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鄂西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

2018-05-14 17:05马林胡弦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空间形态传统村落新型城镇化

马林 胡弦

[摘 要]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以城市为重心的社会发展阶段已经转为城乡二元并重的全面发展时期,乡村尤其是传统村落的建设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点关注领域,鄂西地区地形多样、生态敏感,有多民族多文化融合特征,研究鄂西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有着深刻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以鄂西大量的山区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结合地区自然、历史、文化特征以及相关理论研究,分析了鄂西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并针对传统村落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引导策略。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鄂西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鄂西是指湖北的西部,其人口总量、版图面积分别约占全省50%和70%,鄂西地区具有生态、历史文化、工程建设奇观、地域民俗、区位等五大资源优势。另一方面,鄂西地区又聚老、少、山、穷、库区为一体,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其贫困县占湖北省67%,贫困人口占湖北省70%。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好农村是关键。鄂西地区大部分为山区,快速城镇化对传统村落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人口及产业向小城镇快速聚集,传统村落人口及资源严重流失,乡村日益衰落。在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下,传统村落农民对现代化生活条件的需求与乡村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经过了第一轮新农村规划及美丽乡村规划,中国农村的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然而乡村建设的空间形态趋同性却越来越强,传统村落受到的冲击最大,个性正在逐渐丧失。研究新形势下鄂西山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问题,指导农村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深刻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1 鄂西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住建部分四批公布了湖北省118个传统村落,其中鄂西地区占57个,且全部为山区传统村落。事实上,大量原真性的山区传统村落并未纳入其中,通过对恩施、宜昌襄阳、十堰等地区传统村落的调查研究发现,鄂西山区传统村落现状空间形态具备以下特征:

1.1 村落选址分布特征

鄂西山区传统村落除少量分布在重要的交通干道沿线外,多数分布在交通闭塞的偏远山区腹地,通村道路级别低,通行能力差。村落选址多依山就势,自然环境优越,有较充足的水源和日照条件。

山区传统村落分布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状态,按位置可分为山顶村落、山腰村落和山脚村落三类,因山多地少,山脚平地资源稀少,为了维系生存之本的农业生产需求,村庄选址以山腰村落为主,便于村民的日常生产与生活。

1.2 村落聚居规模特征

受地形条件影响,鄂西山区传统村落规模一般不大,大多数村庄不超过200人,户数在10—100户不等。按照聚居类型可分为宗族村落和混居村落两类,从村落名称可知早期传统村落以宗族村落为主(如:彭家寨、向家坡、郭家垅、唐家院子等),现存的传统村落多为混居村落。

1.3 村落布局形态特征

由于顺应地形、依山就势,村落主要分为集中、散点和组团三种布局形态:

集中型,地形复杂的山地区域,村落集中于适宜的区域,一般规模较小,同姓同宗为一寨,与周边环境达到最大的融合。

散点型,形成集中型村落之后,由于人口的进一步聚集,在周边出现了零星的建房,村落逐渐演变为一种较为松散的状态。

组团型,村落受制于地形条件不能集中布局,而同时又有相互依附、协作的生产生活需求,在平面上形成了一种组团式的空间布局模式。

无论哪种形态的村落,都没有明显的轴线布局,建筑层叠、错落有序,立面层次清晰富于变化,村落依山脉、河流的走向,布局形态表现出不规则的自由倾向和多方位的空间特征,是独具特色的山地聚居模式。

1.4 村落道路布局形态特征

鄂西山区传统村落道路以步行和传统的农业生产需求为功能导向,故没有完整的等级系统,往往并不成环,道路多具有目的性明确的指向,如:水井、稻田等,因为多依附山坡而筑,所以多为曲折起伏,穿透距离较短,路幅宽度在0.3—2.0米不等。

1.5 村落建筑布局形态特征

受地区多元文化影响,鄂西山区传统村落建筑布局呈現多样化的状态:

(1)以土家族文化为主导的土家吊脚楼形式的建筑空间布局模式,主要分布在鄂西南、恩施以及宜昌市长阳、五峰等地区,如:宣恩县长潭河乡白果村黄家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高家堰镇向日岭村六组、五峰县采花乡栗子坪村;

(2)以峡江文化为主导的徽派形式的建筑空间布局模式,主要分布在鄂西秭归沿江腹地,如:秭归青滩古民居、秭归屈原镇乐平里村;

(3)以高山文化、宗族文化等本土民间文化为主导的建筑空间布局模式,主要分布在鄂西北山区腹地,如:十堰房县军店镇下店子村、宜昌市夷陵区南汊湾村。

2 鄂西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问题分析

新型城镇化时期,针对传统村落,一方面要改变封闭落后的现实状况、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又要保护和延续优秀的传统村落风貌和空间格局,现行的美丽乡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一刀切的规划形制也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造成了一些影响,现状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传统农业基础萧条,难以支撑传统村落的建设与发展,人口、资源的流失加剧了传统村落空心化的趋势;

(2)对外交通及配套基础设施条件落后,村落缺乏吸引力;

(3)传统村落内部分建设行为缺乏控制引导,以车行为主导的交通建设模式对传统风貌已遭成不可逆的破坏;

(4)过度的旅游商业开发使部分传统村落失去了其珍贵的原真性;

(5)追求效率的现代建筑技术、材料及建筑形式冲击着传统工艺的建筑建造方式,而照搬城市的建设套路在乡村建设往往水土不服,建造效果不伦不类。

3 鄂西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保护建设引导策略

针对鄂西山区传统村落的相关建设问题,充分吸取以往传统村落规划的经验和教训,给出以下建设引导策略:

3.1 产业先行、分类引导、因地制宜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关键是人,要么把人留住,要么把人吸引进来,离开的人的活动,保护建设一个“死”村毫无意义,合理的产业引导措施能解决“人”的关键问题。传统村落类型各异,建设规划应强调“差异化”原则,因地制宜进行分类指导,农业观光、古村落旅游度假、特色农产品体验等产业定位要合理、准确,发挥村落自身优势,切忌大杂烩产业和跟风模仿,真正打造一村一品。

3.2 强调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保障。村落对外交通联系通道要打通,外界的信息、资源要进得来,村里的产品要出得去。农民的生活质量要提高,配套基础设施可以在不影响村庄格局、风貌的前提下进行升级改造,同时建筑外观不变、内部功能也可以升级和置换,如:宜昌市远安縣翟家岭的传统村落改造建设就在延续传统村落风貌格局和改善村民生活条件增加配套服务两方面实现了双赢。

3.3 为村庄扩容留有余地

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后期效应是人口的回流和聚集,原有的村落格局难以支撑人口的增长时需要在原有村落周边新增建设用地,这需要在早期的规划方案中预留相应的扩容空间并加以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的选址要科学合理并以不影响原有村落格局为前提,新增建筑的建造方式、朝向、风格要与原有村落建筑群保持协调,不应简单追求实用经济。

3.4 研究并恢复原始村落的公共空间

部分地区的传统村落早期因为宗教、宗族的历史文化渊源,修建有祠堂、坝场、牌坊、戏台、摆手堂等公共活动的建筑或开敞空间,后来因为历史原因遭到破坏消失,在传统村落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可对该类村落进行详细的历史研究,结合传统的建设形制,对公共空间加以恢复,强调步行空间的主导地位,再现传统村落的完整风貌,优化旅游观光资源。

3.5 强化地区自我审美意识

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保护与建设需要当地村民的共同努力,对于地方性的自我审美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在外来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对本土文化价值的自我认同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需要相关职能部门以及规划设计单位加强宣传教育,做好试点示范,及时扭转当今农村流行的畸形审美意识。

[参考文献]

[1] 唐迅,姚雅琼.鄂西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行为—场所研究[J].四川建筑,2004(05).

[2] 张孝德.中国乡村文明研究报告—生态文明时代中国乡村文明的复兴与使命[J].经济研究参考,2013(22).

[3] 何骥飞.鄂西土家传统村落的建设特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

猜你喜欢
空间形态传统村落新型城镇化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澧水流域传统城镇街巷的空间形态文化
日常行为下的湖湘村落问题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从“传统村落”项目申报看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