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的长效治理对策研究

2018-05-14 17:05杨帆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生活污水农村

杨帆

[摘 要]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而旨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农村环境治理过程中,生活污水治理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作为基层工作人员,应当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及对策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研究工作,为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长效治理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是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有效建设新农村的根本保障。治水必先治污,同时,乡村又是治污的根本所在。若要建设创造良好的新农村环境,使农民在美丽乡村安居乐业,就必须治理好农村的生活污水。

1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规划不够科学,工程设计不够合理,导致部分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前瞻性、指导性欠缺,出现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在农村出现脱节、不协调等现象,难以与相关指导性规划衔接。从而造成治理工程不仅在工程技术、处理模式上存在不足,在建设容量与现实情况之间,也存在着巨大差距的现象。由此,工程的长期有效性也难以保证。此外,由于农村专业技术力量不足,存在不合理的工程设计情况,实际现场缺乏勘察。“重建设、轻管理”倾向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中十分突出,对治理设施维护管理的职责明确尚未有足够重视。目前,作为农村最直接的行政主管机构,不少乡镇仍未能将监管职责落实到位。多数乡镇在治理设施建设、运行、监管等诸多环节中相互脱节现象依然存在。农村运行维护和管理已建成的设施的水平偏低。不论管理能力、技术支撑,还是检测能力,都存在能力不足的现象。除此之外,农村大部分工程相关资料缺乏,质量监督不够系统,制度不完善,使设计图纸、方案和日常运行记录都难以保存。

2 长效运行管理机制的构建

2.1 验收与移交体系

设施从建设向运行管理阶段过渡的重要过程是验收与移交污水处理设施,其核心是当污水处理设施已毫无瑕疵地完成之后,投资方接受施工方的交付,并授予运行管理方管理和运营的特许权。这一过程必须遵照合同要求与委托运营协议。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若要顺利从工程建设阶段向运营阶段过渡,就必须在移交过程中使污水处理设施所涉及的内容以及其组织形式明确,使设施验收及移交的流程具有可操作性。

2.2 运行管理体制

将市场机制引入运行管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之中,需要注意政府及各个行政主管部门在考核、指导、奖惩、监督等方面的职责。分级管理是运行管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体制的原则,建立市→区( 县) →镇( 街道) →村委会四级责任体系。村委会配合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体制,镇政府落实负责日常管理,组织和开展本级具体工作则由市、区( 县) 两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承担。行政管理体系中生活污水治理的形成,要求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各级政府界定出明确职责,将“构建明確管理责任”作为行政管理体系的主要目标。

2.3 选择合理的污水治理技术

为了使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效果得到保证,还应因地制宜,将所选择的污水治理技术与农村实际特点相结合,使用与实际环境相适应的技术来治理污水。并且,选择适宜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还应针对成本、能耗、维护及效果等因素,合理分析不同治理技术的特点,对治理技术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考虑。

2.4 专业管理服务体系

目前专门机构的运行管理模式是主管部门或政府统一管理,并进一步规范发展而形成的。设施的运行管理主要由区镇政府或者(县) 水行政主管部门这类处理设施主管部门或所在地政府设立的专职机构负责。因此,要充分考虑农村的技术管理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条件,因地制宜,对本地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模式,必须经过综合考虑,方能选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需要由各区( 县) 在区(县)级层面建立统一平台,统筹安排,落实专项资金支持,建立因地制宜的长效管理机制,并且明确责任。

2.5 监管体系

首先,将目标责任制落到实处,在水务部门制定相应的监管规划以及工作方案之后,有关部门应在目标责任制下,分解职责,落实职责,与此同时,税务部门应在实施监管的过程中发挥协调、监管、服务作用;其次,环保、水务部门应共同发挥监督职能,通过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和联合会议制度,实现工作互动和优势互补。

用于定期检查、收集维护数据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管理基础数据库,是在完善基础信息库建设的基础上建成的。应用数据库不仅可以记录维护、检测的历史数据,还能评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设计是否合理、安装是否合适。虽然农村生活污水信息已被水务局收集完毕,治理的基础信息也已建立,但目前尚未建立针对治理效果与运行管理方面的信息库,所以,进一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科学监管及建设工作,必须以基础信息库的建设为基础依据。

2.6 考核体系

各级政府应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情况纳入现行的考核体制范围,作为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建立与健全,需要考核体系进一步科学完善,规范和加强其运行维护和资金管理,切实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需要以严格的考核体系为重要保证。

3 结语

当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其现状认识清楚,并且要积极探索有效对策加强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促进新农村建设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美丽中国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1] 陈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理机制与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4).

[2] 黄天寅,马奕.苏州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理机制与对策[J].中国给水排水,2012(12).

猜你喜欢
生活污水农村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进展研究
浅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