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大连自贸区创新型统计指标体系分析

2018-05-14 17:05苏晓鹭刘欢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苏晓鹭 刘欢

[摘 要]在“1+3+7”全新的自贸区格局下,自贸区统计指标体系研究在我国自贸区建设过程中具有深远的研究前景。但到目前为止,对于自贸区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构建这方面的研究仍显不足。通过构建少而精的大连自贸区统计指标评价体系,详细阐述层次分析法评价大连自贸区统计指标评价体系的实际应用过程,为大连自贸区统计指标体系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大连市自贸区;统计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在自贸区快速发展的大势之下,急需发展配套的创新型统计指标体系,使其能够在构建新型开放经济体制情形下客观与科学地评价自贸区战略,并对自贸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方向性建议和意见的能力。

通过阅读大量文献,了解国内外不同自贸区发展模式以及我国四大自贸区统计现状后,得知如今自贸区统计指标体系研究仍有一些不足。如:统计范围不明确,统计数据不准确、统计指标不全面、自贸区执行部门不具有创新能力。

为实现自贸区创新型统计指标体系与金普新区统计体系的对接,实现与国内其他10个自贸区的横向可比,融合国际主流的统计指标体系实现国际可比,本文针对战略定位有的放矢,构建了反映大连自贸区的基础统计指标体系和特色统计指标体系。

1 大连自贸区创新型统计指标体系构建基础

由于不同国家自贸区定位差异、类型不同,要构建具有普适性和可比性的自贸区统计指标体系,就需要从已存在的、官方的统计指标中进行筛选,世界银行公布的全球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就具备这一特点。然而,WB的评价指标体系都是基于国家层面的,其中许多指标并不适用于区域层面的统计指标体系评价。因此,针对某区域层面的统计指标体系需要重新进行设计。

中国统计学会构建的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数年,既具有强大的实用性,又可操作、可获得。因此本文将其作为主要参考文献之一。在此基础上,完善改进、提炼创新是建立自贸区创新性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方向。

自贸试验区的统计指标体系需根据国家、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则、规范或标准,系统地对自贸试验区的建设、运行及效果进行描述、衡量和评价。在构建自贸试验区的统计指标体系时,除了要考虑全方面描述,还要能够突出自贸区这一特色和优势。上海财经大学自贸研究院针对现有四大自贸区(上海、天津、广州和福建)开展了第三方评估工作,并相应提出了一套针对我国自贸区的评估指标体系。

本文研究综合了我国现有各个自贸区所公布的统计指标、中国统计学会公布的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我国主要自贸区第三方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世界银行公布的全球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炼、综合、改进和创新,构建了大连自贸区创新型统计指标体系,保证所选指标的导向性、前瞻性、开放性、可操作性、公认性原则和国际可比性原则。

2 大连自贸区创新型统计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估

2.1 大连自贸区创新型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在构建大连市自贸区基础统计指标体系时,将着力体现出经济活力、人才流入以及经济增长等方面,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會发展、生态建设和科技创新五个维度创新性测量的综合性统计指标体系,以此评估大连自贸试验区的发展水平。本文初步精炼出5大类基础统计指标,18种二级指标。

本文对我国现有各个自贸区所公布的特色(专项)统计指标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发现特色(专项)统计指标的建立均是在实现战略定位的基础上实现的。针对大连自贸区打造对外开放的新引擎,行业准入和政府效率是直接影响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因素;针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聚、带动效应能够有效地描述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辐射拉动作用,同时考察大连市多年发展经验,初步提出3大类特色统计指标,6项二级指标。

2.2 基于AHP法的大连自贸区基础统计指标体系比较矩阵设定

对大连市自贸区的统计指标体系进行评价,首先要对一级指标对大连市自贸区统计指标体系影响进行比较,构建成对比较矩阵。

在大连自贸区基础统计指标体系所确定的五个一级指标中,我们认为:

相对于公众评价类指标而言,科技创新类指标和生态建设类指标是稍微重要的、社会发展类指标是比较重要的、经济发展类指标是强烈重要的;相对于生态建设类指标和科技创新类指标而言,社会发展类指标是稍微重要的、经济发展类指标是比较重要的;相对于社会发展类指标,经济发展类指标是稍微重要的。

基于同样的方法对各个相关的二级指标以及三级指标之间重要性的描述。利用专门的层次分析法软件yaahp对上述对比矩阵求解,分别计算出各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各元素相对于一级指标中与其相关各元素的权重以及三级指标各元素相对于二级指标中与其相关各元素的权重和总权重。

2.3 基于AHP法的大连自贸区基础统计指标体系评价结果

各指标的权重如表1所示。大连市自贸区基础统计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的权重如下:经济发展类指标为0.5011;社会发展类指标为0.2461;生态建设类指标为0.1038;科技创新类指标为0.1038;公共评价类指标为0.0453。

另外,与权重向量所对应的最大特征值为λmax=5.1264,对其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到CR=0.0282<0.1,所以通过一致性检验。

二级指标方面,经济发展类指标的六个二级指标,相对于发展质量指标(0.031),行业发展指标(0.060)是稍微重要的,财政税收指标(0.144)和结构优化指标(0.135)是重要的,对外经济贸易指标(0.269)和经济增长指标(0.362)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发展指标里五个二级指标中,相对于区域协调(0.0307),社会保障(0.053)是稍微重要的,公共服务支出(0.246)、文化教育(0.114)、卫生健康(0.109)是重要的,收入分配(0.448)是非常重要的。同样的,根据专家评价,可以得到三级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排序。

三级指标中,经济类指标的对外经济贸易的进出口总值(0.637)排在首位,人均GDP(0.426)排第二位,社会发展类指标的城乡居民收入占GDP比重(0.5)以及基尼系数(0.5)排第三、四位。这与大连自贸区重点推动对外贸易和当地注重居民生活质量的现实情况相吻合。

同理,可由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大连自贸区特色指标体系的各指标权重。

計算得出的三级指标权重高低排序来看,与行业准入有关的金融服务业行业准则(0.309)、装备制造业行业准则(0.376)以及电子信息和软件行业准则(0.398)排在前三位,与政府效率有关的行政审批效率(0.281)等也排在前位,这与大连自贸区重点推动服务业开放 、高新科技装备制造业发展和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相吻合。

3 结语

本文将在目前国内外主要自贸区的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提炼,将国际比较中的指标体系理论与自贸区政策、建设目标以及发展前景相结合,应用层次分析法来设定指标权重,构建了涵盖投资和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和政府环境监管、自贸区文化软实力等,多层次全方面的创新型统计指标体系。

就大连自贸区特色指标体系而言,我国服务业的对外开放程度及创新程度还明显偏低,且政府对市场和企业微观行为仍然存在过度干预,这明显影响了我国自贸区建设水平的提升。大力推动大连自贸区服务业的进一步开放,并且在开放的过程中,加快自贸区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试行简政放权,减少对企业微观行为的干预;同时,将其发展经验推广至全国,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全国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

[参考文献]

[1].刘志强.宏观金融控制与中央银行体制[J].金融研究,1985(08).

[2].李文翔.宏观经济指标分析与预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大学,2004.

[3].周国富,胡慧敏.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08).

[4].唐晶莹,吴一菲,赵蕊.我国宏观经济先行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证研究[J].科学决策,2012(09).

[5].刘剑平.宏观经济监测预警指标体系与方法[J].统计与决策,1991(05).

[6].朱孔来,郭春燕,亓庆亮.区域软实力指标体系及定量化测度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2(11).

猜你喜欢
层次分析法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公路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研究
乳制品品牌顾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研究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AHP—GRA的工程施工项目进度风险管理研究
浅谈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变电站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道路拥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