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产业升级文献综述

2018-05-14 17:05晁菲梦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异质性产业升级人力资本

晁菲梦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階段,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劳动力充足的传统比较优势也不再满足我国经济的发展,产业转型的要求,人力资本的投入作为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要素越来越得到重视。根据人力资本研究的主流趋势,从异质性人力资本角度,归纳学者最新研究成果,梳理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相关研究,并进行简要评述。

[关键词]人力资本;异质性;经济增长;产业升级

[中图分类号]F249.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劳动力充足的传统比较优势也不再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要求。卢荣善,姜德波(2010)认为现代经济是资源约束性经济,主要靠创造性知识来开发。经济发展的高度复杂化对劳动力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国家化分工配置势头的增强对其劳动力质量也有新的要求。这些原因迫使现代经济发展不再单纯的依靠要素投入获得经济增长,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的贡献。

本文从人力资本异质性角度,梳理了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相关研究,大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人力资本理论,异质性人力资本内涵,第二部分梳理学者们对于此问题的研究,第三部分对人力资本研究现状做出简要评述和展望。

2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发展历程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形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6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受到战争的破坏,国民经济一再萧条。此时,发达国家积极探索科技文化,人才培养来改善国民经济,带动经济增长。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最初以解释“增长剩余”的学术和实践背景下形成开始的。“增长剩余”包括影响要素生产率的复杂因素:技术创新,管理效应,知识经济,规模经济。这些因素都归结为劳动,资本所不能表达的人力资本,这成为当代西方人力资本理论形成的基础。

被称为“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之父”的Schultz对人力资本问题的研究源于“增长剩余”的思考,并认为发展中国家获得经济发展的动力要加大对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资。Schultz批判了传统价值观念阻碍了人们正视人力资本问题的种种说教,认为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以增进福利,他认为改造穷人的福利关键因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提高人口质量,提高知识水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本收益率要高于物质资本收益率,要求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Schultz的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主要从宏观层面上分析了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但是他忽略了除教育以外的人力资本的其他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微观分析,没有微观理论的分析支持,没有形成人力资本的分析模型。

作为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之一的Becker对人力资本理论形成的贡献在于提供了见识的微观经济分析基础,并建立数学化,精细化的分析模型。并以人力资本收入函数确定劳动收入分配理论,弥补了Schultz对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不足。Becker认为唯一决定人力资本投资量的重要因素是这种投资的收益率,只有当这种投资的边际收入大于投资边际成本时,人们才会选择对其投资。同时,他也把人力资本从教育经济领域拓展到人口和家庭经济学领域,运用成本--效用分析了家庭对孩子的人力资本投资。Becker将人力资本理论与收入分配理论紧密结合起来,建立收入函数logEt =logEo+rs+ρPt,其中Et 指的是收入,s代表受教育年限,Pt为学业结束后的净投资,Eo代表原始收入,r,ρ为参数。由此可以看出,Becker注重定量研究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但是在所设的一系列假设中简化了人力资本本身价值的度量,忽略了人力资本本身的估值问题。

Mincer建立了以受教育年限为量度指标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规模,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投资量越大,那么其个人收入的贴现值越高。Mincer也将人力资本理论和方法用于劳动力市场行为以及家庭决策行为研究。

Schultz,Becker,Mincer对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做出重大贡献。在20世纪80年代,以知识经济为背景兴起的新增长理论中,Romer建立了引入人力资本后的内生增长模型,强调知识和技术研究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发展中国家为实现长期的经济增长,重要的是具备一种创意能生产和使用的机制,要求政府加大对科技,教育的投入。Lucas建立了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把Schultz的人力资本理论和索洛的技术决定增长模型结合起来,形成了专业化人力资本增长模型,认为具有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这些模型突出表现为将人力资本理论作为独立内生变量的新增长模型,同时也将人力资本理论应用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促使各国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功能研究。

3 异质性人力资本的内涵

Schultz强调同物质资本一样,人力资本也存在异质性,资本同质的假设是资本理论的灾难。丁栋虹(2001)指出,既有的人力资本理论没有明确界定人力资本非同质性的存在。异质性人力资本是特定阶段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生产力形态的人力资本。陈建军等(2014)认为人力资本异质性的概念应该是指不同群体的人力资本存在技术,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的差异,不同区域的人力资本存在数量,质量、结构上的差异。本文认为异质性人力资本是根据劳动力质量,差异等对人力资本进行类型划分。

4 相关文献综述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在理论上已得到广泛认可,学者对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热度从未下降。Elena Pelinescua(2014)分析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表明人力资本所包含的创新能力和员工质量的改善,可以提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梁润等(2015)对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贡献率进行测算,表明在人力资本总量的贡献中,劳动力质量的贡献在不断增加。

4.1 异质性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这一点已毋庸置疑。基于人力资本的异质性特征,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的作用机制不同。一些学者已经开始在实证研究中引入对人力资本进行类型划分的思想,考察不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产业升级的贡献和作用机制。Kevin Harriott(2010)研究表明,在发展中国家,中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高远东,花拥军(2012)分别研究了基础人力资本,知识人力资本,技术人力资本和制度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其中知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作用最大。

人力资本的异质性会带动人力资本区域之间的流動,进而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刘传江,董延芳(2007)以上海经济发展为例,分析异质性人力资本的流动会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也会对若干地区组成的整个区域经济产生重要作用。魏下海,李树培(2009)认为人力资本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有门槛效应,低于门槛水平的人力资本投入只是作为简单的要素投入生产函数,而达到或超过一定门槛的人力资本则是重要的要素投入。

经济追赶的本质是人力资本追赶和结构升级。大规模的工业化推动了人力资本结构变化,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现状下,加快人力资本梯度升级已是迫在眉睫。李雪艳等(2012)认为异质性人力资本具有“稀缺性”和边际收益递增的特征,提高人力资本的异质性程度,实现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最优匹配,可以实现经济更快的增长。袁福华等(2015)将人力资本按照小学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划分为一二三级,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同,政府需要了解各类型人力资本的作用机制,才能衡量不同人力资本的投资,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

4.2 异质性人力资本与产业升级

异质性的凸显与经济发展阶段有着密切联系。异质性人力资本会影响产业分布和结构,进而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推动产业升级。李斌,张瑶(2015)认为技能型和制度型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强于基础型和知识型对其作用。陈远平,胡德龙(2010)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人力资本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指出努力提升第二产业人力资本质量才是增加第二产业产值的关键,人力资本的流动和配置与产业发展规律一致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不仅人力资本存在异质性特征,从产业结构来看,也存在异质性特征。张国强等(2011)就指出由于产业异质性特征,人力资本对不同产业影响存在差异。人力资本对工业发展影响最大,其次是服务业。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匹配程度越高,产业升级能力就越强,经济增长就越快。干春晖等(2011)指出政府应当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制定适当的产业调整政策,同时注重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匹配,增进劳动与产出的耦合。

异质性人力资本流动可以带动产业转移和集聚,产业转移和集聚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一方面。陈剑(2011)从产业集群视角分析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认为区域人力资本配置不合理和不协调,难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余时飞(2012)认为推动产业集聚的重要机制是劳动力和厂商匹配质量的改善,这种匹配效应表现在厂商的生产技术与异质性劳动力的一个动态匹配过程。张文武(2012)将异质性概念引入空间经济模型,认为较高技能人力资本比非技术普通劳动力的流动更容易打破空间经济集聚和扩散的对称均衡。同时他还指出降低普通劳动力在区域之间流动的成本有利于形成分散的经济格局,实现社会公平。陈建军,杨飞(2014)从新地理学角度出发,认为人力资本异质性增强可以带来专业化分工和高质量的人力资本的出现,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就是有足够的人力资本类型和数量供给。总之,人力资本异质性偏好决定人力资本流动的规模,带动人力资本的集中和产业集聚,从而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5 简要评述

综上所述,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对异质性人力资本的追求,即人力资本类型、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动态匹配状况决定了经济增长、产业升级的效果。关于异质性人力资本问题的研究,国内学者已经取得丰富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总结历来学者对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我们普遍认为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由于异质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不同,如何使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达到最优匹配,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本效能以促进经济增长,这一问题值得深入探索。

目前大学生择业过度集中于科研、金融、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而农业、轻工业包括部分制造业对大学生吸引力不大,这种不均衡阻碍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非市场化部门的人力资本强度高,但部门管理体制制约了人力资本发挥更大生产效率,同时市场部门的人力资本相对较低,制约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衡量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源结构最优比例,解决人力资本错配和产业结构亟需转型的矛盾也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人力资本结构代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的潜力,包括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还是承接产业转移,异质性人力资本的流动可以带动产业迁移和集聚,区域人力资本配置不合理,一般不会有效推动产业群的发展。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因地制宜,分区域选择何种产业升级路径也是值得实证研究的。

[参考文献]

[1] 付宇.人力资本及其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4.

[2] 梁润,余静文,冯时.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测算[J].南方经济,2015(7):1-14.

[3] Chun-Li Tsai · Ming-Cheng Hung · Kevin Harriott..Human Capital Composition and Economic Growth[J].Soc Indic Res,2010 (99):41–59.

[4] 高远东,花拥军.异质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12(1):39-50.

[5] 陈建军,杨飞.人力资本异质性与区域产业升级:基于前沿文献的讨论[J].浙江大学学报,2014(5):149-160.

[6] 袁富华,张平,陆明涛.长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人力资本结构—兼论中国人力资本梯度升级问题[J].经济学动态,2015(5):11-21.

[7] 丁栋虹.从人力资本到异质性人力资本与同质性人力资本[J].理论前沿,2001(5):12-14.

[8] 张国强,温军,汤向俊.中国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 (10):138-146.

[9] 李雪艳,赵吟佳,钱雪亚.人力资本异质性、结构与经济增长[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5):82-88.

[10] 陈远平,胡德龙.人力资本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协整分析[J].经济问题,2010(2):49-53.

[11] 魏下海,李树培.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分位数回归方法的经验研究[J].财贸研究,2009(5):15-24.

[12] 李斌,张瑶.异质性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变动--基于省级动态面板的系统GMM估计[J].商业研究,2015(5):11-16.

[13] 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5):4-18.

[14] 张文武.集聚与扩散:异质性劳动力和多样化贸易成本的空间经济效应[J].财经研究,2012(7):14-25.

[15] 余时飞.异质性劳动力、匹配效应与产业集聚[J].经济管理研究,2014(4):44-51.

[16] 陈剑.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基于产业集群视角[J].科学·经济·社会,2011(1):44-51.

猜你喜欢
异质性产业升级人力资本
异质性突发事件对金融市场冲击分析
基于收入类型异质性视角的农户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研究
A Study of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he Rockwater Case
我国生产性物流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升级的策略分析
濉溪县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
企业人力资本会计计量方法的新探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对贵州经济发展的研究
浅析人力资本的经济权利与企业剩余分配
关于福建自由贸易区发展理念和辐射带动海西产业升级模式的探究
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理论及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