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感教学中的朗读环节

2018-05-14 14:27韦似秀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期
关键词:主体作用朗读语感

韦似秀

【摘要】阅读是语文的“根本”,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中。如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朗读”的教学模式,提高他们对语言的揣摩和思考能力、语言分析能力及运用能力,最终形成语感,又是语文教师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本文探讨了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理论根据、实践经验及面临的困惑,也提出了一些旨在引发同行们进一步深入思考的建议,期盼对一线教师有些实质性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阅读教学;朗读;语感;主体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感,在语文教学中是个长谈不衰的话题,最早提出“语感”的是我国的语言专家夏丏尊先生。他在《文章作法》(与刘薰宇合编)中曾对语感作过这样生动形象的描述: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是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面吧。叶圣陶认为: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语感。前辈们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语言教学最根本的是语感教学。

一、语感教学的理论依据

关于语感,它是一种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是一种对语言文字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

二、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语感教学

(一)朗读中培养语感

朗朗上口,能够达到理解句意、文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目的。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魏书生的“六步读书法”,最早给现代语文教学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新鲜活力,权威地明确了朗读的地位。笔者认为,朗读教学宜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为佳。

1.教师范读,营造气氛

面对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的范读起到因势利导的作用,教师应在语言、姿态、情感、意境等方面给学生做出示范,指导学生对不同体裁的文章,采取不同的朗讀法,使学生对字音字序读得正确,读得抑扬顿挫、表情达意,为营造特定的气氛打下基础,让学生在欣赏的氛围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将课文中无声的文字化成有声的语言。因此,老师的范读起到一马当先的作用,势必会引起万马奔腾的课堂效果。

2.学生朗读,体会语感

有了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的朗读就得心应手,很自然地融于课文中并获取语感。进入中学语文课本的课文,大多名家名篇文质兼美。要体味作者语言的匠心独运,理解文章的情感,只有朗 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将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再调动他们的听觉、视觉、感觉,使文字叩击他们的心弦,最后使其产生思想与感情的共鸣,进入最理想的心理状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语感。同时,学生的朗读要注意文体的不同,不能混为一谈。

(二)现就小说、古诗文及散文几种文体的读法试作理论

1.诗歌、散文要品读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一篇美不胜收的精美散文。作品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如何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并在读中体验意境呢?我首先放出配乐营造一种清净氛围,要求学生读出芦花、柳影、虫、唱、月夜、钟声这一大背景的总体感情,使学生脑海中抹出一幅故都之秋的韵味图,再让学生抓住小园中碧绿的天色、驯鸽的飞声、槐树叶漏下的月光、破壁腰中的朝荣的蓝朵、尖细且长的秋草的特点读,从面到点,从声到色……学生读出了韵味,读出情感,读出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并在吸收故都之秋神韵的基础上建构自己心中的秋之图。

2.古诗文要吟诵

吟诵是采用心、口、手、眼并用的传统阅读方法,无论是古 文还是古诗,都可以通过吟诵来体味其语言的意味。如杜甫的《登高》,诗中写出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抒发常年瓢泊、老病孤愁的感情。诗歌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学生读时就要读出节奏感,读出整个画面的气氛,读出作者的悲苦情绪,吟出诗人当时百感交集的心态。

(三)多背多记

现在的中学生,学习负担太重,接触社会与生活少,除课本之外,能大量阅读的人实在不多,缺少了对语言材料理解和领悟的机会,语感能力就无从提高。要记的东西,该记而没有记的也太多,除现行课本中的背诵篇目要强记背诵,一些优美散文、名家名篇、成语、谚语等各种文学性质的精华都是要强记的内容。

(四)积累语言,写好日记

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积累了语感,就可利用读书笔记和每天写日记的形式进行训练,记下自己认为最感人的一篇文章、一段好句、一个好词。每天一篇日记,时刻记下自己每天的所见所感,天长日久,积累为隐性的朗读,语感自然会更上一层楼。因此,读书笔记和日记是一种隐性的朗读,也是锤炼语感的有效途径。

三、语感教学面临的主要困境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知识内容的训练而忽视语感的培养。许多老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被应试教育的枷锁束缚着,重读写,轻听说;重传授,轻自悟;重课内,轻课外。这违背了语文作为母语的实践性的特点,只是纠缠于课堂内容的训练,替代了学生的阅读领悟和言语实践,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语感,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

其次,许多老师还欠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的经验,更有老师认为语感的培养是高深莫测、不可琢磨的,只是针对少数悟性高、禀赋好的学生而言的,所以也就失去了努力探索的热情,

四、结语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自觉地引导学生对语言进行感 受,直接影响训练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在阅读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为学生的个体阅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主体作用朗读语感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如何发挥编辑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