向于对东道国进行直接投资,在此表现为FDI对出口贸易的替代效应。

其次在实证研究上, Adler、Stevens(1974);Gruber(1962)以美国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跨国公司销售额(替代FDI)和美国出口额之间为反相关关系,即FDI与美国出口贸易之间表现为相互替代关系。同时Gruber认为,替代效应的大小因投资行业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其中在技术密集型行业替代效应更明显。

1998年,Belderbos和Sleuwaegen通过分析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效应,得出在日本与欧洲存在贸易壁垒(贸易关税)的前提下,双边贸易将受阻,跨国公司选择策略将由贸易转为对外直接投资,此时FDI与贸易间关系表现为相互替代。

Mundell提出的國际贸易与直接投资的替代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期到20世纪60年代国际上政治经济形势的真实写照,当时各国为了提高本国的生产力、保护幼小民族工业以恢复本国的经济根本,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采取贸易保护政策,使得国际贸易受阻,国际资本开始流动的情形,也是对两者间替代效应的印证。从商品与生产要素流动的载体也可以看出,静态上贸易与投资之间就存在着替代关系。

2 国际贸易和FDI间互补理论

学术界对蒙代尔为代表的贸易投资相互替代理论一直存在争议,随着经济的发展,跨国公司以及欧盟等区域经济体的大规模出现,加之其模型超越现实、太过严苛的前提条件,使得蒙代尔理论关于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间的替代关系不再令人信服。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保护本国民族企业,在前期贸易壁垒的基础上设定投资障碍,加大国际直接投资的成本,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之间不再是清晰可辩的替代效应。

随着国际学者研究的深入,学术界出现了两者间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关系理论。马库森(1983)指出蒙代尔放松第一个假设条件研究并提出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替代效应,缺少一般性,难以令人信服。马库森在保留H-O理论假设的前提下,分别放松生产技术、需求及完全竞争市场这些假设条件,得出两者间存在互补效应的结论,即两个国家之间的生产要素的流动会为两国的商品贸易创造机会。

袭艳萍(2005)采用了独特的计量方法,将相关系数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相结合,分别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层次对我国出口贸易和FDI之间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戴志敏和罗希晨(2006)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FDI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在宏观上属于互补效应,且互为因果。张小蒂等(2001);李琴(2004);李国荣(2006)[2]等学者研究发现FDI不仅提高了我国出口贸易的规模,而且改善了出口商品的结构。胡再勇(2006)结果表明,FDI对我国的出口贸易相对于进口贸易而言具有更强的促进效应(姚远,2007)。

在FDI与我国进口贸易之间,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FDI对中国进口贸易为促进作用(王惠、郭显光,2007)。如李琴(2004)指出FDI可以促进外资企业进口的增加,进而促进中间产品的进口增加,从而引发相关企业的进口,表现为FDI对进口贸易的促进效应。胡再勇(2006)分别从FDI对进口及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出发,得出FDI对出口贸易具有更强的促进效应,同时对进口贸易也具有相应的推动作用。然而,另一种观点却认为FDI表现为对我国进口贸易的替代。如姚远(2007)实证研究得出FDI对我国进口贸易主要表现为替代效应,且在我国东部地区最为明显。

最后在第三种研究角度上看,首先,刘畅和吴国蔚(2008)研究了环渤海地区FDI与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证实了两者为互补效应。刘宏平(2014)将中国接收外资的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使用2002-2011年相应地区接收的FDI和进出口贸易总额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得出整体上FDI对各地区进出口贸易有促进效应的结论。王迎新(2003)则通过大量分析指出,不只是投资区域的差异,不同的投资行业也会影响FDI对进出口贸易的效应。比如,高峰、高越(2006)[3]运用误差修正模型研究发现,FDI对加工贸易的进出口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一般贸易则不明显。

再有,在两者之间关系的时变性研究上,向铁梅(2003)通过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得出以下结论:“中国的对外贸易和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钱佳珍等(2018)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上海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国际贸易与FDI之间的关系,得出加入世界贸易前两者表现为替代关系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结果相反的结论。

5 结束语

关于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关系的研究,历久弥新,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总的来说,前人的研究共形成了如下几种理论,首先当国际贸易受阻会为国际资本流动创造条件,而国际资本流动的增加将对国际贸易产生替代,即表现为两者间的替代效应(Mundell,1957);再有就是国际贸易与投资相互创造条件,表现为相互促进的效应(Kojima,1973);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两者之间既存在替代关系又存在互补关系的理论得到更多学者的认可(Markuson,1983;Dunning1981)[4],即两者之间的关系因国别地区、产业、时期等因素的不同,表现为不同的效应。

中国作为国际上强大的资本接收国,利用外资促进了我国进出口贸易量以及贸易结构的改善,我国政府应该在继续扩大引进外资的基础上,应该制定合理的利用外资的政策,更加高效地发挥外资对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出口贸易的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琦,施晓苏.中国对外贸易和FDI相互关系的研究[J].经济学,2004,3(3):59-78.

[2]周经,徐松.金融危机下我国经济贸易转型的相互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问题,2009,(11):25-28.

[3]李荣林,国际贸易与直接投资的关系:文献综述[J].世界经济,2002.

[4]高峰,高越.外國直接投资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关系——基于不同贸易方式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4):10-14。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
商务书屋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结算方式风险控制的实践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年底前我国将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国口岸全覆盖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国际贸易中环境成本内部化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