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碳旅游视角下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2018-05-14 17:05张文彬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2期

张文彬

[摘 要]随着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普兰县的旅游业迅速发展起来。而由于普兰县生态环境较脆弱、该地区过度放牧、全球气温不断升高这些因素的影响,普兰县草地及土地的沙化、荒漠化问题十分严重,产生的环境保护成本较高。所以,普兰县依靠低碳旅游理念来优化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对于保证普兰县生态环境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普兰县;低碳旅游;乡村生态旅游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提高,低碳化、绿色化的生活方式正好迎合了这一点。低碳旅游是一种污染少、耗能低的绿色旅游方式,它可以促进环境与旅游业的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则是指依靠乡村自然环境、民风民俗等向游客提供游购娱一体的乡村特色生态旅游活动形式。

普兰县作为西藏自治区的边境县,处于中、印、尼的交界处。县内自然资源丰富多样,比如砂金等矿产资源;野牦牛、雪鸡、羚羊等野生动植物资源;神山、圣湖、雪山草地等自然资源;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民族舞蹈等民俗文化资源,这些作为普兰县的生态旅游资源是其发展低碳旅游的优势条件。

普兰县将低碳旅游与乡村生态旅游相结合来发展当地的旅游业,可以促进普兰县乡村生态旅游朝着低碳化、生态化的方向发展,不仅有利于普兰县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还可促进普兰县旅游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1 普兰县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1.1 旅游人数不断增长,乡村旅游的经营模式不断创新

随着科技进步、教育的发展以及当地农牧民思想观念转变等因素,促使普兰的两乡一镇依据各自的优势,建设特色旅游小镇,并打造出神山、圣湖国际知名旅游名片。同时乡村旅游的经营模式也在不断地创新发展,如实行农牧民家庭放牧体验旅游、圣湖帐篷旅游等,这些都大力推动了当地各种特色产业的发展,形成特色产业链。神山、圣湖、特色小镇及日益丰富的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等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到此参观、消费,增加了旅游业的收入,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农牧民增加了收入,同时普兰县的乡村生态旅游业也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1.2 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

普兰县乡村旅游合作社是当地农牧民为发展乡村旅游而成立的合作互助组织,它能合理、有效地集聚和分配乡村旅游的生产要素,可以科学有效地管理乡村旅游。当地农牧民依靠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建立乡村旅游合作社,很好地利用了农村人力资源优势,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同时乡村旅游合作社所提供的旅游服务又促使乡村旅游朝着更加规范、标准、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1.3 交通状况日益完善

普兰县对外交通的主动脉是G219,它贯穿于普兰县全境。S207是普兰县主要的南北内部交通线,在普兰县巴嘎乡与G219国道相连。同时,建成的阿里昆莎机场,使阿里地区形成了航空、公路共同发挥作用的立体交通网络。总之,普兰县落后的交通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2 低碳旅游视角下普兰县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存在的困境

为使当地旅游业能持续、长久发展下去,普兰县十分重视发展低碳旅游、乡村生态旅游,进而保护当地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当地各种文化遗产。然而,在发展低碳、绿色、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制约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普兰县由于地处边境地区,气候环境恶劣,植被生长速度缓慢,当地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遭遇破坏,很难恢复。而且当地草场退化较严重,土地的沙化不断加剧。这些也给普兰县发展旅游业带来了严重的困扰。

2.2 当地政府缺乏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

普兰县在低碳旅游与乡村生态旅游结合发展旅游业方面,当地政府对相关的政策、资金、管理、技术等欠缺,同时缺乏规范、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同时对其宣传力度也不够。在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中,当地政府机关并未提供有效的支持,旅游部门未制定旅游业碳减排的总体目标,而且政府没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即对普兰县乡村生态旅游缺乏有效的引导、指导,没能很好地起到带动作用。

2.3 低碳型生态旅游产品项目较少

游客在当地旅游过程中所需的食住行、游购娱及其他行为、活动都未很好地呈现出低碳化、生态化。当前,普兰县乡村生态旅游的产品项目主要包含:生态观光农田、藏家乐、生态产品加工等。而且还没有真正地将开发绿色、生态的景区项目作为主要目标,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过程中出现过度开发、盲目开发、滥砍滥伐现象,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十分严重。

2.4 游客个人“生态、绿色、低碳、环保”的旅游观念尚未形成

虽然我国大力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但是多数旅游者在旅游食住行、游购娱方面还未意识到个体对低碳减排的作用,例如有些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塑料袋等,则会造成白色污染,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3 低碳旅游视角下优化普兰县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建议

3.1 政府应依据低碳理念对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进行科学规划

第一,当地政府应制定科学的标准,合理规划旅游发展方向,同时制定各项机制,尤其要有激励机制,用其来充分发挥、调动各个旅游企业、乡村企业及相关服务业的积极性,提高它们的低碳意识,在各企业中形成一种低碳理念;第二,加大普及宣传低碳旅游理念的力度,对普兰县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工作,提高当地居民及外来游客出游的环保意识、低碳意识,以此来塑造一种低碳旅游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相互渗透的旅游发展大环境。

3.2 引进相关技术和人才

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型乡村生态旅游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政府要加大对旅游科研机构的投入力度,大力支持普兰县乡村生态旅游企业的发展,为其提供可靠的低碳技术支持。然而,目前我国的低碳技术水平低,低碳技术的转化较困难,只能从国外引进先进的低碳技术,要解决上述难题需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旅游科研机构要继续培养具有低碳理念,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科研人员;二是引进国外先进的低碳技术,不断加强同国际低碳技术的交流、学习与合作;三是加强低碳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力度,促进其转化成为可为旅游企业提供低碳技术支持。

3.3 加强低碳旅游的宣传力度,加快低碳景区的建设

低碳旅游与乡村旅游已成为当今最为流行的两种旅游方式,低碳旅游即耗能少、污染小的绿色旅游。在普兰县为了实现低碳旅游、绿色旅游,要对旅游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做好环保宣传,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等途径进行大量的媒体宣传,大力推广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向着低碳化、生态化方向发展,并以行动来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

在低碳景区的建设中,要继续植树种草,增加植被的覆盖率,增加森林面积、草场面积、湿地面积等,以此提高景区碳的吸收、存储能力。

3.4 引导游客树立“低碳旅游、绿色旅游”的理念

在提倡低碳食住行、游购娱,宣传低碳化、生态化旅游理念,提倡健康、环保、低碳的消费观念的大背景下,积极引导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践行低碳、生态旅游的理念,在景区减少一次性餐具、塑料制品的使用,不乱丢废弃物,降低自驾游出行率,选择经济实用型的住宿设施,购买节能减排的产品及服务,保护乡村野生动植物,积极主动地加入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列中。

[参考文献]

[1] 胡雪峰.低碳旅游视角下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15(05).

[2] 张春燕,薛焱.低碳旅游与乡村生态旅游:契合、拓展与创新[J].当代经济,2011(22).

[3] 劉华曦.河北保定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研究[D].山东:中国海洋大学,2011.

[4] 孟英伟.低碳旅游研究综述[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5).

[5] 蒋小华,卢永忠.基于低碳旅游视角的云南腾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