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农村文化扶贫问题探究

2018-05-14 12:19庞好月
山西农经 2018年13期
关键词:文化扶贫路径探究

庞好月

摘 要:文化扶贫对于新时代背景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具有重大意义。主要分析了文化扶贫的困境及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三大层面的路径思考,为进一步推动文化扶贫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农村扶贫;文化扶贫;路径探究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13-0032-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1 文化扶贫的提出及内涵

1.1 文化扶贫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在逐步推进,但贫困仍然是困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阻碍因素。早在2005年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就提出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党的十八大把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新时期的农村扶贫工作有了新内容、新任务、新要求。从当前局势上来看,脱贫攻坚战重在文化扶贫、也难在文化扶贫,国家重视文化建设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文化扶贫建设,对于新时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1.2 文化扶贫的内涵

学界对文化扶贫的定义不同,王俊文指出:“文化扶贫是对贫困人口精神状态或文化价值观方面的革命”;徐学庆认为农村文化建设,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必由之路;江兰琴,饶国宾认为:“文化扶贫作为开发式扶贫的一种,主要是政府以农村文化阵地和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发农民群众的自身潜力和智能,提高农民的文化科学素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辛秋水指出:“文化扶贫是物质扶贫的延伸与发展,是通过提高人的自身素质,从而实现脱贫致富”。概括来说,学者们普遍认为文化扶贫是为了配合经济扶贫政策,以达到综合扶贫的目的。

2 文化扶贫的困境及其成因

2.1 文化扶贫的困境

2.1.1 村民自身接受意识不强,政治参与和法治意识淡薄

村民自身价值观念消极、安于贫困,大家普遍缺少踊跃进取、敬业、冒险精神,思维格局小,没有主动摆脱贫困的能力和意识,只是过程性的依赖政府的帮扶,认同感、参与度较低。“在過去的二千年里,它被道德代替了法治,这是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以道德代替法制的问题至今在我国的农村地区仍旧突出,很多人不会利用法律手段处置问题,而更加倾向于“私了”即私下双方或通过中间人协商解决。此外因为农村缺乏政治文化氛围,农民自身政治素养较低,缺乏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他们意识不到自己是村民自治的主角,农民政治参与的状态通常是无序的、消极的。

2.1.2 基层文化扶贫人才队伍缺乏,教育质量不稳定

基层贫困地区人才缺乏、队伍不稳定、综合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当地文化服务质量的提升。尤其是基层文化工作站人员工作不到位、学校教师综合素质水平低,很多教师还身兼数职,一人担任多门课程等现象,文化扶贫建设难以开展。

2.1.3 社会主体支持不足,文化扶贫难以形成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在实践中,我们形成了不少有益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是加强领导是根本、把握精准是要义、增加投入是保障、各方参与是合力、群众参与是基础。” 文化扶贫不能单靠一方发力,要鼓励全体成员一起关注、参与。而从目前我国文化扶贫主要是政府占主导地位,其他社会主体参与文化扶贫的数量少、效益差,大多简单粗暴、流于形式,帮扶没有起到实质性效果。此外,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着外出打工的潮流,许多青壮年选择外出打工贴补家中生存费用,常年在外,劳动力流失,加重扶贫开展困难。

2.1.4 文化扶贫后劲不足,扶贫机制亟待完善

贫困地区政府部门缺乏统筹管理监督,各自为政。政府对文化扶贫的重视不足,例如图书室、文体广场、农村书屋等公共文化体系不完善、文化扶贫人才缺乏,且没有制定长效的考评、监督和实施制度。

2.2 文化扶贫困境产生的原因

2.2.1 长期受落后文化影响,村民思维观念滞后

在贫困地区,群众受传统思维影响,生养观念、重男轻女、小农传统想法等在民众思想中根深蒂固。加之农村信息闭塞,导致文化经济等交流较为困难,民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只关注眼前利益,继续保留着之前的生产模式。这样,越种地经济和思想越落后,就会害怕承担风险,迫不得已最后还是选择种地,观念上的这种落后循环使经济上的贫困成为常态。

2.2.2 受教育程度低,文化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从村民自身层面来讲:读书无用论在局部特别是贫穷乡村广泛存在,九年义务教育虽然实行多年,但是在部分农村地区没有得到重视,贫困地区学生辍学现象严重。即使经过九年的义务教育,最基本的常识教育已经获得,仍旧缺乏摆脱贫困的知识与技能。

从政府层面来讲:农村脱贫重点在农业,希望在教育。农村教育不应该只是基本的知识教育,更应该结合实际开展职业教育,而农村地区由于教育投入不足,教学条件较差,教师人手缺乏,加之村民自身接受意识不强,长期以来只能靠出卖劳动力来减轻生活压力,缺乏教育导致文化技术等信息传递不畅,文化贫困现象世代循环。

据了解,政府和干部政策宣传和教育力度不足,宣传教育方式流于形式、大都为政策宣讲并未结合村民文化水平的实际情况开展,村民政治参与较为被动。针对扶贫工作中呈现的“精准扶贫酿成精准填表”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村民政治文化水平较低,对政策了解不足,缺乏政治参与感和法治观念,导致一些扶贫干部趁机做表面文章。

2.2.3 受市场经济影响小,对市场经济认识不足

增强文化扶贫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如近年来的道德滑坡现象、唯利是图、拜金主义等,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将市场经济的原则极端化运用的结果。贫困地区农业种植往往固守传统经验不按现实规律办事;只顾埋头种地,不了解市场规律,农业种植盲目跟风;农产品种植销售渠道不合理不遵守等价交换原则等现象普遍存在。加之贫困地区地理位置和文化水平的局限,对市场经济认识不足,容易遭受极端错误思想的影响,不会主动与外界交流,导致贫困地区只是单方面的依靠政府一个主体,增大文化扶贫难度。

2.2.4 缺乏合理长效机制,轻视文化环境创建

由于扶贫脱贫指标要求严格,导致大部分村干部只是一味的重视经济效益,将总收入、个人平均收入等作为脱贫的衡量指标,政府重物质给予,轻视对文化环境的培育和创建。对教育设备、公共文化设施、教育投入不足,社会其他主体缺乏合理的参与体系,没有相关合理的人才吸引制度导致青壮年劳动力缺失,贫困地区文化贫困现象严重。

3 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路径思考

3.1 体制层面:深化体制改革,建立长效机制

3.1.1 完善人才吸引制度,构建人才队伍长效机制

首先是努力建设稳定的人才队伍,乡村地区因为地域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局限,往往不足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加之农村工资待遇低、人事流动制度不合理,导致大量人才流失,因此,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收入水平,完善基层人才培育制度、合理的人事制度、进一步吸引和留住人才。此外要完善,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基层文化工作者也不能一劳永逸,基层政府可以定期开展文化培训、内外学习交流,不断提高文化干事的综合能力,推动基层文化工作与时俱进。

3.1.2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有计划、有规律地构建完善合理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贫困地区的文化环境创造具有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资源,建立从县—乡镇—村完善文化传播环境和体系,定期组织文艺演出、广场舞教授、开展养殖、农业等技术培训,为贫困地区民众文化素养的提高以及现代公民意识的养成创造良好的环境。

3.1.3 完善发展特色扶贫机制,制定文化扶贫阶段性任务

文化扶贫是一件阶段性、长期性的任务,村民思想文化素质的提升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在前期各种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和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后期可以结合当地实际,以历史文化为基础,建设有本地特色的文化村镇。

3.2 从源头层面:推动教育发展,提高三大素质

John Mel认为:“教育在激起农民思想变化方面作用显著,因为它不仅能够拓展农民自身和子女的视野,还能引起其消费观念和生產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更为重要的是,它会为农民及其未来提供实行变革的方式,进而激起他们积极主动地开始变革。”

3.2.1 推动教育发展,增强科学文化素质

要推动贫困地区教育普及,切断文化贫困代际传递。任何地方要想实现长远可持续的发展,绝不能忽视教育发挥的作用,贫困地区依旧存在大量不懂基本知识的人,村民自身对教育的重视不足,首先应该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做好学前教育与高中教育任务,防止出现新的文盲。

促进教育公平,增加资金投入。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教育的资金投入较大,效果也并非立竿见影,政府为了实现早日脱贫的目标,注重经济扶贫,忽视教育发展,擅自挪用教育经费,为了缓解这一问题,政府需要加强教育经费管理工作,加大教育各种社会资源投入,促进教育公平。

3.2.2 完善素质教育,强化法律道德意识

贫困地区只是重视普通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在普通教育中增加思想道德教育、法律常识教育,改变贫困地区人员观念。在教学模式上,应扭转师资队伍现状,增强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使其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思想道德素质等培养;在教学评定上,应改变原有的指标,拒绝“唯成绩论”的评定模式,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理念上,学校要明确自身定位,拒绝用“升学率”来判断教师水平,重视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3.2.3 发展个性教育,提高职业能力素质

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结合实际情况来看,贫困地区对有文化的技术型人才需求更大,而且由于贫困地区普通教育的不实用性,“读书无用论”并非是农民认为读书本身无用,而是读书并不能帮他们解决现实的温饱,不能带来短期回报,并且在“唯成绩论”的应试教育中,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并不能保证可以考上大学,未来具有很大的风险性。政府应该在贫困地区兴办职业教育学校,满足农民知识和技术的需要,同时要根据区域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在教育资源中增加个性教育的内容,促进教育更加适应地区发展的需求,更好适应社会发展。

3.3 社会层面:动员各方力量,协同参与推进

3.3.1 高校力量参与文化扶贫

高校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动员高校在乡村文化扶贫中的作用,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农村文化发展。在校大学生参与贫困地区的文化扶贫方式主要包括“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农村特岗教师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等。此外,贫困地区在接受帮扶的同时,不应该只是被动的接受,应该主动加强与外界的联系,联动更多的高校,形成长期的互动机制,如开设大学生实践种植园吸引更多的高校学生在此创业进一步留住人才等。

3.3.2 社会工作介入文化扶贫

社会工作者参与文化扶贫,一方面可以为贫困地区带来更为先进的思想,打破区域和界别的交流局限,促进落后地区同外界的文化传播交流。此外,社会工作参与文化扶贫具有公益性质,可以制定贫困地区相应的志愿服务体系,要将文化公益服务归入到政府的志愿服务体系中,鼓励更多的社会群体关注贫困区域,参与文化扶贫建设。

3.3.3 企业主体支持文化扶贫

从邓小平对市场经济的选择、江泽民对市场经济的坚持、胡锦涛对市场经济的改造到习近平对市场经济的完善,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之一在于中国共产党对市场经济的坚持与发展,而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要承担起对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重担。企业主体参与文化扶贫,一方面可以减轻政府负担,推进早日建成全面小康,另一方面可以扩大企业影响力,增加社会效益,推动企业自身发展。如互联网企业可以建设电商农业平台,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带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的引进,供村民学习运营知识,了解新闻、政策,加强与外界的文化交流。

猜你喜欢
文化扶贫路径探究
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路径探究
浅析成都文艺志愿者服务的特点
“互联网+”助力文化扶贫
贫困县图书馆发展刍议
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探究
贵州民族乡村“文化扶贫”探析
精准扶贫勿忘“文化扶贫”
精准扶贫勿忘“文化扶贫”
中职学校推行校企合作的路径探究
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现状以及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