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如何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

2018-05-14 12:19田婷婷
山西农经 2018年13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大学生

田婷婷

摘 要:目前,大学生创新能力时常被提起,并越来越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影响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对于提高我国自主研发能力,增强我国科研力量、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当然创新能力不是人们一出生就拥有的,需要通过后天不断的培养和学习才能得到并提高。学习是获得知识与技能最直接的通道,但也要讲求合适的方法和手段,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13-0024-02 中国图书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志码:A

当今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非常之快,人们形容为“知识爆炸”,大学生们要学的新东西太多太多。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科技、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发展的接班人,他们的身上背负着更加沉重的责任。如何让我们的国家变的更强、更快、更好,这就需要大学生要敢于创新。人的创新能力不是生来就有的,很大一部分靠后天的培养。对于大学生如何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从小到大的兴趣和善于发现的特点,与父母从小的培养有关。但是当我们步入大学,这一时期才是我们大量吸取知识,创新能力突飞猛进的时候。因为这一阶段的学生,思想比较成熟,人格也比较独立,对事情的看法都有自己的见解,不容易产生思维偏见。在这时,大学就要承担起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任务。认为大学只需要老师传授知识,学生自己靠自己理解的想法是错误的。老师只管自己讲,按时完成学校安排的进度,不管学生有没有消化,这种思想是作为老师的失职。当然,面对大学复杂而艰巨的教学任务,学制固定,学时不能更改,还要在有限的规定时间里把新旧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本身对老师而言就是一项不小的挑战。但在黄金般珍贵的大学时间里,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1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老师积极性不高

在大学期间,学生第一次参加科创类竞赛几乎都需要老师指导,而学生其实没什么经验,几乎全部需要老师一一指导,而老师除了要备课,还要开会,写总结,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任务,就会使老师陷入忙碌的境遇。因为学生缺乏经验,所以参加竞赛的结果往往不理想,作为指导老师,其不仅会为付出了不少精力而不值,还会觉得脸上无光,这也是老师不太愿意带大一新生的原因。对于大二、大三的学生,老师往往愿意指导。但学生有时会找不止一个老师来指导,有的老师很尽心尽力地指导学生比赛,结果最后才知道指导老师的名字不是自己,自己付出的心血却是一场空,难免气愤难平。有些学生因为有了经验,做比赛就开始偷懒,马马虎虎地完成老师的要求,不再有当初做事的努力与认真。面对这样的学生,老师也只能无奈。当然,学生有时有自己的想法,觉得十分可行,但被老师否决时,骨子里的年少骄傲与逆反心理使得学生有时并不理会老师的建议。最终的成果没有成功时,老师免不了批评学生当初不听其劝说,一意孤行。还有一些学生在向学校领导申请材料或者报销费用时,经常会以老师的名义寻求学校的批准。然而等到学校需要仔细审核时,就找到了老师的头上。材料用完没有归还的,找老师赔偿;材料受磨损的要老师补偿;经费报销不对账时要老师填补。老师在学校的日常教学中,稍有不慎便会被批评教育,久而久之,老师也不想揽责任,能不参与就不参与。对于学院领导要求老师做课外指导,往往是低回报甚至是无偿的。老师花费自己的时间精力,不仅没有报酬,课外教学效果如果不好,还会被领导教育,久而久之,老师的积极性就不高了。

1.2 学生兴趣不强

在大学校园,会有很多学生出于兴趣参加这样那样的社团,并且能够在社团里做的风生水起,追根究底是兴趣使然。虽然国家每年会为鼓励大学生创新而举办各种关于创新能力的学科竞赛和科创项目,然而虽然参加的学生有很多,但大多数人并没有尽全力参与其中,或是因为老师要求参加而被动地听老师指挥,心不甘情不愿,或只是浑水摸鱼,并不了解且不感兴趣,只是东拼西凑,想着靠运气获得奖项,自己也说不出自己是否真的从中学到了什么。大多学生参加科创竞赛是出于名利,很少有人是真的凭借兴趣并且努力做到最好。所以在这种没有兴趣支配,只是浑浑噩噩地撞大运来取得一点成绩的动机下,学生很难真正地自发地去学习,想象、调查、发现、创造、脚踏实地地去完成科创项目,真正地发掘自己的创新能力、创造力,从中学到切实可用的东西,所以创新项目收效一般很差。

1.3 学校不重视科创氛围

在很多高校,尤其是二本、三本院校,由于其高校名气不大,在校老师的资质确实比不上那些名校老师,能够带给学生的资源也有限,加上学生在校学习氛围不是十分良好,在企业和政府加入力量引入资源时,当然会优先考虑名校,这样便形成恶性循环。学校也不是很积极构建实验设备,引入优秀师资力量,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导致高校科创氛围不是很浓厚甚至是惨淡。

2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2.1 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

学生应该有自己独立学习的能力,依靠别人,固步自封地思想会束缚自身发展。学生还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能对别人的经验照搬照抄。在生活和学习中要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師。面对问题要善于思考,发散思维,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一个人的成功最终主要来源于自身。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学什么都会事半功倍,而且成效显著。

2.2 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

创新的前提是拥有丰富的基础知识。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只靠天马行空就能轻松获得的。伟大的创新需要知识成就。基础知识是我们后续学习的基本,没有基础知识作为我们向上攀登的阶梯,我们做什么都会感到力不从心,成功率当然也不会高。对于如何学好基础知识,一方面老师是传输给我们知识的主要传送者,所以面对老师的讲课,我们必须认真听讲,弄懂老师所讲的知识;另一方面,修行靠个人,所以自己也要主动学习,去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或者老师没怎么讲过的知识。要知道,我们不可能被老师教一辈子,而学习是一生的事业,是不能停止的。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的人才不会被时代的进步所抛弃。

2.3 学校和企业给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创新能力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只有当我们亲身参与,才会看到细小的变化,也更容易迸发出灵感。人们常说,眼高手低,觉得自己可以,没什么难的,可真到需要做的时候,就会很陌生,往往也做不好。邓小平曾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知道对不对,与其胡乱猜测,不如实地去做,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对于实践平台,学校可以设立大学生创新基地,自费为学生提供必须的器材、实验室等,让学生有机会实际操作,加深学生的理解。当然,学校为学生提供的资源毕竟有限,所以需要企业和学校不断加深合作,并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让学生亲身实践,自行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4 国家加大对创新型教育的支持

教育是百年大计,创新是国家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对创新教育的经费不是小数目,需要国家建设支持。一方面显示国家对创新的重视,另一方面有利于为国家培养栋梁。政府应加大对高校教学实验设备的拨款,提供各类创新大赛的奖励金,对创新型老师给于更多福利待遇。政府还应鼓励创新竞赛,奖励新发明、新创造,打造全民创新的良好风气。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