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一曲当代班级管理的“信”“达”“雅”

2018-05-14 14:27黄龙胜
课外语文·上 2018年4期
关键词:儒雅真实自信

黄龙胜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的统帅与灵魂,是班级日常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因此他的一言一行,或者说他的人格魅力将直接影响着班级性格的形成,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真实;诚信;自信;互动;儒雅;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何谓“信”“达”“雅”?最初它是由我国清末新兴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的,他在《天演论》中的“译例言”讲道:“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信”指意义不背原文,即是译文要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则指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优雅。在这里,我所谈论的信、达、雅并不是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与要领,也不做此类的学术探究,而是要借用严老先生的三字真言来诠释我的班主任工作,为此,我赋予它们更多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关于“信”

一曰真实。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他往往会戴着面具游走于世间,因为在他看来,这是“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殊不知,这样下去时间一久,他必然要露出个性的“峥嵘”,于是好不容易构建的朋友圈与生活圈,便逐渐变得不和谐,直至最后导致他自己陷入孤立。因此我认识到,生活中做真实的自己很重要。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他每天直接面对的是几十个热情纯真的孩子,所以为了精心雕琢这些鲜活的生命,还他们一个健康向上的人生,班主任必须以真实的自我面对学生。唯有这样,学生才能与班主任建立信任,才会坦诚、率直,张扬个性。

二曰诚信。人无信不立。讲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班主任要想自己的学生诚实守信,自己就应当“言必信,行必果”。古时的曾子尚且能杀猪以取信于子,今天的我们更应该一诺千金。我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对制定的规则坚决执行,对承诺的事情(尤其是奖励)一定及时兑现。这样取信于“民”,学生方能懂得诚信的重要性,从而在现在乃至将来躬行之。

三曰自信。 记得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的确,要干一番事业,自信是必备的前提条件。学校正因为相信我的能力,所以才委以重任。所以我在接受班主任工作时,没有胆怯与退缩,勇于担当。因为我对我的教学水平和班级管理经验信心满满。有了这种自信,我便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将激情与智慧投射到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例如在日常管理方面,我实行班干竞聘制,其中增设班级特派员和安全督察等干部,并在周末召开班干部圆桌会议,总结一周工作得失,以便在下一周更有效地开展工作。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我大胆放手,让学生经过讨论自定班级公约,自拟桌角座右铭;并将学生自己或家长的书法绘画作品张贴上墙,创建我班的艺术长廊;桌椅的摆放井然有序,同时又有利于学习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等。老师的言传身教,学生的耳濡目染,再加上他们的亲力亲为,使他们不知不觉中对班级出现的良好风貌感到自豪,对班级的发展充满自信,对个人的能力与前途同样拥有自信。

二、关于“达”

一是师生交流的健康与顺畅。因为爱,因为责任,班主任首先必须放弃师道尊严的“长者”做派,自降身段,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也不因学生的家庭背景、关系亲疏、成绩优劣、穿着长相和个性品质而区别对待,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与爱戴。例如我在课堂提问、作业批改、课外辅导和言语激励等方面因材施教,倾力而为,力求每个孩子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其次,班主任不能因为教学与管理任务繁重而减少与学生接触的机会,那种“隔墙如隔山”的做法是班主任工作惰性的体现。我在平时就善于利用课间课外以及节假日多与学生交流,关系理顺了工作也就能顺利地开展下去。第三,与学生的交往应讲究方式方法,只有善于移情,拥有同理心,或学会换位思考,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二是生生互动的自然流畅。师长们平日里待人接物的方法和态度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之间的交往。时间一长他们就会明白:唯有热情真诚和平等地待人才能获得同学的信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善解人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助人自助,是建立友谊的前提;悦纳自己、悦纳别人是纯真友谊的保鲜剂。总之有了深厚的友情,就能化解矛盾,让孩子之间互动流畅、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一旦构建了和谐的人际关系,课堂内外的交流互动就会通达而无阻。师生就会激发更多的热情与创造力,从而获得学业和人生的更大进步。另外可以预见的是,学生在学校习得的交往经验对他们一定会大有裨益。

三、关于“雅”

班主任展示了“信”,创造了“达”,便可以向“雅”的境界迈进了。何谓“雅”?首先就班主任个人而言,自然是拥有儒雅的风度和高雅的气质。或许长相并非俊男靓女,即使算不上歪瓜裂枣也可能是比例失调,甚至有先天残疾。可以想见,学生初见这样的老师肯定会显露错愕的神态,或哑然失笑。毋庸讳言,敝人就属于长相困难的筒体小胖子,学生初见我即使捧腹我也不意外。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师生交往的不断深入,班主任的气质会在眉宇之间和举手投足之中显露出来。学生也会从与班主任有心理距离到敬而远之,到心向往之。具体说来,班主任的儒雅风度可从以下几方面得以体现:

一是富有个性的着装。由于经济状况和审美情趣的不同,老师的穿戴自然是各具特色:或朴素或时尚或古板或前卫。我的着装切合时令随大势,价位走中间路线,在某一时段却很少变化。有学生在周记里曾这样写我:“冬天来了,我们的班主任总是身着一件普通的咖啡色水洗皮夹克,端着曾是奖品的保温玻璃杯,夹着厚厚的笔记本,赶在铃响之前晃悠悠走上讲台,用目光清场之后,便口若悬河地讲了起来——此情此景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想我永远忘不了我那可愛可敬的师尊——皮夹克。”学生在谈论班主任形象的时候,总是结合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来诠释他的一切。班主任的外貌服饰事实上是其内在气质的外在表现,它反映着班主任的审美情趣,折射着当下的人文信息与社会信息。学生在与班主任朝夕相处的时候,不可能熟视无睹,其审美取向与价值观的形成都有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是机智幽默的言谈举止。班主任的言谈举止是其个人修养的最直接体现,学生受其影响当在情理之中。他的幽默风趣的言行,常能化解学生内心的紧张、冷漠、忧伤和暴戾之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悄然接受班主任的谆谆教导。而他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学生内心世界,树立起威严和敬仰的丰碑。这里且列举笔者工作语言的处理方式:

表扬别人时热情洋溢,言辞恳切而无夸饰;

批评别人时深情款款,理正辞严又如春风拂面;

排解纠纷时冷静克制,言语仿佛艳阳融雪;

师生同乐时热情奔放,言行幽默保持一颗童心。

课堂上抛却家乡小调而改说普通话,辅以适度的肢体语言,时常口若悬河传播智慧,展示才情;若说上课时字字珠玑那当然是王婆卖瓜,但教学语言若能撼动学生的心灵、开启他们的智慧和提升他们的人格品位,那就是我最大的满足。

三是渊博的学识与丰富的社会阅历。昌黎先生曾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教师的责任多么重大。若没有渊博的学识,教师如何向学生广传正道、精授学业和深解困惑?今天的班主任作为学生人生的引路者,更应该掌握广博的知识:不仅拥有深厚的专业素养,还应该广泛涉猎各个学科的知识。唯其如此,方能做到高屋建瓴,在教育教学中游刃有余。另外,班主任还需利用业余时间多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历练自己来丰富生活阅历;也可以借助网络媒体间接地获取人生经验。唯有自己充实了,才能给予学生更多的人生启迪,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我自从担任班主任以来,一方面认真钻研所带的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尽可能多地阅读心理学书籍,还涉猎自然科学的一些著作;并利用节假日进行家访、出游、社会公益等活动。我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想成为一位杂家而炫耀自己,而是想从博雅层面科学地教育孩子。

其次是创设优雅的学习环境。有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道理,不同的班主任总会打造各具风格的班级文化。如前所述,我将自己的人格品位借助师生的群策群力投射到人文环境的建设上,让学生一走进教室便感受到艺术的雅趣扑面而来,体会到与人交往的和谐之美,领悟到积极参与的无穷乐趣,体味到有所创造的无比快感。在班级之外,我与学校主管领导以及别的班主任积极协调,规范学生的行为,努力为他们的身心健康与安全快乐保驾护航。

四、经验与创新

我自1987年担任班主任以来,倏忽间已过去了20多年的时间。这期间苦味杂陈,但有收获和快乐:我也就在这曲曲折折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它为我后继的班主任工作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躺在过去的经验中不思进取,墨守成规,那往往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被动,甚至会停滞不前。因为时过境迁,一切都會发生变化。唯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为我的工作注入新鲜血液,才能使我的工作富有活力而呈现高效。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儒雅真实自信
Magnetic-field-controlled spin valve and spin memory based on single-molecule magnets
净心繪歲月 儒雅君子風
做一个自信的“小小音乐家”
深化年轻化战略108万已是“小目标”
从几种“真实”浅议《活着》的影视改编
巴赞电影理论对“真实”的澄明与立义
卡拉瓦乔《纸牌作弊者》戏剧性的真实瞬间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浅谈高职学生内力觉醒
唐文宗恭俭儒雅